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微小RNA调控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incent_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微小RNA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细胞表达水平的调节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种"序列原理预测出对ACE基因具有调节作用的微小RNA,基于种系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筛选。调节ACE的候选微小RNA在培养中的大鼠心肌细胞中进行增强和抑制处理;同时,利用蛋白印迹杂交实验观察ACE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此验证候选微小RNA和ACE的关系。结果 miR-27a和miR-27b被预测为对ACE具有调节作用的最佳候选微小RNA,因此对其实施实验验证。以miR-27a和27b增强处理心肌细胞48
其他文献
目的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实施不同缺血后处理,观察其对大脑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为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成年SD大鼠2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
目的:探讨药物代谢酶N-乙酰化转移酶1(NAT1)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和AS-PCR技术检测中国湖北地区无血缘关系的IBD患者10
<正>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缺血级联反应,涉及多种机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通过降解基底膜,破坏血脑屏障,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激活炎性细胞因子,
目的:通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氟伐他汀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及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
目的: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单个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NO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单个核细胞,内毒素预处理采用脂多糖(LPS)0.1μg/ml孵育24h,然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与核因子-κB(NF-κB)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两者问的关系,以探讨NF-κ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