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可持续性的建筑发展模式,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贯彻环境保护思想,关注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本文探讨了生态建筑观与环保理念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环保理念;居住建筑设计;体现
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倡导下,基于生态策略的建筑设计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新时期下的建筑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舒适度要求,还需要符合生态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标准。
1、生态建筑设计理论
生态建筑的开发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技术工程,是多种技术体系的一个集合。在生态建筑的建设中往往要涉及到水环境系统、能源体系、光线条件以及废物处理机制。归结来看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自然资源的科学高效地利用,尤其是对土地资源、能源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浪费,并做好生活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减少生活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建筑中的能源系统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发展趋势。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环节中要充分重视能源体系的构建,对建筑中的能源供应体系进行单独的设计施工,将能源体系的设计与生态建筑设计进行整体的构思与考虑,提升能源供应体系在整个生态建筑中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将能源在生态建筑中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从能源供应的角度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最后,作为现代科技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生态建筑逐步体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倾向。而这种智能化的实现是将建筑中信息管理与通讯技术转为自动化模式。因此,做好建筑生活设施与家庭智能化建设的有效连接,利用智能化技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发展理念融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之中,将成为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
2、生态建筑观与环保理念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1生态建筑中通风、光照等科学的设计
通风与光照作为体现居住环境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改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建筑空间中的通风与光照的舒适度,最基本的手段是对建筑的布局与设计进行科学的构建,通过建筑的平面布局、三维体系构建,利用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增强建筑中通风性与透光率,从而大大提升建筑本身的空气流通性。同时生态建筑之中对光照条件的合理调控,能够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同时提升房间自身的温度调控能力。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通过悬挂遮阳等建筑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阳光直射,降低光线辐射对于室内温度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要与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实际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的分析,对建筑物中的建筑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此来满足建筑的光照需求。
2.2 进行生态建筑的绿化与水体设计的优化
建筑密度的增加以及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使得在居民建筑区极有可能出现“热岛”效应。因此为了避免热岛效应在建筑区的出现,就需要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整体的各个设计阶段中,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利用植被绿化与水体资源的科学搭配来降低热岛效应,从而构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高水平生态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绿化面积的简单增加。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追求建筑区绿化面积的增加,没有对水体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其最终的结果难免不能满足方案设计的最终目的与居住环境的改善,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大量的资金被用于绿化的管理与植被的灌溉,造成了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建筑成本的提高。因此为了避免热岛效应在建筑区中的出现,就需要将生态建筑中的绿化与水体环境进行综合地考虑与设置,充分利用植被绿化与水体环境在降低热岛效应,降低建筑区热量排出方面的作用,将二者合理搭配,从而在降低整个建筑区热岛效应的同时,降低绿化植被与水体环境的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同时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态建筑的舒适性。
2.3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资源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建筑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建筑小区来说,其主要建筑内应有室内给排水系统,从而确保合格的用水供给和畅通的排水处理。另一方面还应有相应的室外给排水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大面积的绿地以及小区内道路路面的养护和浇洒,是保证该小区清洁和舒适的重要物质条件。小区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将雨水收集后作为非饮用水系统的使用,是当前绿色生态建筑进行水资源节约和小区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系统收集的雨水将主要用于景观绿化处理以及用户冲厕用水等。
2.4生态技术与材料的运用
在生态建筑小区建设中,应尽量使用绿色建材。建筑材料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应尽量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于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技术成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建筑的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
2.5保温节能墙体的选择
由于内保温法的工作效率偏低且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容易对二次装修造成极大的不便利,所以当前采用较多的为外保温墙体。同内保温节能墙体相比,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热工作效率,对建筑结构的保护以及室内空间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6太阳能利用
从当前我国的太阳能技术发展现状来看,最为成熟和先进的应用是太阳能热水技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另一方面,被动式太阳房以及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也已经初步建成,但是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太阳能热水器凭借着其低价格和方便性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绿色生态建筑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应对于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统筹考虑,避免二次安装和二次投入问题的出现。
结语:
总之,生态建筑理论的建设采用的是先进的建筑学理论,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其主要特点,也就是在建筑物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产生消耗或减少消耗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耀珑.建筑与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建筑产业,2015(11).
[2]黄启城.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建筑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6(23).
[3]劉建平.试论建筑建筑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07).
[4]王葆霞.新型建筑材料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6(14).
[5]刘志峰.房地产走向技术兴业[J].中国房地产业.2014.11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环保理念;居住建筑设计;体现
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倡导下,基于生态策略的建筑设计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新时期下的建筑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舒适度要求,还需要符合生态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标准。
1、生态建筑设计理论
生态建筑的开发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技术工程,是多种技术体系的一个集合。在生态建筑的建设中往往要涉及到水环境系统、能源体系、光线条件以及废物处理机制。归结来看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自然资源的科学高效地利用,尤其是对土地资源、能源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浪费,并做好生活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减少生活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建筑中的能源系统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发展趋势。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环节中要充分重视能源体系的构建,对建筑中的能源供应体系进行单独的设计施工,将能源体系的设计与生态建筑设计进行整体的构思与考虑,提升能源供应体系在整个生态建筑中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将能源在生态建筑中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从能源供应的角度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最后,作为现代科技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生态建筑逐步体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倾向。而这种智能化的实现是将建筑中信息管理与通讯技术转为自动化模式。因此,做好建筑生活设施与家庭智能化建设的有效连接,利用智能化技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发展理念融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之中,将成为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
2、生态建筑观与环保理念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1生态建筑中通风、光照等科学的设计
通风与光照作为体现居住环境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改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建筑空间中的通风与光照的舒适度,最基本的手段是对建筑的布局与设计进行科学的构建,通过建筑的平面布局、三维体系构建,利用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增强建筑中通风性与透光率,从而大大提升建筑本身的空气流通性。同时生态建筑之中对光照条件的合理调控,能够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同时提升房间自身的温度调控能力。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通过悬挂遮阳等建筑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阳光直射,降低光线辐射对于室内温度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要与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实际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的分析,对建筑物中的建筑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此来满足建筑的光照需求。
2.2 进行生态建筑的绿化与水体设计的优化
建筑密度的增加以及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使得在居民建筑区极有可能出现“热岛”效应。因此为了避免热岛效应在建筑区的出现,就需要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整体的各个设计阶段中,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利用植被绿化与水体资源的科学搭配来降低热岛效应,从而构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高水平生态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绿化面积的简单增加。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追求建筑区绿化面积的增加,没有对水体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其最终的结果难免不能满足方案设计的最终目的与居住环境的改善,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大量的资金被用于绿化的管理与植被的灌溉,造成了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建筑成本的提高。因此为了避免热岛效应在建筑区中的出现,就需要将生态建筑中的绿化与水体环境进行综合地考虑与设置,充分利用植被绿化与水体环境在降低热岛效应,降低建筑区热量排出方面的作用,将二者合理搭配,从而在降低整个建筑区热岛效应的同时,降低绿化植被与水体环境的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同时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态建筑的舒适性。
2.3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资源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建筑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建筑小区来说,其主要建筑内应有室内给排水系统,从而确保合格的用水供给和畅通的排水处理。另一方面还应有相应的室外给排水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大面积的绿地以及小区内道路路面的养护和浇洒,是保证该小区清洁和舒适的重要物质条件。小区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将雨水收集后作为非饮用水系统的使用,是当前绿色生态建筑进行水资源节约和小区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系统收集的雨水将主要用于景观绿化处理以及用户冲厕用水等。
2.4生态技术与材料的运用
在生态建筑小区建设中,应尽量使用绿色建材。建筑材料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应尽量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于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技术成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建筑的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
2.5保温节能墙体的选择
由于内保温法的工作效率偏低且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容易对二次装修造成极大的不便利,所以当前采用较多的为外保温墙体。同内保温节能墙体相比,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热工作效率,对建筑结构的保护以及室内空间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6太阳能利用
从当前我国的太阳能技术发展现状来看,最为成熟和先进的应用是太阳能热水技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另一方面,被动式太阳房以及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也已经初步建成,但是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太阳能热水器凭借着其低价格和方便性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绿色生态建筑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应对于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统筹考虑,避免二次安装和二次投入问题的出现。
结语:
总之,生态建筑理论的建设采用的是先进的建筑学理论,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其主要特点,也就是在建筑物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产生消耗或减少消耗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耀珑.建筑与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建筑产业,2015(11).
[2]黄启城.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建筑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6(23).
[3]劉建平.试论建筑建筑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07).
[4]王葆霞.新型建筑材料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6(14).
[5]刘志峰.房地产走向技术兴业[J].中国房地产业.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