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如何全面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并以今年省委1号文件下发各地组织实施。《纲要》提出: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40亿元,年均递增7%;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递增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55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加工转化能力预期达到3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预期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4.5%。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0元,年均递增6%左右;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60%。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我省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开发提升新产业。就是围绕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业建设,推动吉林由粮食大省、牧业大省向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迈进。规划了优质粮食生产、高标准牧业生产、优质饲草、农业特色特产以及农畜良种繁育推广等五大基地,建设以玉米、大豆、水稻、肉牛、生猪、肉鸡、肉鹅、肉羊、乳品、参茸林特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十大工程。到2010年,全省玉米、畜禽产品和园艺特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100亿元、1000亿元和600亿元,粮食综合加工率达到70%以上,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粮食加工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的70%以上。
(二)研发推广新技术。重点是以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载体,建立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运用超高产理论和生物工程技术,加快高产作物品种和优质畜禽品种选育。加快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到2010年,全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00个,畜禽品种(品系)10个,特产新品种20个,实现农作物新品种3—5年更新一次,畜禽品种种源每3年左右更新一次。
(三)规划建设新村镇。就是以村容镇貌整治为重点,从道路建设、安全用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方面入手,进行村镇整治。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四种模式,即:农村重点中心集镇模式、城市周边农村模式、一般农村模式、边远贫困农村模式。同时,注重培育、开发建设一批具有民俗传统、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特色风格的知名村镇。新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06—2007年,为启动试点阶段,在全省选择30个左右的镇、100个左右的村进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树立样板。第二阶段,2008—2010年,为深入实施阶段,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1/3的村完成阶段性改造任务。第三阶段,2011—2020年,为全面铺开阶段,全省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改造任务。
(四)培养造就新农民。主要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在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实施“人才孵化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改善农民的素质和农村人才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培养中小企业、合作组织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和勤劳致富能力。
(五)构建完善新体制。重点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农村金融投入体制。
(六)建立健全新机制。主要是建立完善政府支农的政策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实现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建立完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机制,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自愿、有偿、依法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七)培育发展新组织。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典型、强化培训、加快立法等综台措施,按照自愿、互利、协作、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全省发展到5000个,入社(会)农户150万户,使全省60%以上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购销,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八)拓展启动新市场。新农村建设要着眼启动农村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尤其是要发挥城市支持农村作用,依托大集团、大公司,围绕粮食、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建筑材料等,到农村建超市、搞批发,上连锁,运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延伸服务触角,扩大市场覆盖面。同时,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发展农村中小商户,培育多元市场竞争主体。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活跃城乡市场。加强标准化生产,整合农产品资源,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主动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与实施
(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扶持。“三项补贴”政策得到落实。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9.2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万元,增长3.7%;落实良种补贴资金22546万元;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补贴范围扩大到48个县(市、区),覆盖面达95%。落实农业“三项技术”专项补贴资金2500万元。省财政安排1亿元启动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安排1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安排l亿元资金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帮助农村解决教育、卫生和乡村两级组织人才需求问题。今年春耕期间全省种植业生产投入资金70.7亿元,比上年增加7.74%,是历年来全省春耕生产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在传导手段上,抓好信息化;在主推模式上,抓好产业化;在基础条件改善上,抓好设施化;在产品质量上,抓好标准化;在资源配置上,抓好集约化;在市场开发上,参与国际化。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685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为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30亿斤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就业能力。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8万人。预计今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3500元,比上年增长6%。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积极探索多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同时,搞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五)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主要是扩大农村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扶持范围,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扶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饮水建设投入力度,投资要比上年翻一番,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8250公里。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和通讯光缆的覆盖范围。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小水电、太阳能、沼气和秸秆气化,争取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1.5倍。
(七)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制度和办法。
(八)搞好新村建设改造试点工作。制定新村改造试点工作具体操作方案,全省确定36个乡镇和115个村作为试点单位,在规划布局、改造内容、建设标准、相关政策、组织领导、实施步骤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目前,试点村和试点乡镇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0月底基本完成试点村阶段性改造任务,2年内完成试点乡镇改造计划。
(九)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领导建立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大中型企业与农村对接、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五位一体”的帮扶农村机制,在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我们省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了充分的动员部署,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都由村民决定。
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我省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只有40%,缺少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35%,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0%左右。
二是农民职业教育问题。我省现有农村劳动力670万人,实际只需要大约220万人,剩余劳动力达450万人。目前劳动力已转移306万,尚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还有144万。制约劳动力转移的“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缺少一技之长,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任务艰巨。
三是城乡差距问题。2005年,我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为2.8∶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从“十一五”规划情况看,“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5%,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6%,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仍快于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四是农村金融问题。现在的农村金融只有靠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支撑,一户贷2000元左右,基本上只能解决种地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小额、短期贷款不能解决问题。
五是乡村两级债务和机构运转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乡统筹、村提留和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取消,村级公益事业管理的资金来源减少,转移支付只能保证乡村两级人员工资,很难满足基层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此外,乡村两级历史债务负担沉重,化解乡村两级债权债务任重而道远。
六是农村合作组织和规模经营问题。目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搞不了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转移不出来,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制约。
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并以今年省委1号文件下发各地组织实施。《纲要》提出: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40亿元,年均递增7%;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递增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55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加工转化能力预期达到3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预期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4.5%。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0元,年均递增6%左右;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60%。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我省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开发提升新产业。就是围绕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业建设,推动吉林由粮食大省、牧业大省向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迈进。规划了优质粮食生产、高标准牧业生产、优质饲草、农业特色特产以及农畜良种繁育推广等五大基地,建设以玉米、大豆、水稻、肉牛、生猪、肉鸡、肉鹅、肉羊、乳品、参茸林特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十大工程。到2010年,全省玉米、畜禽产品和园艺特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100亿元、1000亿元和600亿元,粮食综合加工率达到70%以上,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粮食加工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的70%以上。
(二)研发推广新技术。重点是以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载体,建立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运用超高产理论和生物工程技术,加快高产作物品种和优质畜禽品种选育。加快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到2010年,全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00个,畜禽品种(品系)10个,特产新品种20个,实现农作物新品种3—5年更新一次,畜禽品种种源每3年左右更新一次。
(三)规划建设新村镇。就是以村容镇貌整治为重点,从道路建设、安全用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方面入手,进行村镇整治。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四种模式,即:农村重点中心集镇模式、城市周边农村模式、一般农村模式、边远贫困农村模式。同时,注重培育、开发建设一批具有民俗传统、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特色风格的知名村镇。新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06—2007年,为启动试点阶段,在全省选择30个左右的镇、100个左右的村进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树立样板。第二阶段,2008—2010年,为深入实施阶段,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1/3的村完成阶段性改造任务。第三阶段,2011—2020年,为全面铺开阶段,全省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改造任务。
(四)培养造就新农民。主要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在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实施“人才孵化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改善农民的素质和农村人才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培养中小企业、合作组织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和勤劳致富能力。
(五)构建完善新体制。重点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农村金融投入体制。
(六)建立健全新机制。主要是建立完善政府支农的政策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实现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建立完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机制,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自愿、有偿、依法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七)培育发展新组织。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典型、强化培训、加快立法等综台措施,按照自愿、互利、协作、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全省发展到5000个,入社(会)农户150万户,使全省60%以上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购销,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八)拓展启动新市场。新农村建设要着眼启动农村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尤其是要发挥城市支持农村作用,依托大集团、大公司,围绕粮食、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建筑材料等,到农村建超市、搞批发,上连锁,运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延伸服务触角,扩大市场覆盖面。同时,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发展农村中小商户,培育多元市场竞争主体。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活跃城乡市场。加强标准化生产,整合农产品资源,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主动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与实施
(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扶持。“三项补贴”政策得到落实。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9.2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万元,增长3.7%;落实良种补贴资金22546万元;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补贴范围扩大到48个县(市、区),覆盖面达95%。落实农业“三项技术”专项补贴资金2500万元。省财政安排1亿元启动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安排1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安排l亿元资金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帮助农村解决教育、卫生和乡村两级组织人才需求问题。今年春耕期间全省种植业生产投入资金70.7亿元,比上年增加7.74%,是历年来全省春耕生产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在传导手段上,抓好信息化;在主推模式上,抓好产业化;在基础条件改善上,抓好设施化;在产品质量上,抓好标准化;在资源配置上,抓好集约化;在市场开发上,参与国际化。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685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为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30亿斤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就业能力。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8万人。预计今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3500元,比上年增长6%。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积极探索多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同时,搞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五)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主要是扩大农村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扶持范围,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扶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饮水建设投入力度,投资要比上年翻一番,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8250公里。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和通讯光缆的覆盖范围。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小水电、太阳能、沼气和秸秆气化,争取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1.5倍。
(七)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制度和办法。
(八)搞好新村建设改造试点工作。制定新村改造试点工作具体操作方案,全省确定36个乡镇和115个村作为试点单位,在规划布局、改造内容、建设标准、相关政策、组织领导、实施步骤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目前,试点村和试点乡镇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0月底基本完成试点村阶段性改造任务,2年内完成试点乡镇改造计划。
(九)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领导建立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大中型企业与农村对接、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五位一体”的帮扶农村机制,在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我们省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了充分的动员部署,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都由村民决定。
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我省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只有40%,缺少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35%,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0%左右。
二是农民职业教育问题。我省现有农村劳动力670万人,实际只需要大约220万人,剩余劳动力达450万人。目前劳动力已转移306万,尚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还有144万。制约劳动力转移的“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缺少一技之长,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任务艰巨。
三是城乡差距问题。2005年,我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为2.8∶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从“十一五”规划情况看,“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5%,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6%,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仍快于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四是农村金融问题。现在的农村金融只有靠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支撑,一户贷2000元左右,基本上只能解决种地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小额、短期贷款不能解决问题。
五是乡村两级债务和机构运转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乡统筹、村提留和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取消,村级公益事业管理的资金来源减少,转移支付只能保证乡村两级人员工资,很难满足基层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此外,乡村两级历史债务负担沉重,化解乡村两级债权债务任重而道远。
六是农村合作组织和规模经营问题。目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搞不了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转移不出来,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