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让您的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的生命的底色。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性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既有待现实生活的锻造,更需要文学的启蒙与熏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越来越关注。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呢?
  一、亲子共读,让孩子喜爱读书
  1.培育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外部因素。对于阅读,环境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干净的书桌、数十本多样的书籍、一个安静舒适的房间是构成良好阅读氛围的重要支撑。同时通过父母的潜移默化形成的良好家庭阅读氛围是极其重要的。要孩子爱读、乐读,父母需要率先垂范。经常借阅或购买图书,订阅一些供孩子及自己阅读的报纸杂志,不断增加家里的藏书量,并合理配置业余休闲时间,留有共读时间,逐步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要培育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还要给孩子营造和谐、自由的环境。建立和谐、自由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孩子爱读、乐读的重要条件。这种自由既应该包括孩子可以自己选择读物的自由,又应该包括孩子可以表达阅读中获取想法的自由。
  2.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应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1)要让孩子享受到逛书的乐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是不同的。此外,当前市场上的各种出版物如雨后春笋,其间难免鱼龙混杂。所以选择适合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素养的书,有利于让孩子享受到阅读乐趣。逛书、选书的过程既是亲子共度的一段美好时光,又是孩子享受阅读乐趣的初步过程。
  (2)要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和人类文明的承载者。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最旺盛的年纪,如果不乐读往往是因为成人给他们加了太多的藩篱,推翻这些藩篱,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阅读素养的提高,更包括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心灵的净化。
  (3)要让孩子享受到聊书的乐趣。尽管我们在同孩子一同选购书籍时会做适当的选择,但因为孩子年龄的限制,他们对书中叙述的事物、观点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同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是必要的,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也会产生和他人交流的欲望,在适当的时候和孩子聊一聊书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更大的读书的乐趣。
  3.要让孩子乐于同别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一个故事、一篇文章、一本书读完了,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感触、产生一些感想。让孩子把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收获、得到的乐趣同大家一同分享,使孩子重新审视和梳理自己的想法,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要让孩子乐于同别人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阅读的乐趣,既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更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提高。
  二、亲子共读的原则
  1.注意和孩子的交流
  从亲子阅读活动的过程来看,应包括“选书—读书—聊书……”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应始终伴随亲子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和真实的思想交集。通过交流,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通过交流,促使孩子梳理阅读时形成一些想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
  亲子共读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亲子共读可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大人听,孩子读给其他孩子听,自己读给自己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识字量的增加及阅读能力的提高,亲子共读可以更多地采用独自阅读、适时交流的形式。除了阅读外,有时候还需要采用查找资料、实验、调查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分享都十分必要和必需。
  参考文献:
  [1]现代学校心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7.
  [2]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第2版.
  [3]思维发展的心理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2.
  [4]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10.
其他文献
笔者在下基层巡回诊疗中,发现同一自然村罕见水牛心内肿瘤2例.现报告如下1999-08-26下午,永平镇兽医人员在安洲村进行耕牛一类传染病预防注射,该村张姓俩兄弟的2头水牛(分别
摘 要: 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则是素质教育的根。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广,小学语文教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活跃课堂气氛,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
摘 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中,教师要努力贯彻“整体阅读”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将语感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整体把握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既点明阅读教学
1露蜂房1个(研炒)、蒲公英120g、漏芦30g,1d 1次灌服2青霉素40万u、0.5%普鲁卡因30~50mL,混合,用注射器通过乳头孔注入乳房内(注射器要严格煮沸消毒),每天2次,连注5d.
常感叹于语文课上,大师们用那感性的智慧创建的浓浓的情感氛围,时时让听课的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学生也不例外,一定也和文本产生激烈的对话,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碰撞。反思我的课堂,有时沉静得只有老师孤寂地分析,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理性的分析使课文的形象被淡化,使课文的情感被稀释,使课文的想象被禁锢,使学生的灵感被扼杀。是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形象鲜活,情感强烈的文质兼美的
聚光灯的强烈光圈、看台上黑压压的人群、兴奋的尖叫、狂热的气氛……一切都使人以为正在举行盛大的兰开夏式摔跤(一种自由式摔跤)比赛。“他抡起圆锯,锯掉了对手的一只胳膊
摘 要: 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诵读积累的训练,同时,在适度重复与反馈中提升,并借助媒体力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语文素养 情感体验 诵读积累 重复反馈 媒体助力  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在德、智、体、美等诸多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其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尤其要推进师生之间对话的平等。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唯有这样的平等,学生进行语文的阅读鉴赏时才可以和谐和创新。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对话的平等,笔者以为光有嘴上喊的还不行,关键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平时的阅读鉴赏要保证和谐创新,笔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需要教师心热  可能提这样的话题有人会感到不是那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了激情;新一轮课程改革,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生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下困惑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问题。“‘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
2014年,国家六部委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作为我国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实施方案》的获批,标志着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