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者之间关系,钱钟书先生有个著名的解读:“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吃就行了,何必要问是哪只母鸡下的?”此话道出了钱先生的大气、谦逊、睿智和幽默还有狡黠,点赞者不少。
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非如此,你看前不久《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热播大江南北,与之相伴而生的有这样一个现象:从官方到民间、从文学界到理论界,从老一辈到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神州大地再次掀起了空前的“路遥热”。人们街谈巷议“路遥的创作”“路遥的身世”“路遥的妻子儿女”“路遥的传奇”“路遥的奋斗足迹”……
这不由让我想起陕西文学界另一杆大旗陈忠实先生的相关趣事。
可能不太“礼貌”地讲,我就是先品尝了《白鹿原》这个好吃的“鸡蛋”之后开始关注陈忠实先生的。
读完《白鹿原》,又从不同地方购买借阅了陈先生的其他作品回家翻阅。
读完《白鹿原》,还专门去灞河边寻访白鹿书院,也想吮吸一些白鹿的“仙气”。
读完《白鹿原》,开始在不同场合自觉不自觉地打听了解陈先生是如何从一个业余农民作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有板有眼地雄踞当代中国文学界前沿。
读完《白鹿原》,更有兴趣关注陈先生的为人、交友、爱好、兴趣,包括坊间的传闻。
回忆往事,我还真的和陈先生也有过那么一点点、浅层地仅在一些会议上和文体活动中互相握个手、点个头、打个招呼的交往。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一次未见其面只闻其声的“打交道”——
2014年3月11日晚上8时许,下班回家,手机显示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一口标准的“关中腔”:“你是吴同志吗?我是陈忠实。”
“啊?!陈老师,您好!”那一刻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喜出望外。
陈先生说:“我还不知道你对《白鹿原》那么感兴趣啊?”
我说:“那当然,您写得太有生活了。陈老师,我想送您一双运动鞋,您抽时间多锻炼身体,多保重。”
先生立刻回答说:“不要,不要,啥都有哩。倒是最近出了一种线装、竖排版的《白鹿原》,我想赠你一套,寄到哪里好呢?”
我说:“太好了,太感谢了,陈老师您一天那么忙,千万别费神邮寄了,放在省作协蒋惠莉书记处就行了。”
陈先生说:“那好!”
“谢谢陈老师!”通话结束。
我从喜欢上《白鹿原》到关注作者本人,越来越有点“追星族”的样子。李娜的球迷叫“娜离子”,于丹的粉丝称“于粉”,以此类推,我就是一个十足的陈忠实先生的崇拜者——“钢丝”,不妨简称为“陈钢”了。
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不但喜欢陈先生的为文,还敬佩他的为人,更佩服并感兴趣他那属于“自己的句子”、富于关中风味的民谣。在我看来更具有典型的“这一个”的陈氏名言,这些话从陈先生笔下口中说出,让读者感到直白简单、一看就懂,秦风秦韵,回味无穷,易记于心且撞击心灵深处,我把它冒昧概括为“陈忠实大白话”。
羊年孟夏某日,《当代陕西》总编张女士来电,约我笔谈“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话题。我说:“凭我资历写此题恐怕有点心虛,最近业余时间我比较关注陈先生的散文随笔,语言有特色,思想很深邃。”
张总编说:“好啦,你就写你读陈忠实先生作品的切身感悟,6月中旬交稿。”
干练简约的女总编一声令下,只好赶鸭子上架。
回味陈忠实先生在作品中的众多秦风秦韵的“大白话”,就觉得好像出差学习数月回到西安即去“同盛祥”吃碗羊肉泡,不自觉心灵受到温润,也粗浅有所领悟。
有人说“本地不兴本地货”,这话有点绝对,至少不全面。在文学艺术界,陕西人就特别喜欢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并以此为荣。不但喜欢他们的为文,还喜欢他们的为人。陈先生的言谈举止处世为人对所谓的“文人无行”,是一个根本性颠覆。告诉大伙,越是知名度高的文人,越需要有“行”,越是有“行”,越能传递更多的正能量。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对具有高尚品德的车夫这样描述:“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过去不太理解“须仰视才见”的含义,后来,我读了《白鹿原》,再读陈先生其他作品,再看陈先生为人处世,豁然开朗,陈先生当农民、当民办教师、当乡镇干部、当专业作家、当作协领导,每一步都迈得掷地有声,令人尊敬,原来这就是“须仰视才见”。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生怕别人比自己强者有之,故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者有之,但陈先生却不然。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真心实意祝贺,一点没有“相轻”,反而激发自己努力完成《白鹿原》。文坛新人后辈取得成绩,出了新书,他尽自己所能予以帮助,光为年轻作家写序作跋就有百篇之多。
陈先生真是文如其人,人如其名。
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非如此,你看前不久《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热播大江南北,与之相伴而生的有这样一个现象:从官方到民间、从文学界到理论界,从老一辈到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神州大地再次掀起了空前的“路遥热”。人们街谈巷议“路遥的创作”“路遥的身世”“路遥的妻子儿女”“路遥的传奇”“路遥的奋斗足迹”……
这不由让我想起陕西文学界另一杆大旗陈忠实先生的相关趣事。
可能不太“礼貌”地讲,我就是先品尝了《白鹿原》这个好吃的“鸡蛋”之后开始关注陈忠实先生的。
读完《白鹿原》,又从不同地方购买借阅了陈先生的其他作品回家翻阅。
读完《白鹿原》,还专门去灞河边寻访白鹿书院,也想吮吸一些白鹿的“仙气”。
读完《白鹿原》,开始在不同场合自觉不自觉地打听了解陈先生是如何从一个业余农民作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有板有眼地雄踞当代中国文学界前沿。
读完《白鹿原》,更有兴趣关注陈先生的为人、交友、爱好、兴趣,包括坊间的传闻。
回忆往事,我还真的和陈先生也有过那么一点点、浅层地仅在一些会议上和文体活动中互相握个手、点个头、打个招呼的交往。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一次未见其面只闻其声的“打交道”——
2014年3月11日晚上8时许,下班回家,手机显示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一口标准的“关中腔”:“你是吴同志吗?我是陈忠实。”
“啊?!陈老师,您好!”那一刻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喜出望外。
陈先生说:“我还不知道你对《白鹿原》那么感兴趣啊?”
我说:“那当然,您写得太有生活了。陈老师,我想送您一双运动鞋,您抽时间多锻炼身体,多保重。”
先生立刻回答说:“不要,不要,啥都有哩。倒是最近出了一种线装、竖排版的《白鹿原》,我想赠你一套,寄到哪里好呢?”
我说:“太好了,太感谢了,陈老师您一天那么忙,千万别费神邮寄了,放在省作协蒋惠莉书记处就行了。”
陈先生说:“那好!”
“谢谢陈老师!”通话结束。
我从喜欢上《白鹿原》到关注作者本人,越来越有点“追星族”的样子。李娜的球迷叫“娜离子”,于丹的粉丝称“于粉”,以此类推,我就是一个十足的陈忠实先生的崇拜者——“钢丝”,不妨简称为“陈钢”了。
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不但喜欢陈先生的为文,还敬佩他的为人,更佩服并感兴趣他那属于“自己的句子”、富于关中风味的民谣。在我看来更具有典型的“这一个”的陈氏名言,这些话从陈先生笔下口中说出,让读者感到直白简单、一看就懂,秦风秦韵,回味无穷,易记于心且撞击心灵深处,我把它冒昧概括为“陈忠实大白话”。
羊年孟夏某日,《当代陕西》总编张女士来电,约我笔谈“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话题。我说:“凭我资历写此题恐怕有点心虛,最近业余时间我比较关注陈先生的散文随笔,语言有特色,思想很深邃。”
张总编说:“好啦,你就写你读陈忠实先生作品的切身感悟,6月中旬交稿。”
干练简约的女总编一声令下,只好赶鸭子上架。
回味陈忠实先生在作品中的众多秦风秦韵的“大白话”,就觉得好像出差学习数月回到西安即去“同盛祥”吃碗羊肉泡,不自觉心灵受到温润,也粗浅有所领悟。
有人说“本地不兴本地货”,这话有点绝对,至少不全面。在文学艺术界,陕西人就特别喜欢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并以此为荣。不但喜欢他们的为文,还喜欢他们的为人。陈先生的言谈举止处世为人对所谓的“文人无行”,是一个根本性颠覆。告诉大伙,越是知名度高的文人,越需要有“行”,越是有“行”,越能传递更多的正能量。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对具有高尚品德的车夫这样描述:“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过去不太理解“须仰视才见”的含义,后来,我读了《白鹿原》,再读陈先生其他作品,再看陈先生为人处世,豁然开朗,陈先生当农民、当民办教师、当乡镇干部、当专业作家、当作协领导,每一步都迈得掷地有声,令人尊敬,原来这就是“须仰视才见”。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生怕别人比自己强者有之,故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者有之,但陈先生却不然。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真心实意祝贺,一点没有“相轻”,反而激发自己努力完成《白鹿原》。文坛新人后辈取得成绩,出了新书,他尽自己所能予以帮助,光为年轻作家写序作跋就有百篇之多。
陈先生真是文如其人,人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