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初中思品课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提升思品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肯定有很多,我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些初步的努力和尝试,在此和大家分享。
一、 教学的准备阶段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切忌虚、空、大,那不可能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达成,结果是形同虚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体现新课程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因为单纯的知识教学,脱离实际,既不能夯实基础,更培养不出能力,还必然导致厌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并不神秘,它不是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最终实现学生的道德升华,从而明理践行。这是我们思品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这将关系到思品课课程目的的实现,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自然融入社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和谐社会一员的问题,我们理当重视。
2、结合教学内容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首先是充分利用新教材,同时并不拘泥于教材。思品课是一门集社会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仅靠教材现有的东西作为我们初中生认识、了解社会的窗口和渠道,远远不能满足其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社会本身就是大课堂,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并加以筛选、整合,从而成为教学资源。(1)搜集材料。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观察等途径,直接搜集信息,或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多阅读各种有益报刊杂志,提倡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了解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新闻。这样,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增加教育内涵,激起学习兴趣,同时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筛选材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切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选取内容贴近学生,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如学生喜欢看的形式活泼的图片、视频资料,或主题明确、感染力强的让学生更易有所感悟的文字材料;要选取能表现正面思想和言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材料;要选取时效性强的新鲜材料,特别要注意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敢于及时恰当替换原有教学或教材中的陈旧内容。
二、教学的实施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好导入方法,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问题、情境导入,也可以利用实用案例、趣味游戏、问题猜想、文史故事、哲理故事等创设情境导入。
2、创设情境,巧妙设问。苏格拉底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师可先创设情境,然后再提出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充分挖掘情境中的信息,并加工、转化、迁移,建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学习实际设计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不同层次和梯度的提问,达到突破教学重点,分化难点,启发学生思想的目的。
3、合理预设,期待生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感情、情绪、经验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观点和想法,不一定都符合课堂预定轨道,偏离正确航向时,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出现偏离和偏差、过激和过分,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时,教师需要及时点拨和正确引导。
4、启迪反思,激励情感交流 。思品课堂教学必须谋求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更好认同其中的理,才能实现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加强师生、生生协作交流,通过共同反思交流,还能充分感受探索、发现问题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营造氛围,常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不愿发言,往往是因为课堂氛围不够,教师要极力营造和谐轻松的谈话交流氛围,多鼓励引导,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说话。实践证明,视频音像资源的恰当运用,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中肯评价,激发个性发展。在学生充分表现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学生或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多维评价,最大限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也能进一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后的践行
1、增强师生交流。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思品课是一门学生活、学做人的课程。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同时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身教”的特殊功能。古今中外的教育,都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甚至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是学生学习、效仿或者评说的内容和对象;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追求生活的真谛,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教师不妨与学生来个约定,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也试着做做看,甚至可以开通个人博客,这样师生间将有更多交流空间,与学生一同成长。
2、增强家校联系。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相配合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优化效应。
一、 教学的准备阶段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切忌虚、空、大,那不可能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达成,结果是形同虚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体现新课程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因为单纯的知识教学,脱离实际,既不能夯实基础,更培养不出能力,还必然导致厌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并不神秘,它不是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最终实现学生的道德升华,从而明理践行。这是我们思品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这将关系到思品课课程目的的实现,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自然融入社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和谐社会一员的问题,我们理当重视。
2、结合教学内容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首先是充分利用新教材,同时并不拘泥于教材。思品课是一门集社会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仅靠教材现有的东西作为我们初中生认识、了解社会的窗口和渠道,远远不能满足其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社会本身就是大课堂,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并加以筛选、整合,从而成为教学资源。(1)搜集材料。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观察等途径,直接搜集信息,或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多阅读各种有益报刊杂志,提倡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了解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新闻。这样,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增加教育内涵,激起学习兴趣,同时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筛选材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切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选取内容贴近学生,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如学生喜欢看的形式活泼的图片、视频资料,或主题明确、感染力强的让学生更易有所感悟的文字材料;要选取能表现正面思想和言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材料;要选取时效性强的新鲜材料,特别要注意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敢于及时恰当替换原有教学或教材中的陈旧内容。
二、教学的实施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好导入方法,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问题、情境导入,也可以利用实用案例、趣味游戏、问题猜想、文史故事、哲理故事等创设情境导入。
2、创设情境,巧妙设问。苏格拉底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师可先创设情境,然后再提出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充分挖掘情境中的信息,并加工、转化、迁移,建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学习实际设计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不同层次和梯度的提问,达到突破教学重点,分化难点,启发学生思想的目的。
3、合理预设,期待生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感情、情绪、经验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观点和想法,不一定都符合课堂预定轨道,偏离正确航向时,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出现偏离和偏差、过激和过分,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时,教师需要及时点拨和正确引导。
4、启迪反思,激励情感交流 。思品课堂教学必须谋求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更好认同其中的理,才能实现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加强师生、生生协作交流,通过共同反思交流,还能充分感受探索、发现问题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营造氛围,常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不愿发言,往往是因为课堂氛围不够,教师要极力营造和谐轻松的谈话交流氛围,多鼓励引导,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说话。实践证明,视频音像资源的恰当运用,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中肯评价,激发个性发展。在学生充分表现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学生或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多维评价,最大限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也能进一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后的践行
1、增强师生交流。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思品课是一门学生活、学做人的课程。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同时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身教”的特殊功能。古今中外的教育,都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甚至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是学生学习、效仿或者评说的内容和对象;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追求生活的真谛,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教师不妨与学生来个约定,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也试着做做看,甚至可以开通个人博客,这样师生间将有更多交流空间,与学生一同成长。
2、增强家校联系。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相配合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优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