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网互动指的是传统报纸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时创办新闻网站,并且寻求报纸和网络的契合点,利用网络扩大影响力,达到报纸与网络的双赢。从整个报业定位层面来讲,地市级报网互动又存在其独特的模式,因此从特殊到一般,研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地市级报网互动模式成为目前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作为新时期的报业发展来讲,结合网络,进行报网互动是今后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寻找报纸与网络的契合点,发挥各地市不同的资源优势,扩大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为各地市级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地市级报业在进行报网互动之前必须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地市级报业在进行报网互动之前必须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主要包括自身在市场中的具体位置以及自身的受众定位和广告客户定位。近年来,传统报业特别是地市级报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但作为传统媒体来讲,地市级报业又具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权威性。一般来讲,地市级报业都具有较长时间的延续性,在当地群众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二,信息的长期保存性。报纸具有最大的特点便是长期保存性,新媒体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报纸,但由于其信息的更换频率较高,且网络存储能力有限,因此新媒体不具有长期保存性和后期查阅性。第三,随时性。新媒体往往需要依靠网络或其他工具实现阅读,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则能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就此来看,即使报纸的市场份额减少,新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报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从报业发展来看,就必须借助新的技术和方法,实行集团化发展才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受众定位即是指报纸对信息接收者或者说是消费者的定位。一般来讲,作为地市级报纸,其受众主要是在其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因此,地市级的报业发展必须结合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广告客户定位,作为地市级报纸行业,其广告客户一般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是分为长期和短期的广告投入;二是希望报纸提高发行量和影响力。因此,地市级报纸必须走出单纯依靠平面广告生存的困境。
要区分和联系报纸载体和网络载体。目前,报网互动对我国地市级报业来讲已经不再陌生,很多地市级报业都在进行报网互动,但就当前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报网互动的认识。报网互动首先要求区分和联系报纸与网络载体。作为报纸来讲其所承载的信息与网络相比相对较少,因此,其信息就要做到少而精。无论如何设计板块都应当首先满足权威性和准确性,不能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作为网络来讲,网络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无论是信息量还是对广告的多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作为报纸的补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报网互动来讲,网络仅仅作为展示报纸的另一途径这一方式已经过时,作为网络来讲,必须要补充报纸在新媒体时代中时效性的滞后现状。
地市级报业在报网互动中应更多地关注民生。作为地市级报业,由于其主体受众是生活在所在行政区域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因此其在报网互动中就必须更多地关注民生。在以往的报业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问题、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级报业所关注的,更是地市级报业所追捧的。然而从任一角度来讲,在这些方面地市级报纸的权威性和时效性都不及国家级报纸。这不仅不能为地市级报业带来较大的收益,反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报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地市级报纸在报网互动中应当更多地结合本地新闻、本地特色,更多地关注民生,向服务型报纸转行。
使用新的方式方法进行报网互动,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目前,很多地市级报业在进行报网互动时方式较为单一,受传统报业发展模式影响较深。新媒体时代要求报业发展必须结合受众,要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市级报纸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独具特色的记者与百姓互动平台,了解受众所想,解决受众的困惑;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利用网络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可就本地的重大政策或重要信息进行追踪报道,并利用网络进行展示;为受众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交流或交易平台,方便居民生活;利用网络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即时信息;利用网络论坛,增强媒体在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纽带作用等。用这些新的方式和方法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增强报纸的权威性,提高受众对报纸与网站的接受和欢迎程度。此外,还可以将传统的报纸与受众的沟通模式转化为网络模式,提高其时效性。
报网互动应当培养一批掌握数字化运作能力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新时期报网互动的必然要求,报网互动对于记者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要求记者不仅仅要具备原有的文字写作和审核能力,还要会使用各类网络时代的数字化产品。作为记者来讲,要将传统的采访、写作、审核等能力有效地与视频、图片、音乐等新元素相结合。
就现有的报业发展研究来看,普遍认为所谓报网互动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报”+“网”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作为地市级报业来讲,在开展互动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探求突围之路与发展之路。要有效地将“报”与“网”结合起来,既要发展地方性报纸的内容与特色,又要依托网络对报纸未达到的效果进行深化,做到静态媒体与动态媒体的互融互促。
(作者单位:周口晚报社)
编校:张红玲
地市级报业在进行报网互动之前必须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地市级报业在进行报网互动之前必须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主要包括自身在市场中的具体位置以及自身的受众定位和广告客户定位。近年来,传统报业特别是地市级报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但作为传统媒体来讲,地市级报业又具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权威性。一般来讲,地市级报业都具有较长时间的延续性,在当地群众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二,信息的长期保存性。报纸具有最大的特点便是长期保存性,新媒体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报纸,但由于其信息的更换频率较高,且网络存储能力有限,因此新媒体不具有长期保存性和后期查阅性。第三,随时性。新媒体往往需要依靠网络或其他工具实现阅读,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则能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就此来看,即使报纸的市场份额减少,新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报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从报业发展来看,就必须借助新的技术和方法,实行集团化发展才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受众定位即是指报纸对信息接收者或者说是消费者的定位。一般来讲,作为地市级报纸,其受众主要是在其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因此,地市级的报业发展必须结合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广告客户定位,作为地市级报纸行业,其广告客户一般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是分为长期和短期的广告投入;二是希望报纸提高发行量和影响力。因此,地市级报纸必须走出单纯依靠平面广告生存的困境。
要区分和联系报纸载体和网络载体。目前,报网互动对我国地市级报业来讲已经不再陌生,很多地市级报业都在进行报网互动,但就当前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报网互动的认识。报网互动首先要求区分和联系报纸与网络载体。作为报纸来讲其所承载的信息与网络相比相对较少,因此,其信息就要做到少而精。无论如何设计板块都应当首先满足权威性和准确性,不能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作为网络来讲,网络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无论是信息量还是对广告的多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作为报纸的补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报网互动来讲,网络仅仅作为展示报纸的另一途径这一方式已经过时,作为网络来讲,必须要补充报纸在新媒体时代中时效性的滞后现状。
地市级报业在报网互动中应更多地关注民生。作为地市级报业,由于其主体受众是生活在所在行政区域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因此其在报网互动中就必须更多地关注民生。在以往的报业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问题、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级报业所关注的,更是地市级报业所追捧的。然而从任一角度来讲,在这些方面地市级报纸的权威性和时效性都不及国家级报纸。这不仅不能为地市级报业带来较大的收益,反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报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地市级报纸在报网互动中应当更多地结合本地新闻、本地特色,更多地关注民生,向服务型报纸转行。
使用新的方式方法进行报网互动,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目前,很多地市级报业在进行报网互动时方式较为单一,受传统报业发展模式影响较深。新媒体时代要求报业发展必须结合受众,要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市级报纸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独具特色的记者与百姓互动平台,了解受众所想,解决受众的困惑;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利用网络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可就本地的重大政策或重要信息进行追踪报道,并利用网络进行展示;为受众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交流或交易平台,方便居民生活;利用网络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即时信息;利用网络论坛,增强媒体在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纽带作用等。用这些新的方式和方法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增强报纸的权威性,提高受众对报纸与网站的接受和欢迎程度。此外,还可以将传统的报纸与受众的沟通模式转化为网络模式,提高其时效性。
报网互动应当培养一批掌握数字化运作能力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新时期报网互动的必然要求,报网互动对于记者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要求记者不仅仅要具备原有的文字写作和审核能力,还要会使用各类网络时代的数字化产品。作为记者来讲,要将传统的采访、写作、审核等能力有效地与视频、图片、音乐等新元素相结合。
就现有的报业发展研究来看,普遍认为所谓报网互动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报”+“网”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作为地市级报业来讲,在开展互动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探求突围之路与发展之路。要有效地将“报”与“网”结合起来,既要发展地方性报纸的内容与特色,又要依托网络对报纸未达到的效果进行深化,做到静态媒体与动态媒体的互融互促。
(作者单位:周口晚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