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海南航空;党的组织建设;政治保障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6-0046-03
海南航空成立于1993年,历经12年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以航空运输为主业,横跨机场管理、酒店旅游、金融证券、基建房地产和信息等相关产业,拥有员工两万余人的国内第一家规范化的大型股份制航空公司。纵观海航12年的发展轨迹,有一条线索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团结和鼓励海航人克服困难,确保海航改革与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这就是党的组织和海航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信念。海航始终不渝地坚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海航事业蒸蒸日上。
一、坚持党建工作与海航的改革发展有机结合
海航由区域性航空公司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公司,在产业结构上不仅具有航空运输业,还以主业为核心,延伸至上下游相关产业,构建了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海航先后对美兰机场、长安航空公司、新华航空公司、IU西航空公司、北京燕京饭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等企业进行了重组、改造。
海航党委根据集团的规模和布局,对党的组织机构做出相应调整,使之更加有效地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海航开拓性地成立了区域企业党委,对各成员企业党组织实行行业性垂直式管理,实现了党政统一。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上级党组织精神的传达贯彻,从组织上、思想上保证了海航对购并企业的顺利重组,加快了海航企业文化在重组企业中的传播,增强了集团的凝聚力;同时,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重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加快重组企业融入海航集团经营体系,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海航在经济规模扩张中,以资产为纽带,统一各成员企业党群组织隶属关系,理顺党政关系。海航党委面对新的发展局面,提出“海航发展到哪里,海航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经营手段,股权结构变动的常态化,使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随着我国资产产权交易行为的日益规范和频繁,企业之间并购、重组现象也日益增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制企业之间相互控股,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关系也因此互相流动、转移、不断重组。企业之间的重组与变化往往使党的组织关系纷乱复杂、频繁多变,有些企业党组织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不确定状态,“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上级”的情况时有发生。海航面对企业重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弊病,根据其组织机构的发展,合理设置和调整企业各级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使每位党员都有党组织管理。
海航不断控股重组了美兰机场、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凤凰机场和西安民生集团、滩坊机场、东营机场等十余家企业,在完成人、财、物整合的同时,积极协商企业原来所属的上级党组织,将该企业的党组织隶属关系迅速调人海南,由海航党委实施统一管理。组织关系调入海航后,重组企业紧接着建立了新一届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理顺重组企业的党政关系,划归海航党委管理。
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有效地提高于党组织活动的效率。海航党委根据党的章程,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对党的管理机构、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调整,在企业内部开拓性地设立了地区(北京、上海、西安、三亚)企业党委,负责监督党的政策和海航党委命令在该地区的贯彻和执行情况,并代表海航党委开展与当地党政机关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协调活动。在地区党委管辖下,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再设党委,党员人数较少的单位设党总支或党支部。其目的在于增强海航党的凝聚力和党的管理半径,使党的建设更加有效地贴近一线、贴近基层,更加有效地发挥集团的集体优势,把各种力量、各种资源更加有效地组合。
区域企业党委的设立解决了海航党委与各地区党的基层组织之间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沟通和协调上的不便,充分发挥了企业内部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用思想工作、政治领导方式团结广大员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企业党组织利用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海航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党的组织活动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海航连续多年保持“七一”上党课的优良传统。每逢党的生日,海航党委陈峰书记总是亲自给广大党员讲党课,提醒每一位党员时时不要忘记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每当党中央及所在地党组织召开重大会议,海航党委都采取适当的形式,迅速将上级党组织的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到下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海航党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作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海航党委在企业内部网上开辟了“党群工作”专栏,设置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学习园地”、“党群活动通知”等版块,刊登党的知识,进一步扩大了党群工作情况交流和广大党员学习的阵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诲航党委设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确保这项活动在海航取得实效。
海航党委适时调整党的组织机构和党组织活动方式,不仅着眼于海航现实的发展,更着眼于海航的未来。海航背负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而努力的重任,将未来锁定在建设中华民族的世界级航空品牌和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集团人数将达到34万人,并且涵盖3~4个产业。海航党委将会努力探索建立健全党组织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海航由区域性航空公司成长为初具规模的航空集团,创建了一套既能扎根于国内市场又能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海航的发展历程中,企业文化与事业的发展盘根错节地交融在一起。企业文化的力量推动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成了海航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海航以“内修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外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之精华”为主要特点的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成果,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开放包容的、融合创新的胸怀吸取一切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和文化。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赋予了海航人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激励诲航人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海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倡“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和“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企业理念,鼓励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善待他人,关注自己的人生品质;把“至诚、至善、至精、至美”作为海航的企业宗旨,以追求事业上的进取和成功;以“诚信、业绩、创新”作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鞭策和激励着每位员工,取得更大的成绩。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加强子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和主人翁精神,使海航充满了朝气,企业文化在海航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海航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实现了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海航先后对美兰机场、长安航空公司、新华航空公司、山西航空公司、北京燕京饭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进行了重组、改造。海航的重组不是简单地将人员、资产、飞机、航线相互融通,更重要的是成功嫁接了海航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使重组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这种有意识、有步骤、积极引入的海航文化体系,以深层次的文化整合营造了一个平等、融洽、友好、合作的良好氛围,为成功合作、共图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重组双方各技术部门的协调、统一和各级各类人员的理解、信任,加快了企业购并的速度,确保了重组改造的质量。
海航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的提升中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组织制度和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海航党委强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教育员工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与组织的一致性、协调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中,把企业文化培训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力争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企业发展中,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海航企业的管理干部每年至少参加1次企业文化培训,由陈峰书记亲自主讲企业文化,讲做人修身的道理;每逢新员工加入海航,企业文化课程成为第一必修课,要求新员工系统地领悟海航的企业文化,学会做人修身,作好海航人;海航每年都要根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增加或更新企业文化的内容,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理论,使企业文化与产业链的发展向融合,完善和形成海航企业文化生态;为使全体员工心领神会海航文化的精髓,海航向职工发放了《海航员工守则》、《海航管理干部守则》、《传统文化导读》、《精进人生》、《海航故事》、《论“诚信、业绩、创新”》等员工必读教材,有组织有制度地推广企业文化,教育广大员工,促使海航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海航党委在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除要求党员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外,还要带头学习企业文化,做实践企业文化的模范。海航要求管理干部要做到“三为一德”,即为人之君、为人之亲、为人之师、以德平天下人心;要求一般员工做到“海航同仁共勉十条”,即:“团体以和睦为兴盛,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健康以慎食为良药,诤议以宽恕为旨要;长幼以慈爱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凡事以预立而不劳,接物以谨慎为根本”。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既融合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又与《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在海航党委的领导和影响下,各级党组织干部以企业文化为重要内容,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
三、坚持以党的先进性推动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
海航集团及海航党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自身的力量影响企业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觉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理念。从2000年起,海航党委在联手扶贫点琼中县和平镇建立国情教育基地。安排新员工、新党员到教育基地访贫问苦,慰问当地人民,接受国情教育;海航党委常年组织党员开展救助贫困(失学)儿童活动;2003和2004年,海航党员采取“一对一”形式资助海南省白沙县、保亭县、定安县等地200多名贫困儿童学费;2005年,海航党员开展“三帮一,救助1000名失学儿童”社会公益活动,全集团党员、员工共认捐1182名贫困儿童学费,捐款达到38万多元,这项活动同时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天津、海南海口、海南定安、海南三亚8个地方举行,得到当地人民热烈称赞;自2001年起,海航用机上机票拍卖“幸运之旅”所得收入的半数建立“幸运之旅扶贫捐助专项基金”;2005年,海南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为支援海南人民抗旱救灾,海航党委在集团内部开展声势浩大的捐款活动,广大员工、尤其是党员踊跃捐款,成为海南捐款最多的企业;2004年7月起,海航出资500万元支持全国防盲指导组发起的“青藏高原光明行”活动,海航的赞助,可以使全国防盲指导组从2004~2013年的10年间,指派眼科专家对西藏失明的白内障患者无偿进行复明手术。12年来,海航为社会提供了21000多个就业机会,先后向各项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8000多万元,累计向国家政府上缴利税26亿元,
海航事业的发展深深根植于辽阔的土地,她始终以“绿叶对根”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忘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海航以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胸怀,把社会责任感提到了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以“诚信、业绩、创新”理念统领工作,创造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世界级优秀企业。
近年来,海航的党建工作多次得到了海南省委和中组部的肯定,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2001年,海航党委荣获省委授予的“海南省先进党委”荣誉称号;海航党委以及下属美兰机场党委、飞行部党总支被海南省企业工委(现海南省国资委党委)评为200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海航被海南省委宣传部等五家单位联合评为1995~2003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海航党委书记陈峰同志光荣当选中共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和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海航党委被海南省企业工委评为先进党委;2004年,海航党建工作经验在中组部举行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讨会”上被介绍;2005年,海航党委被海南省委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海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载着创造“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建设中国民航强国的重大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随着海航事业的飞跃,各种深层矛盾也会进一步显现,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任务会更艰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海航党委坚定信心,勇于实践,加强研究,把握规律,就一定会使海航的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执笔人:吕健华)
责任编辑 柳波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6-0046-03
海南航空成立于1993年,历经12年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以航空运输为主业,横跨机场管理、酒店旅游、金融证券、基建房地产和信息等相关产业,拥有员工两万余人的国内第一家规范化的大型股份制航空公司。纵观海航12年的发展轨迹,有一条线索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团结和鼓励海航人克服困难,确保海航改革与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这就是党的组织和海航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信念。海航始终不渝地坚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海航事业蒸蒸日上。
一、坚持党建工作与海航的改革发展有机结合
海航由区域性航空公司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公司,在产业结构上不仅具有航空运输业,还以主业为核心,延伸至上下游相关产业,构建了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海航先后对美兰机场、长安航空公司、新华航空公司、IU西航空公司、北京燕京饭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等企业进行了重组、改造。
海航党委根据集团的规模和布局,对党的组织机构做出相应调整,使之更加有效地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海航开拓性地成立了区域企业党委,对各成员企业党组织实行行业性垂直式管理,实现了党政统一。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上级党组织精神的传达贯彻,从组织上、思想上保证了海航对购并企业的顺利重组,加快了海航企业文化在重组企业中的传播,增强了集团的凝聚力;同时,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重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加快重组企业融入海航集团经营体系,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海航在经济规模扩张中,以资产为纽带,统一各成员企业党群组织隶属关系,理顺党政关系。海航党委面对新的发展局面,提出“海航发展到哪里,海航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经营手段,股权结构变动的常态化,使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随着我国资产产权交易行为的日益规范和频繁,企业之间并购、重组现象也日益增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制企业之间相互控股,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关系也因此互相流动、转移、不断重组。企业之间的重组与变化往往使党的组织关系纷乱复杂、频繁多变,有些企业党组织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不确定状态,“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上级”的情况时有发生。海航面对企业重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弊病,根据其组织机构的发展,合理设置和调整企业各级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使每位党员都有党组织管理。
海航不断控股重组了美兰机场、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凤凰机场和西安民生集团、滩坊机场、东营机场等十余家企业,在完成人、财、物整合的同时,积极协商企业原来所属的上级党组织,将该企业的党组织隶属关系迅速调人海南,由海航党委实施统一管理。组织关系调入海航后,重组企业紧接着建立了新一届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理顺重组企业的党政关系,划归海航党委管理。
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有效地提高于党组织活动的效率。海航党委根据党的章程,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对党的管理机构、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调整,在企业内部开拓性地设立了地区(北京、上海、西安、三亚)企业党委,负责监督党的政策和海航党委命令在该地区的贯彻和执行情况,并代表海航党委开展与当地党政机关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协调活动。在地区党委管辖下,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再设党委,党员人数较少的单位设党总支或党支部。其目的在于增强海航党的凝聚力和党的管理半径,使党的建设更加有效地贴近一线、贴近基层,更加有效地发挥集团的集体优势,把各种力量、各种资源更加有效地组合。
区域企业党委的设立解决了海航党委与各地区党的基层组织之间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沟通和协调上的不便,充分发挥了企业内部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用思想工作、政治领导方式团结广大员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企业党组织利用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海航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党的组织活动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海航连续多年保持“七一”上党课的优良传统。每逢党的生日,海航党委陈峰书记总是亲自给广大党员讲党课,提醒每一位党员时时不要忘记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每当党中央及所在地党组织召开重大会议,海航党委都采取适当的形式,迅速将上级党组织的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到下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海航党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作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海航党委在企业内部网上开辟了“党群工作”专栏,设置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学习园地”、“党群活动通知”等版块,刊登党的知识,进一步扩大了党群工作情况交流和广大党员学习的阵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诲航党委设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确保这项活动在海航取得实效。
海航党委适时调整党的组织机构和党组织活动方式,不仅着眼于海航现实的发展,更着眼于海航的未来。海航背负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而努力的重任,将未来锁定在建设中华民族的世界级航空品牌和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集团人数将达到34万人,并且涵盖3~4个产业。海航党委将会努力探索建立健全党组织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海航由区域性航空公司成长为初具规模的航空集团,创建了一套既能扎根于国内市场又能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海航的发展历程中,企业文化与事业的发展盘根错节地交融在一起。企业文化的力量推动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成了海航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海航以“内修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外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之精华”为主要特点的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成果,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开放包容的、融合创新的胸怀吸取一切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和文化。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赋予了海航人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激励诲航人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海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倡“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和“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企业理念,鼓励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善待他人,关注自己的人生品质;把“至诚、至善、至精、至美”作为海航的企业宗旨,以追求事业上的进取和成功;以“诚信、业绩、创新”作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鞭策和激励着每位员工,取得更大的成绩。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加强子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和主人翁精神,使海航充满了朝气,企业文化在海航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海航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实现了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海航先后对美兰机场、长安航空公司、新华航空公司、山西航空公司、北京燕京饭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进行了重组、改造。海航的重组不是简单地将人员、资产、飞机、航线相互融通,更重要的是成功嫁接了海航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使重组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这种有意识、有步骤、积极引入的海航文化体系,以深层次的文化整合营造了一个平等、融洽、友好、合作的良好氛围,为成功合作、共图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重组双方各技术部门的协调、统一和各级各类人员的理解、信任,加快了企业购并的速度,确保了重组改造的质量。
海航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的提升中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组织制度和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海航党委强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教育员工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与组织的一致性、协调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中,把企业文化培训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力争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企业发展中,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海航企业的管理干部每年至少参加1次企业文化培训,由陈峰书记亲自主讲企业文化,讲做人修身的道理;每逢新员工加入海航,企业文化课程成为第一必修课,要求新员工系统地领悟海航的企业文化,学会做人修身,作好海航人;海航每年都要根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增加或更新企业文化的内容,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理论,使企业文化与产业链的发展向融合,完善和形成海航企业文化生态;为使全体员工心领神会海航文化的精髓,海航向职工发放了《海航员工守则》、《海航管理干部守则》、《传统文化导读》、《精进人生》、《海航故事》、《论“诚信、业绩、创新”》等员工必读教材,有组织有制度地推广企业文化,教育广大员工,促使海航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海航党委在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除要求党员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外,还要带头学习企业文化,做实践企业文化的模范。海航要求管理干部要做到“三为一德”,即为人之君、为人之亲、为人之师、以德平天下人心;要求一般员工做到“海航同仁共勉十条”,即:“团体以和睦为兴盛,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健康以慎食为良药,诤议以宽恕为旨要;长幼以慈爱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凡事以预立而不劳,接物以谨慎为根本”。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既融合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又与《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在海航党委的领导和影响下,各级党组织干部以企业文化为重要内容,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
三、坚持以党的先进性推动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
海航集团及海航党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自身的力量影响企业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觉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理念。从2000年起,海航党委在联手扶贫点琼中县和平镇建立国情教育基地。安排新员工、新党员到教育基地访贫问苦,慰问当地人民,接受国情教育;海航党委常年组织党员开展救助贫困(失学)儿童活动;2003和2004年,海航党员采取“一对一”形式资助海南省白沙县、保亭县、定安县等地200多名贫困儿童学费;2005年,海航党员开展“三帮一,救助1000名失学儿童”社会公益活动,全集团党员、员工共认捐1182名贫困儿童学费,捐款达到38万多元,这项活动同时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天津、海南海口、海南定安、海南三亚8个地方举行,得到当地人民热烈称赞;自2001年起,海航用机上机票拍卖“幸运之旅”所得收入的半数建立“幸运之旅扶贫捐助专项基金”;2005年,海南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为支援海南人民抗旱救灾,海航党委在集团内部开展声势浩大的捐款活动,广大员工、尤其是党员踊跃捐款,成为海南捐款最多的企业;2004年7月起,海航出资500万元支持全国防盲指导组发起的“青藏高原光明行”活动,海航的赞助,可以使全国防盲指导组从2004~2013年的10年间,指派眼科专家对西藏失明的白内障患者无偿进行复明手术。12年来,海航为社会提供了21000多个就业机会,先后向各项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8000多万元,累计向国家政府上缴利税26亿元,
海航事业的发展深深根植于辽阔的土地,她始终以“绿叶对根”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忘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海航以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胸怀,把社会责任感提到了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以“诚信、业绩、创新”理念统领工作,创造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世界级优秀企业。
近年来,海航的党建工作多次得到了海南省委和中组部的肯定,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2001年,海航党委荣获省委授予的“海南省先进党委”荣誉称号;海航党委以及下属美兰机场党委、飞行部党总支被海南省企业工委(现海南省国资委党委)评为200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海航被海南省委宣传部等五家单位联合评为1995~2003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海航党委书记陈峰同志光荣当选中共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和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海航党委被海南省企业工委评为先进党委;2004年,海航党建工作经验在中组部举行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讨会”上被介绍;2005年,海航党委被海南省委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海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载着创造“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建设中国民航强国的重大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随着海航事业的飞跃,各种深层矛盾也会进一步显现,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任务会更艰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海航党委坚定信心,勇于实践,加强研究,把握规律,就一定会使海航的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执笔人:吕健华)
责任编辑 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