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自己
在家庭或组织中,我们随时都有机会做决策。小到今天出门穿什么衣服,大到该不该花一笔钱到海外进行投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决策者,但如何才能做出一个好的决策呢?
答案非常简单,首先就是问你自己。决策做得好不好,关键是问自己问得够不够深。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一直问到心灵中最深层的一面。为什么呢?任何一个决策,不管对组织或对个人,有两个基本的问题是必须一再追问的:一个是用你的脑问你自己,这个决策是否能够满足真正的“需求”?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并且深思熟虑它。第二个是要问你的心,你的心是否已经告诉你自己这是真实的,也就是对自己说真话;你是否诚实正直,你是否信赖你的直觉,你是否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见识?
什么是直觉呢?简单说就是我们知道什么,但却不明白为什么会知道,事实是深层中的你在告诉你自己。什么是价值呢?就是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有没有是非的感觉。什么是见识?就是你能否看透关于人和情况的真实,也就是人的悟性。
拒绝欲求
如何做出好的决策呢?就是要符合需求,拒绝欲求,关键是在需求。
我谈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有一次到意大利,在鞋店看到一双相当喜欢的鞋,但没有适合我的尺寸的。我是九号半尺寸,那里最大只有九号,而且仅有一双。我就说拿九号的来试试,结果穿起来感觉有点紧,不是很舒服。我就一直走来走去想是否要买,想到鞋子穿过以后会松,紧一点就忍耐一下吧,就决定要买。但是那个店员却拒绝卖给我,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说:“从你试穿过程的表情看得出来,你不舒服,我不能让顾客买了会后悔的产品回家。”这事让我印象深刻,而且非常震撼。
可以说,商品就是活生生的广告,顾客真正喜欢,就会将商品的优点展示并推荐给其他人,这就是所谓的口碑。反之,顾客不喜欢,则会口耳相传产品的缺点,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生存。
所以,符合需求是顾客导向的经营哲学,而欲求则是以企业为中心也是自私利己的经营理念,经营管理上的决策也是如此。不少人对组织及其本人造成重大的伤害,都是因为他们做的是欲求的事,而不是真正需求的事。因此,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真正需求的事,而不要让我们的欲求干扰决策。
告诉自己真实
什么叫真实?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常受到偏见的影响,以致造成“真实”跟“现实”不相吻合。人做出有效果或对的决策是基于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而没有效果或错的决策往往缘于非真实的幻想。在许多事情中,人因为怕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敢承认自己没说真话,不敢诚实地面对自己,宁可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所谓“诚实正直”就是告诉自己“真实”。我们常常会说,这件事没有别的选择,其实是有的,我们只是在骗自己而已。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其它的选择,而是根本不愿意相信有其它选择的存在。怎样才能发现其它的选择呢?只有相信有其它选择的存在,才有可能找到它。怎样才能跳出既有的思维模式面对现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问”,最重要的是“问我们自己”。当然也可以问别人,但别忘了,别人所说的可能也是假的,他不敢把真实告诉你。我们还是需要一层一层地追问下去并确认它。
为什么最重要的是问我们自己呢?因为我们必须很诚实地运用直觉、价值和见识问自己,是否这是真实的?如果答案为“否”,那必须放弃自已做的决定;如果答案为“是”,则可以再找更多内在的资讯。所谓内在的资讯,就是在你心里面沉淀的那些资讯,这样,其它的选择就会呈现出来。任何好的决策或有效的决策,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深思熟虑不是优柔寡断,而是不断地问自己:假如是这样,会发生什么?然后可能怎么样?然后又可能怎么样?一直追问下去,直到找到清楚的答案为止,这就是深思熟虑。总而言之,在对事方面,要用脑思考什么是“需求”;对人方面,要问你的心是否得到真正的“真实”。这些功夫学会了,终生受用,一定会做出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