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手机,我们会不会渐行渐远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早,同事一本正经地跑过来跟我说:“Memo,我有急事,手机又没电了,电话借我使使。”于是我特大方地伸手就递了上去,可转脸我就后悔了,因为这一借引发的便是我在一个多小时里的坐立不安和心慌气短啊!其实,倒不是我手机里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也没有因为手机有多值钱而舍不得。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再也离不开手机了,一分钟都不能,如果超过半小时不去看手机,我都会觉得自己不正常。就连睡前我都要反复刷屏才肯罢休,其实,你知道的,反复刷屏也不会有什么不一样,可我任由辐射侵袭都不舍得将它放得远些。
  不论你是参加聚会还是等人,走哪儿都能看见一堆人坐在那里人手抱着一个手机,发微博的发微博,传简讯的传简讯,拍照的拍着照,打游戏的打游戏。手机渐渐取代了嘴巴的交流和室外实质性地锻炼。但话说回来,手机的出现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我们都说不清楚,尤其是我们这些手机不离身的人。
  如果没有手机,我们会不会渐行渐远,我不敢想;如果没有手机,我们是不是真的必须要面对裸露在眼前的现实的挑衅,我不敢揣度。那么,亲爱的你敢不敢把手机锁起来然后大胆地走出门去对迎面而来的陌生人说声“ hi”?
  @海子哥 Memo,我好同情你,但同时也同情我自己,因为我们同病相怜。我连蹲坑都不愿放下手机去厕所,有一次,我吃坏肚子,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抽了两张抽纸就奔进厕所了。然后,然后慌乱之中,我错把手机当手纸了,然后,我的手机就再也没回来……
  @Memo 这位同学,看到你的经历,我只能说我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穆晓宇 我也是手机控,如果一段时间没电话打进来,我就会不由地犯嘀咕:手机是不是又有毛病啦?是不是没信号了?是不是刚才调成静音忘了开?总之,最后一定会找到一堆理由想拿出手机来证实一下。
  @Memo 毫不夸张地说吧,我常常会感觉手机在响,或者是把别人的手机短信铃声条件反射以为是自己的。
  @周冬 这么说来,我应该属于重度手机强迫症了。有一次午休起晚了,我出门着急忘了带手机,都快走到学校了,才发现手机没带,我惴惴不安地又走了大半路程之后还是执意返回家中去取手机。
  @江小绵 可能是因为我不爱跟别人交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发短信了,如果不带手机,我会觉得失去了连接我与外界的桥梁,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了。
  @Memo 不擅言辞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认为过多的借助手机短息与人交流也许会加剧你与外界的正面接触的障碍哦,通过手机联系虽然方便,但不可以过分依赖。
其他文献
送走了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我们迎来了温婉热情的初夏五月。这个月份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没什么不寻常,依然是上课、下课、啃书本。而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此时则是高考冲刺的最关键时段。如果说六月因为高考而被称为“黑六月”,那么五月一定可以说是高考前“黑”得最透的一段时间。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算不上什么,惶恐不安、萎靡不振很常见,“头悬梁锥刺股”、打着吊针奋战的也不在少数,这就是我们常常听说或者正经历着的高考前最后
期刊
说到教育创新,中科大的少年班应该能算得上是中国内地最早的典型了。30多年前的一次历史偶然促成了中科大少年班,也开辟了一项非常有意义教育实践之路。  中科大少年班主要招收还没有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或能力突出的的青少年来提前接受大学教育。也正是因为中科大少年班生源的特殊性,让它成为了坊间流传的所谓“神童班”。  他们是会学习的少年才俊  神童之说自然是有些夸张了,但将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称为早慧
期刊
选择西交利物浦大学对我来说几乎算是偶然中的必然。当初与留学机会失之交臂,错过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利物浦大学,我的心情非常沮丧。后来在选择自己的出路时,我有点任性又有点赌气地选择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一所由西安交大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办的大学。也许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吧。就这样,我来到了这所有点争议、又有点神秘的学校。  起初我只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母校之一利物浦大学是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却一点都不了解
期刊
一  在四季如春的南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自北向南,常年流淌着甘甜清冽的河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大河两岸的人民。江上有座不大不小的平南大桥,桥的一头通向一座正在蓬勃发展的县城,那就是我的家乡。  德敏、老江和我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少年,是在同一所高中里混在一起的铁哥们。那一年,当别人正在为期末考试废寝忘食的时候,我们却在恣意挥霍着年少的岁月。就像在中考前一天,别人都是背着单词睡着的,而我却用被子盖
期刊
那年夏天,高三的师哥师姐们奔赴考场,我们整个高二年级忽然有点“物伤其类”,气氛凝重了好几天。之后的一段日子里,班主任、校长、各科老师,轮番对我们进行的动员大会一如当时的天气那般热情洋溢,可怜我们一群还没有正式升入高三的学生提早被戴上了“准毕业生”的帽子。  “准毕业生”的帽子还没戴稳当,班主任又是“重锤一击”:要在教室里挂上一个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以确保我们时刻记得要为高考奋力拼搏。  其实心理施压
期刊
不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小清新来袭,都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在越来越浮躁的影视剧中寻求真实的节奏。而总有一些电影以似乎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呈现着我们不曾看到甚至不可想象的人性黑暗的地方,这样的故事因为残忍所以才更感觉到真实。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原本善良纯真的我们。”这是韩国电影《熔炉》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这是一部真实到无以复加的电影,而这句话也是每个观影者在看完《熔炉》后
期刊
范伟演过一部喜剧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电影的内容倒是记不清了,但片名总让人忍俊不禁,若套用这个片名放在娱乐圈大大小小的明星身上,大概他们每个人都适合本色出演一部《求求你,喜欢我》吧。当然,如果你够红,那就可以改演《求求你,迷恋我》或是《求求你,为我疯狂》《求求你,为我卖命为我卖肾》诸如此类的。曾经有位偶像歌手说:“我的工作就是让别人喜欢我。”很直接、很贴切、也够真实。  娱记们常常会为了塑造明
期刊
粉丝文化  在粉时代,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的广为传播和日益盛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文化。这绝非只是简单的追星和崇拜,正是具有了团队精神、率真、积极主动、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忠诚、PK精神这种文化基础,粉丝现象才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迅速蔓延。  中国式xx  一条调侃国人闯红灯的微博走红,说“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曾有
期刊
David Garrett,德国人,提琴手,被所有听过他演奏的人称为天才。  就像莫扎特、曼纽因,天才必须要有一个传奇的童年,神童是他们在儿时统一的头衔。David Garrett当然也不例外。4岁时他无意中拿起哥哥的小提琴,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随便玩了玩。不过两个月,已经小有造诣的哥哥被迫转学钢琴——老大真是难当,尤其碰上一个天才的弟弟。而David对于提琴的热爱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即使拥有过人的
期刊
现在的高中生经历着人生最辛苦的阶段,尤其是高三的莘莘学子。在高三这个阶段他们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成绩呕心沥血的时候,是真正的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他们关心的是分数,向往的是名校。至于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基本是没人与他们讨论的,老师不管,家长也很少顾及。  所以,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就选了大学,选了专业。直到面临大学毕业,寻找工作,突然发现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还没有进入职场,就想改行。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