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花神这样的咖啡馆,仍然是巴黎人生活的中心,首先。它们是取暖的最好去处。显然好过很多人住的那些简陋、廉价的旅馆。没有暖气或像样的烹饪设备,不过,即使到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战争结束后,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仍然发现:‘我住进法国旅馆的时候,才明白法国咖啡馆的必要性。’咖啡馆也或为谈话、搞小阴谋和保持头脑活跃的场所。”
它们(咖啡馆)当然支配了波伏娃和萨特的社交生活,在这里,他们看着日益壮大的圈子里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新朋友:诗人、剧作家、记者,以及巴勃罗-毕加索和贾科梅蒂那样的艺术家,还有米歇尔-莱里斯、雷蒙-格诺和让·热内等先锋作家。这里面的热内,之前曾是小偷和男妓,现在以作家的身份声名鹊起,有一天,他在花神咖啡馆时,大步走向萨特,说了声“你好”。这是在战时咖啡馆的桌子旁建立起来的很多关系之一。
他们和阿尔贝·加缪的相遇,同样有些唐突,只不过地点是在莎拉·伯恩哈特剧院(eatre Sarah-Bernhardt),1943年的一天,萨特的戏剧《苍蝇》(The Flies)正在排练时,他主动结识了萨特。两个人其实早已对对方有了相当的了解:加缪为《恶心》写过书评,而萨特则刚刚写了一篇关于加缪《局外人》的文章。两人一见如故。波伏娃后来说,她和萨特发现,加缪“是一个简单、快乐的灵魂”,他在谈话中总是有趣而粗俗,并且十分情绪化,甚至会在凌晨两点时坐在下雪的街道上,倾诉他的爱情烦恼。
自从1940年在巴黎的那段孤独逗留后,加缪往返了阿尔及利亚几次。他的妻子弗朗辛(Francine)仍然在那儿——在阿尔及利亚被同盟国攻下时,她被困在了那里,而当时阿尔贝正在里昂附近治疗让他终生痛苦的结核病。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三年前开始写作的“荒谬三部曲”;这些作品主要讲述了他作为一个法属阿尔及利亚人,卡在两个国家之间,对于两者都没有归属感的错乱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他早年的贫穷经历:加缪的家庭一直不宽裕,父亲吕西安(他被招进一个阿尔及利亚军团,穿着由一条漂亮的红裤子和一件亮蓝色背心组成的殖民地制服上了战场,这在法国北部的灰色污泥里不合时宜到了致命的程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年去世后,全家的处境变得更悲惨,出生于1913年11月7日的阿尔贝,当时还不到一岁,此后,他在阿尔及尔一间肮脏的公寓中慢慢长大,而陪伴他的只有哥哥,悲恸欲绝、目不识丁的聋人母亲,以及同样不识字,还很暴力的祖母。
因此,当中产阶级出身的年轻萨特做他的文学英雄梦,梅洛一庞蒂在无条件的爱中享受着幸福,波伏娃有她的书和糖果店橱窗时,加缪却在一个沉默和匮乏的世界里长大。家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报纸,没有书,没有收音机,几乎没有客人来,也感觉不到其他人广阔的“生活世界”。他虽然设法逃了出去,上了阿尔及尔的一所高中,之后又当上了职业记者和作家,但他的童年造就了他。22岁时,他在自己第一本日记中的第一篇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穷二白地过上若干年,就足以创造全部的敏感性。”
加缪在法国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但他总觉得在那里是个局外人,没有了明媚的地中海阳光这个他早年生活中的唯一补偿,他感到不知所措。在他的小说中,太阳几乎成了一个人物,尤其是在他的第一部小说《局外人》中。小说讲述了一个姓默尔索(Meursault)的法裔阿尔及利亚人(没有给出名字),在海滩上与一名持刀的阿拉伯人发生了冲突——后者连名字都没有给出。默尔索碰巧拿着一把朋友的枪,在被海面和刀锋反射的光芒晃到眼睛时,几乎下意识地朝那人开了一枪。被逮捕后,他在审判时困惑地告诉法官,他开枪的原因是太阳。诚如所示,默尔索并没有很好地为他的案子辩护,他的律师也一样。法庭的关注点因而从命案本身,转移到了默尔索对此明显缺乏悔意,甚至对任何事情,包括他母亲最近的离世,都缺乏适当的情绪反应上。法官判他有罪后,他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次的杀戮,就像默尔索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一样,冷漠而毫无人性,但没有人对法官指出这一点。小说以默尔索在牢房里等死结尾——他很害怕,然而,当他抬头仰望天空,让自己敞开地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时,却找到了一种反常的慰藉。
这可能看上去很奇怪,一个被波伏娃描述为温暖、有趣、热情的人,竟然能如此传神地描写出一个冷酷麻木的人——至少是一个不能以这个社会所期待的方式表达情感的人。但可能的原因,在他的背景中不难找到:父亲无意义的死亡,他自己常年复发、危及生命的疾病,以及整个家庭的沉默和疏离。不过,小说也在总体上捕捉到了战时法国的某些经历:同样,在看似平淡的表面下,隐藏着无尽的深渊。
如同萨特在《恶心》中一样,他指出,我们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停下来思考它。我们起床,上班,工作,吃饭,工作,下班,睡觉。但偶尔,我们会突然精神崩溃,出现一个“钱多斯时刻”,心突然一颤,关于目的的问题出现了。在这样的时刻中,我们一边体验着某种“略带惊愕的疲乏”,一边直面那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继续活着?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加缪版的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当一个锤子坏了的时候,存在的可疑本性就出现了;而加缪同样认为,日常事务中类似的基本崩溃,可以让我们追问生命中最重大的问题。和海德格尔一样,他认为答案是一种决定,而不是一种说辞:对于加缪来说,我们必须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前进。如果继续下去,我们就必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接受我们所做的事并没有什么终极的意义。加缪在书的结尾,让西西弗无奈地接受了这种荒诞,重新恢复了他无尽的劳作。因此,“你必须把西西弗想象成很开心”。
但加缪所受的主要影响,不是来自海德格尔,而是克尔凯郭尔,尤其是1843年的论文《畏惧与颤栗》。这篇文章也通过一个故事阐明了“荒诞”:克尔凯郭尔选择的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上帝命令亚伯拉罕用他挚爱的儿子以撒献祭,而不是通常的山羊或绵羊。但亚伯拉罕毫无怨言地带着以撒前往祭坛时,上帝似乎有些惊讶。于是,在最后一刻,上帝放过了他,亚伯拉罕和以撒便回家了。不过,让克尔凯郭尔震惊的,既不是顺从,也不是撤销献祭,而是亚伯拉罕和以撒似乎还能像没事儿人似的回到从前的样子。他们被迫彻底离开了正常人性和父爱保护的领域,但不知何故,亚伯拉罕仍然信心满满地认为他很爱儿子。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个故事要表明的是,为了在生活的缺陷暴露后继续生活,我们必须做出这种不可能的跳跃。正如他写道的,亚伯拉罕“无限地放弃了一切,然后又靠荒诞的力量,把一切都夺了回来”。这正是加缪认为他的现代读者需要去做的事,不过在他看來,这无关上帝。而且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加缪的观点与被占法国的生活之间具有的联系。一切都在妥协,一切都迷失了—但一切似乎都还在。业已消失的是感觉。但没有感觉,你该怎么生活?加缪和克尔凯郭尔提供的答案,很像是英国鼓舞士气的海报上的那句格言保持冷静,继续前进。
莎拉·贝克韦尔
(Sarah Bakewell)
1963年出生于英国的伯恩茅斯,毕业于埃塞克斯大学哲学专业,2002年,开始专职写作,目前在伦敦城市大学和开放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
《存在主义咖啡馆》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它们(咖啡馆)当然支配了波伏娃和萨特的社交生活,在这里,他们看着日益壮大的圈子里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新朋友:诗人、剧作家、记者,以及巴勃罗-毕加索和贾科梅蒂那样的艺术家,还有米歇尔-莱里斯、雷蒙-格诺和让·热内等先锋作家。这里面的热内,之前曾是小偷和男妓,现在以作家的身份声名鹊起,有一天,他在花神咖啡馆时,大步走向萨特,说了声“你好”。这是在战时咖啡馆的桌子旁建立起来的很多关系之一。
他们和阿尔贝·加缪的相遇,同样有些唐突,只不过地点是在莎拉·伯恩哈特剧院(eatre Sarah-Bernhardt),1943年的一天,萨特的戏剧《苍蝇》(The Flies)正在排练时,他主动结识了萨特。两个人其实早已对对方有了相当的了解:加缪为《恶心》写过书评,而萨特则刚刚写了一篇关于加缪《局外人》的文章。两人一见如故。波伏娃后来说,她和萨特发现,加缪“是一个简单、快乐的灵魂”,他在谈话中总是有趣而粗俗,并且十分情绪化,甚至会在凌晨两点时坐在下雪的街道上,倾诉他的爱情烦恼。
自从1940年在巴黎的那段孤独逗留后,加缪往返了阿尔及利亚几次。他的妻子弗朗辛(Francine)仍然在那儿——在阿尔及利亚被同盟国攻下时,她被困在了那里,而当时阿尔贝正在里昂附近治疗让他终生痛苦的结核病。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三年前开始写作的“荒谬三部曲”;这些作品主要讲述了他作为一个法属阿尔及利亚人,卡在两个国家之间,对于两者都没有归属感的错乱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他早年的贫穷经历:加缪的家庭一直不宽裕,父亲吕西安(他被招进一个阿尔及利亚军团,穿着由一条漂亮的红裤子和一件亮蓝色背心组成的殖民地制服上了战场,这在法国北部的灰色污泥里不合时宜到了致命的程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年去世后,全家的处境变得更悲惨,出生于1913年11月7日的阿尔贝,当时还不到一岁,此后,他在阿尔及尔一间肮脏的公寓中慢慢长大,而陪伴他的只有哥哥,悲恸欲绝、目不识丁的聋人母亲,以及同样不识字,还很暴力的祖母。
因此,当中产阶级出身的年轻萨特做他的文学英雄梦,梅洛一庞蒂在无条件的爱中享受着幸福,波伏娃有她的书和糖果店橱窗时,加缪却在一个沉默和匮乏的世界里长大。家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报纸,没有书,没有收音机,几乎没有客人来,也感觉不到其他人广阔的“生活世界”。他虽然设法逃了出去,上了阿尔及尔的一所高中,之后又当上了职业记者和作家,但他的童年造就了他。22岁时,他在自己第一本日记中的第一篇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穷二白地过上若干年,就足以创造全部的敏感性。”
加缪在法国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但他总觉得在那里是个局外人,没有了明媚的地中海阳光这个他早年生活中的唯一补偿,他感到不知所措。在他的小说中,太阳几乎成了一个人物,尤其是在他的第一部小说《局外人》中。小说讲述了一个姓默尔索(Meursault)的法裔阿尔及利亚人(没有给出名字),在海滩上与一名持刀的阿拉伯人发生了冲突——后者连名字都没有给出。默尔索碰巧拿着一把朋友的枪,在被海面和刀锋反射的光芒晃到眼睛时,几乎下意识地朝那人开了一枪。被逮捕后,他在审判时困惑地告诉法官,他开枪的原因是太阳。诚如所示,默尔索并没有很好地为他的案子辩护,他的律师也一样。法庭的关注点因而从命案本身,转移到了默尔索对此明显缺乏悔意,甚至对任何事情,包括他母亲最近的离世,都缺乏适当的情绪反应上。法官判他有罪后,他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次的杀戮,就像默尔索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一样,冷漠而毫无人性,但没有人对法官指出这一点。小说以默尔索在牢房里等死结尾——他很害怕,然而,当他抬头仰望天空,让自己敞开地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时,却找到了一种反常的慰藉。
这可能看上去很奇怪,一个被波伏娃描述为温暖、有趣、热情的人,竟然能如此传神地描写出一个冷酷麻木的人——至少是一个不能以这个社会所期待的方式表达情感的人。但可能的原因,在他的背景中不难找到:父亲无意义的死亡,他自己常年复发、危及生命的疾病,以及整个家庭的沉默和疏离。不过,小说也在总体上捕捉到了战时法国的某些经历:同样,在看似平淡的表面下,隐藏着无尽的深渊。
如同萨特在《恶心》中一样,他指出,我们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停下来思考它。我们起床,上班,工作,吃饭,工作,下班,睡觉。但偶尔,我们会突然精神崩溃,出现一个“钱多斯时刻”,心突然一颤,关于目的的问题出现了。在这样的时刻中,我们一边体验着某种“略带惊愕的疲乏”,一边直面那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继续活着?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加缪版的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当一个锤子坏了的时候,存在的可疑本性就出现了;而加缪同样认为,日常事务中类似的基本崩溃,可以让我们追问生命中最重大的问题。和海德格尔一样,他认为答案是一种决定,而不是一种说辞:对于加缪来说,我们必须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前进。如果继续下去,我们就必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接受我们所做的事并没有什么终极的意义。加缪在书的结尾,让西西弗无奈地接受了这种荒诞,重新恢复了他无尽的劳作。因此,“你必须把西西弗想象成很开心”。
但加缪所受的主要影响,不是来自海德格尔,而是克尔凯郭尔,尤其是1843年的论文《畏惧与颤栗》。这篇文章也通过一个故事阐明了“荒诞”:克尔凯郭尔选择的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上帝命令亚伯拉罕用他挚爱的儿子以撒献祭,而不是通常的山羊或绵羊。但亚伯拉罕毫无怨言地带着以撒前往祭坛时,上帝似乎有些惊讶。于是,在最后一刻,上帝放过了他,亚伯拉罕和以撒便回家了。不过,让克尔凯郭尔震惊的,既不是顺从,也不是撤销献祭,而是亚伯拉罕和以撒似乎还能像没事儿人似的回到从前的样子。他们被迫彻底离开了正常人性和父爱保护的领域,但不知何故,亚伯拉罕仍然信心满满地认为他很爱儿子。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个故事要表明的是,为了在生活的缺陷暴露后继续生活,我们必须做出这种不可能的跳跃。正如他写道的,亚伯拉罕“无限地放弃了一切,然后又靠荒诞的力量,把一切都夺了回来”。这正是加缪认为他的现代读者需要去做的事,不过在他看來,这无关上帝。而且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加缪的观点与被占法国的生活之间具有的联系。一切都在妥协,一切都迷失了—但一切似乎都还在。业已消失的是感觉。但没有感觉,你该怎么生活?加缪和克尔凯郭尔提供的答案,很像是英国鼓舞士气的海报上的那句格言保持冷静,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