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积极的动力作用。情感积极,学习动力强,学习行为就自觉和勤奋,最终使学习质量提高。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完成各项任务的手段。教师应重视和运用这一规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谓课上得有趣,也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看来,学生在课堂上有高涨、激动的情绪,思考、认识、感受和体验才会是深刻的。我们也就不难想象有些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学得很被动的原因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是师生双方积极活动,教学环境氛围活跃,教学效果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指导思想明确,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力及个性。
一、创设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教学情境
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他面对的是有思维、有情感的生命个体,教师劳动的价值是通过学生能力的发展间接地表现出来的,这个包含着复杂思维过程的劳动无疑依赖于师生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师生感情相通,思维同步,认知行为协调一致,就必定产生一种既充满愉悦感、信任感,又富有情趣、富有刺激的良好教学情境。反之,教学气氛淡化,学生就会丧失积极的学习情绪。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问答,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我们发现低中年级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泼,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愿意展示自己;而到了高年级,学生往往以倾听为主,只有少数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好像是死气沉沉。那么从事高年级教学的教师就要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比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考虑到周总理的事迹与学生当前的认知有一定距离,首先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周恩来总理的资料,上课时请学生小组交流;之后出示了《一夜的工作》及总理24小时日程表,让学生了解总理是如何日理万机,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在此基础上,再放情景录像,配乐跟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一起抒发失去总理的巨大悲痛,一起抒发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这时师生对望,都是泪流满面,仿佛都置身于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群中。我想这就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吧。
由以上例子,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把教师生动规范的语言、工整优美的板书、热情的微笑、真挚的爱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贯穿教学过程。
二、優化学习心理,形成学习的积极情绪
多年来,不少教师在各科教学中,仍然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了教与学之间漠不关心的“隔膜”和“鸿沟”。因而也给唤起学习情绪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做到: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的教师的学生观有种种表现:如总觉得学生调皮捣蛋,不好对付;总认为学生会与教师故意为难;有些教师忽略学生的独立性,只是要学生当“听话机”。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爱生,首先要对学生有个正确的看法,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那么,热爱学生就没有一个可靠而巩固的理性基础,就会有任意性。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看到学生尊敬老师,听从教师的教导,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于教师,这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特点;同时也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感官吸收精神营养,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思考、分析,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教师必须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这一根本特性。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要看到“向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新人。
其次,要注意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传统的教学中,比较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已经形成的知识,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结论,而忽视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仍比较盛行。随着知识的爆炸,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学生的负担岂不越来越重?人们常说的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可以更好地驾驭教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留美博士的儿子从中国转到美国后,老师给他布置的第一道作业是“运动后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心跳”的研究课题。本来,按照中国的教学法,老师完全可以用几句话就讲透结果,但美国老师喜欢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学习过程。博士的儿子对这样的作业感到很新奇,回家后忙不迭地测脉搏,作记录,最后画出一个运动后恢复心跳的曲线图,他很认真的涂上颜色,并写出了研究报告,拿到学校给同学展示曲线板,宣读自己的报告。读后心中一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多少能力呢?不仅知识在心灵扎根,学生的活动能力、测试能力、计量能力、写报告能力、演讲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培养。尤其是,如此大的作业量,学生却津津乐道,毫无负担的感觉,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算是抓住了语文教改的“牛鼻子”。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为何获得的。只有使学生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展新知识;去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会设法去突破现成结论,才能最终有所创新。
三、把参与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主观需要
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和积极情绪表现决定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及他对这种参与的主观需要的程度。因此学习兴趣对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有知识的直接兴趣引起的;到中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动机则是有间接兴趣及自己对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需要双重引起的。所以,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必须从兴趣和需要双重培养抓起。教师要自觉地把教学目的变成学生的学习目的,强化这种目的既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把参与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主观需要,使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积极的动力作用。情感积极,学习动力强,学习行为就自觉和勤奋,最终使学习质量提高。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完成各项任务的手段。教师应重视和运用这一规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谓课上得有趣,也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看来,学生在课堂上有高涨、激动的情绪,思考、认识、感受和体验才会是深刻的。我们也就不难想象有些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学得很被动的原因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是师生双方积极活动,教学环境氛围活跃,教学效果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指导思想明确,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力及个性。
一、创设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教学情境
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他面对的是有思维、有情感的生命个体,教师劳动的价值是通过学生能力的发展间接地表现出来的,这个包含着复杂思维过程的劳动无疑依赖于师生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师生感情相通,思维同步,认知行为协调一致,就必定产生一种既充满愉悦感、信任感,又富有情趣、富有刺激的良好教学情境。反之,教学气氛淡化,学生就会丧失积极的学习情绪。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问答,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我们发现低中年级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泼,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愿意展示自己;而到了高年级,学生往往以倾听为主,只有少数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好像是死气沉沉。那么从事高年级教学的教师就要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比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考虑到周总理的事迹与学生当前的认知有一定距离,首先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周恩来总理的资料,上课时请学生小组交流;之后出示了《一夜的工作》及总理24小时日程表,让学生了解总理是如何日理万机,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在此基础上,再放情景录像,配乐跟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一起抒发失去总理的巨大悲痛,一起抒发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这时师生对望,都是泪流满面,仿佛都置身于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群中。我想这就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吧。
由以上例子,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把教师生动规范的语言、工整优美的板书、热情的微笑、真挚的爱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贯穿教学过程。
二、優化学习心理,形成学习的积极情绪
多年来,不少教师在各科教学中,仍然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了教与学之间漠不关心的“隔膜”和“鸿沟”。因而也给唤起学习情绪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做到: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的教师的学生观有种种表现:如总觉得学生调皮捣蛋,不好对付;总认为学生会与教师故意为难;有些教师忽略学生的独立性,只是要学生当“听话机”。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爱生,首先要对学生有个正确的看法,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那么,热爱学生就没有一个可靠而巩固的理性基础,就会有任意性。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看到学生尊敬老师,听从教师的教导,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于教师,这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特点;同时也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感官吸收精神营养,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思考、分析,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教师必须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这一根本特性。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要看到“向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新人。
其次,要注意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传统的教学中,比较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已经形成的知识,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结论,而忽视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仍比较盛行。随着知识的爆炸,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学生的负担岂不越来越重?人们常说的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可以更好地驾驭教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留美博士的儿子从中国转到美国后,老师给他布置的第一道作业是“运动后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心跳”的研究课题。本来,按照中国的教学法,老师完全可以用几句话就讲透结果,但美国老师喜欢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学习过程。博士的儿子对这样的作业感到很新奇,回家后忙不迭地测脉搏,作记录,最后画出一个运动后恢复心跳的曲线图,他很认真的涂上颜色,并写出了研究报告,拿到学校给同学展示曲线板,宣读自己的报告。读后心中一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多少能力呢?不仅知识在心灵扎根,学生的活动能力、测试能力、计量能力、写报告能力、演讲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培养。尤其是,如此大的作业量,学生却津津乐道,毫无负担的感觉,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算是抓住了语文教改的“牛鼻子”。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为何获得的。只有使学生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展新知识;去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会设法去突破现成结论,才能最终有所创新。
三、把参与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主观需要
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和积极情绪表现决定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及他对这种参与的主观需要的程度。因此学习兴趣对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有知识的直接兴趣引起的;到中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动机则是有间接兴趣及自己对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需要双重引起的。所以,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必须从兴趣和需要双重培养抓起。教师要自觉地把教学目的变成学生的学习目的,强化这种目的既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把参与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主观需要,使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积极的动力作用。情感积极,学习动力强,学习行为就自觉和勤奋,最终使学习质量提高。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完成各项任务的手段。教师应重视和运用这一规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