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是指自我对个人身心活动的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它制止和发动特定的行为,以期符合社会和个人期待。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幼儿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具体而言,是指幼儿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根据要求制定和完成计划、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采取适当行为方式。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1 规则意识促进自我控制能力发展
想象的情景和规则是角色游戏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用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这种想像的情境要求幼儿不是按他的直接冲动去行动,而是按游戏角色所需要的行动去行动,从而使他学会了把自己的愿望与一个虚构的“我”(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该角色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
当幼儿在与伙伴讨论游戏的规则、规定时,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想法、行动与其他人的想法、行动协调起来,从而也就使规则实践的能力与规则意识获得了发展。只有当游戏者互相合作并接受游戏规则、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角色游戏中幼儿理解规则并按规则活动,理解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遵守规则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幼儿对规则意义的理解不是直接教学的简单结果。幼儿必须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活动中来逐渐认识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遵守规则。
2 观点采摘能力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我们从很多实例观察中也发现,幼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要是由于他无法意识到他人所处的困境以及他人的需要或者他已经注意到这一切,但由于他仅从自身出发,找到了一些不利于自身的因素,因此也就将他人的迫切需要撇至一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能极力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让幼儿学会去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综合各种信息,正确推断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人的情感,幼儿与他人产生的共鸣就会不仅是外部的情感感染,而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感染。能做到这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逐渐学会自觉地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认识到别人的困难,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并将想法化作实际行为,自愿地做出谦让、分享、合作、援助等亲社会行为。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幼儿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 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 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 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
参与角色游戏时,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他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婴儿、父母、祖父母、消防员和超人的角色,为了能准确地刻画这些角色,幼儿必须能够从思想上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并从他们的观点去体验这个世界,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来观察与体验世界,学会理解别人。
另外,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游戏要求幼儿学习协调和接受别人的想法。那么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呢?我想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2.1 角色游戏主题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对刚玩过暴力电子游戏的青少年所做的脑功能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与情绪唤醒有关区域的活动增加了,但与自控能力有关区域的反应则下降了。对于经常参加暴力性游戏主题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而经常参加非暴力性游戏主题的幼儿,则更能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分享与合作。而在现实中大多数角色游戏主题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电脑、电视上的画面对游戏的主题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如今的动画片大都有打斗的场面。这就需要家长老师适时的引导,使之向更多建设性,更少攻击性的目标转化。游戏间幼儿的冲突是比较频繁的,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冲突构成了其观点采择能力、理解规则能力发展的契机。因为冲突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观点或意见的不一致造成的,这时最好让幼儿自己去解决而不要加入成人的干预。
2.2 成人同伴参与
社会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可能是建立主体间性能力,即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注意和交往而建立共有的认识和理解。而角色游戏为幼儿发展主体间性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在此能力基础上幼儿通过模仿、指导和合作学习不仅习得了游戏技巧而且还习得了与人合作分享等社会行为能力。在成人同伴的支持下,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持续时间更长,情节也更复杂。成人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幼儿意识到他们的要求,提醒幼儿遵循成人的指导或要求,并相应地调整行为,最终表现出与成人的期望和要求一致的顺从行为,而这种顺从行为就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最初萌芽。通过遵从成人教导,幼儿学会了根据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内化了的社会价值和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总之,教师、家长应给幼儿创造合适的物资材料环境,多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并且注重扩展游戏主题及游戏角色,同时提供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支架来延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1 规则意识促进自我控制能力发展
想象的情景和规则是角色游戏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用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这种想像的情境要求幼儿不是按他的直接冲动去行动,而是按游戏角色所需要的行动去行动,从而使他学会了把自己的愿望与一个虚构的“我”(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该角色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
当幼儿在与伙伴讨论游戏的规则、规定时,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想法、行动与其他人的想法、行动协调起来,从而也就使规则实践的能力与规则意识获得了发展。只有当游戏者互相合作并接受游戏规则、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角色游戏中幼儿理解规则并按规则活动,理解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遵守规则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幼儿对规则意义的理解不是直接教学的简单结果。幼儿必须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活动中来逐渐认识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遵守规则。
2 观点采摘能力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我们从很多实例观察中也发现,幼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要是由于他无法意识到他人所处的困境以及他人的需要或者他已经注意到这一切,但由于他仅从自身出发,找到了一些不利于自身的因素,因此也就将他人的迫切需要撇至一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能极力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让幼儿学会去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综合各种信息,正确推断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人的情感,幼儿与他人产生的共鸣就会不仅是外部的情感感染,而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感染。能做到这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逐渐学会自觉地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认识到别人的困难,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并将想法化作实际行为,自愿地做出谦让、分享、合作、援助等亲社会行为。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幼儿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 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 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 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
参与角色游戏时,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他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婴儿、父母、祖父母、消防员和超人的角色,为了能准确地刻画这些角色,幼儿必须能够从思想上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并从他们的观点去体验这个世界,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来观察与体验世界,学会理解别人。
另外,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游戏要求幼儿学习协调和接受别人的想法。那么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呢?我想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2.1 角色游戏主题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对刚玩过暴力电子游戏的青少年所做的脑功能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与情绪唤醒有关区域的活动增加了,但与自控能力有关区域的反应则下降了。对于经常参加暴力性游戏主题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而经常参加非暴力性游戏主题的幼儿,则更能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分享与合作。而在现实中大多数角色游戏主题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电脑、电视上的画面对游戏的主题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如今的动画片大都有打斗的场面。这就需要家长老师适时的引导,使之向更多建设性,更少攻击性的目标转化。游戏间幼儿的冲突是比较频繁的,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冲突构成了其观点采择能力、理解规则能力发展的契机。因为冲突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观点或意见的不一致造成的,这时最好让幼儿自己去解决而不要加入成人的干预。
2.2 成人同伴参与
社会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可能是建立主体间性能力,即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注意和交往而建立共有的认识和理解。而角色游戏为幼儿发展主体间性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在此能力基础上幼儿通过模仿、指导和合作学习不仅习得了游戏技巧而且还习得了与人合作分享等社会行为能力。在成人同伴的支持下,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持续时间更长,情节也更复杂。成人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幼儿意识到他们的要求,提醒幼儿遵循成人的指导或要求,并相应地调整行为,最终表现出与成人的期望和要求一致的顺从行为,而这种顺从行为就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最初萌芽。通过遵从成人教导,幼儿学会了根据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内化了的社会价值和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总之,教师、家长应给幼儿创造合适的物资材料环境,多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并且注重扩展游戏主题及游戏角色,同时提供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支架来延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