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1.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
“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
“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
“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其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听他说”是一种倾听,除了以耳朵倾听学生的话外,更要用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情势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一个多么狂暴、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在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已被缓和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传话筒。全班可以分成四大组,每组的第一位学生是发话人,请后面同学把话传给最后一位同学(受话人),要其做或不做几件事,受话人接到请求后,用具体动作行为表现出来。这个游戏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看谁把话传得快、传得对、而且表演正确。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这样组织:①小组活动。拟一主题,小组成员踊跃讨论;②个人活动。查找有关资料并起草讲稿或列出讲话提纲;③小组活动。整合、排练小组介绍;④班级活动。小组介绍任务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通过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建立同学间协作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同一话题的多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再其次,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可知,英语的自学能力由以下几方面组成:a.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b.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c.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d.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预习和复习的作业;e.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使用电化教学设备;f.能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g.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1.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
“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
“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
“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其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听他说”是一种倾听,除了以耳朵倾听学生的话外,更要用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情势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一个多么狂暴、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在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已被缓和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传话筒。全班可以分成四大组,每组的第一位学生是发话人,请后面同学把话传给最后一位同学(受话人),要其做或不做几件事,受话人接到请求后,用具体动作行为表现出来。这个游戏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看谁把话传得快、传得对、而且表演正确。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这样组织:①小组活动。拟一主题,小组成员踊跃讨论;②个人活动。查找有关资料并起草讲稿或列出讲话提纲;③小组活动。整合、排练小组介绍;④班级活动。小组介绍任务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通过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建立同学间协作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同一话题的多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再其次,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可知,英语的自学能力由以下几方面组成:a.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b.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c.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d.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预习和复习的作业;e.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使用电化教学设备;f.能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g.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