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文华的人生际遇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这个悲剧应当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清清楚楚地写着:企业和企业家要健康成长,一定要重视产品质量,质量问题开不得半点玩笑,产品质量就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命运。
2008年最后一天,当田文华走上法庭被告席之时,很多三鹿职工聚集在法院门外,为他们前董事长的命运担心。开庭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田文华可能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最高刑罚”。一些职工则含着眼泪向媒体念叨田文华的好处:平易近人,替职工着想。但是,在法院门口还有另一群人,那就是众多三鹿奶粉受害儿童的父母。人心都是肉长的,念叨“田总”好处的职工们心里的滋味,肯定也是同样难受。
三鹿的兴衰,可谓“成也田文华败也田文华”。最近,媒体发现这个三鹿的“扛旗人”,还是一个“双面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田文华曾在2006年的两会上大声疾呼:面对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苏丹红、劣质奶粉等事件,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必须尽快制定、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她还提出了“对正规食品加工企业,突出强调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的方案。然而,在数年之前,曾有人投诉说三鹿收了40多头得了肺结核的奶牛的鲜奶,当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但一顿“饭局”封了所有人的口。
曾经的光环
记者在1998年两会上曾与田文华有过一次面谈,那时她的事业如日中天,又刚刚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田文华留给记者的印象仿佛被定格为一个面色微红的女强人形象。2008年12月31日,三鹿集团原“掌门人”、66岁的田文华仿佛一夜间摘去了头顶上环绕的种种光环,站到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上。那天的她愈显苍老,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的女强人。
三鹿集团曾经是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的骄傲,田文华自己也一直被各种光环笼罩。在田文华的带领下,1987年至1995年,三鹿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18年间翻了65倍。作为中国奶粉业“老大”,从1993年起,三鹿集团已经连续15年实现奶粉产销量全国第一,酸牛奶和液态奶的产销量也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前三名。2006年,三鹿与全球最大的乳品制造商之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开始正式运营,三鹿“全球化战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企业连续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1年间,三鹿婴幼儿奶粉曾连续15年全国销量第一。“三鹿”品牌是世界品牌实验室认证的“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品牌价值高达149.07亿元。
单从简历上看,田文华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正是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女子,在短短20年时间里,使三鹿从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小作坊发展成年产值过百亿的乳业集团。
资料显示,田文华于1966年8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68年进入三鹿集团前身石家庄市牛奶场,职务是兽医。从1983年田文华走上三鹿集团前身——石家庄市牛奶厂生产副厂长的领导岗位以后,三鹿便踏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1983年11月,牛奶厂跻身原轻工部“母乳化奶粉”定点生产企业行列,为三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6年,通过“贴牌生产”、参股控股等方式,三鹿的生产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新成立的“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三鹿集团在全国的快速扩张和三鹿奶粉声名鹊起,田文华身上的光环越来越多,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100多项荣誉称号。1983年3月,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2年,国务院授予她政府特殊津贴。此外,她还获得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少年工作者、河北省省长特别奖、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等。1998年起,田文华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她还成为中国乳制品工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2005年,她获得“中国乳业最受尊重企业家”奖。
成功基因
田文华在业内素以“低调”著称,执掌三鹿集团20余年,担任三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也有12个年头的她,即使是在三鹿集团最为辉煌的时刻,也甚少在媒体上露面。“跟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的是,田文华为人处世一贯低调,不但极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更难得接受媒体专访。”不爱张扬,低调沉稳,这是业内人士给予田文华的共同评价。如果不是三聚氰胺,即使是石家庄当地人,也只是知道三鹿集团,而对田文华知之甚少。三聚氰胺,让她一夜之间变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田文华位于三鹿集团总部的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里面既没有红木家具,也没有豪华摆设。“复写纸多开了几张都会被她‘无情’地检查出来,请客吃饭能安排在单位食堂就绝对不会出去,而且就连菜谱她都要亲自过问,生怕有人趁机铺张浪费……”一位自称“与三鹿集团和田文华本人都很熟”的李先生曾经向媒体透露了这样两个细节。在他眼中,田文华不仅生活俭朴低调,有时候甚至精打细算到了“抠门”的程度。
我们不能因为田文华现在“出事”了,就说她以前“为职工着想”、“平易近人”都是假的,是装出来的,田文华也是人,有正常的感情需求。
“事实上,在三鹿集团,田文华的威望和口碑一直都相当不错。”在三鹿集团工作了8年、一直到2008年10月才因为三聚氰胺事件无奈离开的龚先生曾这样说。作为三鹿的普通员工,尽管自己平时与田文华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感觉,她并不是一个苛刻严厉、不近人情的老板,恰恰相反,她为人随和,平易近人,与传说中“霸道强势”的女强人形象相距甚远。
特别是在三鹿整体改制、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过程中,田文华的无私行为更是为她赢得了极高的威信:她让所有正式职工参股,成为股东,而身为公司董事长的田本人,所持股份也不过只有区区1%。“她是真的把三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一位知情人这样说道。或许正是由于田文华母性般的“呵护”,才最终使她和她的三鹿“帝国”一步步走向辉煌。一位熟悉三鹿历史的知情人士这样形容田文华与三鹿集团的关系:“没有她就没有三鹿集团。”
失败之源
2008年12月25日,三鹿集团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破产及有关问题。据石家庄市政府通报,三聚氰胺事件后,三鹿集团已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截至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为17.62亿元,净资产为-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不包括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一场三聚氰胺事件,令三鹿集团50年的“生命”戛然而止,三鹿“帝国”终结了。田文华怎么也想不到,企业走到今天,老天爷竟会跟自己开了一个这么大的玩笑,不仅让她自己一夕之间由董事长沦为阶下囚,更是那样轻易摧毁了她辛辛苦苦40余年培养起来的三鹿集团。这是任何人也不愿看到的结果,田文华同时深感对不起企业、员工和那些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的患儿及家长。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在分析三鹿集团和田文华“失败之源”的过程中,很多分析界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三鹿的管理之弊:因为当初动作迟缓没能在液态奶市场形成优势,后期为了追赶竞争对手不得不加速扩张,但是在奶源争夺加剧的情况下,对奶源需求的猛增,给三鹿奶源管理埋下“祸根”,尤其是在奶粉对奶源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田文华涉及的刑事案件至今未判。法庭上,控辩双方聚焦在“是否主动添加”。法庭外,民间关于她“该不该判死刑”的争论还在继续。
从一个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到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犯罪嫌疑人,田文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人生“变调”。田文华作为企业家,成功于企业,也失败于企业,她的人生荣辱与企业息息相关。
“三鹿”的倒掉,让我们警醒企业家责任缺失给社会、企业自身以及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田文华的结局,或许能给一些企业家提供一个自省内心的机会。那些并未走向被告席而同样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和机构,都应当从田文华悲剧里面进行深刻反思。
2009年新年第一天,22家问题乳企发新年道歉短信恳求原谅,这似乎又在传递另一个信息:新生。
2008年最后一天,当田文华走上法庭被告席之时,很多三鹿职工聚集在法院门外,为他们前董事长的命运担心。开庭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田文华可能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最高刑罚”。一些职工则含着眼泪向媒体念叨田文华的好处:平易近人,替职工着想。但是,在法院门口还有另一群人,那就是众多三鹿奶粉受害儿童的父母。人心都是肉长的,念叨“田总”好处的职工们心里的滋味,肯定也是同样难受。
三鹿的兴衰,可谓“成也田文华败也田文华”。最近,媒体发现这个三鹿的“扛旗人”,还是一个“双面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田文华曾在2006年的两会上大声疾呼:面对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苏丹红、劣质奶粉等事件,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必须尽快制定、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她还提出了“对正规食品加工企业,突出强调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的方案。然而,在数年之前,曾有人投诉说三鹿收了40多头得了肺结核的奶牛的鲜奶,当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但一顿“饭局”封了所有人的口。
曾经的光环
记者在1998年两会上曾与田文华有过一次面谈,那时她的事业如日中天,又刚刚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田文华留给记者的印象仿佛被定格为一个面色微红的女强人形象。2008年12月31日,三鹿集团原“掌门人”、66岁的田文华仿佛一夜间摘去了头顶上环绕的种种光环,站到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上。那天的她愈显苍老,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的女强人。
三鹿集团曾经是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的骄傲,田文华自己也一直被各种光环笼罩。在田文华的带领下,1987年至1995年,三鹿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18年间翻了65倍。作为中国奶粉业“老大”,从1993年起,三鹿集团已经连续15年实现奶粉产销量全国第一,酸牛奶和液态奶的产销量也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前三名。2006年,三鹿与全球最大的乳品制造商之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开始正式运营,三鹿“全球化战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企业连续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1年间,三鹿婴幼儿奶粉曾连续15年全国销量第一。“三鹿”品牌是世界品牌实验室认证的“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品牌价值高达149.07亿元。
单从简历上看,田文华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正是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女子,在短短20年时间里,使三鹿从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小作坊发展成年产值过百亿的乳业集团。
资料显示,田文华于1966年8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68年进入三鹿集团前身石家庄市牛奶场,职务是兽医。从1983年田文华走上三鹿集团前身——石家庄市牛奶厂生产副厂长的领导岗位以后,三鹿便踏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1983年11月,牛奶厂跻身原轻工部“母乳化奶粉”定点生产企业行列,为三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6年,通过“贴牌生产”、参股控股等方式,三鹿的生产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新成立的“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三鹿集团在全国的快速扩张和三鹿奶粉声名鹊起,田文华身上的光环越来越多,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100多项荣誉称号。1983年3月,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2年,国务院授予她政府特殊津贴。此外,她还获得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少年工作者、河北省省长特别奖、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等。1998年起,田文华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她还成为中国乳制品工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2005年,她获得“中国乳业最受尊重企业家”奖。
成功基因
田文华在业内素以“低调”著称,执掌三鹿集团20余年,担任三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也有12个年头的她,即使是在三鹿集团最为辉煌的时刻,也甚少在媒体上露面。“跟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的是,田文华为人处世一贯低调,不但极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更难得接受媒体专访。”不爱张扬,低调沉稳,这是业内人士给予田文华的共同评价。如果不是三聚氰胺,即使是石家庄当地人,也只是知道三鹿集团,而对田文华知之甚少。三聚氰胺,让她一夜之间变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田文华位于三鹿集团总部的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里面既没有红木家具,也没有豪华摆设。“复写纸多开了几张都会被她‘无情’地检查出来,请客吃饭能安排在单位食堂就绝对不会出去,而且就连菜谱她都要亲自过问,生怕有人趁机铺张浪费……”一位自称“与三鹿集团和田文华本人都很熟”的李先生曾经向媒体透露了这样两个细节。在他眼中,田文华不仅生活俭朴低调,有时候甚至精打细算到了“抠门”的程度。
我们不能因为田文华现在“出事”了,就说她以前“为职工着想”、“平易近人”都是假的,是装出来的,田文华也是人,有正常的感情需求。
“事实上,在三鹿集团,田文华的威望和口碑一直都相当不错。”在三鹿集团工作了8年、一直到2008年10月才因为三聚氰胺事件无奈离开的龚先生曾这样说。作为三鹿的普通员工,尽管自己平时与田文华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感觉,她并不是一个苛刻严厉、不近人情的老板,恰恰相反,她为人随和,平易近人,与传说中“霸道强势”的女强人形象相距甚远。
特别是在三鹿整体改制、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过程中,田文华的无私行为更是为她赢得了极高的威信:她让所有正式职工参股,成为股东,而身为公司董事长的田本人,所持股份也不过只有区区1%。“她是真的把三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一位知情人这样说道。或许正是由于田文华母性般的“呵护”,才最终使她和她的三鹿“帝国”一步步走向辉煌。一位熟悉三鹿历史的知情人士这样形容田文华与三鹿集团的关系:“没有她就没有三鹿集团。”
失败之源
2008年12月25日,三鹿集团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破产及有关问题。据石家庄市政府通报,三聚氰胺事件后,三鹿集团已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截至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为17.62亿元,净资产为-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不包括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一场三聚氰胺事件,令三鹿集团50年的“生命”戛然而止,三鹿“帝国”终结了。田文华怎么也想不到,企业走到今天,老天爷竟会跟自己开了一个这么大的玩笑,不仅让她自己一夕之间由董事长沦为阶下囚,更是那样轻易摧毁了她辛辛苦苦40余年培养起来的三鹿集团。这是任何人也不愿看到的结果,田文华同时深感对不起企业、员工和那些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的患儿及家长。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在分析三鹿集团和田文华“失败之源”的过程中,很多分析界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三鹿的管理之弊:因为当初动作迟缓没能在液态奶市场形成优势,后期为了追赶竞争对手不得不加速扩张,但是在奶源争夺加剧的情况下,对奶源需求的猛增,给三鹿奶源管理埋下“祸根”,尤其是在奶粉对奶源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田文华涉及的刑事案件至今未判。法庭上,控辩双方聚焦在“是否主动添加”。法庭外,民间关于她“该不该判死刑”的争论还在继续。
从一个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到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犯罪嫌疑人,田文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人生“变调”。田文华作为企业家,成功于企业,也失败于企业,她的人生荣辱与企业息息相关。
“三鹿”的倒掉,让我们警醒企业家责任缺失给社会、企业自身以及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田文华的结局,或许能给一些企业家提供一个自省内心的机会。那些并未走向被告席而同样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和机构,都应当从田文华悲剧里面进行深刻反思。
2009年新年第一天,22家问题乳企发新年道歉短信恳求原谅,这似乎又在传递另一个信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