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生命之花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q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学业压力较重,人格结构和性格特征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化发展,在人际关系、学习竞争、情绪情感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心理困扰,这就需要学校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关注并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校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构建了“一三五”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
  一、明确一条主线,营造师生共享的心灵家园
  早在1998年,我校就从河南大学专门招聘了一名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师;1999年开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2000年建立了心理咨询室;2004年,我们开始主动承担课题研究;2011年,学校投入十余万元,建设了更高标准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增设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瑜伽室、音乐放松室、发泄室、测评室、沙盘室等。今年内将再投资8万多元,打造更完善、更高规格的心理服务中心。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校被鹤壁市文明办命名为“鹤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二、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
  一是建立了一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首批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教师团队由专、兼职心理教师9人组成,其中5人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4人具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这些教师除了正常的心理课程教学,还负责学校心理危机预案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的制订,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
  二是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的班主任队伍。通过德育研讨会和每周班主任例会,有计划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建设和扩容更好地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是建立了一支心理健康、素质过硬的学生心理委员队伍。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及时反馈班级信息等,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
  三、采取五项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
  专业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从1999年至今,我校一直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高二学生易出现的一些心理偏差,学校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到校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对于高三学生,则是通过做好考前心理调适、播放镇静操等方法,帮助他们缓解考试焦虑,以积极的心态备战高考。
  辅导活动深入。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室开放日,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认识、感受什么是心理咨询。二是针对教师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意识和能力水平,并将之应用到工作中。三是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文化活动渗透。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三大支柱一条线,六个特色连成串”,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和谐成长。“三大支柱”,即“励志、感恩、养成”教育。“一条主线”,即学生成长过程性评价。“六个特色”,即新生军训、校园文体艺术节、“十大校园之星”评选和颁奖典礼、毕业班励志远足拉练、十八岁成人礼、毕业典礼。
  媒介交流补充。为了全方位服务学生,我们设置了专门的咨询热线、电子信箱和网络QQ,学生有什么问题可用不同的方式随时咨询,教师及时解答;开设心理测评软件系统,进行网络预约、咨询;在校报上开设了《心晴》专栏。
  教育科研提升。我校是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我校心理中心的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近年来有三项课题获国家级一等奖,两项课题获省级一等奖;一项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中;2010年以来,30多名老师参与了国家、省、市级心理研究方面的课题,数十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学校多次获得“鹤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鹤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鹤壁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专项荣誉。
  通过长期的坚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首先,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并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自己调整不良情绪,减缓心理压力,化解人际冲突。其次,从班主任及心理委员的反馈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学校一直以来无恶性心理事件发生,在学生遇到心理困扰和危机时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帮助,恢复良好心理状态。
  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存在,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才会更加绚烂地绽放生命之花。
  (作者系鹤壁高中党总支书记)
其他文献
4月23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盛乐山到浙江省第一测绘院调研指导工作。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国土测绘处、地理信息管理处等负责人陪同调研。盛乐山认真听取省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它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把尺子。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习个体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学生个性中的独特人格特征,如敏感、强烈的表现欲、好强、自信等,教师应给予尊重和保护。在美术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如何保证美术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分层设计作业,优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