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制度变迁,就是在主导型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至均衡阶段的发展,是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所构成的周期循环过程。我国是农业大国,搞好、搞活农村经济是基础,也是关键。认真分析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克服变革的阻力,抓住变革的时机,不断实施新的改革措施,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主要的突破口,还应以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来为农业增长寻找持续的动力。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国农村经济 发展
制度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制度变迁,就是在主导型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至均衡阶段的发展,是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所构成的周期循环过程。所以,制度变迁并不是绝对效率高的制度取代效率低的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引起长期停滞的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改变了过去长期徘徊的局面,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到1992年的44265.8万吨,再到1998年的51230万吨,在2008年已达到52850万吨,这解决了中国经济长期困扰的粮食问题。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过程正体现出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1978年前的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处于典型的僵滞阶段
主要特征是经济主体缺乏有效激励,经济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造成停滞的基本原因,在于整套僵化的经济体制,基本特征是产权完全的国有化,在农村表现为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
二、1978年至1993年的创新阶段
1.1978年到1984年。1978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这一年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在中国的部分农村发生了旨在改革农业生产集体经营的制度创新。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在经历了20年的运行后,集体制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政治环境稍宽松的情况下,有少数生产队秘密地将土地、其他资源和产出定额承包给单个农户。由于这一变革很快收到成效,演变为中国农村的又一次土地制度的变迁,结果在全国农村普遍地建立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使得农业中保护国家工业化的统购统销的制度开始失灵,利益的比较和选择使农民将资源投到收益更高的非农产业上。
2.1985年到1991年。从1985年起,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1986年山西省率先实行压缩平价粮食销售。1990年4月1日、1991年1月1日、1992年4月1日,三次提高了中央计划内进口粮食的交拨价格。农村改革的创新在微观经营机制上的产权调整及资源的非农化配置的基础上,就要求政府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始终是要求不断减少政府计划控制,增加市场的幅度。
3.1992年到1993年。1992年4月1日,提高粮食的订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并在此基础上,陆续放开粮价。1993年6月,正式推出期货交易,启用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名称,接着组建了上海粮食交易所。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县市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
三、1994年后的均衡阶段
进入本世纪后,中央政府又做出全面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的重大决策。在农产品价格调整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改善农民的利益,就要求重新调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农民负担重一直是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负担给农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改变这种情况的重要途径是改革农村的税费体制。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一些基层地方政府针对越来越重的农民负担问题开始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的探索。自2000年起,农村税费改革正式进入由中央统一部署和指导的改革序列中。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安徽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改革内容由原先的“费改税”、“并税”等扩展到调整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间利益的综合性改革。2001年,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自费进行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经过这些改革的试点和推广,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取消屠宰税、取消乡镇统筹款、取消教育集资。这种不断深化的农村税费改革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10)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国农村经济 发展
制度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制度变迁,就是在主导型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至均衡阶段的发展,是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所构成的周期循环过程。所以,制度变迁并不是绝对效率高的制度取代效率低的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引起长期停滞的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改变了过去长期徘徊的局面,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到1992年的44265.8万吨,再到1998年的51230万吨,在2008年已达到52850万吨,这解决了中国经济长期困扰的粮食问题。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过程正体现出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1978年前的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处于典型的僵滞阶段
主要特征是经济主体缺乏有效激励,经济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造成停滞的基本原因,在于整套僵化的经济体制,基本特征是产权完全的国有化,在农村表现为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
二、1978年至1993年的创新阶段
1.1978年到1984年。1978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这一年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在中国的部分农村发生了旨在改革农业生产集体经营的制度创新。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在经历了20年的运行后,集体制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政治环境稍宽松的情况下,有少数生产队秘密地将土地、其他资源和产出定额承包给单个农户。由于这一变革很快收到成效,演变为中国农村的又一次土地制度的变迁,结果在全国农村普遍地建立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使得农业中保护国家工业化的统购统销的制度开始失灵,利益的比较和选择使农民将资源投到收益更高的非农产业上。
2.1985年到1991年。从1985年起,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1986年山西省率先实行压缩平价粮食销售。1990年4月1日、1991年1月1日、1992年4月1日,三次提高了中央计划内进口粮食的交拨价格。农村改革的创新在微观经营机制上的产权调整及资源的非农化配置的基础上,就要求政府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始终是要求不断减少政府计划控制,增加市场的幅度。
3.1992年到1993年。1992年4月1日,提高粮食的订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并在此基础上,陆续放开粮价。1993年6月,正式推出期货交易,启用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名称,接着组建了上海粮食交易所。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县市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
三、1994年后的均衡阶段
进入本世纪后,中央政府又做出全面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的重大决策。在农产品价格调整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改善农民的利益,就要求重新调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农民负担重一直是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负担给农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改变这种情况的重要途径是改革农村的税费体制。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一些基层地方政府针对越来越重的农民负担问题开始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的探索。自2000年起,农村税费改革正式进入由中央统一部署和指导的改革序列中。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安徽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改革内容由原先的“费改税”、“并税”等扩展到调整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间利益的综合性改革。2001年,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自费进行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经过这些改革的试点和推广,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取消屠宰税、取消乡镇统筹款、取消教育集资。这种不断深化的农村税费改革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10)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