浅谈葛根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9043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葛根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0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98-02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症状出现早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临床呈對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住我科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本组88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符合文献[3]的标准及其他有关文献制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平均年龄58.4±6.3岁(42~78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2.8±6.4年(2~34年);周围神经病病程平均4.2±0.9年(1~9年)。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9±6.1岁(43~75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1.6±5.7年(2~31年);周围神经病病程平均3.9±1.1年(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病程均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降糖药物和饮食与治疗前保持不变,并给予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6 100mg,肌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一天1次,共60天;对照组22例给予甲钻胺500μg,口服,一天3次。
  1.2.2 观察项目及方法:(1)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于清晨空腹卧床休息30分钟后进行腱反射、膝反射检查,并逐项询问观察自觉症状轻重并作记录。
  (2)肌电图检查:采用丹麦产DISA 2000型肌电图仪,在治疗前后对全部患者作神经电生理检查。室温保持在20~28℃,患者皮肤在24~30℃。使用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测定主侧肢体的正中神经(腕至肘)、腓总神经(踝至腓骨小头)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测定主侧肢体的正中神经(中指至腕,顺向)、腓浅神经(腓骨中段至踝,逆向)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
  (3)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血糖用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用亲和层析法。
  (4)血流变学检查:以WX-813血液粘度细胞电泳仪测定全血粘度(ηb)和血浆粘度(ηp);以WZ-10血栓形成血小板粘附仪测定血小板粘附率(PAD),以DZX-200型核孔膜变形能力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IF)。
  (5)红细胞山梨醇:采用山梨醇脱氢酶(SDH)法测定,肝素抗凝。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膝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
   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膝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较治疗前增加<5m/s;
  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膝、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
  2.2疗效
  经60天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如表1.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达10%~5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可概括为高血糖所致小血管病缺氧缺血和代谢异常两个方面,而后者有多元醇旁路活化和蛋白非酶性糖化异常。葛根素在人体内有可能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含量,纠正糖尿病时减低的神经传导速度。葛根素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显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周运鹏.葛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699.
  [2] Brownlee M.Glycafion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Diabetes,1994,43:836.
  [3] 钱肇仁,钟学礼.糖尿病神经病变.上海医学,1984,7:426
  [4] Kador PF,Kinoshita JH.Role of aldose reducta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associated complications.Am J Med,1985,79:8
  作者单位:262500 山东青州何官卫生院1
  262500 山东省寿光台头镇中心卫生院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7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89-01     肺炎支原体(Mpp)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尤其以5~20岁更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可引发肺外损伤。本文研究抗中心粒抗体(ACA)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检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标本为2010年11月1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孕妇妊娠末期睡眠质量及心理干预措施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定60例妊娠末期孕妇的主观睡眠质量及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后睡眠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孕妇在心理干预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PSQI评定各项得分和总分明显下降。结论: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妊娠末期孕妇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妊娠末期孕妇;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并发发绿脓杆菌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16例患者并发绿脓杆菌感染,采用多因素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对照医院感染管理年感染控制要求,分析ICU医院感  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ICU患者;绿脓杆菌感染;预防;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678.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
期刊
【中圖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72-01    某女,25岁,孕2产1,上环1+年,平时月经规则,现停经55天,求检。验尿HCG阳性。白带常规:真菌(-),滴虫(-),清洁度2度。血常规未见异常。B超所见:子宫增大,大小约为7.3cm×6.4cm×7.0cm,子宫腔内可见两个孕囊回声,大小分别约3.2×2.4cm,1.4×0.9cm,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两种成像方法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采用Bolus-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技术组(A组)病例与20例采用经验延迟扫描组(B组)病例的脑动脉CTA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优于B组。其中9例同时接受DSA检查的脑动脉CTA图像以DSA图像为标准在动脉分支及对疾病的显示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DSA相同,无明显差别。结论脑动脉CTA检查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来源,以便为减轻护士压力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49名从事ICU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工作量太大、担心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经常倒班、上班的护士太少是重度压力源;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护理病人病情过重是较突出的压力源。结论: ICU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自时间分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宫外孕手术患者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对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B-Lynch缝合术与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22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胎盘因素造成术中出血较多病人。12例行改良B-Lynch缝合术,10例行宫腔填塞术。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和宫腔填塞纱条均有效控制产后出血,但改良B-Lynch缝合术可以避免取纱条时造成的再次出血。  【关键词】改良B-Lyn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以系统健康管理模式为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干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方法: 建立健康管理团队,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档案,实施干预措施,设定行为改变目标及追踪评价实施效果,半年后比较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1年后评价患者的行为改变情况并比较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施行为改变措施后12个月本组患者行为目标改变率为97﹪,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期刊
【摘要】探索新方法,运用刮柔法治疗颈背肌劳损的临床体会,以便交流学习,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刮柔法;颈背肌;劳损  【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03-02   颈背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慢性积累性损伤致病。具有发病人群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特点。笔者经过较长时间总机探究,摸索出一套运用刮柔法治疗颈背肌劳损的新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