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系列第四讲PLC的云组态应用

来源 :自动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态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它使用灵活的配置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7-1200的云组态应用.
其他文献
垂直导体结构(VeCS)突破现有印制电路板设计理念,把导通孔转化为垂直的导通铜柱,调整VeCS的宽度还可以使线路阻抗与孔阻抗相互匹配,降低信号反射。相比传统的信号孔而言,垂直导体的电容量更少,具有更优质的信号传输性能,VeCS全包围的屏蔽设计,对信号的串扰有着极强的降低作用。信号孔需要进行背钻以减少谐振问题,目前行业的背钻残根长度能力0.15~0.30 mm,而VeCS的最大残根长度0.10 mm,所以可以看到VeCS的信号优势。
1现状分析印制板外层线路完成后进行AOI时常见有三大不良问题:铜丝铜渣短路,凹陷短路,干膜擦花短路。如统计18110型号PCB(印制电路板)的AOI一次良率统计见图1所示。
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实践心得,着重从方法、人员、设备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钻孔车间效率的几个常见问题,具体包括钻孔车间机器开动率、钻孔机参数设置、钻孔程序路径、钻孔排机、钻孔叠板设计等。
近年来,随着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其背后的“主力军”——移动机器人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AGV、AMR等产品不断涌现.相比大家熟知的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具有更加智能化的特点,AMR能够通过智能导航系统规划最优路径、简单的软件调整来变更任务、丰富的传感器感知异物,在任何规模设施的生产场景中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让AMR的适用场景更加广泛,如运行区域大、作业点位多、业务多变、机器
期刊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发展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加速.而在我国致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低碳化、节能化也将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如何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减碳,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柔性、高效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制造企业生存与竞争的关注点.正如台达-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陈敏仁所言:“工业发展亟需从智能制造升级为绿色智能制造,\'绿色+智能\'制造将是提升制造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
期刊
1 背景rn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达到质与量的双重提升.rn本文以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佛山一家家电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改造为例,浅谈机器人在家电冲压生产线的应用.rn在设计产线前首先要了解客户产品、需求及客户现场情况.
期刊
当前,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推进实施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可以提升工业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的影响,从而提高效率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早在2011年台达即开始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和试用.2015年,台达正式推出其自主品牌的SCARA工业机器人产品.随后,台达工业机器人凭借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发、整合度高等特点,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得益于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旺盛需求,台达工业机器人市场业绩不断攀升,正如台达-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机器人产品经理范乃涛所言:“在消费者多样化、个
期刊
1 行业背景及用户需求rn1.1 项目的研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要求rn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业务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加快传统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在线制造”是现代工业化发展的革命性创新,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满足了大家对个性化、就近化、快速化、低成本的需求共性,同时为现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期刊
1 背景rn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的方式与过程不断被重塑.一方面,制造装备在AI技术的赋能下,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另一方面,整个智能制造系统与物理信息共建不断优化自我学习,实践科学决策.rn从1993年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机诞生至今,智能手机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初期,苹果公司凭借着一部iPhone手机,引爆了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到今天,智能手机市场百花齐放,群雄林立,智能手机的“智能”也早已不仅仅在于产品的创新或功能的更新迭代,更在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期刊
1 留学海外,心系国家工业发展rn1940年,吴澄出生于浙江桐乡.当时国家正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贫穷是吴澄童年时代接受的第一课.崇尚读书、勤于农耕是桐乡人一直的雅好与风尚,培养出了茅盾、丰子恺等一代名家,受桐乡传统读书文化的影响,尽管家境贫寒,仅靠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但吴澄的父亲却仍坚持让孩子们读书.他坚信,只有用知识才能改变家族贫穷的命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