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玛丽·洛朗桑作为巴黎画派的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作品中的形象尤以年轻女性为主,画面唯美又夹杂着悲伤。
究其成因,离不开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洛朗桑的艺术风格分为两个阶段,结合她的生活经历分析不同阶段绘画风格的成因及变化,探索洛朗桑独特的艺术理想国。
关键词:玛丽·洛朗桑;巴黎画;女性形象
洛朗桑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结识了布拉克、毕加索等杰出艺术家。她早期的作品中虽然能看到立体主义的影子,然而在她后来的诸多作品中,这些影子消失了,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她能够置身于一个标志性时代艺术家的圈子中又能实现自我跳脱,不盲目追求浪潮,只遵循自我本心,探索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便是洛朗桑的迷人之处了。
探究她作品风格的成因,洛朗桑的童年似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很多艺术家自幼便开始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抑或是拥有父母良好的艺术遗传基因乃至家族熏陶,洛朗桑幼年时十分不幸,她私生女的出身遭到周围人的冷眼和质疑,甚至在她小的时候亲生母亲都会嫌弃这个没有身份的孩子。因此,洛朗桑从小便缺失父爱的关怀与呵护,甚至直到父亲离世多年后洛朗桑已经二十出头的年纪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种种这些童年的不幸在洛朗桑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回忆起这段青葱岁月她仅用“青春是何等忧郁的年代”来形容。所以在她的艺术作品中男性形象屈指可数,除了有相似童年经历的男友阿波利奈尔,便是毕加索等几位好友。尤其是在阿波利奈尔参战受伤不幸离世后,她的作品更加强调女性独特的韵味,男性形象再难出现。
洛朗桑的作品风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从安贝尔学院毕业后,在布拉克的引荐下,她融入了“洗衣船”,接触到了毕加索、阿波利奈尔等先锋艺术青年,这对洛朗桑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这个阶段,她的画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学院派的写实风格过渡到不再执着于形似,而是更专注于描绘人物的情态和捕捉到的感受。她在1905和1908年两幅自画像作品形式的转变就是真实的体现。每日和这群颠覆传统的前卫艺术家们学习交流,使洛朗桑的画面开始呈现一些立体主义的气息。她将人物形象变形处理,使画面充斥着独特的形式美感。在这个时期洛朗桑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了很明显的线条,这些黑色的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更显现出柔美圆润而又概括的美感,使画面看起来和毕加索同时期的作品和而不同。她画中的人物脱离了传统写实的笔触感,而趋向于平面化的面部表现,平涂的笔法结合粗细有致的外轮廓线条,使画面呈现出别样的韵味。这个时期的作品题材大多是洛朗桑本人和她的友人们。这段美好而又宝贵的日子可以称之为洛朗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此时的她每日和身世相似的诗人男友为伴。阿波利奈尔浪漫而优雅,经常写诗歌颂自己的爱人。阿波利奈尔眼中的她是如此完美而迷人。“她毫无男性的缺点,又最大限度地具备女性的长处……”。内心深处情感缺失的她是如此幸运,此时寻觅到了爱情和友情。在这些情感的共同滋养下,洛朗桑迅速地成长着,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但洛朗桑的出身深深影响了她性格的养成,她的个人风格注定与众不同。在观察和尝试之后,冷静而充满理性分析的画风并不符合她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与立体派根根分明的线条不同,她开始寻觅自己独到的表现手法,初期将线条藏入颜色之中进而若隐若现的方式,后期逐渐开始摆脱对线条的依赖,不加任何轮廓线地修饰,直接通过色彩变化的自然边缘来区分形象。她的用色也出现极大的改变,不同于之前的“洗衣船”时期,黑色、棕色、褐色和明亮的皮肤色相映衬形成的强烈视觉效果,颜色开始倾向于慵懒的白色、灰暗的绿色、迷人的紫罗兰和深情的玫瑰色,而且这些颜色并不采用厚重的手法涂抹上去。相反,她用了大量的松节油和调色油进行稀释,又将颜色调和成雅致的灰色调,使画面颜色变得透明而又富有生气。这种处理方法使画面如梦如幻,颜色美丽却又不鲜艳刺激,营造出安静恬雅的氛围。每每看到洛朗桑后期的这些作品,都仿佛置身仙境。
不仅在线条和用色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洛朗桑绘画的对象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她开始专注于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而且只描绘年轻女孩。甚至年迈以后她绘制自画像中的形象仍然是美丽动人的少女。她笔下的女孩们总是灵动可爱却又楚楚可怜,被包裹在一个梦境般的色彩世界中,却总流露出易于察觉的忧愁。这些少女形象比起“洗衣船”时期的人物形象而言,变得更加简洁,不刻意追求对细节的描绘和塑造,仿佛只用了寥寥数笔来轻描淡写,但是这种画面形象的松弛感却和颜料轻薄的透气性相得益彰。人物的面部也没有细致刻画的部分,但是洛朗桑对人物情态的把控方面得心应手,她笔下的女孩总是难掩高贵而寂寥的神情。整体画面没有让人感觉过分用力的地方,反而让观者完全沉浸在这种整体的恬静和放松的氛围当中。
洛朗桑的画风为何转变如此之大?又为何在形成这种风格后一直持续到晚年?这些早期的变化与后期的坚持都与洛朗桑的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她与挚爱阿波利奈尔分手,这位曾经给过她无限支持与帮助,并在情感上抚慰和有强烈共鸣的诗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紧接着母亲的离世对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这个世界上她仅存的亲人也消失了,让这个原本就长期笼罩在忧郁下的女孩更加哀伤。几年后她嫁给了一位德国贵族,然而婚后不久一战爆发,她被迫放弃法国国籍和丈夫开始了流亡的生活。生活的困顿和婚姻的不顺迫使她想要逃离这种生活,结果突然得知阿波利奈尔参战因病去世的消息,洛朗桑心如刀绞。离婚后又因病摘除子宫让她彻底失去了成为母亲的机会。洛朗桑自幼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成年后又接二连三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和打击,这让她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早在洛朗桑青年时期,母亲渐渐改变了想法,开始想要把她培养成一位淑女,家里摆放着母亲做的各种蕾丝边的小垫子、织物,这些在年幼的洛朗桑心里暗暗埋下了种子,她渴望过,上法国上流社会淑女的生活。成年后,拥有了爱情的洛朗桑是那般快乐,然而短暂的拥有过后竟是接连不断的重创。这些外界的打击映射到洛朗桑的内心中,她无处排解,只能把这些情感寄托到画面上。她的渴望、她的哀伤、她的祭奠、她的向往……她开始在画布上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度,在这个世界中,抛弃掉一切令她伤心难过的男性形象。每个女孩子都年轻美丽,她们身着华丽的罗裙抑或是披着鲜艳的丝巾,身姿轻盈,体态优雅。无论单人画像还是群像,都能读到洛朗桑式独特的韵味。她们睁着懵懂的大眼睛,面带忧郁,却又处于法式淑女独有的烂漫之中,手持折扇,鲜花簇拥,身旁伴着吉他,经常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出现。如此梦幻般的美景,仿佛置身于没有亚当的伊甸园中,是洛朗桑为自己打造的理想国。虽然后来她重回法国,事业和名望都取得成功,然而她的内心仍然是孤独的。阿波利奈尔死后,洛朗桑的心也仿佛枯萎了一般,虽然收获了地位和友谊,她的日子里再也没有爱情,再也没有那个为她写诗的绅士了。她渴望回到过去,回到那段最幸福的日子中,她不想变老,让时间凝固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画面制造时间凝固的假象。
因此,洛朗桑的绘画风格一直延续到她的晚年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她默默守护着这片只属于自己的伊甸园直至离开了这个世界。而留给后人的,是她曾经坚守的梦。
参考文献:
[1]Austra.玛丽·洛朗桑:在生活这声暴风雨中,艺术是唯一的伞[J].东方艺术,2015(9).
[2]张洁.玛丽·罗兰珊绘画中的隱性诗意与我在油画创作中的思考[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8(6).
究其成因,离不开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洛朗桑的艺术风格分为两个阶段,结合她的生活经历分析不同阶段绘画风格的成因及变化,探索洛朗桑独特的艺术理想国。
关键词:玛丽·洛朗桑;巴黎画;女性形象
洛朗桑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结识了布拉克、毕加索等杰出艺术家。她早期的作品中虽然能看到立体主义的影子,然而在她后来的诸多作品中,这些影子消失了,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她能够置身于一个标志性时代艺术家的圈子中又能实现自我跳脱,不盲目追求浪潮,只遵循自我本心,探索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便是洛朗桑的迷人之处了。
探究她作品风格的成因,洛朗桑的童年似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很多艺术家自幼便开始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抑或是拥有父母良好的艺术遗传基因乃至家族熏陶,洛朗桑幼年时十分不幸,她私生女的出身遭到周围人的冷眼和质疑,甚至在她小的时候亲生母亲都会嫌弃这个没有身份的孩子。因此,洛朗桑从小便缺失父爱的关怀与呵护,甚至直到父亲离世多年后洛朗桑已经二十出头的年纪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种种这些童年的不幸在洛朗桑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回忆起这段青葱岁月她仅用“青春是何等忧郁的年代”来形容。所以在她的艺术作品中男性形象屈指可数,除了有相似童年经历的男友阿波利奈尔,便是毕加索等几位好友。尤其是在阿波利奈尔参战受伤不幸离世后,她的作品更加强调女性独特的韵味,男性形象再难出现。
洛朗桑的作品风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从安贝尔学院毕业后,在布拉克的引荐下,她融入了“洗衣船”,接触到了毕加索、阿波利奈尔等先锋艺术青年,这对洛朗桑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这个阶段,她的画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学院派的写实风格过渡到不再执着于形似,而是更专注于描绘人物的情态和捕捉到的感受。她在1905和1908年两幅自画像作品形式的转变就是真实的体现。每日和这群颠覆传统的前卫艺术家们学习交流,使洛朗桑的画面开始呈现一些立体主义的气息。她将人物形象变形处理,使画面充斥着独特的形式美感。在这个时期洛朗桑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了很明显的线条,这些黑色的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更显现出柔美圆润而又概括的美感,使画面看起来和毕加索同时期的作品和而不同。她画中的人物脱离了传统写实的笔触感,而趋向于平面化的面部表现,平涂的笔法结合粗细有致的外轮廓线条,使画面呈现出别样的韵味。这个时期的作品题材大多是洛朗桑本人和她的友人们。这段美好而又宝贵的日子可以称之为洛朗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此时的她每日和身世相似的诗人男友为伴。阿波利奈尔浪漫而优雅,经常写诗歌颂自己的爱人。阿波利奈尔眼中的她是如此完美而迷人。“她毫无男性的缺点,又最大限度地具备女性的长处……”。内心深处情感缺失的她是如此幸运,此时寻觅到了爱情和友情。在这些情感的共同滋养下,洛朗桑迅速地成长着,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但洛朗桑的出身深深影响了她性格的养成,她的个人风格注定与众不同。在观察和尝试之后,冷静而充满理性分析的画风并不符合她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与立体派根根分明的线条不同,她开始寻觅自己独到的表现手法,初期将线条藏入颜色之中进而若隐若现的方式,后期逐渐开始摆脱对线条的依赖,不加任何轮廓线地修饰,直接通过色彩变化的自然边缘来区分形象。她的用色也出现极大的改变,不同于之前的“洗衣船”时期,黑色、棕色、褐色和明亮的皮肤色相映衬形成的强烈视觉效果,颜色开始倾向于慵懒的白色、灰暗的绿色、迷人的紫罗兰和深情的玫瑰色,而且这些颜色并不采用厚重的手法涂抹上去。相反,她用了大量的松节油和调色油进行稀释,又将颜色调和成雅致的灰色调,使画面颜色变得透明而又富有生气。这种处理方法使画面如梦如幻,颜色美丽却又不鲜艳刺激,营造出安静恬雅的氛围。每每看到洛朗桑后期的这些作品,都仿佛置身仙境。
不仅在线条和用色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洛朗桑绘画的对象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她开始专注于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而且只描绘年轻女孩。甚至年迈以后她绘制自画像中的形象仍然是美丽动人的少女。她笔下的女孩们总是灵动可爱却又楚楚可怜,被包裹在一个梦境般的色彩世界中,却总流露出易于察觉的忧愁。这些少女形象比起“洗衣船”时期的人物形象而言,变得更加简洁,不刻意追求对细节的描绘和塑造,仿佛只用了寥寥数笔来轻描淡写,但是这种画面形象的松弛感却和颜料轻薄的透气性相得益彰。人物的面部也没有细致刻画的部分,但是洛朗桑对人物情态的把控方面得心应手,她笔下的女孩总是难掩高贵而寂寥的神情。整体画面没有让人感觉过分用力的地方,反而让观者完全沉浸在这种整体的恬静和放松的氛围当中。
洛朗桑的画风为何转变如此之大?又为何在形成这种风格后一直持续到晚年?这些早期的变化与后期的坚持都与洛朗桑的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她与挚爱阿波利奈尔分手,这位曾经给过她无限支持与帮助,并在情感上抚慰和有强烈共鸣的诗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紧接着母亲的离世对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这个世界上她仅存的亲人也消失了,让这个原本就长期笼罩在忧郁下的女孩更加哀伤。几年后她嫁给了一位德国贵族,然而婚后不久一战爆发,她被迫放弃法国国籍和丈夫开始了流亡的生活。生活的困顿和婚姻的不顺迫使她想要逃离这种生活,结果突然得知阿波利奈尔参战因病去世的消息,洛朗桑心如刀绞。离婚后又因病摘除子宫让她彻底失去了成为母亲的机会。洛朗桑自幼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成年后又接二连三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和打击,这让她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早在洛朗桑青年时期,母亲渐渐改变了想法,开始想要把她培养成一位淑女,家里摆放着母亲做的各种蕾丝边的小垫子、织物,这些在年幼的洛朗桑心里暗暗埋下了种子,她渴望过,上法国上流社会淑女的生活。成年后,拥有了爱情的洛朗桑是那般快乐,然而短暂的拥有过后竟是接连不断的重创。这些外界的打击映射到洛朗桑的内心中,她无处排解,只能把这些情感寄托到画面上。她的渴望、她的哀伤、她的祭奠、她的向往……她开始在画布上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度,在这个世界中,抛弃掉一切令她伤心难过的男性形象。每个女孩子都年轻美丽,她们身着华丽的罗裙抑或是披着鲜艳的丝巾,身姿轻盈,体态优雅。无论单人画像还是群像,都能读到洛朗桑式独特的韵味。她们睁着懵懂的大眼睛,面带忧郁,却又处于法式淑女独有的烂漫之中,手持折扇,鲜花簇拥,身旁伴着吉他,经常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出现。如此梦幻般的美景,仿佛置身于没有亚当的伊甸园中,是洛朗桑为自己打造的理想国。虽然后来她重回法国,事业和名望都取得成功,然而她的内心仍然是孤独的。阿波利奈尔死后,洛朗桑的心也仿佛枯萎了一般,虽然收获了地位和友谊,她的日子里再也没有爱情,再也没有那个为她写诗的绅士了。她渴望回到过去,回到那段最幸福的日子中,她不想变老,让时间凝固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画面制造时间凝固的假象。
因此,洛朗桑的绘画风格一直延续到她的晚年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她默默守护着这片只属于自己的伊甸园直至离开了这个世界。而留给后人的,是她曾经坚守的梦。
参考文献:
[1]Austra.玛丽·洛朗桑:在生活这声暴风雨中,艺术是唯一的伞[J].东方艺术,2015(9).
[2]张洁.玛丽·罗兰珊绘画中的隱性诗意与我在油画创作中的思考[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