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电梯事故频发,沈阳、荆州、杭州,不同的地点上演着同样的惨剧,血的教训使得电梯安全隐患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每天乘坐电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谁又能料到,搭乘电梯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也会存在诸多危险。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超过300万台,乘电梯人数每天超过2亿,在如此重压之下,有一部分电梯质量与维护难以达标,部分电梯“带病”运行。人们不禁要问,电梯安全如何保障?“吃人”之祸又该如何避免?
7月15日,辽宁沈阳华阳国际大厦的电梯由27层向1层运行过程中发生滑落,12名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7月26日,湖北荆州安良百货内,一女子带着儿子搭乘商场手扶电梯上楼时,遭遇踏板下陷,在危急关头,她将儿子托举出了险境,自己却被电梯吞没后身亡。这起事件最终被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7月27日,广西梧州太阳广场手扶电梯再次发生事故,一名一岁幼童左臂被卷入扶梯,身受重伤。
7月30日,杭州新华坊小区内的电梯再次“吃人”,一名女子被夹在电梯的16层与17层之间身亡。
一个月内频频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些事故,牵引出一连串问号:为什么近期国内电梯安全事故会接连发生?如何才能保障乘梯安全?乘梯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梯安全在我国早已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电梯保有量也在持续攀升。据了解,仅湖北武汉市电梯保有量就以每年18%的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已超过6万部。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电梯保有量早已超过10万部。与电梯保有量一同攀升的还有关于电梯故障和电梯安全的投诉。据了解,2013年和2014年,仅辽宁省公开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网站接到的电梯安全投诉就分别达到189件和163件,居民反映的问题包括电梯摇晃、运行有杂音、电梯门夹人、报警系统失灵、照明系统损坏、坠梯等多种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静曾介绍,有些电梯隐患较多,造成电梯困人等故障时常出现,如广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2014年全年就分别解救困梯人员14606人、10180人、6816人,平均每天分别解救40人、28人、19人。
我国是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商场、办公楼、居民住宅,电梯随处可见。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质量参差不齐、管理维护不到位、带“病”工作等,为电梯正常运转埋下炸弹。
目前我国具有相关资质的电梯制造厂商约有600家,品牌五花八门,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调查人员走访北京市区多个住宅小区时发现,商品房大多使用中等档次的电梯,保障房、安置房使用的电梯品牌相对较杂,市场价格则是从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
根据我国电梯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德国蒂森克虏伯、芬兰通力、日本三菱和日本日立六大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0%;苏州康力电梯、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沈阳博林特电梯、广州广日股份国内四家上市公司约占25%的市场份额;国内其他电梯企业则分享剩下25%左右的市场。
我国虽是世界电梯第一产销大国,但是国产电梯一直以供应国内低端市场为主。“国内一些开发商从成本考虑,多选择那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杂牌电梯。”一位从事多年特种设备质检的工作人员表示,最近电梯市场发展较好,一些杂牌军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但多数发生事故的电梯品牌主要是杂牌军,大品牌鲜有事故发生。
对于该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这源于一些中低端电梯生产商为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这些电梯的质量往往也较差。整个行业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也是导致电梯故障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电梯三分靠质量,七分靠安装和维保”已成为业内共识。与汽车使用一样,电梯的安全可靠性与日常维护保养密切相关,需要定期清洁、润滑、调整、检查,以降低安全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维保两次,每季度、半年、一年各要进行一次大型维保。但业内人士透露,没有照此标准进行维保而在运营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报告,我国电梯维保企业过多,仅上海就有300多家,导致价格恶性竞争。例如在住宅电梯方面,平均每台每月的维保价格从2000多元降到500多元,有的甚至降到200元。一些企业牺牲安全生产投入和降低服务质量,导致维保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有的维保企业在品牌电梯过了质保期限后,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物业与之签订维保合同。一旦签订合同,则采取“只修不保”或“以修代保”的方式进行电梯维保。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电梯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位专业维修人员负责4台电梯,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然而目前我国电梯维修工工作量远超该标准。
从事电梯维修工作已经5年的张师傅说,他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而且需要24小时待命。“电梯维修行业恶性竞争十分常见,价格越压越低,所以公司给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大,我们公司每个维修工平均要维护30台电梯。”
与此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缺少专业的人才培训。张师傅透露:“公司招人只需要初中文凭以上,而且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等特种设备的专业人员的相关资格证,在网上花2000多元就可以办。”
电梯出现伤人事故,与其超使用期运营、“老龄化”、带“病”运行有很大关系。
如果按照15年使用年限来计算,国内相当一部分电梯已经“老龄化”。我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由于国家没有文件规定电梯报废年限,电梯只要通过质监部门的年检,合格后获得“电梯使用标志”后即可使用。但调查发现,电梯到了使用年限后报废的很少,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仍在带“病”运行。 据了解,河北省在用电梯中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达到1083台;广东东莞6万多台运行电梯中,服役15年以上的达1745台,而申请报废的电梯仅60台;福州市使用年限达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共857台,其中带“病”作业需维修的414台,需直接报废的7台。
专业人士分析,因为电梯是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而发展的,预计最近几年,超过15年使用年限的电梯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届时,电梯的维修、更换矛盾将更加突出。
超期运行的电梯安全隐患很大,仅靠修修补补、换换零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高龄”电梯带“病”运行,已成为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调查发现,没有强制报废制度,缺乏维修基金或维修基金难到位,是导致电梯超期服役的重要原因。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电梯由于维修、保养、零部件等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老化的时间也更快。
通过对故障事故的总结发现,电梯故障存在“三高三低”现象,三高为:电梯关人故障率高、电梯能耗高和维持原有性能的成本高;而三低为运行效率低、备件及时供应率低和用户满意率低,而因此造成的故障呈逐年上升趋势。
实际上,由于原厂维保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度高等特点,欧美发达国家原厂维保率非常高,美国高达80%,而我国原厂维保率仅占20%左右,生产厂商无法成为维保市场的主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有关部门有必要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电梯制造单位售后服务范畴,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的维保体系。
针对政府监管职能错位问题,地方质监部门应在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建立监督抽检检验机制,工作重点从定检转向按比例实施的监督抽查,完成从“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共安排1900万元专项抽查资金,重点安排监督抽查举报投诉较多、使用年限较长及公众聚集场所等电梯,覆盖电梯制造、维保、使用各个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定期向社会通报。
电梯事故发生后,往往涉及人身伤害带来的大额经济赔偿。我国绝大部分电梯维保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均属小微企业,动辄百万元的经济赔偿很可能让企业破产。而受害者由于未能及时获得赔偿,延误治疗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的电梯,可效仿机动车交强险,建立起电梯事故责任保险制度。
实际上,电梯监管改革涉及多方责任,在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电梯监管体制改革应充分发挥协会、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只有通过“多元共治”,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电梯安全监管体系。
电梯事故的频发,引起了人们对电梯安全的关注。电梯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不去乘坐不太可能,只有充分了解如何防范电梯风险,在遇到突发事故时才能科学自救。
遇到电梯下坠,一定要马上按下每一层的按钮,后背跟头部紧贴电梯墙壁,反手撑电梯内壁,如果有扶手就靠紧内壁抓住扶手,总之要固定住身体,利用墙壁保护好脊椎。此时要弯下膝盖,用来承受有可能带来的重击压力。保持这个姿势,等到电梯稳定后,按响电梯报警键。
切忌用扒电梯门的方式脱险,因为这样可能陷入一个更危险的境地。在电梯内是安全空间,电梯厢体与楼层之间存在很大空隙,如果强行扒门,一是容易坠楼,二是如果电梯突然启动,后果不堪设想。
扶梯突然逆行是造成事故伤亡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乘坐扶梯时,不要蹦跳,要靠扶梯右边站立,可一手紧握扶手带,防止被人推挤摔倒。
乘坐过程中,如果被人撞倒,应该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两边的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最佳。
另外,专家建议,乘坐扶梯时,应面朝扶梯的运行方向,脚应站在踏板四周黄线以内,防止裤脚边卷入缝隙。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尤其是快要走出扶梯或要上扶梯时,家长最好抱着孩子通过,防止意外发生。切莫在扶梯上用手推车运送货物。其中包括婴儿车,可将婴儿车收起来抱着孩子坐扶梯。(本刊综合)
7月15日,辽宁沈阳华阳国际大厦的电梯由27层向1层运行过程中发生滑落,12名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7月26日,湖北荆州安良百货内,一女子带着儿子搭乘商场手扶电梯上楼时,遭遇踏板下陷,在危急关头,她将儿子托举出了险境,自己却被电梯吞没后身亡。这起事件最终被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7月27日,广西梧州太阳广场手扶电梯再次发生事故,一名一岁幼童左臂被卷入扶梯,身受重伤。
7月30日,杭州新华坊小区内的电梯再次“吃人”,一名女子被夹在电梯的16层与17层之间身亡。
一个月内频频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些事故,牵引出一连串问号:为什么近期国内电梯安全事故会接连发生?如何才能保障乘梯安全?乘梯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梯安全在我国早已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电梯保有量也在持续攀升。据了解,仅湖北武汉市电梯保有量就以每年18%的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已超过6万部。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电梯保有量早已超过10万部。与电梯保有量一同攀升的还有关于电梯故障和电梯安全的投诉。据了解,2013年和2014年,仅辽宁省公开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网站接到的电梯安全投诉就分别达到189件和163件,居民反映的问题包括电梯摇晃、运行有杂音、电梯门夹人、报警系统失灵、照明系统损坏、坠梯等多种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静曾介绍,有些电梯隐患较多,造成电梯困人等故障时常出现,如广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2014年全年就分别解救困梯人员14606人、10180人、6816人,平均每天分别解救40人、28人、19人。
我国是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商场、办公楼、居民住宅,电梯随处可见。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质量参差不齐、管理维护不到位、带“病”工作等,为电梯正常运转埋下炸弹。
目前我国具有相关资质的电梯制造厂商约有600家,品牌五花八门,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调查人员走访北京市区多个住宅小区时发现,商品房大多使用中等档次的电梯,保障房、安置房使用的电梯品牌相对较杂,市场价格则是从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
根据我国电梯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德国蒂森克虏伯、芬兰通力、日本三菱和日本日立六大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0%;苏州康力电梯、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沈阳博林特电梯、广州广日股份国内四家上市公司约占25%的市场份额;国内其他电梯企业则分享剩下25%左右的市场。
我国虽是世界电梯第一产销大国,但是国产电梯一直以供应国内低端市场为主。“国内一些开发商从成本考虑,多选择那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杂牌电梯。”一位从事多年特种设备质检的工作人员表示,最近电梯市场发展较好,一些杂牌军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但多数发生事故的电梯品牌主要是杂牌军,大品牌鲜有事故发生。
对于该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这源于一些中低端电梯生产商为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这些电梯的质量往往也较差。整个行业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也是导致电梯故障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电梯三分靠质量,七分靠安装和维保”已成为业内共识。与汽车使用一样,电梯的安全可靠性与日常维护保养密切相关,需要定期清洁、润滑、调整、检查,以降低安全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维保两次,每季度、半年、一年各要进行一次大型维保。但业内人士透露,没有照此标准进行维保而在运营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报告,我国电梯维保企业过多,仅上海就有300多家,导致价格恶性竞争。例如在住宅电梯方面,平均每台每月的维保价格从2000多元降到500多元,有的甚至降到200元。一些企业牺牲安全生产投入和降低服务质量,导致维保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有的维保企业在品牌电梯过了质保期限后,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物业与之签订维保合同。一旦签订合同,则采取“只修不保”或“以修代保”的方式进行电梯维保。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电梯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位专业维修人员负责4台电梯,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然而目前我国电梯维修工工作量远超该标准。
从事电梯维修工作已经5年的张师傅说,他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而且需要24小时待命。“电梯维修行业恶性竞争十分常见,价格越压越低,所以公司给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大,我们公司每个维修工平均要维护30台电梯。”
与此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缺少专业的人才培训。张师傅透露:“公司招人只需要初中文凭以上,而且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等特种设备的专业人员的相关资格证,在网上花2000多元就可以办。”
电梯出现伤人事故,与其超使用期运营、“老龄化”、带“病”运行有很大关系。
如果按照15年使用年限来计算,国内相当一部分电梯已经“老龄化”。我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由于国家没有文件规定电梯报废年限,电梯只要通过质监部门的年检,合格后获得“电梯使用标志”后即可使用。但调查发现,电梯到了使用年限后报废的很少,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仍在带“病”运行。 据了解,河北省在用电梯中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达到1083台;广东东莞6万多台运行电梯中,服役15年以上的达1745台,而申请报废的电梯仅60台;福州市使用年限达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共857台,其中带“病”作业需维修的414台,需直接报废的7台。
专业人士分析,因为电梯是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而发展的,预计最近几年,超过15年使用年限的电梯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届时,电梯的维修、更换矛盾将更加突出。
超期运行的电梯安全隐患很大,仅靠修修补补、换换零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高龄”电梯带“病”运行,已成为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调查发现,没有强制报废制度,缺乏维修基金或维修基金难到位,是导致电梯超期服役的重要原因。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电梯由于维修、保养、零部件等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老化的时间也更快。
通过对故障事故的总结发现,电梯故障存在“三高三低”现象,三高为:电梯关人故障率高、电梯能耗高和维持原有性能的成本高;而三低为运行效率低、备件及时供应率低和用户满意率低,而因此造成的故障呈逐年上升趋势。
实际上,由于原厂维保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度高等特点,欧美发达国家原厂维保率非常高,美国高达80%,而我国原厂维保率仅占20%左右,生产厂商无法成为维保市场的主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有关部门有必要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电梯制造单位售后服务范畴,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的维保体系。
针对政府监管职能错位问题,地方质监部门应在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建立监督抽检检验机制,工作重点从定检转向按比例实施的监督抽查,完成从“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共安排1900万元专项抽查资金,重点安排监督抽查举报投诉较多、使用年限较长及公众聚集场所等电梯,覆盖电梯制造、维保、使用各个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定期向社会通报。
电梯事故发生后,往往涉及人身伤害带来的大额经济赔偿。我国绝大部分电梯维保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均属小微企业,动辄百万元的经济赔偿很可能让企业破产。而受害者由于未能及时获得赔偿,延误治疗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的电梯,可效仿机动车交强险,建立起电梯事故责任保险制度。
实际上,电梯监管改革涉及多方责任,在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电梯监管体制改革应充分发挥协会、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只有通过“多元共治”,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电梯安全监管体系。
电梯事故的频发,引起了人们对电梯安全的关注。电梯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不去乘坐不太可能,只有充分了解如何防范电梯风险,在遇到突发事故时才能科学自救。
遇到电梯下坠,一定要马上按下每一层的按钮,后背跟头部紧贴电梯墙壁,反手撑电梯内壁,如果有扶手就靠紧内壁抓住扶手,总之要固定住身体,利用墙壁保护好脊椎。此时要弯下膝盖,用来承受有可能带来的重击压力。保持这个姿势,等到电梯稳定后,按响电梯报警键。
切忌用扒电梯门的方式脱险,因为这样可能陷入一个更危险的境地。在电梯内是安全空间,电梯厢体与楼层之间存在很大空隙,如果强行扒门,一是容易坠楼,二是如果电梯突然启动,后果不堪设想。
扶梯突然逆行是造成事故伤亡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乘坐扶梯时,不要蹦跳,要靠扶梯右边站立,可一手紧握扶手带,防止被人推挤摔倒。
乘坐过程中,如果被人撞倒,应该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两边的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最佳。
另外,专家建议,乘坐扶梯时,应面朝扶梯的运行方向,脚应站在踏板四周黄线以内,防止裤脚边卷入缝隙。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尤其是快要走出扶梯或要上扶梯时,家长最好抱着孩子通过,防止意外发生。切莫在扶梯上用手推车运送货物。其中包括婴儿车,可将婴儿车收起来抱着孩子坐扶梯。(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