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中开辟的“驼峰”航空线,不仅是抗战后期中国获得外援的最主要的航空通道,也是这一时期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上的重要国际战略空运航道,为盟国最后取得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二战 “驼峰”航线 空运通道 背景 功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决定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五大国之一,是亚洲战场上抗击日本的主要国家。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独自抗击日本长达4年零5个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线上,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对日作战的两大战场。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封锁中国国际交通线与中国反击日本的封锁,开辟和维护国际交通线的斗争,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日本封锁了中国沿岸,切断中国获得外援的通道,以此迫使在抗战中严重依赖外援的国民政府屈服就范。在8年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云南成为中国与反法西斯盟国联系的主要门户。滇越铁路、滇湎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等四条陆、空运输线,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获得外援的主要国际通道。
太平洋战场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攻占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封锁了中国最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线,中、美两国为了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在1942年5月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云南昆明的空中战略运输线—— “驼峰”航空线,实施了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
“驼峰”航线不仅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国获得外援的最主要空运通道,也是这一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上的重要战略空运通道。为中、美、英三大盟国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1.驼峰航线开通的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中期,滇缅公路是中国获得外援战略物质的最重要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它粉碎了日本妄图切断中国与海外联系,从而困死中国的阴谋,对中国坚持长期抗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日本处心积虑地计划如何摧毁这一重要交通线。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挑起太平洋战争后,随后入侵缅甸。英缅军队不堪一击,接连败退,不得不要求中国军队入缅增援。中英盟军也无法抵挡日军,最后放弃缅甸,退驻印度,致使缅甸全境沦陷,滇缅公路运输也被截断。日本攻占缅甸,截断滇缅公路,封锁了维系中国与反法西斯盟国的联系并获得外援最主要的陆路国际通道,给中国坚持长期抗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重新开辟通往中国的国际道路,作为一个非常迫切的战略问题,引起中、美、英三大盟国的重视。
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是抗击日军的主力,中国坚持抗日可以阻止或延缓日本南进,从而使其他战场可以有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和更充裕的备战时间。为此,美国在战争后期大力的援华抗战,当滇缅国际交通线被掐断后,密切关注缅甸战局的中、美两国均对此感到焦虑不安,加快了开辟新的陆、空交通线的行动。
毛淡棉失守当天,罗斯福便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和一条陆上补给线的可能性,并委托哈里曼与在美国的外交部长宋子文商谈。宋子文回信建议开辟从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昆明的航线。宋子文认为这条航空线对于中国是紧急需要,同时也认识到这条航线的危险性。罗斯福随即致电蒋介石,通报自美国经印度到中国的空运正在迅速增加,认为局势逼人,应该立即让航线通航,保证物资能顺利运到中国,保障供给。
邱吉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始认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当新加坡沦陷后,邱吉尔进一步清醒,认为缅甸及中国的联系在东方战区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辟中印航线和修筑中印公路要求最为急迫的是中国。1942年2月9日至21日,蒋介石夫妇出访印度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中英两国在共同对日作战中的合作,并争取英印当局对于开辟中印陆、空交通线的支持,当然,结果是可喜的。
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对中国战场国际交通线的重视及其共识,为中印航空线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在三大盟国的共同努力下,从1942年4月开始,迅速建立起一条从印度通往中国的空中运输线—— “驼峰航线”。
2.“驼峰”航线的经营情况
美国的援华物资首先要从美国东海岸横渡大西洋到非洲,再横渡印度洋到印度西海岸的港口,海上航程长达12000公里,然后经铁路横穿印度次大陆到加尔各答,行程2400多公里。再沿孟加拉—阿萨姆铁路运行1000公里到达印度东北边境,阿萨姆邦的机场。最后经中印航空线到达中国。在这条跨越三大洲、两大洋的超长距离的运输线上,中印航空线既是最后,也是最难、险,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一段行程。
中印航空线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云南昆明,途中要飞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平均海拔为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在当时被称为“空中禁区”。途经的山峰起伏连绵,形状好似无数头骆驼的峰背,飞行员们称之为“驼峰”,中印航空线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航线经常是恶劣的坏天气,在雨季经常的下雨,空中能见度几乎是零。雨季过后就是雷雨季节,有多变的上升、下降气流和强劲的季节风。再后就是严重的结冰,经常是整个飞机被冰层包住。在这样一条障碍重重、险象环生的航线上飞行,复杂而艰巨的程度是局外人无法想象的。在飞行途中飞得太低会遇到强大的气流,其狂暴的力量甚至会将飞机撕裂;飞得太高,云层中的冰粒又会让飞机结冰,导致飞机坠毁。
飞越“驼峰”过程中,除了严酷的自然条件的危险,还有日寇飞机的袭击。1942年5月份,日本占领了缅北战略重镇密支那,当地的机场、通讯、导航和警报等飞行保障设施全部为日本法西斯所用,日本利用这些设施,配备零式战斗机,拦截袭击返往于中印航空线的中美运输机,对飞行速度慢又没有自卫火力的运输机构成极大的威胁。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个悲壮空运。“驼峰航线”途经高山雪峰,峡谷冰川,热带丛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冰雹、霜冰等,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失事的危险,再加之日本法西斯的飞机拦截,更是危险重重。从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在长达三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共运送了85万吨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十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高达80%。而前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先后也损失了48架飞机,牺牲168名飞行员,损失率也超过50%二战后,有报道曾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飞机的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 “驼峰航线”。“驼峰航线”老兵回忆说,只要天气好,完全可以以这些残骸认为地标,飞完全程,这些白骨、铝片竟成了后来者的地标!
3.驼峰航线的历史功绩
在缅甸沦陷、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中、美、英三大盟国开辟的“驼峰航线”,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空运体系。从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中美两国飞行员完成了世界航空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时空运行动,使“驼峰航线”航空线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战场的空中生命线。中美两国飞行员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飞越“驼峰”,突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沟通了中、美、英三大盟国的战略协同与相互支援,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第一,通过“驼峰”航空线运到中国的大批各类战略物资,一方面保证了美军在华空军的作战供给,另一方面为中国军队提供装备,极大地加强了中国抗战的力量。据统计,从1942年5月到抗战结束,中美两国飞机飞越“驼峰”,从印度运到中国的物资共计85万吨,还有1000多架飞机飞越“驼峰”投入中国战场。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抗日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将日本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最后打击日本法西斯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二,“驼峰”航空线成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主要的外贸通道。西南大后方的各种出口物资绝大部分都经这条国际通道运销到美、英等国,一部分换取外汇,大部分用于偿还外债。1943年~1945年,经“驼峰”航空线运出口盟国军工生产急需的特种矿产品有钨、锡、汞。空运出口的农产品有茶叶、桐油、猪鬃、生丝。这些战略物资的出口,不但换取了外汇,偿还了外债,有利于维持西南大后方的战时经济,而且支援了盟国的军需民用。
第三,“驼峰航线”成为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中美两国为开辟和维护“驼峰航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共同战斗的岁月里,执行“驼峰”空运与护航任务的美国飞行员与当地的中国人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许多佳话。来华参战的美国飞行员的军装上都缝有这样一块绸布,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中文字样。这块被飞行员们称为“血幅”的绸布,帮助许多因迷路、事故和被日军击落而迫降、跳伞的美国飞行员得到中国军民的救护。
约翰逊是驻守在云南保山机场的美国陆军运输队“驼峰”飞行员。1945年8月4日,约翰逊与副驾员鲁勒、报务员克罗尔驾机执行他们的最后一次空运任务。当天晚上11点,飞机在离保山机场50多公里处的永平县杉阳村上空着火,3名机组人员在飞机坠毁前跳伞。目睹这一切的当地农民急速赶往失事地点,并找到3位美国飞行员,一位名叫罗光甫的农民和其他村民一起,背回受伤的鲁勒和克罗尔,将村里最好的木板房给他们住,并为他们疗伤。3天后,他们又将几位飞行员送回保山基地。半个多世纪了,飞行员们从未忘记救助过他们的杉阳民众。1999年,约翰逊将亲身制作的一架飞机模型送给杉阳村,以感谢村民的救命之恩。
1943年12月26日,美国飞行员莫尼中尉驾驶的战机在云南祥云县境内的空战中被日军战机击中。他为了不让受伤的战机坠毁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内,他放弃了跳伞的机会,顽强地控制着飞机飞离县城,结果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当莫尼血肉模糊地送到董济元医生抢救时,董济元医生倾其所有,拿出诊所里最好的药品,用尽一切办法抢救莫尼中尉。但最终因伤势过重,不治牺牲。祥云县民众无不钦佩莫尼中尉的英雄壮举,自发聚集起来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将英雄的遗体安葬在县境内滇缅公路的要道口清华洞旁的小山上,并捐款树立了莫尼中尉纪念碑,抗战胜利后,莫尼中尉的英名又被镌刻在国民政府航空署在南京紫金山脚下修建的“航空烈士墓”陵园的墓碑上,与众多的中国、美国、苏联空军烈士接受人们的凭吊。1994年,莫尼中尉的妹妹戴维斯曾来祥云扫墓,并看望了当年救助过她哥哥的当地民众。
“驼峰”航线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雪中送炭,为打败日本法西斯提供了大量的战略资源,保障了中国的持久抗战,她是抗日战争的生命线。“驼峰”航线像一条美丽的彩虹,给艰难抗战的中国军民以信心和力量,给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动摇者打了一剂强心剂,避免他们铸下历史大错。
“驼峰”航线也粉碎了日军妄图通过封锁逼迫国民党投降的恶毒阴谋。“驼峰”航线开辟的成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有力地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中美联合抗日,树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争在亚太战场的一块丰碑。中美人民在共同抗日中用鲜血铸就的友谊会跨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跨越相隔万里的太平洋吹遍亚美两洲,永远长存。
参考文献
[1] “驼峰航线”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余湘、唐艳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第Z 1期.
[2] 抗日期间中美的战略合作与驼峰空运的发展.刘莲芬.军事历史研究.2007第4期.
[3] “驼峰”航线与英国对华援助.谭刚.长白学刊.2007第2期.
[4] 驼峰航线.刘小童.作家出版社.2005.08.
[5] 二战中驼峰航线的战略意义.春秋中文网.2007.3.
【关键词】二战 “驼峰”航线 空运通道 背景 功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决定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五大国之一,是亚洲战场上抗击日本的主要国家。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独自抗击日本长达4年零5个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线上,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对日作战的两大战场。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封锁中国国际交通线与中国反击日本的封锁,开辟和维护国际交通线的斗争,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日本封锁了中国沿岸,切断中国获得外援的通道,以此迫使在抗战中严重依赖外援的国民政府屈服就范。在8年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云南成为中国与反法西斯盟国联系的主要门户。滇越铁路、滇湎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等四条陆、空运输线,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获得外援的主要国际通道。
太平洋战场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攻占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封锁了中国最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线,中、美两国为了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在1942年5月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云南昆明的空中战略运输线—— “驼峰”航空线,实施了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
“驼峰”航线不仅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国获得外援的最主要空运通道,也是这一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上的重要战略空运通道。为中、美、英三大盟国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1.驼峰航线开通的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中期,滇缅公路是中国获得外援战略物质的最重要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它粉碎了日本妄图切断中国与海外联系,从而困死中国的阴谋,对中国坚持长期抗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日本处心积虑地计划如何摧毁这一重要交通线。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挑起太平洋战争后,随后入侵缅甸。英缅军队不堪一击,接连败退,不得不要求中国军队入缅增援。中英盟军也无法抵挡日军,最后放弃缅甸,退驻印度,致使缅甸全境沦陷,滇缅公路运输也被截断。日本攻占缅甸,截断滇缅公路,封锁了维系中国与反法西斯盟国的联系并获得外援最主要的陆路国际通道,给中国坚持长期抗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重新开辟通往中国的国际道路,作为一个非常迫切的战略问题,引起中、美、英三大盟国的重视。
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是抗击日军的主力,中国坚持抗日可以阻止或延缓日本南进,从而使其他战场可以有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和更充裕的备战时间。为此,美国在战争后期大力的援华抗战,当滇缅国际交通线被掐断后,密切关注缅甸战局的中、美两国均对此感到焦虑不安,加快了开辟新的陆、空交通线的行动。
毛淡棉失守当天,罗斯福便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和一条陆上补给线的可能性,并委托哈里曼与在美国的外交部长宋子文商谈。宋子文回信建议开辟从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昆明的航线。宋子文认为这条航空线对于中国是紧急需要,同时也认识到这条航线的危险性。罗斯福随即致电蒋介石,通报自美国经印度到中国的空运正在迅速增加,认为局势逼人,应该立即让航线通航,保证物资能顺利运到中国,保障供给。
邱吉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始认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当新加坡沦陷后,邱吉尔进一步清醒,认为缅甸及中国的联系在东方战区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辟中印航线和修筑中印公路要求最为急迫的是中国。1942年2月9日至21日,蒋介石夫妇出访印度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中英两国在共同对日作战中的合作,并争取英印当局对于开辟中印陆、空交通线的支持,当然,结果是可喜的。
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对中国战场国际交通线的重视及其共识,为中印航空线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在三大盟国的共同努力下,从1942年4月开始,迅速建立起一条从印度通往中国的空中运输线—— “驼峰航线”。
2.“驼峰”航线的经营情况
美国的援华物资首先要从美国东海岸横渡大西洋到非洲,再横渡印度洋到印度西海岸的港口,海上航程长达12000公里,然后经铁路横穿印度次大陆到加尔各答,行程2400多公里。再沿孟加拉—阿萨姆铁路运行1000公里到达印度东北边境,阿萨姆邦的机场。最后经中印航空线到达中国。在这条跨越三大洲、两大洋的超长距离的运输线上,中印航空线既是最后,也是最难、险,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一段行程。
中印航空线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云南昆明,途中要飞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平均海拔为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在当时被称为“空中禁区”。途经的山峰起伏连绵,形状好似无数头骆驼的峰背,飞行员们称之为“驼峰”,中印航空线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航线经常是恶劣的坏天气,在雨季经常的下雨,空中能见度几乎是零。雨季过后就是雷雨季节,有多变的上升、下降气流和强劲的季节风。再后就是严重的结冰,经常是整个飞机被冰层包住。在这样一条障碍重重、险象环生的航线上飞行,复杂而艰巨的程度是局外人无法想象的。在飞行途中飞得太低会遇到强大的气流,其狂暴的力量甚至会将飞机撕裂;飞得太高,云层中的冰粒又会让飞机结冰,导致飞机坠毁。
飞越“驼峰”过程中,除了严酷的自然条件的危险,还有日寇飞机的袭击。1942年5月份,日本占领了缅北战略重镇密支那,当地的机场、通讯、导航和警报等飞行保障设施全部为日本法西斯所用,日本利用这些设施,配备零式战斗机,拦截袭击返往于中印航空线的中美运输机,对飞行速度慢又没有自卫火力的运输机构成极大的威胁。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个悲壮空运。“驼峰航线”途经高山雪峰,峡谷冰川,热带丛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冰雹、霜冰等,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失事的危险,再加之日本法西斯的飞机拦截,更是危险重重。从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在长达三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共运送了85万吨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十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高达80%。而前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先后也损失了48架飞机,牺牲168名飞行员,损失率也超过50%二战后,有报道曾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飞机的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 “驼峰航线”。“驼峰航线”老兵回忆说,只要天气好,完全可以以这些残骸认为地标,飞完全程,这些白骨、铝片竟成了后来者的地标!
3.驼峰航线的历史功绩
在缅甸沦陷、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中、美、英三大盟国开辟的“驼峰航线”,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空运体系。从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中美两国飞行员完成了世界航空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时空运行动,使“驼峰航线”航空线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战场的空中生命线。中美两国飞行员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飞越“驼峰”,突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沟通了中、美、英三大盟国的战略协同与相互支援,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第一,通过“驼峰”航空线运到中国的大批各类战略物资,一方面保证了美军在华空军的作战供给,另一方面为中国军队提供装备,极大地加强了中国抗战的力量。据统计,从1942年5月到抗战结束,中美两国飞机飞越“驼峰”,从印度运到中国的物资共计85万吨,还有1000多架飞机飞越“驼峰”投入中国战场。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抗日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将日本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最后打击日本法西斯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二,“驼峰”航空线成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主要的外贸通道。西南大后方的各种出口物资绝大部分都经这条国际通道运销到美、英等国,一部分换取外汇,大部分用于偿还外债。1943年~1945年,经“驼峰”航空线运出口盟国军工生产急需的特种矿产品有钨、锡、汞。空运出口的农产品有茶叶、桐油、猪鬃、生丝。这些战略物资的出口,不但换取了外汇,偿还了外债,有利于维持西南大后方的战时经济,而且支援了盟国的军需民用。
第三,“驼峰航线”成为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中美两国为开辟和维护“驼峰航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共同战斗的岁月里,执行“驼峰”空运与护航任务的美国飞行员与当地的中国人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许多佳话。来华参战的美国飞行员的军装上都缝有这样一块绸布,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中文字样。这块被飞行员们称为“血幅”的绸布,帮助许多因迷路、事故和被日军击落而迫降、跳伞的美国飞行员得到中国军民的救护。
约翰逊是驻守在云南保山机场的美国陆军运输队“驼峰”飞行员。1945年8月4日,约翰逊与副驾员鲁勒、报务员克罗尔驾机执行他们的最后一次空运任务。当天晚上11点,飞机在离保山机场50多公里处的永平县杉阳村上空着火,3名机组人员在飞机坠毁前跳伞。目睹这一切的当地农民急速赶往失事地点,并找到3位美国飞行员,一位名叫罗光甫的农民和其他村民一起,背回受伤的鲁勒和克罗尔,将村里最好的木板房给他们住,并为他们疗伤。3天后,他们又将几位飞行员送回保山基地。半个多世纪了,飞行员们从未忘记救助过他们的杉阳民众。1999年,约翰逊将亲身制作的一架飞机模型送给杉阳村,以感谢村民的救命之恩。
1943年12月26日,美国飞行员莫尼中尉驾驶的战机在云南祥云县境内的空战中被日军战机击中。他为了不让受伤的战机坠毁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内,他放弃了跳伞的机会,顽强地控制着飞机飞离县城,结果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当莫尼血肉模糊地送到董济元医生抢救时,董济元医生倾其所有,拿出诊所里最好的药品,用尽一切办法抢救莫尼中尉。但最终因伤势过重,不治牺牲。祥云县民众无不钦佩莫尼中尉的英雄壮举,自发聚集起来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将英雄的遗体安葬在县境内滇缅公路的要道口清华洞旁的小山上,并捐款树立了莫尼中尉纪念碑,抗战胜利后,莫尼中尉的英名又被镌刻在国民政府航空署在南京紫金山脚下修建的“航空烈士墓”陵园的墓碑上,与众多的中国、美国、苏联空军烈士接受人们的凭吊。1994年,莫尼中尉的妹妹戴维斯曾来祥云扫墓,并看望了当年救助过她哥哥的当地民众。
“驼峰”航线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雪中送炭,为打败日本法西斯提供了大量的战略资源,保障了中国的持久抗战,她是抗日战争的生命线。“驼峰”航线像一条美丽的彩虹,给艰难抗战的中国军民以信心和力量,给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动摇者打了一剂强心剂,避免他们铸下历史大错。
“驼峰”航线也粉碎了日军妄图通过封锁逼迫国民党投降的恶毒阴谋。“驼峰”航线开辟的成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有力地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中美联合抗日,树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争在亚太战场的一块丰碑。中美人民在共同抗日中用鲜血铸就的友谊会跨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跨越相隔万里的太平洋吹遍亚美两洲,永远长存。
参考文献
[1] “驼峰航线”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余湘、唐艳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第Z 1期.
[2] 抗日期间中美的战略合作与驼峰空运的发展.刘莲芬.军事历史研究.2007第4期.
[3] “驼峰”航线与英国对华援助.谭刚.长白学刊.2007第2期.
[4] 驼峰航线.刘小童.作家出版社.2005.08.
[5] 二战中驼峰航线的战略意义.春秋中文网.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