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勇在海派艺术家中有点过于受欢迎,一是因为人人都认识施勇,二是人人都认他。在圈子极小的艺术界,人缘好是做事和可以做很多事的前提,好像施勇,既是艺术家,又是艺术教育工作者,还兼做各大艺术家策展与布展种种细节的重要顾问。这位圈内的大忙人,这次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与《安邸AD》合作举办了一次收藏展,又广而告之了一下他“收藏者”的身份,在见证了他高效而准确地调配空间与制造氛围的布展过程后,我们还和他召集的这些藏品背后的创作者们一同聊了聊艺术与生活的话题。
关于“收藏”
为什么是“收藏者”而非“收藏家”,施勇很坦诚,自己是“工薪族”,预算是他收藏标准的参考之一,相较于那些超级藏家孤注一掷地豪撒千金,这位身份特殊的收藏者更多时候是用对艺术的热爱和充分理解去耐心寻找下一件藏品。
从同辈好友如丁乙早期小尺幅《十示》油画、张恩利10年前《红双喜》的纸上草稿,到年轻艺术家如双飞小组策划的中国最早微信拍卖的作品,再到艺术史中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极少主义艺术家SolLewitt的大师级作品……施勇的收藏都是之于自我的,更是之于对艺术的热情,“对艺术收藏的兴趣源于我对它的挚爱,这一点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我对艺术及艺术品在理解与选择上的立场与判断。”
“我不会以艺术媒介形式的个人喜好,或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作为艺术收藏的判断标准。对我而言,那些在创作上有着持久力,在概念、想象力和个体气质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及那些让我着迷却无法完全定义和把握的、具有未来可能性的作品,都是我感兴趣的。”每次出手前,施勇都会对作品和艺术家进行充分了解,提前判断。在他看米,个人的眼界相当重要,“有一句话说,‘一切的阅读都是阅读自己’,所以,基于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背景,可能对作品的选择也会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立场”。
施勇建议喜欢艺术的人都去读一点艺术史,因为他坚信“必须要不断地去看”,只有充分了解之后,才能构成对艺术的基本判断,从而建立起关于选择的审美。康德曾经说过审美是不带功利的,如果审美真的不带功利的话,艺术史也将变得简单。不过施勇所推崇的,还是要真正热爱。“不要管它是否有名,先要有自己的判断,慢慢当你拥有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那种最开心的感觉会上瘾。”
关于“空间”
“艺术品与展示空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彼此关联彼此作用。一个存放在仓库里的艺术品是没有意义的,展示空间亦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之下,艺术品早已不再只是孤立在一个镜框内或者一个基座上的时代了。作品的开放性、观众作为艺术语境中的一个词汇以及空间作为互动的场所都要求艺术品在空间呈现方式上务必思考它们之间的逻辑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语法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布展者,经常要面对如何在现有的展示空间中以最佳的方式呈现艺术品:有时通过必要的空间调整及改变来调度作品之间的张力;有时则为了观者在空间中心理节奏的需要,对作品作出取舍。
“这次家具与艺术混合的展示方式对我而言是第一次尝试,在国内并不多见。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示空间,也不同于纯粹的居家环境。一开始我既兴奋又非常小心翼翼。”施勇在前期逐步确定要展示的作品及在空间里的视觉节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调整后,才和我们共同确认家具的大体方案。对于家具风格式样,我们从开始就排除了前卫夸张的风格,选择了一批由北欧名师设计的原版皮质、原木家具,搭配颇为现代的适用于公共空间的组合沙发及坐墩。整体色调控制在沉稳的灰、黑及木调,经典的形态和富有时间痕迹的材质,在现场空间稳稳地压住了艺术品的气场。每组家具的呈现方式都有着细微差别,它们或与艺术作品形成观看的主次关系,或将艺术作品纳入陈列的范畴,二者共同成为被观看对象,抑或自成区域,成为观看之后的休憩空间。施勇参与了整个家具在空间中调整的过程,他喜欢这种合作,并且尊重我们的决定。他说,当他在某个点上被卡住的时候,期待会有合作者来帮助他推动问题的解决。整个过程的确轻松、高效而相互启发。
“我倒不担心家具的喧宾夺主,而是要考虑作品如何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家具中依然可以相互回应和对话。”另外,艺术作品的观看和动线也需要家具拥有相当的公共性功能。令施勇最为满意的组合,以王令杰和郝劲芳的那件可移动的流星装置为例,作品需要一定时间的注目凝视才能产生效果,为此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那张著名的黑色皮质长方无背座椅,观者或躺或坐,在这里又非常居家化地与这件作品恰如其分地保持着关联,精确而惬意。
谈到心中理想的居住空间,施勇似乎更偏爱那些经典设计师们:“居住在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空间里,有一幅达芬奇的手稿;一把柯布希耶1929年设计版本的躺椅;一套马塞尔杜尚曾经每天把玩的国际象棋;一件靠墙放置的大幅巴斯奎特或者西格马波尔克的绘画……虽然奢侈得不可能实现,但绝对能让我身心愉悦!”
关于“收藏”
为什么是“收藏者”而非“收藏家”,施勇很坦诚,自己是“工薪族”,预算是他收藏标准的参考之一,相较于那些超级藏家孤注一掷地豪撒千金,这位身份特殊的收藏者更多时候是用对艺术的热爱和充分理解去耐心寻找下一件藏品。
从同辈好友如丁乙早期小尺幅《十示》油画、张恩利10年前《红双喜》的纸上草稿,到年轻艺术家如双飞小组策划的中国最早微信拍卖的作品,再到艺术史中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极少主义艺术家SolLewitt的大师级作品……施勇的收藏都是之于自我的,更是之于对艺术的热情,“对艺术收藏的兴趣源于我对它的挚爱,这一点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我对艺术及艺术品在理解与选择上的立场与判断。”
“我不会以艺术媒介形式的个人喜好,或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作为艺术收藏的判断标准。对我而言,那些在创作上有着持久力,在概念、想象力和个体气质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及那些让我着迷却无法完全定义和把握的、具有未来可能性的作品,都是我感兴趣的。”每次出手前,施勇都会对作品和艺术家进行充分了解,提前判断。在他看米,个人的眼界相当重要,“有一句话说,‘一切的阅读都是阅读自己’,所以,基于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背景,可能对作品的选择也会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立场”。
施勇建议喜欢艺术的人都去读一点艺术史,因为他坚信“必须要不断地去看”,只有充分了解之后,才能构成对艺术的基本判断,从而建立起关于选择的审美。康德曾经说过审美是不带功利的,如果审美真的不带功利的话,艺术史也将变得简单。不过施勇所推崇的,还是要真正热爱。“不要管它是否有名,先要有自己的判断,慢慢当你拥有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那种最开心的感觉会上瘾。”
关于“空间”
“艺术品与展示空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彼此关联彼此作用。一个存放在仓库里的艺术品是没有意义的,展示空间亦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之下,艺术品早已不再只是孤立在一个镜框内或者一个基座上的时代了。作品的开放性、观众作为艺术语境中的一个词汇以及空间作为互动的场所都要求艺术品在空间呈现方式上务必思考它们之间的逻辑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语法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布展者,经常要面对如何在现有的展示空间中以最佳的方式呈现艺术品:有时通过必要的空间调整及改变来调度作品之间的张力;有时则为了观者在空间中心理节奏的需要,对作品作出取舍。
“这次家具与艺术混合的展示方式对我而言是第一次尝试,在国内并不多见。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示空间,也不同于纯粹的居家环境。一开始我既兴奋又非常小心翼翼。”施勇在前期逐步确定要展示的作品及在空间里的视觉节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调整后,才和我们共同确认家具的大体方案。对于家具风格式样,我们从开始就排除了前卫夸张的风格,选择了一批由北欧名师设计的原版皮质、原木家具,搭配颇为现代的适用于公共空间的组合沙发及坐墩。整体色调控制在沉稳的灰、黑及木调,经典的形态和富有时间痕迹的材质,在现场空间稳稳地压住了艺术品的气场。每组家具的呈现方式都有着细微差别,它们或与艺术作品形成观看的主次关系,或将艺术作品纳入陈列的范畴,二者共同成为被观看对象,抑或自成区域,成为观看之后的休憩空间。施勇参与了整个家具在空间中调整的过程,他喜欢这种合作,并且尊重我们的决定。他说,当他在某个点上被卡住的时候,期待会有合作者来帮助他推动问题的解决。整个过程的确轻松、高效而相互启发。
“我倒不担心家具的喧宾夺主,而是要考虑作品如何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家具中依然可以相互回应和对话。”另外,艺术作品的观看和动线也需要家具拥有相当的公共性功能。令施勇最为满意的组合,以王令杰和郝劲芳的那件可移动的流星装置为例,作品需要一定时间的注目凝视才能产生效果,为此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那张著名的黑色皮质长方无背座椅,观者或躺或坐,在这里又非常居家化地与这件作品恰如其分地保持着关联,精确而惬意。
谈到心中理想的居住空间,施勇似乎更偏爱那些经典设计师们:“居住在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空间里,有一幅达芬奇的手稿;一把柯布希耶1929年设计版本的躺椅;一套马塞尔杜尚曾经每天把玩的国际象棋;一件靠墙放置的大幅巴斯奎特或者西格马波尔克的绘画……虽然奢侈得不可能实现,但绝对能让我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