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教学和管理。教学工作是不打折扣的使命,要有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的精神,信息技术教师要牢记“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的道理;管理工作繁杂琐碎,校园内数码产品处处有,信息技术教师忙碌的身影处处见,如各处室、教研组的电脑维护,校园网络维护,摄像,照相,各种大型会议音响管理等。然而,每天疲于奔命的信息技术教师却始终没能换来应有的待遇,所以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牢骚满腹,怨声载道,甚至产生了“和尚撞钟”不求上进的思想。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从管理和培训方面来展现自己专业魅力谈一些个人浅见,与大家共勉。
一、立足现实,端正态度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核心标准,学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也只是高考成绩以及与之有关的学科,对于一些边缘学科,特别是一些高考不涉及的科目则无人问津,信息技术学科尤为突出。但是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不宜妄自菲薄,而要直面现实,鞭策自己,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能力素养和教学能力素养,积极体现出自我价值。
二、把握课改机会,展现专业魅力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一场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探究手段的课堂革新战役打响,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绝好机会。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展现自我价值的良好平台,信息技术教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只要播种,就可收获满园桃李芬芳。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这个时代主旋律,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能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等,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也关系到一个班级、年级、学校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据了解,大部分学校处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年龄都在40岁以上,笔者所在学校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约为29%。但这部分学校的骨干力量由于信息社会的瞬息万变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快、保鲜期短等多种原因,加上信息技术能力有限,明显地和时代脱节,因此无法承担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和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工作。
那么如何提升这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如何提高他们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如何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和更高效的管理,如何使多媒体设备与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得益彰,就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课题。研究和突破这些难题给信息技术教师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绝好机会,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机会,迎难而上,发光发热,充分展现专业魅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做法去展现专业魅力。
1.分步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甘肃省自2010年秋季实施新课改后,针对教师教学技术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已进行了多次近远程培训。但很多地区和学校的培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分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甚至很低所致,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条件相对较好,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现有一线专业教师269名,其中40岁以上的教师78名。据调查:一线专业教师中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师为27名,约占10%,基本能用但不熟练的教师为137名,约占51%,不会操作的教师为105名,约占39%;能够熟练应用Word,PPT的教师为108名,约占40%,基本能用但不熟练的教师为86名,约占32%,不会操作的教师为75名,约占28%,而40岁以上的教师对新时代的信息教学手段更为生疏,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针对这种现状,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充当本学校这方面的直接培训者,对这部分教师从基本操作到基本应用实施分步、分层次的培训。可以先选取各学科组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操作相对熟练的青年教师进行针对不同学科教学需要的全校性培训,使之熟练掌握该学科各项操作技能,再由这些培训合格的青年教师在学科组内培训。同时开展学科组内以办公室为单位,责任到人的传、帮、带活动,每位青年教师承担1~2名40岁以上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起到由信息技术教师向全校教师的辐射效应,帮助这些教师尽快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为其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奠定基础。
培训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重点:
(1)摸底调查
培训前,首先应摸底调查和做初步的培训计划,制作《学校专职教师信息技术基本使用技能调查表》,在校教研室的配合下,我们对学校教师基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一次调查以了解基本情况。当然应用能力较差的还是主要集中在年龄40岁以上的骨干教师里面,对这部分教师我们主要培训电子白板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常用软件使用、从网上接收信息和获取资源等,对更深层次的使用或不实用的操作就不做要求。
(2)课件基本制作
由教研室牵头,各学科骨干教师配合,设计不同层次的课例,根据摸底调查的结果,布置给每位专业教师一个关于本学科课例的课件制作作业,然后将收交的课件统一在一个多媒体教室播放,信息技术组全体教师参与,确定每位参与教师的制作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科教师的基本媒体软件(如PPT,Authorware,课件大师,Flash等)应用能力提升的培训。
(3)突出专业性
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理科的绘图、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计算等,文科的视频、音频播放等。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应以辅导为主,全面铺开,统一培训是不可行的。
2.精诚合作,创建学科精优资源
在分步、分层次培训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合作,学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和实践研究。教学中,有的学科教师对本学科某些章节的教学设计别出心裁,或在教学过程中迸发灵感的火花,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但往往因为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的限制而未能付诸课堂教学或及时总结积累,造成了教学和教研的遗憾。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与之精诚合作,打造校级学科精优资源和校本教材,要毫无怨言地彰显自我专业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此,信息技术教师更需加强自身素养,多方面猎取各学科知识,尽量做好其他学科教师的助手和谋士,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其他学科资源设计成具体的教学案例、课件、课题,推广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以实际应用为驱动,以给学生展示多样化资源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线,将课堂教学、教师成长与信息技术紧密挂钩,对各学科教师在整合的方法和内容上做恰当的点拨,使之有所提升。
3.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为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一个能够统一管理、支撑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平台可基于WEB服务器,也可基于FTP服务器。笔者认为在初高级中学教学中,FTP是比较适用的一种工具。首先在于其对硬件要求相对低,只需一台配置适中的普通计算机专用即可,不需投入太多资金。如我校FTP服务器的配置为:联想K415(4CPUS、内存4G、硬盘1T、1G独显,价格5 600元),安装工具是CuteFTP。其次是操作相对简单,只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将本地文件复制,粘贴到打开的FTP服务器当前路径即可。我们为每个教研组建立了用户名和上传权限,由教研组长负责筛选,择优上传本组资源,下载是无权限限制的。这样我们可以集优秀资源于一体,实现校园内优质资源共享。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将常用的应用软件(如Office,Authorware,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格式工厂等)也收集于FTP中,教师们需要时,可直接从本校FTP服务器中下载安装,简便省时。
4.有序维护,提升效率
随着信息化教学程度的越来越高,学校里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不断增加,提高教师的维护和管理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我校现有计算600多台:2005年配置机房两个供给128台,一个电子备课室30台,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共180台;2010年,配备16个多媒体教室,各处室、教研组50台;2012年配置82个电子白板教室,200台笔记本。这样庞大的一个网络,维护起来如果不讲究策略,就算忙得焦头烂额,也只能是一团乱麻。那么如何高效管理和维护这些系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分批备份
大部分学校购置计算机产品时,都是成批量的,对同一批机子,由于配置相同,所以做一个备份,后期维护系统故障时直接恢复,省时省事。对一些不可预见、琐碎的问题,具体解决。
(2)酌情安装还原软件
对于一些教研组、处室,一些信息能力相对差的教师,在其笔记本或台式机上安装还原软件(还原精灵、冰点等),防止其误删了系统文件或做出其他致使系统瘫痪的操作。
(3)分工协作
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专职的,所以信息技术组内要明确分工,不要一拥而上,出工不出活,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我们针对每位教师的各自所长,安排具体任务,比如有的教师喜欢摄影,就让他拍照;有的教师硬件维护方面强一点,就让其维护计算机;有的教师网络技术方面超前一点,就让其维护网络;重大问题,大家合作解决。总之,建立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5.为学校信息化办学建言献策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会做大量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让学校不花冤枉钱,不走弯路,既要高效,又要节约,既要舍得投入,又要求真务实。要整体规划学校信息化工程,让课改进展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让课改落到实处,避免走形式,让课改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整个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充分展现自我专业魅力,才可以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才可以推进教学效果高效化,从而使得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整个校园将会“万紫千红总是春”。
参考文献
[1] 马合木提.信息技术教师地位危机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57-58.
[2] 陈丽,陈青.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现[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一、立足现实,端正态度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核心标准,学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也只是高考成绩以及与之有关的学科,对于一些边缘学科,特别是一些高考不涉及的科目则无人问津,信息技术学科尤为突出。但是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不宜妄自菲薄,而要直面现实,鞭策自己,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能力素养和教学能力素养,积极体现出自我价值。
二、把握课改机会,展现专业魅力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一场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探究手段的课堂革新战役打响,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绝好机会。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展现自我价值的良好平台,信息技术教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只要播种,就可收获满园桃李芬芳。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这个时代主旋律,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能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等,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也关系到一个班级、年级、学校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据了解,大部分学校处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年龄都在40岁以上,笔者所在学校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约为29%。但这部分学校的骨干力量由于信息社会的瞬息万变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快、保鲜期短等多种原因,加上信息技术能力有限,明显地和时代脱节,因此无法承担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和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工作。
那么如何提升这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如何提高他们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如何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和更高效的管理,如何使多媒体设备与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得益彰,就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课题。研究和突破这些难题给信息技术教师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绝好机会,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机会,迎难而上,发光发热,充分展现专业魅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做法去展现专业魅力。
1.分步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甘肃省自2010年秋季实施新课改后,针对教师教学技术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已进行了多次近远程培训。但很多地区和学校的培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分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甚至很低所致,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条件相对较好,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现有一线专业教师269名,其中40岁以上的教师78名。据调查:一线专业教师中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师为27名,约占10%,基本能用但不熟练的教师为137名,约占51%,不会操作的教师为105名,约占39%;能够熟练应用Word,PPT的教师为108名,约占40%,基本能用但不熟练的教师为86名,约占32%,不会操作的教师为75名,约占28%,而40岁以上的教师对新时代的信息教学手段更为生疏,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针对这种现状,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充当本学校这方面的直接培训者,对这部分教师从基本操作到基本应用实施分步、分层次的培训。可以先选取各学科组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操作相对熟练的青年教师进行针对不同学科教学需要的全校性培训,使之熟练掌握该学科各项操作技能,再由这些培训合格的青年教师在学科组内培训。同时开展学科组内以办公室为单位,责任到人的传、帮、带活动,每位青年教师承担1~2名40岁以上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起到由信息技术教师向全校教师的辐射效应,帮助这些教师尽快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为其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奠定基础。
培训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重点:
(1)摸底调查
培训前,首先应摸底调查和做初步的培训计划,制作《学校专职教师信息技术基本使用技能调查表》,在校教研室的配合下,我们对学校教师基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一次调查以了解基本情况。当然应用能力较差的还是主要集中在年龄40岁以上的骨干教师里面,对这部分教师我们主要培训电子白板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常用软件使用、从网上接收信息和获取资源等,对更深层次的使用或不实用的操作就不做要求。
(2)课件基本制作
由教研室牵头,各学科骨干教师配合,设计不同层次的课例,根据摸底调查的结果,布置给每位专业教师一个关于本学科课例的课件制作作业,然后将收交的课件统一在一个多媒体教室播放,信息技术组全体教师参与,确定每位参与教师的制作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科教师的基本媒体软件(如PPT,Authorware,课件大师,Flash等)应用能力提升的培训。
(3)突出专业性
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理科的绘图、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计算等,文科的视频、音频播放等。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应以辅导为主,全面铺开,统一培训是不可行的。
2.精诚合作,创建学科精优资源
在分步、分层次培训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合作,学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和实践研究。教学中,有的学科教师对本学科某些章节的教学设计别出心裁,或在教学过程中迸发灵感的火花,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但往往因为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的限制而未能付诸课堂教学或及时总结积累,造成了教学和教研的遗憾。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与之精诚合作,打造校级学科精优资源和校本教材,要毫无怨言地彰显自我专业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此,信息技术教师更需加强自身素养,多方面猎取各学科知识,尽量做好其他学科教师的助手和谋士,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其他学科资源设计成具体的教学案例、课件、课题,推广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以实际应用为驱动,以给学生展示多样化资源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线,将课堂教学、教师成长与信息技术紧密挂钩,对各学科教师在整合的方法和内容上做恰当的点拨,使之有所提升。
3.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为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一个能够统一管理、支撑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平台可基于WEB服务器,也可基于FTP服务器。笔者认为在初高级中学教学中,FTP是比较适用的一种工具。首先在于其对硬件要求相对低,只需一台配置适中的普通计算机专用即可,不需投入太多资金。如我校FTP服务器的配置为:联想K415(4CPUS、内存4G、硬盘1T、1G独显,价格5 600元),安装工具是CuteFTP。其次是操作相对简单,只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将本地文件复制,粘贴到打开的FTP服务器当前路径即可。我们为每个教研组建立了用户名和上传权限,由教研组长负责筛选,择优上传本组资源,下载是无权限限制的。这样我们可以集优秀资源于一体,实现校园内优质资源共享。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将常用的应用软件(如Office,Authorware,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格式工厂等)也收集于FTP中,教师们需要时,可直接从本校FTP服务器中下载安装,简便省时。
4.有序维护,提升效率
随着信息化教学程度的越来越高,学校里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不断增加,提高教师的维护和管理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我校现有计算600多台:2005年配置机房两个供给128台,一个电子备课室30台,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共180台;2010年,配备16个多媒体教室,各处室、教研组50台;2012年配置82个电子白板教室,200台笔记本。这样庞大的一个网络,维护起来如果不讲究策略,就算忙得焦头烂额,也只能是一团乱麻。那么如何高效管理和维护这些系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分批备份
大部分学校购置计算机产品时,都是成批量的,对同一批机子,由于配置相同,所以做一个备份,后期维护系统故障时直接恢复,省时省事。对一些不可预见、琐碎的问题,具体解决。
(2)酌情安装还原软件
对于一些教研组、处室,一些信息能力相对差的教师,在其笔记本或台式机上安装还原软件(还原精灵、冰点等),防止其误删了系统文件或做出其他致使系统瘫痪的操作。
(3)分工协作
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专职的,所以信息技术组内要明确分工,不要一拥而上,出工不出活,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我们针对每位教师的各自所长,安排具体任务,比如有的教师喜欢摄影,就让他拍照;有的教师硬件维护方面强一点,就让其维护计算机;有的教师网络技术方面超前一点,就让其维护网络;重大问题,大家合作解决。总之,建立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5.为学校信息化办学建言献策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会做大量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让学校不花冤枉钱,不走弯路,既要高效,又要节约,既要舍得投入,又要求真务实。要整体规划学校信息化工程,让课改进展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让课改落到实处,避免走形式,让课改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整个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充分展现自我专业魅力,才可以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才可以推进教学效果高效化,从而使得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整个校园将会“万紫千红总是春”。
参考文献
[1] 马合木提.信息技术教师地位危机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57-58.
[2] 陈丽,陈青.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现[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