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當孩子们参观抽象艺术展览的时候,总是有一部分孩子脱口而出“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抽象艺术?原因就是孩子们没有主动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没有主动与抽象艺术的意象产生交集,所以“看不懂”就是真不懂。例如,老师要让孩子知道“风在哪里?”,那么就需要孩子生成一个主动感受、寻找、思考、认同与风相关的思考以及领悟的过程,然后才能知道看不见的风原来可以在自己的感受中清晰地感觉到。孩子们对抽象画的深度审美就像让孩子们寻找看不见的风,寻找微风吹来的种种感觉以及各种风真实存在的现象。
【关键词】主动感受;寻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83-02
抽象是什么?抽象与具象相对而言,最早来源于哲学,其本意是:从具体事物中舍去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例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书刊载的亨利摩尔的青铜雕塑作品《母与子》,这件雕塑作品把母亲和孩子的五官抽象为零,整个雕塑作品是以母亲和孩子的外形轮廓为主要造型手段,雕塑家只是把母亲和孩子的外形作为一个意象,一个母爱的意象,一个母与子的温馨场景,老师利用这个场景产生的意境引导孩子在自己的脑海里清晰地描绘与母爱相关联的种种回忆,温习母亲给自己带来的美好回忆,孩子用回忆将母亲的肖像细节逐渐完善起来,母亲的形象活起来,有了对话,有了欢笑,营造了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母爱领地。艺术作品越抽象,这个抽象的意境越深远,孩子的想象越丰满,孩子脑海中的母亲形象越清晰可辩。在亨利摩尔创作的《母与子》雕塑作品面前,如果老师能带领孩子全情投入参与角色情景,那么孩子们儿时的记忆会瞬间把这张抽象省略五官等细节的母亲的脸详细地填充上自己母亲的五官特征,会在这座抽象且模糊的雕塑面前让自己的情绪彰显出自己对母爱的诠释:小时候,跌倒时双眼噙着泪花,母亲总是张开怀抱拥孩子入怀;快乐时与母亲的温馨拥抱;想着想着心就渐渐柔软了,松弛了,被母爱滋润了,融化了,感动了。于是,抽象的艺术作品就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造就了深度审美空间。雕塑家亨利摩尔使用的雕塑材料是古老的金属青铜,这些闪烁着光泽的青铜不正是赞美着从古至今母爱的久远与坚强吗?总之,欣赏《母与子》的观众越多,这位抽象的母亲形象就会越多,母与子的故事就会越丰满,情景就会更加生动,抽象画家创造的抽象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大。这样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就会觉得,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区别就是一朵花与一个大花园的区别。如果说亨利摩尔的雕塑《母与子》是半抽象半具象的艺术作品,那么孩子们在欣赏纯粹的抽象艺术又会产生怎样的审美情绪和审美空间呢?
纯粹的抽象艺术分为热抽象与冷抽象。在照相机出现以后,照相技术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极大冲击力。许多画家不知所措,于是,画家们想让绘画艺术与照相技术有纯粹的区别,他们思考着把绘画变成了照相机不能超越的绘画艺术。于是,其中一部分画家认为绘画艺术离开点线面三元素就是纸上谈兵,他们认为点线面就是每一幅绘画作品的灵魂元素。这部分画家就只用纯粹的点线面在画布上肆意挥毫泼洒,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接近疯狂的的点线面构成的一幅幅抽象作品,隐藏着画家们内心对现实的描画和想象。人们把这部分画家的绘画作品称为热抽象画派;还有一部分画家冷静理智地分析点线面的构成以及色彩的搭配布局,在画布上仔细推敲经营的抽象绘画作品,我们称他们的绘画作品为冷抽象画派。
美国画家波洛克是热抽象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幅抽象绘画《蓝棒no.11》,小学五年级的美术书刊载使用了这幅热抽象画派的抽象绘画作品,孩子们在欣赏这幅抽象绘画时,有点茫然了,整幅画面全部是点线面的无规律的随意交织,孩子被画家给出的模糊意象迷糊了,怎样让孩子走出迷糊,进入有序的欣赏境地呢?老师引导孩子从线条的交织意象领会欣赏:这些点线面交织出的纹理像极了小时候的万花筒这种玩具中的纷繁复杂的瞬息万变的花纹排列,正如多情的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样的意境;线条交织像一座五彩斑斓的冰山缓慢地融化成彩色的泪滴;像秋天那些极小极小的桂花点点摇曳着飘落,似乎是在秋风中用花香流淌自我;像天空中铺天盖地的排列有序的一朵朵五彩的云们手拉手的天真。画家像是把我们温柔地牵往美丽的梦境,在五彩丝线交织的梦境里我们可以得到随心遨游的快乐。在小学三年级美术书中刊载了中国画家吴冠中的热抽象画派的抽象绘画作品《春如线》,也许一部分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中的纯粹的秀丽的线条和纯粹的可爱的色点,不知道应该怎样进入画家设置的情景,怎样进入诗意盎然的春如线的春天意境?《春如线》这个题目就可以引领孩子看着想着这些线条仿佛在画中荡漾,孩子眨着清亮的眼睛想起曾经背诵的诗句“万丝垂下绿丝绦”,感觉到诗句与画面有了相似之处。画面的点线面的描画让孩子们看着看着就有了领会: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小点点是春天濛濛的丝丝小雨,或者是小雨飘向花间的惬意或者像春燕带向空中的泥点,又或者是春天的啼鸟在水边起起落落的欢腾跳跃。画家笔下那些红的绿的黑的黄的灰的线和点不就是春天大地中的生命涌动出的愉悦吗?这些看似紊乱的抽象线条在孩子们的快乐的想象和回忆中逐渐舒展了,有意境了,孩子懂了画家的挥毫泼洒的点线面的创意了。
蒙德里安是冷抽象的代表画家之一,小学五年级美术书刊载了他的抽象绘画作品《红、黄、蓝构图》,他的许多作品通常是理性地冷静地画出大小不等的黑色格子,并且在格子里面填涂上红黄蓝白橙等等纯色。孩子们欣赏《红、黄、蓝构图》这幅画的时候,如果只使用欣赏写实画的眼光欣赏作品,那么孩子们只能看见许多的彩色方形格子,孩子的眼睛只能体会到色彩对比形成的愉悦的感官刺激。但是,深沉的抽象艺术家想让学生欣赏品味他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的更加深沉的内容散发出来的美感。老师引导孩子主动参与画家作品营造的的想象力丰富的画面,引导孩子在欣赏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真实感知和体验,例如:阳光、草地、红苹果、妈妈的亲吻、湛蓝的天空、美好的友谊等等。孩子体会到格子里面的红色像装着一团火,仿佛是曾经在火炉旁得到的温暖吗?橙色的格子像一次忧郁彳亍街道边儿的那爿小窗户里面飘出来的奶茶香味儿吗?格子里面的黄色好像一片沙滩上跳动着的许多金色的光点,这些光点渐渐晃醒了沉睡在梦中的自己吗?格子里面的湖蓝色仿佛是儿时的摇篮旁散落下来的飘飘渺渺的妈妈哼唱的温柔摇篮曲。老师引导孩子想起来的这些经历和感受,渐渐在蒙德里安描绘的简洁的画面和有规则的画面排列中形成有节奏感的思绪律动。引导孩子们在这样的思绪中完成了深沉的抽象审美,孩子再长大,他们对抽象艺术作品会有更多体验以及更好的诠释。在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刊载了米罗的《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利莎》绘画作品,米罗是冷抽象画派的另一位代表画家之一,孩子们看见米罗的画中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动物和人物,非常兴奋,可是孩子们总找不到自己身边和画中有一摸一样的人物和动物。画家米罗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冷静地画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作。孩子欣赏画作的时候总是愿意相信在地球的另一端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热闹的王国。米罗的这幅抽象作品题目《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利莎》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思考这是一个(下转258页)(上接183页)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孩子看着画中有趣又奇怪的形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快乐思绪编织到米罗的画中。于是,米罗的抽象画在孩子的体会中活灵活现了。
总之,引导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欣赏领悟抽象艺术作品的深度美感,当他们站在抽象画作品面前,脱口而出的不再是“看不懂”,而是自觉地深度体会抽象绘画带给他们的另一个美妙的新颖的想象空间。于是,在抽象艺术面前,孩子们启动的情绪更加丰富了,美的情感也有了更多的依托,美的认知更加广泛了,对美的领略更加从容了。让这些丰富多彩的审美情绪一直伴随孩子们的生命健康美丽地成长吧。
参考文献
[1]罗玲.如何引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J].中华家教,2017(11):54-55.
[2]王炜.让“看得见”的音乐引导孩子的创造性思维[J].艺术评鉴,2017(09):110-113.
[3]王蓉.为孩子打开一扇金色的窗——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3):50.
【关键词】主动感受;寻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83-02
抽象是什么?抽象与具象相对而言,最早来源于哲学,其本意是:从具体事物中舍去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例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书刊载的亨利摩尔的青铜雕塑作品《母与子》,这件雕塑作品把母亲和孩子的五官抽象为零,整个雕塑作品是以母亲和孩子的外形轮廓为主要造型手段,雕塑家只是把母亲和孩子的外形作为一个意象,一个母爱的意象,一个母与子的温馨场景,老师利用这个场景产生的意境引导孩子在自己的脑海里清晰地描绘与母爱相关联的种种回忆,温习母亲给自己带来的美好回忆,孩子用回忆将母亲的肖像细节逐渐完善起来,母亲的形象活起来,有了对话,有了欢笑,营造了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母爱领地。艺术作品越抽象,这个抽象的意境越深远,孩子的想象越丰满,孩子脑海中的母亲形象越清晰可辩。在亨利摩尔创作的《母与子》雕塑作品面前,如果老师能带领孩子全情投入参与角色情景,那么孩子们儿时的记忆会瞬间把这张抽象省略五官等细节的母亲的脸详细地填充上自己母亲的五官特征,会在这座抽象且模糊的雕塑面前让自己的情绪彰显出自己对母爱的诠释:小时候,跌倒时双眼噙着泪花,母亲总是张开怀抱拥孩子入怀;快乐时与母亲的温馨拥抱;想着想着心就渐渐柔软了,松弛了,被母爱滋润了,融化了,感动了。于是,抽象的艺术作品就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造就了深度审美空间。雕塑家亨利摩尔使用的雕塑材料是古老的金属青铜,这些闪烁着光泽的青铜不正是赞美着从古至今母爱的久远与坚强吗?总之,欣赏《母与子》的观众越多,这位抽象的母亲形象就会越多,母与子的故事就会越丰满,情景就会更加生动,抽象画家创造的抽象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大。这样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就会觉得,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区别就是一朵花与一个大花园的区别。如果说亨利摩尔的雕塑《母与子》是半抽象半具象的艺术作品,那么孩子们在欣赏纯粹的抽象艺术又会产生怎样的审美情绪和审美空间呢?
纯粹的抽象艺术分为热抽象与冷抽象。在照相机出现以后,照相技术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极大冲击力。许多画家不知所措,于是,画家们想让绘画艺术与照相技术有纯粹的区别,他们思考着把绘画变成了照相机不能超越的绘画艺术。于是,其中一部分画家认为绘画艺术离开点线面三元素就是纸上谈兵,他们认为点线面就是每一幅绘画作品的灵魂元素。这部分画家就只用纯粹的点线面在画布上肆意挥毫泼洒,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接近疯狂的的点线面构成的一幅幅抽象作品,隐藏着画家们内心对现实的描画和想象。人们把这部分画家的绘画作品称为热抽象画派;还有一部分画家冷静理智地分析点线面的构成以及色彩的搭配布局,在画布上仔细推敲经营的抽象绘画作品,我们称他们的绘画作品为冷抽象画派。
美国画家波洛克是热抽象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幅抽象绘画《蓝棒no.11》,小学五年级的美术书刊载使用了这幅热抽象画派的抽象绘画作品,孩子们在欣赏这幅抽象绘画时,有点茫然了,整幅画面全部是点线面的无规律的随意交织,孩子被画家给出的模糊意象迷糊了,怎样让孩子走出迷糊,进入有序的欣赏境地呢?老师引导孩子从线条的交织意象领会欣赏:这些点线面交织出的纹理像极了小时候的万花筒这种玩具中的纷繁复杂的瞬息万变的花纹排列,正如多情的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样的意境;线条交织像一座五彩斑斓的冰山缓慢地融化成彩色的泪滴;像秋天那些极小极小的桂花点点摇曳着飘落,似乎是在秋风中用花香流淌自我;像天空中铺天盖地的排列有序的一朵朵五彩的云们手拉手的天真。画家像是把我们温柔地牵往美丽的梦境,在五彩丝线交织的梦境里我们可以得到随心遨游的快乐。在小学三年级美术书中刊载了中国画家吴冠中的热抽象画派的抽象绘画作品《春如线》,也许一部分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中的纯粹的秀丽的线条和纯粹的可爱的色点,不知道应该怎样进入画家设置的情景,怎样进入诗意盎然的春如线的春天意境?《春如线》这个题目就可以引领孩子看着想着这些线条仿佛在画中荡漾,孩子眨着清亮的眼睛想起曾经背诵的诗句“万丝垂下绿丝绦”,感觉到诗句与画面有了相似之处。画面的点线面的描画让孩子们看着看着就有了领会: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小点点是春天濛濛的丝丝小雨,或者是小雨飘向花间的惬意或者像春燕带向空中的泥点,又或者是春天的啼鸟在水边起起落落的欢腾跳跃。画家笔下那些红的绿的黑的黄的灰的线和点不就是春天大地中的生命涌动出的愉悦吗?这些看似紊乱的抽象线条在孩子们的快乐的想象和回忆中逐渐舒展了,有意境了,孩子懂了画家的挥毫泼洒的点线面的创意了。
蒙德里安是冷抽象的代表画家之一,小学五年级美术书刊载了他的抽象绘画作品《红、黄、蓝构图》,他的许多作品通常是理性地冷静地画出大小不等的黑色格子,并且在格子里面填涂上红黄蓝白橙等等纯色。孩子们欣赏《红、黄、蓝构图》这幅画的时候,如果只使用欣赏写实画的眼光欣赏作品,那么孩子们只能看见许多的彩色方形格子,孩子的眼睛只能体会到色彩对比形成的愉悦的感官刺激。但是,深沉的抽象艺术家想让学生欣赏品味他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的更加深沉的内容散发出来的美感。老师引导孩子主动参与画家作品营造的的想象力丰富的画面,引导孩子在欣赏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真实感知和体验,例如:阳光、草地、红苹果、妈妈的亲吻、湛蓝的天空、美好的友谊等等。孩子体会到格子里面的红色像装着一团火,仿佛是曾经在火炉旁得到的温暖吗?橙色的格子像一次忧郁彳亍街道边儿的那爿小窗户里面飘出来的奶茶香味儿吗?格子里面的黄色好像一片沙滩上跳动着的许多金色的光点,这些光点渐渐晃醒了沉睡在梦中的自己吗?格子里面的湖蓝色仿佛是儿时的摇篮旁散落下来的飘飘渺渺的妈妈哼唱的温柔摇篮曲。老师引导孩子想起来的这些经历和感受,渐渐在蒙德里安描绘的简洁的画面和有规则的画面排列中形成有节奏感的思绪律动。引导孩子们在这样的思绪中完成了深沉的抽象审美,孩子再长大,他们对抽象艺术作品会有更多体验以及更好的诠释。在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刊载了米罗的《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利莎》绘画作品,米罗是冷抽象画派的另一位代表画家之一,孩子们看见米罗的画中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动物和人物,非常兴奋,可是孩子们总找不到自己身边和画中有一摸一样的人物和动物。画家米罗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冷静地画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作。孩子欣赏画作的时候总是愿意相信在地球的另一端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热闹的王国。米罗的这幅抽象作品题目《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利莎》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思考这是一个(下转258页)(上接183页)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孩子看着画中有趣又奇怪的形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快乐思绪编织到米罗的画中。于是,米罗的抽象画在孩子的体会中活灵活现了。
总之,引导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欣赏领悟抽象艺术作品的深度美感,当他们站在抽象画作品面前,脱口而出的不再是“看不懂”,而是自觉地深度体会抽象绘画带给他们的另一个美妙的新颖的想象空间。于是,在抽象艺术面前,孩子们启动的情绪更加丰富了,美的情感也有了更多的依托,美的认知更加广泛了,对美的领略更加从容了。让这些丰富多彩的审美情绪一直伴随孩子们的生命健康美丽地成长吧。
参考文献
[1]罗玲.如何引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J].中华家教,2017(11):54-55.
[2]王炜.让“看得见”的音乐引导孩子的创造性思维[J].艺术评鉴,2017(09):110-113.
[3]王蓉.为孩子打开一扇金色的窗——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