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梁朝伟、周迅主演,改编自麦家小说《暗算》的谍战片《听风者》,于8月7日全国上映。一向以警匪片著称的金牌搭档麦兆辉、庄文强,此次把观众目光聚焦到解放初期的一场有关人性博弈的谍战传奇上面。“麦庄”可谓是这两年在内地相当成功的香港导演,有着相当不错的口碑和稳固的投资方,此次接受BQ专访时,记者发现麦兆辉的国语水平比一年多前宣传《关云长》时大有长进。十年前,电影《无间道》第一次被打上了“麦庄”的标签,成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十年后,“麦庄”携手谍战小说作家麦家,一场悄无声息的人心交战正在你我心中上演。
BQ=《北京青年》周刊
MJ=麦家
(编剧、作家。《暗算》原著作者)
MZH=麦兆辉
(香港导演、编剧。
作品包括《无间道》、《窃听风云》等) ZWQ=庄文强
(香港导演、编剧。
作品包括《无间道》、《窃听风云》等)
间谍会想到八步之后
BQ:《暗算》这次被改编成电影,以前也被改编成电视剧,作品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MJ:电视剧和电影完全是两个不同门类,改编成电影可能难度更高,对他们(麦兆辉、庄文强)的考验也更大。
BQ:对改编有没有底线?哪些东西是肯定不能被改动的?
MJ:看跟谁合作,这次是没有底线的。从始至终,包括写剧本、后期拍摄、剪辑,我都一点没去参与,连片场也没有去,剧本我也没看过。因为我觉得他们(麦兆辉、庄文强)已经非常成功,同时在业内也是公认的,很敬业、很专业的一对搭档,对于他们我完全可以放心。即使不放心,有自己的想法,坦率地说,我也指挥不了他们。
BQ:就是很信任?
MJ:对,很信任。事实证明,这个信任也是值得的。
BQ:警匪片一直是你们的强项,这次拍谍战片有什么感受?
MZH:我自己很喜欢间谍片,看过很多外国的间谍片,但是你让我拍一个中国的间谍片,我有很多东西不懂,我不知道要怎么样,所以其实这次麦家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材料给我们,我觉得这次最大的突破就是有了麦家老师。
ZWQ:大家观念上的谍战片都是《007》、《碟中谍》之类的,但我个人最喜欢的谍战片应该是像《第三人》、《卡萨布兰卡》那样的,很久很久以前的那种黑白片。《卡萨布兰卡》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会坐下来把它看完。这几年的就是《惊爆内幕》,还有《不朽的园丁》,讲的是一个国际药厂的阴谋。《不朽的园丁》的原著作者John le Carre是英国非常有名的间谍小说家,擅长描写静态的谍战。麦家老师的原著小说《暗算》吸引我们的地方也是这一点,静态的,就算行动,也不是出来打架那种行动,因为我想我们应该是有一个共同的概念的,就是间谍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一定要置对方于死地,好的计划最重要。我觉得如果我们可以拍好一个静态的谍战片,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其实警匪片里面,警察什么的都是没有受过很严格训练的,是一个普通人,会浮躁,但是真正的间谍却会把很多事情藏在内心。一件事情我们普通人可能只想到三步,但他们可能会想到八步之后。那我们就把这些放在人与人之间真真假假的感情之中。
把视野聚焦到人物内心
BQ:你们说过,相比起《无间道》、《窃听风云》,这次的《听风者》是视野的转型,把视野聚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转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或者说有什么经历促成了这样的转变?
MZH: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想这样转变,但是以前没有机会,都是警察的故事,你一定要放很多很多情节上的东西,一定要看你的对手是什么人,所以会花很多时间在这里面,但是这次《听风者》不同,因为不用去打斗,那么就有很多篇幅、很多时间去返回这个人和他身边的人的关系上,所以《听风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讲故事。
ZWQ:或者应该这样说吧,视野没有转变,《无间道》好看还是因为那两个人内心的挣扎,但是在内心以外,每个地方都有危险,每一秒钟都有危险,《窃听风云》也是这样。这次《听风者》的视野还是一样,但是切入点不同,切入点这次变成了一个女人。以前我们的戏很少有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虽然她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是跟现代的女人很接近,有能力,但是感情找不到落脚点,男人太不争气了。如果要问是生活上的什么促成了这次切入点的转变,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两个家里全都是女人,越来越多的女人,我有一个老婆、两个女儿、佣人,他有老婆、女儿、妈妈、两个佣人,全部都是女人,好像我们自己对女人的了解也多一点了。
BQ:说到女人,台湾导演吴念真说他看不起男人,觉得男人任性,而女人是韧性的,你们怎么看?
ZWQ:这是事实。我拍《大搜查》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了,看到身边的一些男人比女人还不坚强,比女人还脆弱,然后他们还欠缺了女人的敏感。以前的工作是劳力工作多,现在脑袋要用得多一点,所以女人其实比男人占优势。
MJ: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一样的动物,当今社会女人的品质更显得卓越一点。因为竞争大,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女人的优点更能体现出来。
BQ:你们的片子总是会把重心放在人心上面,为什么会对人性的博弈如此感兴趣?
ZWQ: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无论我们在哪里拍片,哪里上片,我们还是要面对外国的电影,美国的电影在经济上比我们强大太多,那你不可能用自己的弱点去攻人家的强点,人家一个场面能花多少钱去做?我们只花十分之一还不到,怎么可能跟人家拼场面呢?当然是拼另外一些东西了,那电影除了场面还有什么,那就是内心的东西。
其实除了美国以外,你看其他国家的电影,比如伊朗电影大概每一部只有五十万美金左右的成本,前不久的电影《一次别离》成本很低,但放在哪一个国家都能看懂,为什么?因为它挖掘的是人性的一些东西。
MJ:人的生存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电影确实已经误入歧途了,和好莱坞比大场面、大制作,其实也就是那几个大导演才能拍,年轻导演怎么筹得上亿资金啊,他怎么玩得起呢。伊朗电影,包括印度电影,有自己国家的一条路,而现在中国电影走的这条路,不符合中国电影本身的实际情况。我倒是觉得中国导演应该深思,其实很多电影,离开电影院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留下,这种电影完全就是靠制作、靠场面支撑,和人的内心其实是没发生碰撞的。
香港是漂出去的上海
BQ:麦家老师怎么看待对人内心的挖掘和人性的博弈这个问题?你说过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MJ: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这是启蒙主义重要的一句话。我觉得尤其在中国,更需要懂得用怀疑的眼光去面对自己。面对事情不懂得怀疑,那么你永远会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在跑,怀疑才是接近真实或者接近真理的手段,惟一的道路。我觉得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不高,就是看它懂不懂得怀疑。龙应台曾经说过,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他有自己独立的历程,他敢于对时尚、对世间的一切有怀疑的目光,但是龙应台说现在在内地,跟很多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在一起吃饭,发现他们已经完全沦落到这个世俗和功利的社会中,一个教授谈论的也是钱,挣了多少钱,希望明年挣多少钱,那他就失去了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拜金主义的时代,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必须要逆流而起,要对这种时尚,对这种拜金的、所向披靡、压倒一切的时代现象进行抨击,进行怀疑,那这个社会才会有矫正的可能。当大批的知识分子都跟着跑的时候,谁去怀疑,谁来阻挡,谁来改变这种状况?
BQ:怎么看待内地和香港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对剧情理解的文化偏差问题?
MZH:我觉得没有什么偏差,拍一个戏首先自己要觉得喜欢看,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有的导演拍出来的戏他自己都不喜欢看。
ZWQ:为什么《泰坦尼克号》在内地票房那么好,几十年以后拿出来放还那么好,它是讲英语的,文化的差异在哪里?这就是为什么要挖掘人性的问题,无论你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人性是共通的。如果你去挖掘这些东西,那人家就会看得懂啦,放在哪里都行。我们有一个优势是我们的片在外国卖得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你一直在想要怎样讨好观众,那就很好笑了。其实发行的同事希望我们可以讨好内地的观众,比如说配音的时候国语一定要讲成怎么样,我记得三四年前,我们配音的时候要配成北方口音,但今年来配的时候就又不能太过北方口音了,那会不会明年又要讲像我们这种广东普通话?这些东西每天在变化,我们会配合发行人的要求,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大家共同认同的,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化去支撑的。
BQ:这次和麦家老师合作,有没有想要缩小文化差距的考量?
MZH:其实也是有的。很多人都会问,说觉得《听风者》没什么改动,其实是因为我不懂得该怎样改,文化上有些地方我们确实不是很了解,所以把整个背景改成大上海了。
ZWQ:因为香港文化就是上海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上海人都关掉在内地的工厂到香港去了,我住的地方就是小上海了。
MJ:香港就是漂出去的上海。
BQ=《北京青年》周刊
MJ=麦家
(编剧、作家。《暗算》原著作者)
MZH=麦兆辉
(香港导演、编剧。
作品包括《无间道》、《窃听风云》等) ZWQ=庄文强
(香港导演、编剧。
作品包括《无间道》、《窃听风云》等)
间谍会想到八步之后
BQ:《暗算》这次被改编成电影,以前也被改编成电视剧,作品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MJ:电视剧和电影完全是两个不同门类,改编成电影可能难度更高,对他们(麦兆辉、庄文强)的考验也更大。
BQ:对改编有没有底线?哪些东西是肯定不能被改动的?
MJ:看跟谁合作,这次是没有底线的。从始至终,包括写剧本、后期拍摄、剪辑,我都一点没去参与,连片场也没有去,剧本我也没看过。因为我觉得他们(麦兆辉、庄文强)已经非常成功,同时在业内也是公认的,很敬业、很专业的一对搭档,对于他们我完全可以放心。即使不放心,有自己的想法,坦率地说,我也指挥不了他们。
BQ:就是很信任?
MJ:对,很信任。事实证明,这个信任也是值得的。
BQ:警匪片一直是你们的强项,这次拍谍战片有什么感受?
MZH:我自己很喜欢间谍片,看过很多外国的间谍片,但是你让我拍一个中国的间谍片,我有很多东西不懂,我不知道要怎么样,所以其实这次麦家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材料给我们,我觉得这次最大的突破就是有了麦家老师。
ZWQ:大家观念上的谍战片都是《007》、《碟中谍》之类的,但我个人最喜欢的谍战片应该是像《第三人》、《卡萨布兰卡》那样的,很久很久以前的那种黑白片。《卡萨布兰卡》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会坐下来把它看完。这几年的就是《惊爆内幕》,还有《不朽的园丁》,讲的是一个国际药厂的阴谋。《不朽的园丁》的原著作者John le Carre是英国非常有名的间谍小说家,擅长描写静态的谍战。麦家老师的原著小说《暗算》吸引我们的地方也是这一点,静态的,就算行动,也不是出来打架那种行动,因为我想我们应该是有一个共同的概念的,就是间谍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一定要置对方于死地,好的计划最重要。我觉得如果我们可以拍好一个静态的谍战片,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其实警匪片里面,警察什么的都是没有受过很严格训练的,是一个普通人,会浮躁,但是真正的间谍却会把很多事情藏在内心。一件事情我们普通人可能只想到三步,但他们可能会想到八步之后。那我们就把这些放在人与人之间真真假假的感情之中。
把视野聚焦到人物内心
BQ:你们说过,相比起《无间道》、《窃听风云》,这次的《听风者》是视野的转型,把视野聚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转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或者说有什么经历促成了这样的转变?
MZH: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想这样转变,但是以前没有机会,都是警察的故事,你一定要放很多很多情节上的东西,一定要看你的对手是什么人,所以会花很多时间在这里面,但是这次《听风者》不同,因为不用去打斗,那么就有很多篇幅、很多时间去返回这个人和他身边的人的关系上,所以《听风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讲故事。
ZWQ:或者应该这样说吧,视野没有转变,《无间道》好看还是因为那两个人内心的挣扎,但是在内心以外,每个地方都有危险,每一秒钟都有危险,《窃听风云》也是这样。这次《听风者》的视野还是一样,但是切入点不同,切入点这次变成了一个女人。以前我们的戏很少有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虽然她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是跟现代的女人很接近,有能力,但是感情找不到落脚点,男人太不争气了。如果要问是生活上的什么促成了这次切入点的转变,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两个家里全都是女人,越来越多的女人,我有一个老婆、两个女儿、佣人,他有老婆、女儿、妈妈、两个佣人,全部都是女人,好像我们自己对女人的了解也多一点了。
BQ:说到女人,台湾导演吴念真说他看不起男人,觉得男人任性,而女人是韧性的,你们怎么看?
ZWQ:这是事实。我拍《大搜查》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了,看到身边的一些男人比女人还不坚强,比女人还脆弱,然后他们还欠缺了女人的敏感。以前的工作是劳力工作多,现在脑袋要用得多一点,所以女人其实比男人占优势。
MJ: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一样的动物,当今社会女人的品质更显得卓越一点。因为竞争大,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女人的优点更能体现出来。
BQ:你们的片子总是会把重心放在人心上面,为什么会对人性的博弈如此感兴趣?
ZWQ: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无论我们在哪里拍片,哪里上片,我们还是要面对外国的电影,美国的电影在经济上比我们强大太多,那你不可能用自己的弱点去攻人家的强点,人家一个场面能花多少钱去做?我们只花十分之一还不到,怎么可能跟人家拼场面呢?当然是拼另外一些东西了,那电影除了场面还有什么,那就是内心的东西。
其实除了美国以外,你看其他国家的电影,比如伊朗电影大概每一部只有五十万美金左右的成本,前不久的电影《一次别离》成本很低,但放在哪一个国家都能看懂,为什么?因为它挖掘的是人性的一些东西。
MJ:人的生存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电影确实已经误入歧途了,和好莱坞比大场面、大制作,其实也就是那几个大导演才能拍,年轻导演怎么筹得上亿资金啊,他怎么玩得起呢。伊朗电影,包括印度电影,有自己国家的一条路,而现在中国电影走的这条路,不符合中国电影本身的实际情况。我倒是觉得中国导演应该深思,其实很多电影,离开电影院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留下,这种电影完全就是靠制作、靠场面支撑,和人的内心其实是没发生碰撞的。
香港是漂出去的上海
BQ:麦家老师怎么看待对人内心的挖掘和人性的博弈这个问题?你说过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MJ: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这是启蒙主义重要的一句话。我觉得尤其在中国,更需要懂得用怀疑的眼光去面对自己。面对事情不懂得怀疑,那么你永远会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在跑,怀疑才是接近真实或者接近真理的手段,惟一的道路。我觉得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不高,就是看它懂不懂得怀疑。龙应台曾经说过,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他有自己独立的历程,他敢于对时尚、对世间的一切有怀疑的目光,但是龙应台说现在在内地,跟很多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在一起吃饭,发现他们已经完全沦落到这个世俗和功利的社会中,一个教授谈论的也是钱,挣了多少钱,希望明年挣多少钱,那他就失去了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拜金主义的时代,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必须要逆流而起,要对这种时尚,对这种拜金的、所向披靡、压倒一切的时代现象进行抨击,进行怀疑,那这个社会才会有矫正的可能。当大批的知识分子都跟着跑的时候,谁去怀疑,谁来阻挡,谁来改变这种状况?
BQ:怎么看待内地和香港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对剧情理解的文化偏差问题?
MZH:我觉得没有什么偏差,拍一个戏首先自己要觉得喜欢看,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有的导演拍出来的戏他自己都不喜欢看。
ZWQ:为什么《泰坦尼克号》在内地票房那么好,几十年以后拿出来放还那么好,它是讲英语的,文化的差异在哪里?这就是为什么要挖掘人性的问题,无论你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人性是共通的。如果你去挖掘这些东西,那人家就会看得懂啦,放在哪里都行。我们有一个优势是我们的片在外国卖得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你一直在想要怎样讨好观众,那就很好笑了。其实发行的同事希望我们可以讨好内地的观众,比如说配音的时候国语一定要讲成怎么样,我记得三四年前,我们配音的时候要配成北方口音,但今年来配的时候就又不能太过北方口音了,那会不会明年又要讲像我们这种广东普通话?这些东西每天在变化,我们会配合发行人的要求,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大家共同认同的,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化去支撑的。
BQ:这次和麦家老师合作,有没有想要缩小文化差距的考量?
MZH:其实也是有的。很多人都会问,说觉得《听风者》没什么改动,其实是因为我不懂得该怎样改,文化上有些地方我们确实不是很了解,所以把整个背景改成大上海了。
ZWQ:因为香港文化就是上海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上海人都关掉在内地的工厂到香港去了,我住的地方就是小上海了。
MJ:香港就是漂出去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