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粮食安全是人们生活的根本保证,食品安全关乎着国民的安危,影响着每位老百姓的健康。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的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贸易往来中的所有国家政要都十分注重研究分析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国外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探讨分析,提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的对策,致力于提高国民生活的安全质量。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流通体系;探讨;对应措施;研
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逐年递增,但与此同时人口也在陆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大,受到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种植环境的污染、水资源的不断匮乏、饲料与工业用粮的数量不断上升等等影响,使得粮食产出质量有所降低,还使得我国粮价不断上涨。同时,国际粮价市场波动日益频繁,中国的粮食市场要和国际粮食市场相互融合,这会受到国际市场的直接影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
一、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各国对粮食安全问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各国对于粮食安全的概念也随之逐渐的扩展。在《第三届世界粮食会议》上,首次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概念,是指保证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都能获取到为了生存与保证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不同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都不同,所以造成的粮食危机程度也不同。我国研究人员结合本国国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确定,一方面是侧重于粮食生产。雷玉桃认为,要保证粮食安全先要提高生产能力,还要注重粮食质量。另一方面是侧重粮食消费。娄源功认为,粮食安全是用合理的价格对粮食进行消费,和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还有一方面是认为,粮食安全包括很多个层次。马九杰认为,粮食安全包括生产劳作、分布、收获和质量四个方面。最后一方面是认为,粮食安全要侧重于粮食的价格。顾海兵认为,粮食安全在短期的表现为价格波动,在中长期的表现则为供需平衡。
我国粮食局调控司指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及预防可能存在的各类不可预测事件的能力。”这其中包含对粮食的保障能力、粮食的供给途径机制保障能力、消费能力三个方面。
(二)粮食流通体系的概念
流通,是指商品的运动过程,粮食流通,就是指粮食在田地上的产出转移到人们餐桌上供我们食用的整个过程。粮食流通应该被看做成为一种经济关系,其中包含流通的形式、分配和管理,体现在两种形式上,第一种是商品流通,包含粮食收购、粮食销售方面;第二种是物品流通,包含运输、储存、加工方面。商品流通会决定物品流通的方向,物品流通可以控制商品流通的程度。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粮食流通程序。
(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关系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粮食流通,是商品流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不可替代的地位。粮食的流通为粮食的生产与粮食的消费架起桥梁,经过流通才会正常的运转,才能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因此,构建完善的粮食流通体系,会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保障我国粮食食品安全。
二、糧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现状
保障粮食的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稳的首要条件。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乎地方安全,地方的粮食安全承担着保证国家安全的重任。城市的正常流通往往包含四个步骤:第一个是粮食的销售,切合国家粮食食品收购政策,保障地方粮食的正常供给。第二个是粮食的存贮,要建设地方粮库,保证粮食储藏安全。第三个是市场的监管,要依照法律法规对其市场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维持粮食流通的秩序。第四个是处理应急事件的应对方案,要提前建立应急措施,构建预警机制,若遇到天灾人祸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制度后,很多部门人员对粮食流通的问题没有提高足够的重视,对待粮食市场化的实施措施没有完善的制定,粮食市场的流通机制并不健全,作者认为在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粮食储备量不足,粮仓管理水平不高
每个地方的粮食存贮量都需要不断地增加,城市内的重要城区在不断扩大,人口也在逐年递增,存贮的粮食产量过少,会造成粮食恐慌。各地方的粮仓供应和维护市场稳定的任务不断加重,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粮食的需求,应当扩大各地方粮食储备规模。
(二)粮食应急方案不健全,缺少实战经验
粮食流通市场的不健全监管制度,使得对监管的粮食种类品种不全面,缺少专业人员,还未形成统一的粮食供给、质量和价格的信息发布制度。同时缺少实战应急经验,虽然已有《粮食应急预案》出台,但很多管理人员对其具体的程序不够熟悉,对应急预案的掌握较为笼统。
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也是方案不健全的一种制度威胁。粮改过后,国有的粮食加工企业陆续遭受到停业、关门、撤销、改革的命运,粮食加工产业目前已经全都改革成为民营企业,粮食应急加工只能和民营的企业签约,当粮食供求紧张出现危机时,不会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
(三)粮食销售竞争力低下,市场体制不健全
如今粮食市场的收购状态激烈,以邯郸市为例,已经获得办理粮食收购买卖资格经营许可的单位共有六百二十一家,其中国有的粮食收购企业有一百八十四家,而非国有的粮食收购单位占据了大多数。民营的企业依靠着自身竞争优势,同国有的粮食收购企业竞争粮食来源,在价格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没有健全的粮食市场流通信息系统,一直未能使粮食的流通环节和成本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维护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对策
(一)搞清粮食流通的基数
要摸清我国的粮食流通基数,掌握详细的数据是保证粮食安全流通的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部门在统计过程中做好准备工作,开展对粮食流通的调查与统计工作,搜集并且整理粮食销售、存贮、运输等方面的记录数据,对粮食流通基数详细掌控。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
粮食在流转过程中的政策是对粮食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为了保障粮食在流通中有统一严格的标准,明确的法律法规会规范流通行为,促使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不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会致使粮食价格的波动,造成市场紊乱,致使国民恐慌。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如果没有专门的粮食管理法律,相关粮食流通体系的制度,就不能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调节,不能推动粮食经济的平稳发展。随着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粮食流通的活动变得愈渐复杂,一些滞后的条例阻碍经济发展,这时就需要拥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用合理有效的法律对市场进行高效监管,维持正常流通秩序。
五、结语
粮食的安全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概念,随着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农业建设的能力逐步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近年来粮食的应急预警方案和监管成为粮食流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不断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粮食的流通关乎千家万户的人民安全,关系供需平衡是否平稳,健全的流通体系将会更好的维持我国的粮食流通秩序,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建立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J].新视野,2005(04).
[2]刘振伟.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3]朱希刚.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4]贺涛.国外粮食流通体制评价及其启示(一)[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01).
[5]郭文轩,伦蕊.粮食垄断收购政策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理论,2003(01).
[6]张宏伟,黄利伟.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04).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流通体系;探讨;对应措施;研
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逐年递增,但与此同时人口也在陆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大,受到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种植环境的污染、水资源的不断匮乏、饲料与工业用粮的数量不断上升等等影响,使得粮食产出质量有所降低,还使得我国粮价不断上涨。同时,国际粮价市场波动日益频繁,中国的粮食市场要和国际粮食市场相互融合,这会受到国际市场的直接影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
一、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各国对粮食安全问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各国对于粮食安全的概念也随之逐渐的扩展。在《第三届世界粮食会议》上,首次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概念,是指保证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都能获取到为了生存与保证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不同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都不同,所以造成的粮食危机程度也不同。我国研究人员结合本国国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确定,一方面是侧重于粮食生产。雷玉桃认为,要保证粮食安全先要提高生产能力,还要注重粮食质量。另一方面是侧重粮食消费。娄源功认为,粮食安全是用合理的价格对粮食进行消费,和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还有一方面是认为,粮食安全包括很多个层次。马九杰认为,粮食安全包括生产劳作、分布、收获和质量四个方面。最后一方面是认为,粮食安全要侧重于粮食的价格。顾海兵认为,粮食安全在短期的表现为价格波动,在中长期的表现则为供需平衡。
我国粮食局调控司指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及预防可能存在的各类不可预测事件的能力。”这其中包含对粮食的保障能力、粮食的供给途径机制保障能力、消费能力三个方面。
(二)粮食流通体系的概念
流通,是指商品的运动过程,粮食流通,就是指粮食在田地上的产出转移到人们餐桌上供我们食用的整个过程。粮食流通应该被看做成为一种经济关系,其中包含流通的形式、分配和管理,体现在两种形式上,第一种是商品流通,包含粮食收购、粮食销售方面;第二种是物品流通,包含运输、储存、加工方面。商品流通会决定物品流通的方向,物品流通可以控制商品流通的程度。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粮食流通程序。
(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关系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粮食流通,是商品流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不可替代的地位。粮食的流通为粮食的生产与粮食的消费架起桥梁,经过流通才会正常的运转,才能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因此,构建完善的粮食流通体系,会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保障我国粮食食品安全。
二、糧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现状
保障粮食的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稳的首要条件。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乎地方安全,地方的粮食安全承担着保证国家安全的重任。城市的正常流通往往包含四个步骤:第一个是粮食的销售,切合国家粮食食品收购政策,保障地方粮食的正常供给。第二个是粮食的存贮,要建设地方粮库,保证粮食储藏安全。第三个是市场的监管,要依照法律法规对其市场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维持粮食流通的秩序。第四个是处理应急事件的应对方案,要提前建立应急措施,构建预警机制,若遇到天灾人祸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制度后,很多部门人员对粮食流通的问题没有提高足够的重视,对待粮食市场化的实施措施没有完善的制定,粮食市场的流通机制并不健全,作者认为在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粮食储备量不足,粮仓管理水平不高
每个地方的粮食存贮量都需要不断地增加,城市内的重要城区在不断扩大,人口也在逐年递增,存贮的粮食产量过少,会造成粮食恐慌。各地方的粮仓供应和维护市场稳定的任务不断加重,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粮食的需求,应当扩大各地方粮食储备规模。
(二)粮食应急方案不健全,缺少实战经验
粮食流通市场的不健全监管制度,使得对监管的粮食种类品种不全面,缺少专业人员,还未形成统一的粮食供给、质量和价格的信息发布制度。同时缺少实战应急经验,虽然已有《粮食应急预案》出台,但很多管理人员对其具体的程序不够熟悉,对应急预案的掌握较为笼统。
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也是方案不健全的一种制度威胁。粮改过后,国有的粮食加工企业陆续遭受到停业、关门、撤销、改革的命运,粮食加工产业目前已经全都改革成为民营企业,粮食应急加工只能和民营的企业签约,当粮食供求紧张出现危机时,不会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
(三)粮食销售竞争力低下,市场体制不健全
如今粮食市场的收购状态激烈,以邯郸市为例,已经获得办理粮食收购买卖资格经营许可的单位共有六百二十一家,其中国有的粮食收购企业有一百八十四家,而非国有的粮食收购单位占据了大多数。民营的企业依靠着自身竞争优势,同国有的粮食收购企业竞争粮食来源,在价格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没有健全的粮食市场流通信息系统,一直未能使粮食的流通环节和成本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维护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对策
(一)搞清粮食流通的基数
要摸清我国的粮食流通基数,掌握详细的数据是保证粮食安全流通的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部门在统计过程中做好准备工作,开展对粮食流通的调查与统计工作,搜集并且整理粮食销售、存贮、运输等方面的记录数据,对粮食流通基数详细掌控。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
粮食在流转过程中的政策是对粮食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为了保障粮食在流通中有统一严格的标准,明确的法律法规会规范流通行为,促使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不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会致使粮食价格的波动,造成市场紊乱,致使国民恐慌。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如果没有专门的粮食管理法律,相关粮食流通体系的制度,就不能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调节,不能推动粮食经济的平稳发展。随着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粮食流通的活动变得愈渐复杂,一些滞后的条例阻碍经济发展,这时就需要拥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用合理有效的法律对市场进行高效监管,维持正常流通秩序。
五、结语
粮食的安全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概念,随着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农业建设的能力逐步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近年来粮食的应急预警方案和监管成为粮食流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不断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粮食的流通关乎千家万户的人民安全,关系供需平衡是否平稳,健全的流通体系将会更好的维持我国的粮食流通秩序,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建立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J].新视野,2005(04).
[2]刘振伟.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3]朱希刚.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4]贺涛.国外粮食流通体制评价及其启示(一)[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01).
[5]郭文轩,伦蕊.粮食垄断收购政策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理论,2003(01).
[6]张宏伟,黄利伟.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