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我国古代能活到70岁,就是高寿了。然而许多古人,在70岁的时候,还能建功立业,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春秋时晋平公问音乐家师旷说:“我已经70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说:“怎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不高兴地说:“哪有为人臣的同他的君主开玩笑的?”师旷说:“我一个盲人,哪敢同君主开玩笑。我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不是也比在黑暗中摸索好吗?”晋平公说:“你说得好。”70岁仍想学习,表现出一种孜孜不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孔子的弟子曾参,直到70岁文学始成,曾把孔子的言论讲述给他的学生,后来辑成《大学》一书,被后世称为“宗圣”。北魏的赵逸,官宁朔将军,幼好学习,至老更勤,年70岁,手不释卷,著述诗赋50多篇。人到70岁,写诗词,练书法,著书立说,往往可以出神入化,进入新境界。语云:“大器晚成”,许多人的事业顶点,是到晚年才达到的。
唐代的张柬之,幼读经史,聪慧脱俗,学者令狐德棻以王佐之才赞许他。他举进士后,始任清源县丞,到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以贤良召时,年已70,当时参加对策者达到千余人,他名列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这是70岁才做了大官的。宋代的程光禄,喜欢作诗,常效仿白居易,与王安石是好朋友。70岁从洪州退休归家乡,路过王安石的住宅,老朋友相见,留连数日。王安石同他开玩笑说:“你还想做官吗?”程光禄回答:“还想再做一郡刺史。”王安石大笑,喜其毫无隐情,能说心里话。这是70岁了还想继续做官的。
还有习文著书的,宋代的杜岐公,辞仕还家,年已70,始学草书,居然练得很好。徐铉,贬官邠州,也70岁了,精于隶书,写许慎《说文》一帙。金代马溪田,70岁归隐于商山书院,开馆讲学,问道者络绎不绝,不远千里而来。史书上说他身着山中野服,鹤发童颜,飘飘然有仙风道气,一派脱尘拔俗的独特风韵。
古代用人以才而不大计较其年龄,有70岁建功立业的。战国时有位名叫楚丘的,70岁了,穿着皮衣去见孟尝君,走路慢腾腾的。孟尝君说:“先生老了,何以教我?”楚丘说:“我老了吗?若让我追车赶马,逐鹿搏虎,我已经老了;若让我出使他国,应对诸侯,出谋划策,决断疑难,我才是壮年,何老之有!”孟尝君面有愧色,避席谢罪。
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从楚人手里赎回了70岁的百里奚,用以为相,授以国政,使秦国大治,成为一时霸主。
战国时魏国有位老人叫侯赢,70岁了,家里很穷,为大梁夷门监者,有气节。信陵君听说了,前去请他,送了很多礼品。侯赢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不能因为贫困接受公子财礼。”信陵君便置酒大会宾客,亲自驾车虚其左位,去夷门迎接侯赢,把侯赢引进宴席,坐在上座,待以上宾。众宾客见来了一位衣着寒伧的老头,受到如此礼遇,无不惊讶。此时,秦兵围赵,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安厘王害怕秦国,不敢出兵。信陵君欲救赵,但手中无兵。侯赢献计,窃得兵符,并推荐勇士朱亥,击杀魏将军晋鄙,夺取军权,进兵击退秦兵,保存了赵国。而侯赢则自刎身亡,为信陵君送行。古人奉行士为知己者死,侯赢以死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却秦存赵,立下大功,也算死得其所。
唐德宗时,夷民叛乱,赵昌为安南都护,夷民归化,不再为乱。一直过了十年,赵昌患病还朝,以兵部郎中裴泰代之。没过多久,裴泰被夷人驱赶回来。德宗召赵昌问情况,此时70岁的赵昌,对答精明,德宗再次任他为安南都护。诏书到日,夷人额手相庆,叛乱立定。一个70岁的老人,竟成了安定边邦的柱石。
春秋时晋平公问音乐家师旷说:“我已经70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说:“怎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不高兴地说:“哪有为人臣的同他的君主开玩笑的?”师旷说:“我一个盲人,哪敢同君主开玩笑。我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不是也比在黑暗中摸索好吗?”晋平公说:“你说得好。”70岁仍想学习,表现出一种孜孜不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孔子的弟子曾参,直到70岁文学始成,曾把孔子的言论讲述给他的学生,后来辑成《大学》一书,被后世称为“宗圣”。北魏的赵逸,官宁朔将军,幼好学习,至老更勤,年70岁,手不释卷,著述诗赋50多篇。人到70岁,写诗词,练书法,著书立说,往往可以出神入化,进入新境界。语云:“大器晚成”,许多人的事业顶点,是到晚年才达到的。
唐代的张柬之,幼读经史,聪慧脱俗,学者令狐德棻以王佐之才赞许他。他举进士后,始任清源县丞,到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以贤良召时,年已70,当时参加对策者达到千余人,他名列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这是70岁才做了大官的。宋代的程光禄,喜欢作诗,常效仿白居易,与王安石是好朋友。70岁从洪州退休归家乡,路过王安石的住宅,老朋友相见,留连数日。王安石同他开玩笑说:“你还想做官吗?”程光禄回答:“还想再做一郡刺史。”王安石大笑,喜其毫无隐情,能说心里话。这是70岁了还想继续做官的。
还有习文著书的,宋代的杜岐公,辞仕还家,年已70,始学草书,居然练得很好。徐铉,贬官邠州,也70岁了,精于隶书,写许慎《说文》一帙。金代马溪田,70岁归隐于商山书院,开馆讲学,问道者络绎不绝,不远千里而来。史书上说他身着山中野服,鹤发童颜,飘飘然有仙风道气,一派脱尘拔俗的独特风韵。
古代用人以才而不大计较其年龄,有70岁建功立业的。战国时有位名叫楚丘的,70岁了,穿着皮衣去见孟尝君,走路慢腾腾的。孟尝君说:“先生老了,何以教我?”楚丘说:“我老了吗?若让我追车赶马,逐鹿搏虎,我已经老了;若让我出使他国,应对诸侯,出谋划策,决断疑难,我才是壮年,何老之有!”孟尝君面有愧色,避席谢罪。
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从楚人手里赎回了70岁的百里奚,用以为相,授以国政,使秦国大治,成为一时霸主。
战国时魏国有位老人叫侯赢,70岁了,家里很穷,为大梁夷门监者,有气节。信陵君听说了,前去请他,送了很多礼品。侯赢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不能因为贫困接受公子财礼。”信陵君便置酒大会宾客,亲自驾车虚其左位,去夷门迎接侯赢,把侯赢引进宴席,坐在上座,待以上宾。众宾客见来了一位衣着寒伧的老头,受到如此礼遇,无不惊讶。此时,秦兵围赵,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安厘王害怕秦国,不敢出兵。信陵君欲救赵,但手中无兵。侯赢献计,窃得兵符,并推荐勇士朱亥,击杀魏将军晋鄙,夺取军权,进兵击退秦兵,保存了赵国。而侯赢则自刎身亡,为信陵君送行。古人奉行士为知己者死,侯赢以死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却秦存赵,立下大功,也算死得其所。
唐德宗时,夷民叛乱,赵昌为安南都护,夷民归化,不再为乱。一直过了十年,赵昌患病还朝,以兵部郎中裴泰代之。没过多久,裴泰被夷人驱赶回来。德宗召赵昌问情况,此时70岁的赵昌,对答精明,德宗再次任他为安南都护。诏书到日,夷人额手相庆,叛乱立定。一个70岁的老人,竟成了安定边邦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