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追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足迹,对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借鉴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案例借鉴:成立专职部门负责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深化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分校;加入国际大学联盟,参与地区与国际的多边对话。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分析
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像新加坡这样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国家而言。作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Singapore,NUS)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最具国际化的大学排名”(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高居第4位[1]。本文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出发,追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足迹,并对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这三个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进行剖析,同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对该校的国际化办学政策和战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演变
(一)起步期政策:积聚资源,力求迅速发展
2000年前,“国际化”一词虽未明确出现在新加坡政府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资料中,但早在1992年,NUS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联合开设的公共政策硕士课程项目启动仪式上,时任新加坡教育部长李玉全(Lee Yock Suan)指出,希望通过该项目让新加坡的学生进一步投入国际主义潮流,促进新加坡学生的对外交流,同时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2]。1997年,新加坡政府聘请了12位国际著名大学学者、校长和企业家,成立了“国际学术咨询团”(Inter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Panel,IAAP),以探讨如何协助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重新定位,从而在教学和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提升国际地位[3]。该咨询团的成立,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愿望与诉求,奠定了新加坡的大学追求“世界级”和“全球性大学”的基调。同时,国际专家提出建立第三所公立大学来吸引国际学生和满足本国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SMU)的成立,也标志着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开启了国际化发展新纪元。199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实施“10所顶级大学计划”,即在10年内新加坡至少要引进10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加速新加坡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步伐,并通过这些大学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专家和高校师生,以最高的起点、最快的速度提高新加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为新加坡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服务,进一步提升新加坡的区域竞争力,确立其在东南亚的教育领先地位。[4]
(二)发展期政策: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增强国际竞争力
2002年,新加坡经濟发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制定了环球校园计划(Global School,GS),强调教育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能为本国的经济发展贡献3%~5%GDP[5]。该计划由新加坡对外部门推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对引进的10所世界一流大学进行财政投入,以支持其在新加坡的运营;到2015年,吸引15万国际学生赴新加坡学习;全面改革新加坡各层次教育[6]。GS计划旨在打造新加坡教育的品牌效应,增加外国学生的数量是新加坡教育国际化长期目标的一部分,最终目标是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亚洲地区的教育中心。
2004年,新加坡时任教育部长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讲话中提出,新加坡的大学应该聘请世界一流的教授,以吸引外国学生,同时积极推动交流和出国留学计划,提升本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新加坡大学应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竞争做好准备[7],这代表了新加坡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立场和政策方向。2005年,新加坡政府再次重申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颁布了题为《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大学自主改革报告,赋予NUS、NTU、SMU三所大学自主权,并针对各个大学的特色制定不同的国际化战略愿景(见表1)。[8]
(三)成熟期政策:交流分享,促进教育合作与共赢
2008年,新加坡政府表示,新加坡教育部正在积极寻求多维度、多区位、多体验式的教育机会,拓展本土学生的国际视野,要求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海外学习的经历,鼓励学校参加短期交流学习计划、交换生计划、海外寄宿家庭计划等,并对就读期间赴海外学习时间的比例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小学10%、理工学校25%、中学和理工学院33%、大学50%。同时,鼓励学校通过组织活动促进留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9]
2009年,新加坡政府宣布设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SUTD),是新加坡第4所由政府资助的大学。该校在2012年开始运营,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开展合作办学[10]。在新加坡政府的大力资助下,新加坡的4所大学通过与领先的世界级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国际声誉稳步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也更具有知名度与竞争力。2010年10月,IAAP指出,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到达一个分水岭,新加坡的大学也要走出去,呼吁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校,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11] 二、NUS国际化政策的特征
NUS的国际化办学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通过对NUS的年度报告、大学的使命阐述、大学校长或政府领导人的重大活动讲话、媒体报道、大学官方网站、政府政策文件等进行分析,探索该校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特征。
(一)成立大学国际化专门责任机构
1996年,NUS成立国际关系办公室(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fice,IRO),以此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指挥中心和前沿哨所[12]。IRO以促进更紧密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为使命,致力于将NUS打造成为全球优质学生就读、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方面,IRO不仅为本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优质的教育体验和多样化的交流机会,还为学术和行政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国际课程,如行政人员交流计划,以了解更多关于大学的行政服务和国际化战略的信息。另一方面,IRO还与本校各个学院及海外附属机构合作,开展包括国际暑期项目(International Summer Programmes)、国际实习(International Internships)、国际研究附属计划(International Research Attachment Programmes)、以参与和提升为目的的学习旅程(Study Trips for Engagement and Enrichment)等项目[12]。IRO的设置与活动是NUS国际化战略的一个独特之处,显示了该校领导层对大学国际化的重视,并在该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国际化活动。
(二)为学生提供全球教育机会与多样化课程
NUS所开展的学生交流计划(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13]。该计划资助学业成绩优秀的在校本科生赴全球30个国家的180所顶尖大学进行为期至少半年的学习。根据NUS2016年度报告,该校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人数从2000年的289人上升到1861人。学生交流计划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在英国、中国、印度、美国、墨西哥、南非、波兰等不同国家高校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感受不同文化和不同的学习环境。除提供学生交流计划之外,还有如暑期国际交流项目等其他计划。这些项目主要包括:新加坡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合作牵头的中新本科交流项目,旨在让新加坡的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让中国学生全方位体验新加坡生活;耶鲁大学国际学生访问计划,参加该计划的学生可以在耶鲁大学完整学习一年,同时可以选修耶鲁大学的所有课程,参加所有耶鲁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NUS淡马锡基金会国际领导力区域网络计划(The Temasek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Enrichment and Regional Networking Programme)旨在培养学生领导才能,通过与东南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文化交流、社区参与、领导力发展的机会,培育下一代亚洲领袖。
此外,作为其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NUS与诸多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提供广泛的双学位、联合学位、并行学位课程。例如,2010-2011学年,推出了与伦敦国王学院合作的双学位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研究硕士(Master of Research)学位,以及与东京大学首次进行的公共政策双学位课程[14]。此外,还与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法学院一起开设双学位硕士课程,该学位课程由NYU和NUS协作教学。目前,NUS与世界顶尖大学共有超过71个双学位、37个联合学位、23个并行学位课程,这些课程一部分在新加坡进行,一部分在海外合作大学进行。
(三)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设海外学院
为进一步推进国際化发展,NUS实施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NUS Overseas Colleges)计划。自2002年起,该校在美国硅谷、中国上海、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北京、以色列特拉维夫、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瑞士洛桑、德国慕尼黑等地开设了海外学院[15]。在该项目下,NUS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海外学院所在地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这些海外学院里,学生一方面可以参与初创公司的实习,另一方面可以在那些与NUS合作的大学中进修相关课程。
同时,NUS也与众多顶级的海外大学联合成立学院。2005年4月,杜克大学与NUS合作,于新加坡设立医学院,并完全按照杜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四年制的医学博士课程。2011年4月,NUS宣布成立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以提供独特的文科教育,汇集东西方知识传统,开设涵盖西方和东方文化精髓的课程,探索两者之间的异同,并更好地为在同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环境中进行终身学习做准备。这项合作使NUS的国际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亚洲文科教育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从而提高了该校在全球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和领导地位。此外,NUS还与知名国际伙伴联合创建了海外教育与研究中心,如国大-苏州研究院(设于苏州工业园区)、国大-清华下一代搜索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设于北京)、国防科技实验室(与法国高等电力学院、法国国家航天航空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局联办)等。
(四)积极推展全球智网,建立战略联盟
NUS近年来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积极推广全球智网,与世界顶尖大学建立伙伴联盟,为教学、学习、研发、创新等各个层面带来新观点、新机遇。NUS与全球领先的大学建立全球联盟,包括国际研究大学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PRU)、21世纪大学协会(Universitas 21,U21)、东盟大学联盟(ASEAN University Network,AUN)、英联邦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Commonwealth Universities,ACU)、东南亚高等学术机构协会(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SAIHL)以及东南亚和台湾大学校长论坛(Presidents’ Forum of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 and Taiwan Universities,SATU)[16],从而提升了该校的国际地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俱乐部”。NUS利用全球大学网站的多元化和独特优势,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NUS在建立伙伴关系方面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强了该校在全球教育界的国际地位,展现了其作为全球性大学的追求。 三、启示
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中,NUS的一些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专职机构来负责国际化工作。一般来说,相关的工作都由大学的外事处或对外交流合作处承担,主要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管理、学生和教职工出入境的管理、国际学生管理、外国专家聘请等工作。而NUS设立的专门机构持续负责学校的国际化工作,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在计划下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的国际化工作,通过专门的机构负责制,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与学科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与战略,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相应目标,彰显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领导智慧。
(二)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深化国际合作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新加坡大力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本土化,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在实践中打造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大学与高等教育体系。同样,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步伐。我国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实践较为丰富,但需要注意:一方面,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应致力于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将从国外高校吸取的经验本土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应该与国外一流大学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科研中心或进行项目研究等。例如,浙江大学在海宁建立的国际联合学院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交叉研究中心、成果转换机构等,成立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等机构[17]。通过国际化的教学氛围与环境的创设,引进国际化教学和科研内容,并与本校原有的教学与科研内容有效结合,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三)中国大学应该“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分校
NUS的海外学院计划提高了该校在全球教育领域的竞争力,新加坡也成为区域教育的中心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不应仅仅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更应有走出去的勇气与决心。“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校“走出去”开展多层次的海外办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大学在开拓留学市场,吸引海外学生来华学习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目前拥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快中国大学“走出去”的步伐,与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合作,打通壁垒,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例如,通过定期召开大学校长论坛、学分互认与联合学位颁发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交流、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我国大学还应该抓住契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教育与培训机构与海外分校,增强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培养熟悉中国国情、理解中国问题,能够适应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的复合型、职业型、领袖型的知华友华人才。[18]
(四)中国大学应加入国际大学联盟,参与地区与国际的多边对话
NUS十分注重与其他国际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并在这些组织中起到了领军作用,拥有一定的话語权。研究型大学战略联盟的形成是大学的理性选择,有利于大学间的强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品牌竞争力。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国际大学联盟中,并在地区与国际的多边对话中,将中国观点与态度传递给其他高校,在国际联盟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2017年3月21日,“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中国与波兰的全面交流,促进中国与波兰高等教育界的合作;2017年4月29日,由清华大学发起的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该大学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亚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创新与文化交流,提升亚洲大学在全球的影响力。作为联盟的成员,也可以利用机会共同打造科研协同中心,将其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的平台[19]。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中国大学应积极参与并组建类似的国际大学联盟,与其他世界一流的大学建立合作网络,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来加速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2017 [EB/OL].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features/worlds-most-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2017,2017-06-06.
[2]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Address by Mr. Lee Yock Suan, Minister for Education at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Master in Public Policy Programm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9th October 1992 [EB/OL].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speeches/record-details/71f62cd1-115d-11e3-83d5-0050568939ad,2017-06-01.
[3]凌健.新加坡大学国际化政策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9(3):52-55.
[4]薛文正.试论国际分校的质量保障——新加坡环球校园计划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2008(8):28-30. [5]黄建如,向亚雯.新加坡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经验与不足:以环球校园计划为例[J]. 大学:学术版, 2011(4):81-85.
[6]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Speech by Mr Tharman Shanmugaratnam, Acting Minister of Education at the Stanford Club Annual Dinner on 8 May 2004[EB/OL]. http://www.moe.gov.sg/media/speeches/2004/sp20040508.htm, 2017-05-12.
[7]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Singapore Autonomous Universities: Towards Peaks of Excellence [R]. Singapore, 2005.
[8]Daquila T C.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in Singapor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the NUS Experience[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3, 17(5): 629-647.
[9]Singapore History.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is inaugurated [EB/OL]http://eresources.nlb.gov.sg/history/events/383d0744-3fac-43ee-9bd6-fbcc34f97e52#1, 2017-06-06.
[10]NUS. Singapore’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ill become a model for the region [EB/OL]. http://newshub.nus.edu.sg/news/1011/PDF/TERTIARY-lhzb-13nov-p16.pdf, 2017-06-06.
[11]International Relation Office, NUS[EB/OL]. http://www.nus.edu.sg/iro/about/iro.html,2017-06-06.
[12]NUS. Undergraduate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EB/OL]. http://www.nus.edu.sg/registrar/education-at-nus/undergraduate-education/special-undergraduate-programmes/student-exchange-programme.html,2017-06-28.
[13][14]NUS. NUS Annual report 2016[R].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16.
[15]NUS Enterprise, NUS[EB/OL].http://enterprise.nus.edu.sg/educate/nus-overseas-colleges, 2017-03-18.
[16]Global Alliances and Networks, NUS[EB/OL]. http://www.nus.edu.sg/global/partners.html,2017-03-18.
[17]伍宸,宋永華,赵倩.“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2): 29-31.
[18]周谷平,阚阅.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 教育研究, 2015 (10): 4-9.
[19]清华大学. 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EB/OL]..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48/2017/201704291817377757 73863/20170429181737775773863_.html,2017-06-03.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分析
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像新加坡这样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国家而言。作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Singapore,NUS)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最具国际化的大学排名”(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高居第4位[1]。本文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出发,追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足迹,并对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这三个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进行剖析,同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对该校的国际化办学政策和战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演变
(一)起步期政策:积聚资源,力求迅速发展
2000年前,“国际化”一词虽未明确出现在新加坡政府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资料中,但早在1992年,NUS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联合开设的公共政策硕士课程项目启动仪式上,时任新加坡教育部长李玉全(Lee Yock Suan)指出,希望通过该项目让新加坡的学生进一步投入国际主义潮流,促进新加坡学生的对外交流,同时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2]。1997年,新加坡政府聘请了12位国际著名大学学者、校长和企业家,成立了“国际学术咨询团”(Inter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Panel,IAAP),以探讨如何协助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重新定位,从而在教学和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提升国际地位[3]。该咨询团的成立,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愿望与诉求,奠定了新加坡的大学追求“世界级”和“全球性大学”的基调。同时,国际专家提出建立第三所公立大学来吸引国际学生和满足本国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SMU)的成立,也标志着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开启了国际化发展新纪元。199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实施“10所顶级大学计划”,即在10年内新加坡至少要引进10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加速新加坡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步伐,并通过这些大学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专家和高校师生,以最高的起点、最快的速度提高新加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为新加坡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服务,进一步提升新加坡的区域竞争力,确立其在东南亚的教育领先地位。[4]
(二)发展期政策: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增强国际竞争力
2002年,新加坡经濟发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制定了环球校园计划(Global School,GS),强调教育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能为本国的经济发展贡献3%~5%GDP[5]。该计划由新加坡对外部门推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对引进的10所世界一流大学进行财政投入,以支持其在新加坡的运营;到2015年,吸引15万国际学生赴新加坡学习;全面改革新加坡各层次教育[6]。GS计划旨在打造新加坡教育的品牌效应,增加外国学生的数量是新加坡教育国际化长期目标的一部分,最终目标是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亚洲地区的教育中心。
2004年,新加坡时任教育部长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讲话中提出,新加坡的大学应该聘请世界一流的教授,以吸引外国学生,同时积极推动交流和出国留学计划,提升本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新加坡大学应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竞争做好准备[7],这代表了新加坡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立场和政策方向。2005年,新加坡政府再次重申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颁布了题为《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大学自主改革报告,赋予NUS、NTU、SMU三所大学自主权,并针对各个大学的特色制定不同的国际化战略愿景(见表1)。[8]
(三)成熟期政策:交流分享,促进教育合作与共赢
2008年,新加坡政府表示,新加坡教育部正在积极寻求多维度、多区位、多体验式的教育机会,拓展本土学生的国际视野,要求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海外学习的经历,鼓励学校参加短期交流学习计划、交换生计划、海外寄宿家庭计划等,并对就读期间赴海外学习时间的比例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小学10%、理工学校25%、中学和理工学院33%、大学50%。同时,鼓励学校通过组织活动促进留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9]
2009年,新加坡政府宣布设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SUTD),是新加坡第4所由政府资助的大学。该校在2012年开始运营,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开展合作办学[10]。在新加坡政府的大力资助下,新加坡的4所大学通过与领先的世界级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国际声誉稳步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也更具有知名度与竞争力。2010年10月,IAAP指出,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到达一个分水岭,新加坡的大学也要走出去,呼吁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校,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11] 二、NUS国际化政策的特征
NUS的国际化办学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通过对NUS的年度报告、大学的使命阐述、大学校长或政府领导人的重大活动讲话、媒体报道、大学官方网站、政府政策文件等进行分析,探索该校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特征。
(一)成立大学国际化专门责任机构
1996年,NUS成立国际关系办公室(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fice,IRO),以此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指挥中心和前沿哨所[12]。IRO以促进更紧密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为使命,致力于将NUS打造成为全球优质学生就读、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方面,IRO不仅为本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优质的教育体验和多样化的交流机会,还为学术和行政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国际课程,如行政人员交流计划,以了解更多关于大学的行政服务和国际化战略的信息。另一方面,IRO还与本校各个学院及海外附属机构合作,开展包括国际暑期项目(International Summer Programmes)、国际实习(International Internships)、国际研究附属计划(International Research Attachment Programmes)、以参与和提升为目的的学习旅程(Study Trips for Engagement and Enrichment)等项目[12]。IRO的设置与活动是NUS国际化战略的一个独特之处,显示了该校领导层对大学国际化的重视,并在该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国际化活动。
(二)为学生提供全球教育机会与多样化课程
NUS所开展的学生交流计划(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13]。该计划资助学业成绩优秀的在校本科生赴全球30个国家的180所顶尖大学进行为期至少半年的学习。根据NUS2016年度报告,该校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人数从2000年的289人上升到1861人。学生交流计划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在英国、中国、印度、美国、墨西哥、南非、波兰等不同国家高校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感受不同文化和不同的学习环境。除提供学生交流计划之外,还有如暑期国际交流项目等其他计划。这些项目主要包括:新加坡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合作牵头的中新本科交流项目,旨在让新加坡的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让中国学生全方位体验新加坡生活;耶鲁大学国际学生访问计划,参加该计划的学生可以在耶鲁大学完整学习一年,同时可以选修耶鲁大学的所有课程,参加所有耶鲁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NUS淡马锡基金会国际领导力区域网络计划(The Temasek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Enrichment and Regional Networking Programme)旨在培养学生领导才能,通过与东南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文化交流、社区参与、领导力发展的机会,培育下一代亚洲领袖。
此外,作为其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NUS与诸多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提供广泛的双学位、联合学位、并行学位课程。例如,2010-2011学年,推出了与伦敦国王学院合作的双学位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研究硕士(Master of Research)学位,以及与东京大学首次进行的公共政策双学位课程[14]。此外,还与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法学院一起开设双学位硕士课程,该学位课程由NYU和NUS协作教学。目前,NUS与世界顶尖大学共有超过71个双学位、37个联合学位、23个并行学位课程,这些课程一部分在新加坡进行,一部分在海外合作大学进行。
(三)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设海外学院
为进一步推进国際化发展,NUS实施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NUS Overseas Colleges)计划。自2002年起,该校在美国硅谷、中国上海、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北京、以色列特拉维夫、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瑞士洛桑、德国慕尼黑等地开设了海外学院[15]。在该项目下,NUS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海外学院所在地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这些海外学院里,学生一方面可以参与初创公司的实习,另一方面可以在那些与NUS合作的大学中进修相关课程。
同时,NUS也与众多顶级的海外大学联合成立学院。2005年4月,杜克大学与NUS合作,于新加坡设立医学院,并完全按照杜克大学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四年制的医学博士课程。2011年4月,NUS宣布成立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以提供独特的文科教育,汇集东西方知识传统,开设涵盖西方和东方文化精髓的课程,探索两者之间的异同,并更好地为在同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环境中进行终身学习做准备。这项合作使NUS的国际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亚洲文科教育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从而提高了该校在全球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和领导地位。此外,NUS还与知名国际伙伴联合创建了海外教育与研究中心,如国大-苏州研究院(设于苏州工业园区)、国大-清华下一代搜索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设于北京)、国防科技实验室(与法国高等电力学院、法国国家航天航空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局联办)等。
(四)积极推展全球智网,建立战略联盟
NUS近年来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积极推广全球智网,与世界顶尖大学建立伙伴联盟,为教学、学习、研发、创新等各个层面带来新观点、新机遇。NUS与全球领先的大学建立全球联盟,包括国际研究大学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PRU)、21世纪大学协会(Universitas 21,U21)、东盟大学联盟(ASEAN University Network,AUN)、英联邦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Commonwealth Universities,ACU)、东南亚高等学术机构协会(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SAIHL)以及东南亚和台湾大学校长论坛(Presidents’ Forum of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 and Taiwan Universities,SATU)[16],从而提升了该校的国际地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俱乐部”。NUS利用全球大学网站的多元化和独特优势,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NUS在建立伙伴关系方面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强了该校在全球教育界的国际地位,展现了其作为全球性大学的追求。 三、启示
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中,NUS的一些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专职机构来负责国际化工作。一般来说,相关的工作都由大学的外事处或对外交流合作处承担,主要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管理、学生和教职工出入境的管理、国际学生管理、外国专家聘请等工作。而NUS设立的专门机构持续负责学校的国际化工作,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在计划下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的国际化工作,通过专门的机构负责制,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与学科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与战略,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相应目标,彰显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领导智慧。
(二)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深化国际合作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新加坡大力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本土化,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在实践中打造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大学与高等教育体系。同样,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步伐。我国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实践较为丰富,但需要注意:一方面,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应致力于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将从国外高校吸取的经验本土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应该与国外一流大学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科研中心或进行项目研究等。例如,浙江大学在海宁建立的国际联合学院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交叉研究中心、成果转换机构等,成立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等机构[17]。通过国际化的教学氛围与环境的创设,引进国际化教学和科研内容,并与本校原有的教学与科研内容有效结合,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三)中国大学应该“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分校
NUS的海外学院计划提高了该校在全球教育领域的竞争力,新加坡也成为区域教育的中心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不应仅仅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更应有走出去的勇气与决心。“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校“走出去”开展多层次的海外办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大学在开拓留学市场,吸引海外学生来华学习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目前拥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快中国大学“走出去”的步伐,与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合作,打通壁垒,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例如,通过定期召开大学校长论坛、学分互认与联合学位颁发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交流、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我国大学还应该抓住契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教育与培训机构与海外分校,增强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培养熟悉中国国情、理解中国问题,能够适应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的复合型、职业型、领袖型的知华友华人才。[18]
(四)中国大学应加入国际大学联盟,参与地区与国际的多边对话
NUS十分注重与其他国际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并在这些组织中起到了领军作用,拥有一定的话語权。研究型大学战略联盟的形成是大学的理性选择,有利于大学间的强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品牌竞争力。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国际大学联盟中,并在地区与国际的多边对话中,将中国观点与态度传递给其他高校,在国际联盟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2017年3月21日,“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中国与波兰的全面交流,促进中国与波兰高等教育界的合作;2017年4月29日,由清华大学发起的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该大学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亚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创新与文化交流,提升亚洲大学在全球的影响力。作为联盟的成员,也可以利用机会共同打造科研协同中心,将其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的平台[19]。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中国大学应积极参与并组建类似的国际大学联盟,与其他世界一流的大学建立合作网络,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来加速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2017 [EB/OL].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features/worlds-most-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2017,2017-06-06.
[2]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Address by Mr. Lee Yock Suan, Minister for Education at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Master in Public Policy Programm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9th October 1992 [EB/OL].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speeches/record-details/71f62cd1-115d-11e3-83d5-0050568939ad,2017-06-01.
[3]凌健.新加坡大学国际化政策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9(3):52-55.
[4]薛文正.试论国际分校的质量保障——新加坡环球校园计划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2008(8):28-30. [5]黄建如,向亚雯.新加坡建设地区教育中心的经验与不足:以环球校园计划为例[J]. 大学:学术版, 2011(4):81-85.
[6]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Speech by Mr Tharman Shanmugaratnam, Acting Minister of Education at the Stanford Club Annual Dinner on 8 May 2004[EB/OL]. http://www.moe.gov.sg/media/speeches/2004/sp20040508.htm, 2017-05-12.
[7]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Singapore Autonomous Universities: Towards Peaks of Excellence [R]. Singapore, 2005.
[8]Daquila T C.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in Singapor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the NUS Experience[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3, 17(5): 629-647.
[9]Singapore History.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is inaugurated [EB/OL]http://eresources.nlb.gov.sg/history/events/383d0744-3fac-43ee-9bd6-fbcc34f97e52#1, 2017-06-06.
[10]NUS. Singapore’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ill become a model for the region [EB/OL]. http://newshub.nus.edu.sg/news/1011/PDF/TERTIARY-lhzb-13nov-p16.pdf, 2017-06-06.
[11]International Relation Office, NUS[EB/OL]. http://www.nus.edu.sg/iro/about/iro.html,2017-06-06.
[12]NUS. Undergraduate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EB/OL]. http://www.nus.edu.sg/registrar/education-at-nus/undergraduate-education/special-undergraduate-programmes/student-exchange-programme.html,2017-06-28.
[13][14]NUS. NUS Annual report 2016[R].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16.
[15]NUS Enterprise, NUS[EB/OL].http://enterprise.nus.edu.sg/educate/nus-overseas-colleges, 2017-03-18.
[16]Global Alliances and Networks, NUS[EB/OL]. http://www.nus.edu.sg/global/partners.html,2017-03-18.
[17]伍宸,宋永華,赵倩.“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2): 29-31.
[18]周谷平,阚阅.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 教育研究, 2015 (10): 4-9.
[19]清华大学. 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EB/OL]..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48/2017/201704291817377757 73863/20170429181737775773863_.html,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