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础能力,在各中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学生综合的能力的体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前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一翼,是教师教学实践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探究
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概括的说包括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社会现实生活交际角度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比作文能力有更广泛的作用,且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作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最初平台,其作用举足轻重,不容轻视。《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础能力,在各中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无疑,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前小学语文能力培养之一翼,是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一大课题。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笔者摭取教学实践中点滴经验,以期抛砖引玉。
一、基础知识储备,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奠基石
百层之台,起于垒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这个高台,只有在基础知识的层层堆叠上才能垒就。口语交际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临场发挥的一次性的语言交流,在交际场景中如何才能避免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语塞词穷的尴尬境地,做到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词义一致,使交际的双方在愉悦轻松的环境里完成交流,首要的一点就是交际者基础知识储备要扎实。这里说的基础知识,既包括一定的识字量,语汇的积累,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包括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的礼仪及语言技巧。基础知识的储备,一方面来自教科书,另一个更广阔的途径是广猎课外读物,多诵名篇古诗,多背名言警句,多读演讲名篇佳构,久之自然能厚积。
二、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想“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后,并不会自然而然的乐于交际,善于表达。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在心里理解得很透彻,就是不愿多言,即便被迫开口也是结结巴巴;同时,有的学生宁愿在心里把交际内容写上三两百字,也不愿多发一言。追溯这种种情况的症结所在,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学生没有迫切想“说”的愿望。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其知识能力。一句话,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后,如何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交流与表达,重要的就是“激趣”。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至少可以从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善于发现班级中的“交际能手”,及时表扬,树立榜样。对那些在课堂上勤于动脑乐于发言的学生,要毫不吝啬的给以赞誉,激发那些沉默者的“模仿跟风”的动机。其次,多向学生介绍古往今来的能言善辩的名人事迹,让他们明白,拥有良好的交际口才,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其三,教师可以推荐指导学生阅读那些优秀的普及读物,诸如《演讲与口才》、《交际口才》等。
三 、创设多维的交际平台,全面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在朗读这一“沃土”中萌绽交际“春蕾”
口语交际,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有声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不光要求交际者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要求交际者在这一活动中做到思维与表达的同步协调性。朗读正好能实现这一特性。首先,朗读就是把作品的书面语转换为有声语言。朗读的这一转换,有文字依托,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生“开口”。其次,朗读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朗读者从准备朗读开始,直到有声语言的最终完成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朗读的过程是朗读者在分析、感受作品的过程。典范的文章,语脉的发展,层次的构成,文艺的贯通,对朗读者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判断力等都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可以说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这一“幼苗”若能真正植根于朗读这一沃土中,定会悄然绽放清新的“春蕾”。
2让倾听与复述这一钥匙打开口语交际心灵之窗
口语交际最基本要求就是交际者要学会倾听与表达。倾听并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它需要倾听者的思维与对方交流,同时把接受到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储存,从而找到与对方共鸣的“密码”。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如能切实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倾听与复述的训练,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低而可塑性极强,若倾听与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倾听与复述的训练应当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训练短句,然后再长句、段落、篇章。初始的短句训练,可以打消小学生对训练的畏难心里,不会给学生重负在肩的压力感,从而使倾听与复述长跑式的训练收到水到渠成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读到的优秀故事在课堂上“复述”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在愉悦轻松地环境中学会表达与倾听。
3演讲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黄金手段
演讲要求演讲者把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结合起来,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与听者的共鸣。教师借演讲这种方式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演讲技能(语言、态势、表情等)指导外,关键的是要创设多维的演讲平台。
(1)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共同进步。演讲的内容不作过多的限制,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读书体会、对句名言的理解;也可以是对社会中正义风尚的肯定或对种不良行为的鞭笞。其重点是鼓励这些小学生敢上台,敢张嘴,能流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竞争性的演讲。每年的班干部改选,我既不指名担任,也不让学生盲目投票,而是先确定候选班干部人选,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演讲,让其“民众”根据竞选者的演讲投票,选出自己心中的“领导”。竞争性演讲更多的是充当一种激励机制作用,让学生在演讲中竞争,在竞争中树立榜样,从而让更多人走近榜样,渴望走上讲台“演说”。
4“百家争鸣”的自由“辩论”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康庄大道”。
学术上讲的百家争鸣同样适用于课堂。学生对某一问题有分歧,可以争鸣;学生要挑战教师的“权威”,可以争鸣;语文课上可以争鸣,数学课上同样可以争鸣……一句话,每一堂课都可以成为争鸣的园地。当然“争鸣”并不是鼓励学生信口开河,无章无法。 “争鸣”目的是让学生在探讨中质疑,在质疑中表达,在表达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下语文教育的一个新挑战。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口语交际最初的阵地,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是摆在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探究
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概括的说包括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社会现实生活交际角度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比作文能力有更广泛的作用,且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作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最初平台,其作用举足轻重,不容轻视。《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础能力,在各中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无疑,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前小学语文能力培养之一翼,是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一大课题。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笔者摭取教学实践中点滴经验,以期抛砖引玉。
一、基础知识储备,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奠基石
百层之台,起于垒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这个高台,只有在基础知识的层层堆叠上才能垒就。口语交际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临场发挥的一次性的语言交流,在交际场景中如何才能避免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语塞词穷的尴尬境地,做到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词义一致,使交际的双方在愉悦轻松的环境里完成交流,首要的一点就是交际者基础知识储备要扎实。这里说的基础知识,既包括一定的识字量,语汇的积累,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包括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的礼仪及语言技巧。基础知识的储备,一方面来自教科书,另一个更广阔的途径是广猎课外读物,多诵名篇古诗,多背名言警句,多读演讲名篇佳构,久之自然能厚积。
二、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想“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后,并不会自然而然的乐于交际,善于表达。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在心里理解得很透彻,就是不愿多言,即便被迫开口也是结结巴巴;同时,有的学生宁愿在心里把交际内容写上三两百字,也不愿多发一言。追溯这种种情况的症结所在,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学生没有迫切想“说”的愿望。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其知识能力。一句话,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后,如何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交流与表达,重要的就是“激趣”。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至少可以从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善于发现班级中的“交际能手”,及时表扬,树立榜样。对那些在课堂上勤于动脑乐于发言的学生,要毫不吝啬的给以赞誉,激发那些沉默者的“模仿跟风”的动机。其次,多向学生介绍古往今来的能言善辩的名人事迹,让他们明白,拥有良好的交际口才,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其三,教师可以推荐指导学生阅读那些优秀的普及读物,诸如《演讲与口才》、《交际口才》等。
三 、创设多维的交际平台,全面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在朗读这一“沃土”中萌绽交际“春蕾”
口语交际,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有声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不光要求交际者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要求交际者在这一活动中做到思维与表达的同步协调性。朗读正好能实现这一特性。首先,朗读就是把作品的书面语转换为有声语言。朗读的这一转换,有文字依托,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生“开口”。其次,朗读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朗读者从准备朗读开始,直到有声语言的最终完成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朗读的过程是朗读者在分析、感受作品的过程。典范的文章,语脉的发展,层次的构成,文艺的贯通,对朗读者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判断力等都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可以说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这一“幼苗”若能真正植根于朗读这一沃土中,定会悄然绽放清新的“春蕾”。
2让倾听与复述这一钥匙打开口语交际心灵之窗
口语交际最基本要求就是交际者要学会倾听与表达。倾听并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它需要倾听者的思维与对方交流,同时把接受到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储存,从而找到与对方共鸣的“密码”。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如能切实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倾听与复述的训练,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低而可塑性极强,若倾听与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倾听与复述的训练应当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训练短句,然后再长句、段落、篇章。初始的短句训练,可以打消小学生对训练的畏难心里,不会给学生重负在肩的压力感,从而使倾听与复述长跑式的训练收到水到渠成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读到的优秀故事在课堂上“复述”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在愉悦轻松地环境中学会表达与倾听。
3演讲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黄金手段
演讲要求演讲者把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结合起来,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与听者的共鸣。教师借演讲这种方式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演讲技能(语言、态势、表情等)指导外,关键的是要创设多维的演讲平台。
(1)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共同进步。演讲的内容不作过多的限制,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读书体会、对句名言的理解;也可以是对社会中正义风尚的肯定或对种不良行为的鞭笞。其重点是鼓励这些小学生敢上台,敢张嘴,能流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竞争性的演讲。每年的班干部改选,我既不指名担任,也不让学生盲目投票,而是先确定候选班干部人选,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演讲,让其“民众”根据竞选者的演讲投票,选出自己心中的“领导”。竞争性演讲更多的是充当一种激励机制作用,让学生在演讲中竞争,在竞争中树立榜样,从而让更多人走近榜样,渴望走上讲台“演说”。
4“百家争鸣”的自由“辩论”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康庄大道”。
学术上讲的百家争鸣同样适用于课堂。学生对某一问题有分歧,可以争鸣;学生要挑战教师的“权威”,可以争鸣;语文课上可以争鸣,数学课上同样可以争鸣……一句话,每一堂课都可以成为争鸣的园地。当然“争鸣”并不是鼓励学生信口开河,无章无法。 “争鸣”目的是让学生在探讨中质疑,在质疑中表达,在表达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下语文教育的一个新挑战。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口语交际最初的阵地,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是摆在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