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茶席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茶风尚的流行普及,带动台湾茶艺的发展。论茶艺,正是一种综合的生活艺术展现。若说是艺术,就不得不有些讲究,甚至需要面面俱到。而茶艺的表现,具体而细微,茶席设计无疑是最好的载体。
  茶席设计,对于一个爱好茶、喜欢茶文化的人,是展现自我经验、理念、思想或素养的最佳舞台。当然,喝一杯茶,其实不需要这么辛苦;然而当喝茶解渴转为品茗享受,透过茶。结合茶具及相关对象,甚至兼及品茗空间气氛的营造。提升至文化层面时。其中的乐趣可就大多了。
  为了能够透过茶席来展现笔者的想法,现以陆羽茶艺中心第八届茶席展中由笔者展演,名为“游·憩”之茶席为例。以该茶席如何从设想到呈现,加以简要说明,以供读者参考应用。
  
  “策展”概念的导入
  
  以往的茶席设计,很多是利用家中的现成对象拼凑而成;或多着中式服装。为中式布景;或是结合古人的插花、挂画、焚香、器乐等方式。此往往流于形式主义,谈不上“设计”。说是茶席设计或茶席展演,似乎还少了些慎重或现代感,较难说明是契合时代的主题。但若是重现古茶礼,自又另当别论。因此“游·憩”茶席导入“策展”概念,策展人经由创意设想后,寻找设计者,经过与设计者做多次沟通,反复琢磨,实际画出茶席空间设计之草图。企图展现茶席之外在形式之余,还兼及策展人之理念表达、品位素养,甚至对场景气氛的确实掌握。之后再依实际需要购置所需对象或取自家中现成物。故可称为是一个完整的品茗空间设计。
  
  茶席名称之由来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或点子,是笔者一贯的思维模式。透过生命经验的提炼,往往可成为新意的来源。现代人的生活忙碌而紧凑。“休闲”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及实践的议题。笔者喜欢透过旅游来舒解身心,因此首先设定以至印度尼西亚峇里岛度假的情境为茶席设计发想的始点,再呼应现代生活的情景或心境。换言之,以过去曾经感受的现场氛围作为设计的原点,接着才是将一些必要的元素融入设计本身。
  
  茶席设计的形式
  
  峇里岛是一个可以悠闲度假的旅游景点,有蓝天、阳光和沙滩。炎热的天气,让人倍觉慵懒、节奏缓慢。尤其在户外搭起的凉亭或是连接户外的室内开放空间里泡茶,清风徐来,好不悠闲。因此该茶席是以白色帐篷充当凉亭或是连接户外的室内开放空间。作为茶席空间之范围。接着在四周的柱上及天棚搭起白色布幔,随风飘动。同时在背景布幔上垂挂木质珠帘,还有几张藤编或木制的桌椅家具,整体色调上朴实、自然、协调而具轻松感。
  茶席的后方就是一处可坐、可卧的空间布置。有藤椅、木制桌椅,矮柜上放置蜡烛灯具、瓶花、木制玩偶,令人赏心悦目;茶席右前方一张稍低的矮凳铺上黄色布巾,上有一玻璃水盘,加水后放上大朵的艳丽菊花;而在茶席左方地上则铺有米白细沙代表沙滩,并装饰贝壳,而靠近沙滩的木椅柱上横杆亦放有多只色彩鲜艳的木制猫咪玩偶,地上并缀以花草及大束瓶花,将整体白色、米白或原木色系调出生意盎然的趣味,让人倍感轻松自在。同时沙滩上还散置有小型烛台,亦可增添浪漫气氛。
  至于茶席上的茶具。则尽量以较西式感觉或玻璃制茶具来表达明亮愉悦的美感;同时以盆置水果代替插花,以小块草席代替奉茶盘,以敞口大型玻璃杯代替茶罐等。在茶类方面,则选有“东方美人”之称的台湾特色茶白毫乌龙,其散发出来的具蜂蜜与熟果的香气及微甜的口感,饮来令人愉悦,满怀幸福感。
  展演者的服装以灰黑色调、日本三宅一生品牌服饰搭配茶席设计。让茶席设计增添现代感及流行时尚性;此外,现场亦播放具南洋风情的情调音乐,以营造闲适的氛围。
  
  茶席呈现的效果
  
  茶席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还要选择欲呈现的精神层面。所以该茶席命名为“游·憩”,笔者实际要营造的是一个能让人身心安顿的空间,以呼应现代忙碌的工商业社会中。许多人内心皆渴望身心疲惫得以慰藉与舒解。所以创造一个闲适、轻松的品茗环境,让观众来到茶席喝茶。不必远赴重洋,就能放松心情,心就开始度假了,也希望参观者能因此而获得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其他文献
这是一次春茶的嘉年华,这是一场所有好茶之人的狂欢节。  6月23日,福州五四路置地广场彩旗飘扬,由本刊主办、九峰名茶协办的“2006春茶品茗品牌推介会”在众多爱茶之人的期待中精彩亮相。  此次受邀出席推介会开幕式的茶界专家有中国茶叶界泰斗97岁高龄张天福老先生、中国陶艺界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鸣等众多嘉宾。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为本次推介会发来了贺信。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
期刊
第六问 如何客观评价中国茶道?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  古往今来,谈茶论道的人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茶道一直未能“大行其道”。茶文化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一个小小的板块,而且一直流行于历代僧道缁流、文人雅士和部分帝王贵胄间,并不完全符合社会及大众的审美趣味。饮茶仅仅是民众的一种
期刊
于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顾问。1940年出生于陕西老茶区紫阳县,生在茶区,长在茶区,他一生的志愿是教书育人并当个好作家。1994年,丁文推出《中国茶道》一书,界定“茶道”概念,创建“茶道学”,此书先后4次再版并传播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后10年间,他先后出版了《茶乘》、《大唐茶文化》、《陆羽大观》、《茶魂》等书,共计176万宇。  人们一提“茶马古道”,就以为是在云南。实际上,在陕西宁强县
期刊
现旅居新西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硕士,曾在福州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有小专栏见诸《钱江晚报》、《福州晚报》等,小说、随笔见于《上海文学》、《上海文坛》等杂志,自认是一只除茶文化之外还爱好许多的三脚猫。  关于下午茶的文章有过不少了,关于“高茶”和“低茶”的疑问却始终不绝于耳:倘有人请赴一个“High Tea”的派对,是不是就是通常说的下午茶会呢?为什么有High与Low之分呢?  通常所知下午茶
期刊
喜欢茶,没有来由的喜欢一片。就像一片雪遇见了一朵梅启然而然地跟着染上了梅的清香。  正如人与人。本来天南地北各不相干,却在某日相遇了,进而一见如故。  “这是海南的特色茶,送给你。”朋友微笑着把一个碧绿的茶盒放在我面前,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暖。尽管是冬天,窗外的寒冷似乎亦与我无关了。“香草兰!”仅是这茶的名字就已让我喜爱不已了,我仿佛闻见了兰香。茶的本质当然是优美的,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朋友竟有如此的雅意
期刊
俞昌雄,青年作家,福建70后诗人代表,在《诗歌月刊》、《散文》、《当代小说》、《诗刊》、《人民文学》、《新大陆》等海内外20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在《成都晚报》、《民营经济报》等十来家报纸开设过专栏,作品曾入选《70后诗人诗选》、《人民文学新诗人诗选》、《朦胧诗二十五年》、《大陆青年作家作品选》等30多种选本,多次在省内外获奖,现居福州。  爱泡茶的男人很多,爱泡妞的男人亦很多。“泡茶”与“
期刊
徐晓村 1954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副教授,他主编出版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以优美的图文洋洋洒洒展示了中国茶的过去与现在,是中国茶文化的大观园。 武阳。今天的双江镇,是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茶叶交易市场。2000年前的王褒《僮约》,为我们留下了“武阳买茶”的记录。  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褒到成都看望亡友的遗孀杨惠。仆人便了对女主人热情款待王褒表示不
期刊
几乎所有外出开荼庄的祥地茶农茶商,都将那幅带有图腾意味的家乡全景图高高悬挂在自己的店堂里、心坎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祥地几乎成为了祥华甚至整个安溪铁观音的象征……  原福建省省长、商业部部长胡平在视察福建省安溪县祥华乡时曾这样评价:“祥华观音,茶中极品。”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祥华乡祥地村的铁观音几乎成为了祥华甚至整个安溪铁观音的象征。  探询祥地出好茶的根由,这里的茶农如数家珍——  
期刊
近一两年喝普洱茶的人忽然多了起来,无论生饼熟饼,也无论新茶老茶,一般都采用冲泡法,和乌龙茶冲饮方法基本相同。很少有人想到煎煮普洱会是什么味道。    比起乌龙茶,普洱茶似乎更耐冲泡,特别是老茶,能冲泡十水以上,有人甚至试过冲泡到三十水,据说还有味道。我个人没有这样试过,一则怕花时间,二则浪费水资源,不值为取。  普洱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有关普洱茶的冲饮方式,唐宋两代是“杂椒姜烹而饮之”,也就
期刊
茄克赋茶韵 茶融茄克风    茶和茄克都是休闲的产物。7月22日下午,在福建泉州。作为“世界茄克之都”福建省晋江和“中国茶都”安溪联合举办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茄克风·观音韵”休闲文化节。  本次活动是由晋江市政府和“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县政府联合主办,突出“衣舞茶香双都会”主题,推动“爱拼善赢”创业精神与“观音铁韵”茶道文化互动融合,促进“世界茄克之都一晋江”、“中国茶都一安溪”在区域品牌和产业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