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概念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是什么”,更应关注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探查学生的前概念,厘清学生的迷思概念,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感悟物理的思想方法,最终形成对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科学思维;问题设计
作者简介:付鹂娟(1973-),女,湖北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者本身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存在着相互差异的经验世界,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经验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
概念需要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同概念的产生价值,关注概念的本质特征,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的习得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往往要经历 “观察—比较—概括—抽象—表征—迁移应用”的科学思维过程,有时要反复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习得科学的物理概念.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本文以《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为例,谈物理概念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1探查学生前概念的认知程度,问题情境具有综合性
前测问题的目的并不是指向答案,而是指向对学习者认知程度的探查,探查学生原有概念的认知起点.问题情境的创设综合性较强,让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展示思维的起点.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于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这一公式非常熟悉,如果教师的问题是“初中我们学习过速度,什么是速度?”,多数学生能顺利说出答案.但是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仅仅是通过记忆回顾知识,没有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教学之初利用一段新闻视频提出问题:北京高速公路实行区间测速,参访中发现很多司机对区间测速这一新事物并不了解,“如果你是交警,如何向司机解释区间测速呢?”
学生首先要把这个实际问题抽取为一个物理问题;其次,要应用物理规律分析原理,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已知区间的距离,测出汽车通过的时间,就可以知道汽车的速度;最后,要把这个物理问题还原于实际——测的是汽车的平均时速.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学生却经历了建模、迁移和应用等高阶的思维活动.并且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了解到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速度公式,对平均速度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变速运动的物体路程除以时间就是平均速度.这样可以更加明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起点.
2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问题条件具有隐蔽性
概念的本质往往和概念建立的实际价值密不可分,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主动体会概念的价值.这种体验是学生从概念建立的原因去思考,主动认识得到的.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速度的方向性是描述位置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在速度矢量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问题是“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东运动,另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西运动,它们的速度是否相同?”这个问题中“方向”这一要素提示得太明显,没有体现速度的方向性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的实际意义.
教师利用新闻视频提问:“如果已知汽车的平均时速是90km/h,从学校出发,你能否预测1小时之后汽车的位置?”
学生1:平谷(北京市的郊区).
学生2:学校到平谷的距离是直线距离,你去平谷不能走直线.
教师:很好,这个同学其实谈到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如果假设北京到平谷的距离就是90公里,1小时后汽车一定在平谷吗?
学生3:不一定,因为不知道方向.
教师:汽车可能的位置在哪?
学生4:以学校为圆心,以90公里为半径的圆上(全班笑).
教师:可见,要更好地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应该把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这一问题,把速度的方向性这一要素隐藏了起来,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知道方向就不能描述位置,因而速度的方向性必不可少.这个问题,还凸显了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实际意义——若物体的初始位置一定,只要已知速度和时间就能预测物体的位置,这也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价值.
3引领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问题架构具有层次性
问题的设置应该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序列,注重层次性.
在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设置问题串如下.
3.1有效观察——基于实验设计问题
教师展示演示实验:用细线穿着一个珠子,给珠子一个初速度,让学生观察珠子沿水平细线的运动.接着,让水平细线穿过如图1所示的双激光测速仪两端的探头.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珠子在离开手之后运动一段时间停了下来.珠子通过仪器两杆之后,左端屏幕上迅速显示一个数值.
问题1:仪器上显示的数据是什么?请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珠子离开手之后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说明珠子在做减速运动,仪器显示的是一个恒定的数值,一般计时仪器都是连续记录,数值应该不断变化,因此猜测测量的是速度;二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是基本的科学能力.
如果教师的问题是“这是一个测速仪,请问它的原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在实验之初并没有强调让学生观察什么,但是学生观察的细致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顺利解决问题.
对于仪器显示的数据,有的学生猜测记录的是时间,也有的学生猜测记录的是速度.提出的验证方案是:可以做两次实验,一次珠子出手时速度大,一次珠子出手时速度小.如果测量数据变小,说明测的是速度,如果数据变大,说明测的是时间.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发现测量的是速度.教师追问,测量的是什么物体的速度?学生答,是珠子通过两杆之间的平均速度.教师继续追问:是如何实现的?学生答,两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只要测出珠子通过两杆的时间,就可以计算珠子通过两杆之间的平均速度,直接显示在屏幕上.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科学思维;问题设计
作者简介:付鹂娟(1973-),女,湖北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者本身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存在着相互差异的经验世界,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经验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
概念需要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同概念的产生价值,关注概念的本质特征,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的习得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往往要经历 “观察—比较—概括—抽象—表征—迁移应用”的科学思维过程,有时要反复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习得科学的物理概念.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本文以《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为例,谈物理概念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1探查学生前概念的认知程度,问题情境具有综合性
前测问题的目的并不是指向答案,而是指向对学习者认知程度的探查,探查学生原有概念的认知起点.问题情境的创设综合性较强,让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展示思维的起点.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于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这一公式非常熟悉,如果教师的问题是“初中我们学习过速度,什么是速度?”,多数学生能顺利说出答案.但是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仅仅是通过记忆回顾知识,没有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教学之初利用一段新闻视频提出问题:北京高速公路实行区间测速,参访中发现很多司机对区间测速这一新事物并不了解,“如果你是交警,如何向司机解释区间测速呢?”
学生首先要把这个实际问题抽取为一个物理问题;其次,要应用物理规律分析原理,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已知区间的距离,测出汽车通过的时间,就可以知道汽车的速度;最后,要把这个物理问题还原于实际——测的是汽车的平均时速.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学生却经历了建模、迁移和应用等高阶的思维活动.并且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了解到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速度公式,对平均速度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变速运动的物体路程除以时间就是平均速度.这样可以更加明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起点.
2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问题条件具有隐蔽性
概念的本质往往和概念建立的实际价值密不可分,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主动体会概念的价值.这种体验是学生从概念建立的原因去思考,主动认识得到的.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速度的方向性是描述位置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在速度矢量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问题是“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东运动,另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西运动,它们的速度是否相同?”这个问题中“方向”这一要素提示得太明显,没有体现速度的方向性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的实际意义.
教师利用新闻视频提问:“如果已知汽车的平均时速是90km/h,从学校出发,你能否预测1小时之后汽车的位置?”
学生1:平谷(北京市的郊区).
学生2:学校到平谷的距离是直线距离,你去平谷不能走直线.
教师:很好,这个同学其实谈到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如果假设北京到平谷的距离就是90公里,1小时后汽车一定在平谷吗?
学生3:不一定,因为不知道方向.
教师:汽车可能的位置在哪?
学生4:以学校为圆心,以90公里为半径的圆上(全班笑).
教师:可见,要更好地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应该把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这一问题,把速度的方向性这一要素隐藏了起来,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知道方向就不能描述位置,因而速度的方向性必不可少.这个问题,还凸显了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实际意义——若物体的初始位置一定,只要已知速度和时间就能预测物体的位置,这也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价值.
3引领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问题架构具有层次性
问题的设置应该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序列,注重层次性.
在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设置问题串如下.
3.1有效观察——基于实验设计问题
教师展示演示实验:用细线穿着一个珠子,给珠子一个初速度,让学生观察珠子沿水平细线的运动.接着,让水平细线穿过如图1所示的双激光测速仪两端的探头.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珠子在离开手之后运动一段时间停了下来.珠子通过仪器两杆之后,左端屏幕上迅速显示一个数值.
问题1:仪器上显示的数据是什么?请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珠子离开手之后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说明珠子在做减速运动,仪器显示的是一个恒定的数值,一般计时仪器都是连续记录,数值应该不断变化,因此猜测测量的是速度;二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是基本的科学能力.
如果教师的问题是“这是一个测速仪,请问它的原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在实验之初并没有强调让学生观察什么,但是学生观察的细致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顺利解决问题.
对于仪器显示的数据,有的学生猜测记录的是时间,也有的学生猜测记录的是速度.提出的验证方案是:可以做两次实验,一次珠子出手时速度大,一次珠子出手时速度小.如果测量数据变小,说明测的是速度,如果数据变大,说明测的是时间.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发现测量的是速度.教师追问,测量的是什么物体的速度?学生答,是珠子通过两杆之间的平均速度.教师继续追问:是如何实现的?学生答,两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只要测出珠子通过两杆的时间,就可以计算珠子通过两杆之间的平均速度,直接显示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