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何以“问”出监督实效

来源 :人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6月开展的第一次专题询问,开创了专题询问工作的历史先河。之后,为数众多的地方人大常委会陆续开展了专题询问的实践探索。时至今日,专题询问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正在逐渐走向常态化。
  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是询问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方式。询问,作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利,是指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报告和议案时,对工作和文件等内容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清楚时,要求本级有关国家机关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一种监督形式。专题询问作为对询问制度的探索创新之举,也属于询问的范畴,它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就监督对象某一方面的工作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专题询问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而进行的,无论是“问”还是“答”都更具针对性 ,在问题的关注度和回答的集中度、剖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较一般的询问更胜一筹。正因如此,它能使议题的审议更为深入,能够更为有效地督促监督对象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
  然而,任何工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专题询问当然也不能例外。专题询问要真正取得监督实效,就必须认真抓好三个主要环节,一是询问前的细致准备,二是询问现场的精心组织,三是询问后的跟踪督办。上述三个环节又可分别称为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和督办环节,它们之间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其中,第二个环节是专题询问区别于其他议题审议的重要环节,也是专题询问能否取得监督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展专题询问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这一关键环节,切实提高现场询问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在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过程中,询问者常常不能发出有“辣味”的声音,甚至有人根本就不想在专题询问现场发声,担心把握不好提问的尺度而让应询人难堪,从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于自身担负的监督职能以及人大与其监督对象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存在着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长期以来,“多些换位思考,少些批评挑剔”这一貌似正确的理由,一直在左右着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监督思维,“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成了他们怕影响所谓的各种关系的借口。这种认识和态度,事实上是对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的误解或曲解。
  正确理解和把握监督和支持的关系,是有效开展专题询问的重要前提。所谓人大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的意志,运用国家权力,依照法定形式和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和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处理的行为。我们不能把监督等同于支持,因为在有关人大监督的法律文本中,从来也没有把监督解释成支持或者把支持解释成监督的依据。而且,监督和支持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根本不同的概念。支持是指对对方的鼓励和帮助,而监督则是指监督者控制被监督者,使之按照既定的方向和轨道工作。然而,强调监督不是支持,并不意味着监督排斥支持。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作为其监督对象的各个国家机关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其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依法独立负责地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所决定,人大对其监督对象的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支持和促进。我们常说的“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正是一个在此意义上的严肃命题。
  人大的监督权是法定的,过于强调支持而忽视甚至放弃监督,是一种失职行为,是不作为、不担当的表现。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把监督放在首要的位置,不断强化监督的刚性,凸显监督的合法权威性。对此,每一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其监督对象都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而且,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还必须将此认识体现于准确地把握和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关系的行动之中。只有如此,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才能在开展专题询问时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触及矛盾,才会让被监督者坦然应答提问者的提问,虚心接受询问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进而真正树立起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应有权威。
  第二,要努力彰显专题询问的本质特点。在举行专题询问时,询问人想提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在被询问人对询问的具体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即问即答,这是专题询问的最起码的常识。然而,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组织专题询问时,每每热衷于事先设计好提问的问题,交由被监督者提前做好“答卷”,再在常委会会议上原封不动地“背答案”,甚至“读答案”。这种“开卷考试”式的“善意”安排,让本应充分彰显人大监督特质的庄严的专题询问变成了堂而皇之的走过场 ,从而使专题询问应有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严重背离了专题询问制度设计的初衷。要避免专题询问走过场,就必须以“闭卷考试”式的问答替代“开卷考试”式的问答。“闭卷考试”式的问答,不仅能够充分彰显专题询问的本质特点,而且还可以检验被监督者对相关法律法规、自身工作的熟悉程度,以及其綜合素质和履职表现,从而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其任命的工作人员进行任后监督。
  彰显自身本质特点的专题询问还必须能够“问”到关键处,“问”得有分量。然而,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专题询问时,无论是提问者的“问”,还是应答者的“答”,都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谈成绩的多,谈不足的少;官话套话多,真言诤言少。这种现象在提问者一方体现得尤为明显,其结果自然是导致专题询问浮于表面,提出的审议意见也必然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
  专题询问要真正“问”出监督实效,就必须合理设“问”并严肃发“问”。“问”的合理性标准,应该是充分体现出“精”“深”“专”等特点。所谓“精”,是指问题的设计要精益求精,不必面面俱到。所谓“深”,是指提出的问题要切中要害和实质,以免被询问者简单应付甚或消极应付。所谓“专”,就是要求提问者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紧扣既定议题的针对性,不能涉及与既定议题无关的内容。   第三,要重视现场询问的时间控制。时间是影响专题询问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时间控制,既能保证充分的提问与应答,又能避免问答的拖沓与敷衍;不仅能让尽可能多的与会人员有发言的机会,而且还能倒逼与会人员提高发言的针对性和质量,有效遏制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在专题询问现场的时间控制上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确保充足的询问时间。一般说来,专题询问的议题都是较为重大而复杂的现实问题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倘若询问时间过于短促,就很难问深问透、答深答透,从而也就难免敷衍了事。从已有的专题询问来看,在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专题询问议题作为人大常委会会议议题之一开展询问,二是将专题询问议题作为唯一的议题设专场进行询问。二者孰优孰劣,实难一言以蔽之。一般说来,究竟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应该依据议题的大小和问题的多少来确定。但是,不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都必须确保充足的询问时间。其二,要明确要求限时发言。关于审议发言的时限,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就有明确规定:“在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不超过十分钟;在联组会议和分组会议上,第一次发言不超过十五分钟,第二次对同一问题的发言不超过十分钟。事先提出要求,经会议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长时间。”由此可见,专题询问限时发言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章可循。
  第四,要强化专题询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专题询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既是专题询问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接受人民群众对其监督工作进行监督、避免专题询问流于形式的有效措施。
  梳理全国各地人大常委会的实践探索成果可以发现,在增强专题询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方面已有如下积极尝试。一是邀请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到现场列席专题询问。在此方面,有的人大常委会只邀请人大代表和群众列席会议,但不允许他们参与询问。例如,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开展专题询问时,“人大代表和经过申請的群众可以列席会议,但不能进行询问”。有的人大常委会则不仅邀请人大代表和群众列席会议,而且还允许他们参与询问。例如,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规定,举行专题询问时,受邀列席的人大代表和群众可以以询问人的身份随机提问。应当肯定,邀请人大代表和群众列席会议,是增强专题询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方式之一。至于列席人员可否参与专题询问,可另当别论。二是将询问过程向社会公开。例如,《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试行)》第二十一条就明确规定:“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协调安排新闻媒体做好专题询问的宣传报道工作。新闻媒体根据专题询问工作方案的安排……对现场询问可以进行网络直播、电视直播或者录播。”据有关报道显示,上述有益的尝试都收到了预料之中的良好效果。正因如此,这些尝试颇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和完善,并在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予以复制或推广。
  (作者系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其他文献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要持续发挥优势作用,在监督推动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作为人大代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法律规定行使监督职权,履行监督职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助推器”的作用。要依托“专业代表小组”“人大代表之家(站)”等履职平台,围绕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交通出行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事项开展视察,监督和推动政府及职能部门落实好各项举措,统筹
期刊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采取听取汇报、现场察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就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查组建议:县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市场监管效能;加大监管力度,着力维护市场监管秩序;强化保障力度,努力提升市場监管水平。(杨景锋)
期刊
规范性文件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因此,这类文件是否合法、合理,直接影响到宪法法律的实施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20年3月27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全票修订通过了《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5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加强人大立法监督、健全备案审查制度、解决备案审查工作中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紧跟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础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期刊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经济特区是特殊历史时期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政策优势的“特”将逐步淡化乃至消失,特区立法权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显然,这是对经济特区的一种狭隘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庆祝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求深圳打造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各地地方性法规对婚假规定的不同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了“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授权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立法。截至目前,全国34个省级地方,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其他30个省、直辖市都修改了各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仅以婚假为例,各地人大的地方立法对婚假天数也作出了调整,从3天到30天不等。笔者认为,婚假天数
期刊
人大新闻宣传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宏大主题,把充分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激发全社会增强制度自信作为核心内容,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舆论导向,通过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通过创新实践和具体成效,不断扩大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文以近几年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谈谈人大新闻
期刊
区域协同立法是近年来立法中的一个新领域、新课题。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发挥区域立法对區域协调发展的引领与保障作用,建立和巩固区域内的共同价值导向与共同行为准则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  一、区域立法的必要性  (一)区域立法是发挥立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和保障作用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区域合作,建立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人大代表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履行代表职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监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16年9月印发了《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
期刊
基层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制度平台和有效载体。加强地方人大自身建设,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基于此,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兰州市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兰州市现有3县5区、60个乡镇和54个街道。现实有全国、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