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0、300、50、10……从翻日历到掐着指头数,热切的紧张与期待预热了这个夏天。一打开电视,一进人地铁,一走进商场……铺天盖地的上海世博会海报、琳琅满目的各国风土人情让人们热血沸腾,却也更加迷惑:究竟那些花花绿绿的建筑里装的是怎样的展览?宣传词里一直说,上海世博会是个科技,文化的展览,那么它展示的就是高科技和各民族文化么?这不是一种变相的旅游推介展么?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阐释的是“城市化过程要顺应,尊重人的各种需求”。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人”的主要地位,相反的我们不断看到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抗拒,城市生活的压力,甚至有人宣称“抛弃城市”。世博会城市入馆的设计者,荷兰Kossmann.dejong设计事务所设计师赫曼·考斯曼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解,“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最后却殊途同归:生活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就能得到同样的幸福美好生活。”
城市入馆展示的是世界上六个不同的家庭,讲述的是原生态的“家庭故事”。这六个家庭分别是北美洲凤凰城的一个“核心家庭”,由健全的父母和孩子组成、能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家庭的模式;欧洲鹿特丹的一个“独身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非洲瓦拉杜古的一个“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独立抚养孩子;南美洲圣保罗的一个“空巢家庭”,年轻人去外地工作,家里只留下老人与孩子,大洋洲墨尔本的一个“移民家庭”,家庭成员是到澳大利亚生活的新移民;中国郑州的一户五世同堂家庭,这个位于黄河流域的家庭,能很好地反映出中国传统大家庭的生活状况。他们中有富人,也有穷人,职业也是多种多样,这不仅代表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代表不同的社会结构。展示通过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健康五个方面一一展示在社会多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的“态”在不断变化,而最终决定人们幸福与否的“质”却不变——那就是健康——健康的身与心。
在各个国家的展馆中,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也有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关注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更环保的生活方式,其意味的并不是回归原始,回到过去,而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本身规模越来越大,但留给室外活动的空间越发狭小,更多时候人们只能在餐馆、酒吧和影院这些封闭场所中度过休闲时光,和大自然已日渐疏远。城市不应成为阻隔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障碍,把绿色、开放的空间还给城市生活,让人们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空气和阳光,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充分释放身心压力,这才是理想的城市生活状态,也是众多国家展区想表达的主题。
也有一些国家,会在这里向世界传授他们从“灰”国到“辉”国韵经验,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一座污水横流、废气满天的“灰色”工业城市,在25年时间里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开放的,迷人的大都会。这种变化堪称举世无双,而它的传奇改变对一些人口众多且力求转型的大型重工业城市有巨大借鉴意义。相信少了这层“朦胧美”,这些城市将会成为更宜居宜业的地方。
当然,城市不仅仅是人类的城市,自然也不单单是人类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少了不人与动,植物的共处。这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也在慢慢改善,但受大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是由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十只“世博熊猫”的介入,不仅是为世博会增光添彩,更是为了启发人们的环境意识,呼唤人们关爱生命,善待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阐释的是“城市化过程要顺应,尊重人的各种需求”。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人”的主要地位,相反的我们不断看到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抗拒,城市生活的压力,甚至有人宣称“抛弃城市”。世博会城市入馆的设计者,荷兰Kossmann.dejong设计事务所设计师赫曼·考斯曼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解,“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最后却殊途同归:生活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就能得到同样的幸福美好生活。”
城市入馆展示的是世界上六个不同的家庭,讲述的是原生态的“家庭故事”。这六个家庭分别是北美洲凤凰城的一个“核心家庭”,由健全的父母和孩子组成、能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家庭的模式;欧洲鹿特丹的一个“独身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非洲瓦拉杜古的一个“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独立抚养孩子;南美洲圣保罗的一个“空巢家庭”,年轻人去外地工作,家里只留下老人与孩子,大洋洲墨尔本的一个“移民家庭”,家庭成员是到澳大利亚生活的新移民;中国郑州的一户五世同堂家庭,这个位于黄河流域的家庭,能很好地反映出中国传统大家庭的生活状况。他们中有富人,也有穷人,职业也是多种多样,这不仅代表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代表不同的社会结构。展示通过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健康五个方面一一展示在社会多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的“态”在不断变化,而最终决定人们幸福与否的“质”却不变——那就是健康——健康的身与心。
在各个国家的展馆中,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也有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关注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更环保的生活方式,其意味的并不是回归原始,回到过去,而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本身规模越来越大,但留给室外活动的空间越发狭小,更多时候人们只能在餐馆、酒吧和影院这些封闭场所中度过休闲时光,和大自然已日渐疏远。城市不应成为阻隔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障碍,把绿色、开放的空间还给城市生活,让人们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空气和阳光,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充分释放身心压力,这才是理想的城市生活状态,也是众多国家展区想表达的主题。
也有一些国家,会在这里向世界传授他们从“灰”国到“辉”国韵经验,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一座污水横流、废气满天的“灰色”工业城市,在25年时间里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开放的,迷人的大都会。这种变化堪称举世无双,而它的传奇改变对一些人口众多且力求转型的大型重工业城市有巨大借鉴意义。相信少了这层“朦胧美”,这些城市将会成为更宜居宜业的地方。
当然,城市不仅仅是人类的城市,自然也不单单是人类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少了不人与动,植物的共处。这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也在慢慢改善,但受大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是由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十只“世博熊猫”的介入,不仅是为世博会增光添彩,更是为了启发人们的环境意识,呼唤人们关爱生命,善待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