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找平层铺设施工的准备工作,然后阐述了找平层铺设施工工艺,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平层铺设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重要的环节,其铺设施工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以下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 找平层; 铺设施工; 施工工艺
一、前言
所谓的找平层,其实就是指的防水层的基层部分,在一般的房屋结构上,这一部分主要起着保温及防水的功效,也是防水层的重要依附。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为了防止防水层不会渗水,需要做好找平层的强度工作,当然还需要进行及时的排水。现阶段,我国找平层所使用的材料主要还是混凝土,在一定的配置上,可以适用于多个建筑方面,但其造价高、性能的要求高,因此很多地方不太使用,这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二、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
(1)水泥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结构体系。水泥作为混凝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材料,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是粘接混凝土骨料、添加剂的主要环节。
(2)细骨料应当选用水洗中砂或者粗砂,含泥量不能大于3%,粗骨料应当选用卵石或者碎石,最大的粒径不能够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能挂钩大于2%。
2、施工工具
(1)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施工实际条件为主要的基础,并且在施工中要实事求是的选择各种能够满足当前施工要求的器械和设备,从而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要求和基本的施工原则模式,进而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2)常用的机具和设备主要有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木拍板、刮杠、木抹子,铁抹子等方法。
3、作业条件
首先在施工之前我们应当提前针对隐蔽工程中常见的各种隐患加以处理和总结,同时对于这种工程更是要高度重视其检测和验收标准,争取做到检测标准的准确化、精度化,这对于避免日后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施工之前我们应当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找平工作,并且确保地面水平能够满足时建筑结构整体性要求,同时对于其中存在的不平地方通常都是采用竖尺、水平尺来进行检测,并加以控制。
再次,对所有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最后,作业的时候如果遇见环境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找平层施工的过程中其工艺主要包括对各种材料的检查、水泥、砂子、石子的质量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配合的实验,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的清理,招标高,搅拌混凝土、铺设混凝土垫层、振捣混凝土、对找平层的养护、检查验收。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把粘在基层上的各种浮浆、落地灰等用铲子或者钢丝刷进行清理,再用扫帚进行浮尘清扫工作,清扫干净。
(2)招标高:根据水平线和设计高度和厚度,在四周的墙、柱和其他部位弹出垫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按照当前线路拉水平线抹找平墩,其间距双向不能够大于2m,有坡度要求的房间还应当按照设计坡度要求进行拉线,摸出坡度墩,用砂浆做找平层的时候应当设置冲筋。
(3)混凝土搅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尊和其施工顺序,先放入石子、水泥和砂子然后进行水的放入。严格的控制用水量进行搅拌,并且要均匀,砂浆配合比应根据当前设计要求通过实验确定,投料的时候必须精确,控制配合比的时候应当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
(4)铺设: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且在基地铺设的过程中先要刷上一道素水泥作为基层,随后在素水泥和界面结合剂上综合刷上涂料,并且采用随铺砂浆,将混凝土搅拌均匀从房间退着向外铺设。
(5)混凝土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在铺设中厚度比面层略微高点,是用平板振捣器进行相应的振捣方式。厚度超过200m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6)找平:以墙柱上的水平控制线和找平墩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四、注意事项
1、作业环境
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控制用水冲洗面层的水量。
2、混凝土不密实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基层与垫层的粘结力;(2)振捣时漏振或振捣不够;(3)配合比掌握不准。
3、砂浆表面不平整
主要是找平混凝土铺设后,未按线及时找平,待水泥初凝时及时进行抹平,控制时间,铺设过程中随时拉线找平。
4、不规则裂缝
(1)垫层面积过大,未分层分段进行浇筑;(2)面层回填土不均匀下沉;(3)厚度不足或垫层内管线过多。
5、砂浆空鼓、起砂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基层与垫层的粘结力;(2)配合比掌握不准,缺乏必要的养护。
五、提高找平层质量的几种方法
目前防水层找平层质量缺陷主要是强度低、裂纹多、表面缺陷严重。因此,除上述设置分格缝,加强养护等方法外,目前还提倡改进施工工艺,精心施工,掺入外掺材料等方法来提高其质量。
首先应提倡结构找坡,在浇筑结构混凝土或施工找坡层时应精心施工,提高基层的平整度,如果能做到随浇 (结构混凝土) 随抹的工艺即原浆抹平压光,那么找平层的质量为最佳。这样会对施工增加难度,当结构层不能达到平整要求,应做找平层时,也应尽量减少其厚度。
在找平层水泥砂浆中掺人一定量石灰,成为混合砂浆,如1:1:2.5,它完全能满足强度要求,而且会大大减少裂缝的产生。
目前在砂浆中掺人微沫剂,减少用水量,或掺入抗裂聚丙烯纤维,即每立方米加入 0.7kg~1kg短切纤维,可以大大地提高砂浆抗裂性能。
当结构层较平整,而找平层较薄时,应采用聚合物砂浆(或干粉砂浆)。聚合物掺量控制在聚灰比2%~3%,即在1:3水泥砂浆或1:1:2.5混合砂浆中加入水泥量2%~3%的聚合物胶粉(当胶水固含量50%左右时,掺入4%~6%的聚合物胶水),它硬化快,不但提高强度,而且减少开裂。
减少开裂另一个方法是在砂浆中压入抗碱玻纤网格布或聚丙 烯网格布。即在施工中先铺一层砂浆,再将网格布铺平,再用砂浆埋住,相当于配筋砂浆,这样抗裂性、整体性提高更大。
因此,现阶段进行找平层质量的管理工作,需要精心的施工过程,测量好找平层的厚度,保证基本原理的施工质量,最后,需要进行严格的网格布施工,在其中掺入合适的聚合物,这些做好了,找平层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找平层对于整个房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防水层的依附部分,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找平层的工作,防止施工不当引起的事故,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及时的沟通和了解,加强学习,才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王凯.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2011(05)
[2]梁琦.防止建筑物渗漏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3]吕红岩.房屋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1(4)
【关键词】建筑工程; 找平层; 铺设施工; 施工工艺
一、前言
所谓的找平层,其实就是指的防水层的基层部分,在一般的房屋结构上,这一部分主要起着保温及防水的功效,也是防水层的重要依附。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为了防止防水层不会渗水,需要做好找平层的强度工作,当然还需要进行及时的排水。现阶段,我国找平层所使用的材料主要还是混凝土,在一定的配置上,可以适用于多个建筑方面,但其造价高、性能的要求高,因此很多地方不太使用,这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二、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
(1)水泥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结构体系。水泥作为混凝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材料,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是粘接混凝土骨料、添加剂的主要环节。
(2)细骨料应当选用水洗中砂或者粗砂,含泥量不能大于3%,粗骨料应当选用卵石或者碎石,最大的粒径不能够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能挂钩大于2%。
2、施工工具
(1)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施工实际条件为主要的基础,并且在施工中要实事求是的选择各种能够满足当前施工要求的器械和设备,从而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要求和基本的施工原则模式,进而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2)常用的机具和设备主要有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木拍板、刮杠、木抹子,铁抹子等方法。
3、作业条件
首先在施工之前我们应当提前针对隐蔽工程中常见的各种隐患加以处理和总结,同时对于这种工程更是要高度重视其检测和验收标准,争取做到检测标准的准确化、精度化,这对于避免日后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施工之前我们应当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找平工作,并且确保地面水平能够满足时建筑结构整体性要求,同时对于其中存在的不平地方通常都是采用竖尺、水平尺来进行检测,并加以控制。
再次,对所有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最后,作业的时候如果遇见环境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找平层施工的过程中其工艺主要包括对各种材料的检查、水泥、砂子、石子的质量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配合的实验,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的清理,招标高,搅拌混凝土、铺设混凝土垫层、振捣混凝土、对找平层的养护、检查验收。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把粘在基层上的各种浮浆、落地灰等用铲子或者钢丝刷进行清理,再用扫帚进行浮尘清扫工作,清扫干净。
(2)招标高:根据水平线和设计高度和厚度,在四周的墙、柱和其他部位弹出垫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按照当前线路拉水平线抹找平墩,其间距双向不能够大于2m,有坡度要求的房间还应当按照设计坡度要求进行拉线,摸出坡度墩,用砂浆做找平层的时候应当设置冲筋。
(3)混凝土搅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尊和其施工顺序,先放入石子、水泥和砂子然后进行水的放入。严格的控制用水量进行搅拌,并且要均匀,砂浆配合比应根据当前设计要求通过实验确定,投料的时候必须精确,控制配合比的时候应当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
(4)铺设: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且在基地铺设的过程中先要刷上一道素水泥作为基层,随后在素水泥和界面结合剂上综合刷上涂料,并且采用随铺砂浆,将混凝土搅拌均匀从房间退着向外铺设。
(5)混凝土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在铺设中厚度比面层略微高点,是用平板振捣器进行相应的振捣方式。厚度超过200m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6)找平:以墙柱上的水平控制线和找平墩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四、注意事项
1、作业环境
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控制用水冲洗面层的水量。
2、混凝土不密实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基层与垫层的粘结力;(2)振捣时漏振或振捣不够;(3)配合比掌握不准。
3、砂浆表面不平整
主要是找平混凝土铺设后,未按线及时找平,待水泥初凝时及时进行抹平,控制时间,铺设过程中随时拉线找平。
4、不规则裂缝
(1)垫层面积过大,未分层分段进行浇筑;(2)面层回填土不均匀下沉;(3)厚度不足或垫层内管线过多。
5、砂浆空鼓、起砂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基层与垫层的粘结力;(2)配合比掌握不准,缺乏必要的养护。
五、提高找平层质量的几种方法
目前防水层找平层质量缺陷主要是强度低、裂纹多、表面缺陷严重。因此,除上述设置分格缝,加强养护等方法外,目前还提倡改进施工工艺,精心施工,掺入外掺材料等方法来提高其质量。
首先应提倡结构找坡,在浇筑结构混凝土或施工找坡层时应精心施工,提高基层的平整度,如果能做到随浇 (结构混凝土) 随抹的工艺即原浆抹平压光,那么找平层的质量为最佳。这样会对施工增加难度,当结构层不能达到平整要求,应做找平层时,也应尽量减少其厚度。
在找平层水泥砂浆中掺人一定量石灰,成为混合砂浆,如1:1:2.5,它完全能满足强度要求,而且会大大减少裂缝的产生。
目前在砂浆中掺人微沫剂,减少用水量,或掺入抗裂聚丙烯纤维,即每立方米加入 0.7kg~1kg短切纤维,可以大大地提高砂浆抗裂性能。
当结构层较平整,而找平层较薄时,应采用聚合物砂浆(或干粉砂浆)。聚合物掺量控制在聚灰比2%~3%,即在1:3水泥砂浆或1:1:2.5混合砂浆中加入水泥量2%~3%的聚合物胶粉(当胶水固含量50%左右时,掺入4%~6%的聚合物胶水),它硬化快,不但提高强度,而且减少开裂。
减少开裂另一个方法是在砂浆中压入抗碱玻纤网格布或聚丙 烯网格布。即在施工中先铺一层砂浆,再将网格布铺平,再用砂浆埋住,相当于配筋砂浆,这样抗裂性、整体性提高更大。
因此,现阶段进行找平层质量的管理工作,需要精心的施工过程,测量好找平层的厚度,保证基本原理的施工质量,最后,需要进行严格的网格布施工,在其中掺入合适的聚合物,这些做好了,找平层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找平层对于整个房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防水层的依附部分,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找平层的工作,防止施工不当引起的事故,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及时的沟通和了解,加强学习,才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王凯.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2011(05)
[2]梁琦.防止建筑物渗漏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3]吕红岩.房屋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