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新课改已经全面开始,在新课改中,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学习习惯;积极性;学习兴趣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学习中,兴趣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充分证明,兴趣在学习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已经不是单纯的平面数学,而是包含立体空间感较强的几何和要求复杂运算、综合分析的代数。并且在各类考试中,数学成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整体成绩的优劣。而学生在升入初中后,一时还无法适应如此复杂的运算,极容易导致偏科现象的发生。所以,如何调动初中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并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古今中外无数的例子都可以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促进人成功方面,其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智力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向学生讲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只要方法得当,数学也是一门很好学的课程。如此一来,学生就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了。
1.组织课前预习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把本节课的重要原理、公理等列于预习表上,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有必要,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推算相关的原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盲目、无目的地听课了,而是带着疑问和对本节课的兴趣来听课。预习的过程,既是熟悉新知识的过程,更是对旧知识巩固的过程。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更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心里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收获的喜悦感,他们就会带着饱满的、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2.鼓励课上积极提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埋头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有时教师光顾着把胸中所学倾泻而出,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讲一部分,都要善于适时“刹车”,通过学生的表情、反应等外在表现,体会、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要鼓励学生就自己不懂的问题当堂及时举手提问。学生的积极提问不仅使学生弄懂了学习上的困惑,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心底对这门课消除畏惧心理,开始喜欢,并最终内化为积极学习数学的动力。
3.及时组织课后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及时的课后复习主要是课后要留有数量少、题型精、覆盖全的测试巩固题。学生做这些小测验题,做对了固然满怀欣喜,做错了正好能发现自己哪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兴趣正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喜悦和成就中培养起来的。
二、借助道具,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与小学相比,更注重空间想象能力。它突破了点、线的连接,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对于部分空间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在某些需要空间想象的课上,比如圆、圆柱、对称、立方体等课的学习,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AB⊥CD,AB∥CD,学生肯定不易理解,甚至诱发厌学心理。对于这些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特殊道具,比如地球仪、篮球、正方体盒子等,把平面黑板上的知识搬到立体的道具上。在具体的道具里、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一来,新颖的课堂气氛就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兴奋状态,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生活需要,自然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因此,借助道具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分组学习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大幅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沉闷、严谨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干巴巴的讲解有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年龄上的差异,在一些语言表述、表达上,很可能教师的讲解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这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五分钟的课堂讨论,往往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比如在进行“中心对称”的教学时,先讲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在他们身边的中心对称案例。这种教学思路,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把平常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生活中,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我们完全可以用多媒体为数学教学服务。在进行一些诸如球体旋转、轴对称、函数变化等需要空间转化的课程当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使枯燥单调的数学变得生动立体,而且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学习习惯;积极性;学习兴趣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学习中,兴趣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充分证明,兴趣在学习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已经不是单纯的平面数学,而是包含立体空间感较强的几何和要求复杂运算、综合分析的代数。并且在各类考试中,数学成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整体成绩的优劣。而学生在升入初中后,一时还无法适应如此复杂的运算,极容易导致偏科现象的发生。所以,如何调动初中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并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古今中外无数的例子都可以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促进人成功方面,其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智力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向学生讲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只要方法得当,数学也是一门很好学的课程。如此一来,学生就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了。
1.组织课前预习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把本节课的重要原理、公理等列于预习表上,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有必要,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推算相关的原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盲目、无目的地听课了,而是带着疑问和对本节课的兴趣来听课。预习的过程,既是熟悉新知识的过程,更是对旧知识巩固的过程。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更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心里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收获的喜悦感,他们就会带着饱满的、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2.鼓励课上积极提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埋头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有时教师光顾着把胸中所学倾泻而出,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讲一部分,都要善于适时“刹车”,通过学生的表情、反应等外在表现,体会、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要鼓励学生就自己不懂的问题当堂及时举手提问。学生的积极提问不仅使学生弄懂了学习上的困惑,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心底对这门课消除畏惧心理,开始喜欢,并最终内化为积极学习数学的动力。
3.及时组织课后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及时的课后复习主要是课后要留有数量少、题型精、覆盖全的测试巩固题。学生做这些小测验题,做对了固然满怀欣喜,做错了正好能发现自己哪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兴趣正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喜悦和成就中培养起来的。
二、借助道具,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与小学相比,更注重空间想象能力。它突破了点、线的连接,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对于部分空间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在某些需要空间想象的课上,比如圆、圆柱、对称、立方体等课的学习,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AB⊥CD,AB∥CD,学生肯定不易理解,甚至诱发厌学心理。对于这些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特殊道具,比如地球仪、篮球、正方体盒子等,把平面黑板上的知识搬到立体的道具上。在具体的道具里、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一来,新颖的课堂气氛就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兴奋状态,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生活需要,自然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因此,借助道具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分组学习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大幅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沉闷、严谨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干巴巴的讲解有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年龄上的差异,在一些语言表述、表达上,很可能教师的讲解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这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五分钟的课堂讨论,往往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比如在进行“中心对称”的教学时,先讲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在他们身边的中心对称案例。这种教学思路,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把平常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生活中,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我们完全可以用多媒体为数学教学服务。在进行一些诸如球体旋转、轴对称、函数变化等需要空间转化的课程当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使枯燥单调的数学变得生动立体,而且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