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卫东,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客座指导老师。参与十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的研究,应邀在全国30多个省、市执教观摩课、做讲座近300场,以其“清新自然、灵动深邃”的课堂教学风格,赢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好评。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应答与建构》。
鲁洁教授在《超越性的存在——兼论病态适应的教育》一文中说:“教育本来就是面向可能性的生活,它的功能是,要为人揭示更加美好的、更值得过的可能生活。”从成长经历来看,我的教育生活自认为可以称得上“值得过的生活”。“值得过的生活”就值得“回味”,回味,可以再现过去时光的美好,让生活多一些甜味;更为重要的,可以引领自己抑或他人走向“美好”。
1987年参加工作的我,教育生涯已走过了27个年头。从乡村到县城再到省城,3个不同的地域,5个不同的单位。从乡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副校长,到县教研室教研员,县城集团校校长、书记“一肩挑”,再到省城名校副校长……在别人看来,“我的幸运,流畅得有如荷马的诗句”(培根)。而我,更在乎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与磨砺,因为“酸甜苦辣,皆有营养,成功失败,皆是收获”(霍金)。
乡村练功:需要讲的故事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指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的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劳必有获。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东台市的“大西北”——廉贻乡,我在那里的中心小学度过了9年的难忘时光。可以说,我所有的起步与成长都与在这里的洗礼分不开的。
当时的廉贻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有着“宁过九条江,不过小戴庄”(“小戴庄”是乡政府所在地)之说。我们十几个差不多大的青年教师,每四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宿舍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缺这少那,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远离家乡的我们,有的选择埋头专攻学历提升,有的“凭良心”应付着工作而四处托人想调到城里,有的寄情于琴棋书画、娱乐健身……而我,“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木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那段时光,虽清苦但清静,虽累人但炼人。乡下,成为我专业起航的“明亮的那方”。
记得,为练好普通话,我花最短的时间熟记了3000个常用字的音节,桌前、床头贴满了易错、易混字的对照表;用心聆听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广播电视里的播音员的发音,边模仿边正音;骑车、走路时,路边的广告、标语都成了我练习朗读的内容。这种习惯,至今还保留着。
记得那一年,我通过了县、市两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选拔,在准备参加省大赛的日子里,多少个夜晚,边侍候病中的父亲,边读书,写案例,练毛笔字,练特长,连续几个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每次,为了上好每次观摩课,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中,以至于一坐下来,身旁的家人、同事都“变”成学生,因而目光闪烁,念念有词,如在课堂上一般。背后,同事问我妻子:“他怕不是生病了吧?我看都成书呆子了。”
同事们常常发现我身边不断有新书,诸如《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走向生本》《细节:成功的关键》……这些书,有的是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在外地买的,更多的是根据各种报刊上提供的书讯邮购的。多少个夜深人静、饭后茶余之时,我进行着心与书的交流,“伴随着感情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躁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自信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我非常珍惜每次外出学习、讨教的机会,遇到名师、名家,千方百计地与人家“套近乎”,以期得到大家的指点。回来后,力求在第一时间里整理成文,或实录,或心得。几年来,我潜心整理了上百万字的学习心得、教育教学研究资料,在“入乎其内”的同时,努力做到“化乎其中”,迁移运用,不断地给教育教学的研究注入新鲜的理论血液。
“艺痴者技必良”。在农村工作的九年中,我先后12次获得省、市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一等奖。这些奖项,奠定了我专业成长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我努力的信心和动力。
教海探航:必须讲的故事
从2001年起,我7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并先后5次在“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和“教海领航”等活动中执教公开课,与华应龙、薛法根等9人一起被评为首届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成为当时省内有名的教海探航“专业户”。
身边的、远方的同行羡慕不已,纷纷向我取经、求教,我坦诚相告:“要善于从石头里看风景!”也就是说,要有对平日生活、日常现象的穿透力,要能够在寻常中发现奇崛,在凡俗中看到精彩。
在多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发现,许多青年教师上随堂课,执教公开课,甚至于赛课,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思想了,他们喜欢模仿、嫁接一些名师的经典课:上《分数的基本性质》,开头都是“猴王分饼”的故事;上《24时计时法》,课始都让学生听“新闻联播”的开场曲……针对这种现状,我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创新设计,以“大问题”串起整节课,并尊重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在东台市的一次教研展示活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活动后,我对两种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条建议,写成《课堂,师生个性飞扬的天空》一文,获200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一等奖。
课改形势下,新理念、新主张层出不穷。有的老师片面理解甚至曲解课改宗旨,任意跟风,患上新的教育理念“流行病”。比如,注重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因素,盘活教学资源,本无可厚非,但不考虑具体情况,在课堂上无视预设,乱刮生成风,则走向了另一极端。我以此为课题,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的个案资源,写就《应对生成,你准备好了吗?》一文,获200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一等奖。 维特根斯坦告诫我们:“不要在云端舞蹈,而要贴地行走。”是的,我非常钟爱那种“贴地式”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基于实践、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不需要拘囿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不需要固守3或5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给自己结题了。“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尽管我参加了好几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但我仍“忙里偷闲”进行了二十多项“微型课题”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否可行?”“教材中可以提炼哪些小课题让其进行研究?”“如何利用作业本中的评语与学生、家长进行对话?”“如何撰写教学后记?”“如何利用好《小学生数学报》这一教学资源?”“青年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心得?”等,这些小课题的研究使我真正达到了“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养育灵动的教育智慧”的较高境界。
目前,虽然我已淡出“教海探航”论文大赛,但仍走在探航的路上。“教海探航”活动给我带来的恩泽让我终生难忘。它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和锻炼的舞台,给了我思想的启迪和影响。的确,“朴实无华的风景是为大画家存在的,而奇特罕见的风景是为小画家存在的。”(尼采)我当然不是大画家,却有着无数“朴实无华的风景”为我而存在着,我要努力拥有“大画家”般的眼力、心力与表现力。我不但要自己远航,更要带着我身边的青年朋友们起航、探航直至远航……
数学味课堂:值得讲的故事
2013年5月,江苏省教研室编撰《名师思想录》,同时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要编撰《苏派名师教学主张》,我几乎同时收到了两家的约稿通知。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鼓舞,因为这两本专著中收录的名师很少,大多数是江苏教育界的名师。
我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我的教学主张是什么?我追问自己。
成尚荣先生在《应答与建构》一文中写道:“哲学界流行过一句话——对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莫过于问他,哲学是什么?那么,数学呢?能不能这么说——对数学教师来说,最恶毒的问题莫过于问他,数学是什么?数学教育是什么?特级教师周卫东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积极应答这一问题。他这么说,我要坚持不懈地追寻学科教学的特质,让课堂流淌着‘数学味’。简言之,探寻‘本味数学’的真谛,这是周卫东的主张和期盼。也许没有句号,但他从没放弃,而是永远行进在过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过程’对‘结果’的情意。不仅如此,这也聚集了卫东对整个命题的最真诚、最忠诚、最深厚的情意。有了这份情意,就会在执着中不断深入,就会永远充溢着追求的激情、快乐和幸福。卫东有这样的状态,外在的和内在的。”
的确,近几年来,我在自己的教学领域着重开展了“数学味课堂”的研究,坚持每天用录音笔、用笔记录自己的课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始终保持一份警醒,确保自己拥有从实践中抽离出来的机会,审视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去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在我的课堂上,“数学味”的教学特质日益凸显,自主开发的课例《认识二进制》《用计算器计算》等课例,体现了我“注重理解、通达施教、多角度、广镜头实施教学”的教学理想;《确定位置》《平均数》等课例,则表达了我对数学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这些课例,大多成为广大数学教学同行借鉴和研究的素材。
“数学味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让我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正如成尚荣先生在《应答与建构》一文中所言:“关于数学味,卫东已有了明晰的回答与建构。他认为,数学味亦即数学的内涵,数学内涵的基本要素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可见,数学味不是单一的,是复合的,是一个整体,整体中的各要素互补、互动、共生。卫东对‘数学味’的研究,体现了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数学味,针对数学知识。他坚定地认为,数学教学绝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坚决防止功利实用和计算技能崇拜对数学本质精神的遮蔽。二是强调,数学教学应当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包括数学能力、数学智慧,即数学素养的提升、发展。三是寻求‘数学味’在哪里。在教材里,在过程里,在思想里,在抽象里,是卫东的初步概括。”
“亮光在你的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你以研究的姿态对待工作和学习时,春天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数学味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媒体先后对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专栏刊载;近五年,我的近百篇关于“数学味”探索的论文也先后在各类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我的“数学味”课堂得到了广大数学同行的青睐,慕名前来学习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我也先后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客座指导教师,国培班卓越教师团队指导教师。
心存感激:可以讲的故事
2005年9月8日,江苏省教育厅网站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布了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名单,当在文中见到“周卫东”三字时,我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当同事问我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我脱口而出:“心存感激!”
怎能不心存感激?
感激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几位主任。1994年11月,在东台市与昆山市举行的对口教研活动中,我作为执教数学课的代表,在昆山市上了两节观摩课,这两节课打动了教研室的李东林、方正、曹本全等几位领导,正因为他们能任人唯贤,力举我进了教研室,才使我的专业发展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感激东台市教育局督导室刘宝华主任。2004年11月,江苏省第九批特级教师评审工作即将启动,那时,我心中暗地着急,因为对照申报条件,我其他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就是缺少相应的表彰。此时,我想到了求助,找到了刘主任,他轻声说了一句:“是啊,这么好的老师没表彰,是我们的责任啊!”随即告诉我,我来帮你解决!两个月后,我收到了“盐城市优秀教育督导员”的表彰证书,凭此证书搭上了评特的“专列”。
“伟大的女性带着我们飞翔!”歌德说得好!感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闫勤校长,是她排除种种阻力和困难,把我们夫妇二人调进省城,让我的追梦之旅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感谢吴兴平、顾飞、朱志春、沈宁益等老领导、老前辈多年来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
心存感激,与其说是一种心境,毋宁说更是一种境界,因为我确信:“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007年2月,我履任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总校长。“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绿洲,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是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的治校主张;“为教师成长助力,让教师成名成家”,成为我办学的主攻方向。
对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他们的要求,我无一例外地给予满足:拿出自己的藏书和读书笔记给他们阅读,定期到他们的班级听课,甚至还多次站在讲台上,一遍又一遍地对比着不同教法,力争使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铺上瑰丽的成长底色。
对成熟型的教师,我计划着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进程,时刻在想他们需要我帮助什么。
2009年2月,全国性教育系统的表彰开始了。东台市教育局分给我校一名“全国优秀教师”表彰的名额,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海选”的过程中,我以98%的高票当选。当这人人梦寐以求的“馅儿饼”就要砸到我头上的时候,我冷静了:“我已经尝过了没有表彰的无奈,有没有同样优秀的教师更需要这个表彰?”当我看到“海选”排第二名是冯老师时,心里有主意了,于是向教职工大会说明情况,主动把这个高级别的表彰“让”给了他,为他在次年江苏省第11批特级教师评审中顺利通过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的确,对你、对我,“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教育,“值得过的生活”。且行且珍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洁教授在《超越性的存在——兼论病态适应的教育》一文中说:“教育本来就是面向可能性的生活,它的功能是,要为人揭示更加美好的、更值得过的可能生活。”从成长经历来看,我的教育生活自认为可以称得上“值得过的生活”。“值得过的生活”就值得“回味”,回味,可以再现过去时光的美好,让生活多一些甜味;更为重要的,可以引领自己抑或他人走向“美好”。
1987年参加工作的我,教育生涯已走过了27个年头。从乡村到县城再到省城,3个不同的地域,5个不同的单位。从乡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副校长,到县教研室教研员,县城集团校校长、书记“一肩挑”,再到省城名校副校长……在别人看来,“我的幸运,流畅得有如荷马的诗句”(培根)。而我,更在乎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与磨砺,因为“酸甜苦辣,皆有营养,成功失败,皆是收获”(霍金)。
乡村练功:需要讲的故事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指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的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劳必有获。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东台市的“大西北”——廉贻乡,我在那里的中心小学度过了9年的难忘时光。可以说,我所有的起步与成长都与在这里的洗礼分不开的。
当时的廉贻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有着“宁过九条江,不过小戴庄”(“小戴庄”是乡政府所在地)之说。我们十几个差不多大的青年教师,每四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宿舍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缺这少那,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远离家乡的我们,有的选择埋头专攻学历提升,有的“凭良心”应付着工作而四处托人想调到城里,有的寄情于琴棋书画、娱乐健身……而我,“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木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那段时光,虽清苦但清静,虽累人但炼人。乡下,成为我专业起航的“明亮的那方”。
记得,为练好普通话,我花最短的时间熟记了3000个常用字的音节,桌前、床头贴满了易错、易混字的对照表;用心聆听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广播电视里的播音员的发音,边模仿边正音;骑车、走路时,路边的广告、标语都成了我练习朗读的内容。这种习惯,至今还保留着。
记得那一年,我通过了县、市两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选拔,在准备参加省大赛的日子里,多少个夜晚,边侍候病中的父亲,边读书,写案例,练毛笔字,练特长,连续几个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每次,为了上好每次观摩课,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中,以至于一坐下来,身旁的家人、同事都“变”成学生,因而目光闪烁,念念有词,如在课堂上一般。背后,同事问我妻子:“他怕不是生病了吧?我看都成书呆子了。”
同事们常常发现我身边不断有新书,诸如《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走向生本》《细节:成功的关键》……这些书,有的是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在外地买的,更多的是根据各种报刊上提供的书讯邮购的。多少个夜深人静、饭后茶余之时,我进行着心与书的交流,“伴随着感情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躁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自信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我非常珍惜每次外出学习、讨教的机会,遇到名师、名家,千方百计地与人家“套近乎”,以期得到大家的指点。回来后,力求在第一时间里整理成文,或实录,或心得。几年来,我潜心整理了上百万字的学习心得、教育教学研究资料,在“入乎其内”的同时,努力做到“化乎其中”,迁移运用,不断地给教育教学的研究注入新鲜的理论血液。
“艺痴者技必良”。在农村工作的九年中,我先后12次获得省、市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一等奖。这些奖项,奠定了我专业成长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我努力的信心和动力。
教海探航:必须讲的故事
从2001年起,我7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并先后5次在“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和“教海领航”等活动中执教公开课,与华应龙、薛法根等9人一起被评为首届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成为当时省内有名的教海探航“专业户”。
身边的、远方的同行羡慕不已,纷纷向我取经、求教,我坦诚相告:“要善于从石头里看风景!”也就是说,要有对平日生活、日常现象的穿透力,要能够在寻常中发现奇崛,在凡俗中看到精彩。
在多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发现,许多青年教师上随堂课,执教公开课,甚至于赛课,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思想了,他们喜欢模仿、嫁接一些名师的经典课:上《分数的基本性质》,开头都是“猴王分饼”的故事;上《24时计时法》,课始都让学生听“新闻联播”的开场曲……针对这种现状,我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创新设计,以“大问题”串起整节课,并尊重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在东台市的一次教研展示活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活动后,我对两种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条建议,写成《课堂,师生个性飞扬的天空》一文,获200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一等奖。
课改形势下,新理念、新主张层出不穷。有的老师片面理解甚至曲解课改宗旨,任意跟风,患上新的教育理念“流行病”。比如,注重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因素,盘活教学资源,本无可厚非,但不考虑具体情况,在课堂上无视预设,乱刮生成风,则走向了另一极端。我以此为课题,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的个案资源,写就《应对生成,你准备好了吗?》一文,获200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一等奖。 维特根斯坦告诫我们:“不要在云端舞蹈,而要贴地行走。”是的,我非常钟爱那种“贴地式”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基于实践、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不需要拘囿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不需要固守3或5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给自己结题了。“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尽管我参加了好几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但我仍“忙里偷闲”进行了二十多项“微型课题”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否可行?”“教材中可以提炼哪些小课题让其进行研究?”“如何利用作业本中的评语与学生、家长进行对话?”“如何撰写教学后记?”“如何利用好《小学生数学报》这一教学资源?”“青年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心得?”等,这些小课题的研究使我真正达到了“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养育灵动的教育智慧”的较高境界。
目前,虽然我已淡出“教海探航”论文大赛,但仍走在探航的路上。“教海探航”活动给我带来的恩泽让我终生难忘。它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和锻炼的舞台,给了我思想的启迪和影响。的确,“朴实无华的风景是为大画家存在的,而奇特罕见的风景是为小画家存在的。”(尼采)我当然不是大画家,却有着无数“朴实无华的风景”为我而存在着,我要努力拥有“大画家”般的眼力、心力与表现力。我不但要自己远航,更要带着我身边的青年朋友们起航、探航直至远航……
数学味课堂:值得讲的故事
2013年5月,江苏省教研室编撰《名师思想录》,同时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要编撰《苏派名师教学主张》,我几乎同时收到了两家的约稿通知。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鼓舞,因为这两本专著中收录的名师很少,大多数是江苏教育界的名师。
我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我的教学主张是什么?我追问自己。
成尚荣先生在《应答与建构》一文中写道:“哲学界流行过一句话——对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莫过于问他,哲学是什么?那么,数学呢?能不能这么说——对数学教师来说,最恶毒的问题莫过于问他,数学是什么?数学教育是什么?特级教师周卫东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积极应答这一问题。他这么说,我要坚持不懈地追寻学科教学的特质,让课堂流淌着‘数学味’。简言之,探寻‘本味数学’的真谛,这是周卫东的主张和期盼。也许没有句号,但他从没放弃,而是永远行进在过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过程’对‘结果’的情意。不仅如此,这也聚集了卫东对整个命题的最真诚、最忠诚、最深厚的情意。有了这份情意,就会在执着中不断深入,就会永远充溢着追求的激情、快乐和幸福。卫东有这样的状态,外在的和内在的。”
的确,近几年来,我在自己的教学领域着重开展了“数学味课堂”的研究,坚持每天用录音笔、用笔记录自己的课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始终保持一份警醒,确保自己拥有从实践中抽离出来的机会,审视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去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在我的课堂上,“数学味”的教学特质日益凸显,自主开发的课例《认识二进制》《用计算器计算》等课例,体现了我“注重理解、通达施教、多角度、广镜头实施教学”的教学理想;《确定位置》《平均数》等课例,则表达了我对数学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这些课例,大多成为广大数学教学同行借鉴和研究的素材。
“数学味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让我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正如成尚荣先生在《应答与建构》一文中所言:“关于数学味,卫东已有了明晰的回答与建构。他认为,数学味亦即数学的内涵,数学内涵的基本要素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可见,数学味不是单一的,是复合的,是一个整体,整体中的各要素互补、互动、共生。卫东对‘数学味’的研究,体现了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数学味,针对数学知识。他坚定地认为,数学教学绝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坚决防止功利实用和计算技能崇拜对数学本质精神的遮蔽。二是强调,数学教学应当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包括数学能力、数学智慧,即数学素养的提升、发展。三是寻求‘数学味’在哪里。在教材里,在过程里,在思想里,在抽象里,是卫东的初步概括。”
“亮光在你的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你以研究的姿态对待工作和学习时,春天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数学味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媒体先后对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专栏刊载;近五年,我的近百篇关于“数学味”探索的论文也先后在各类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我的“数学味”课堂得到了广大数学同行的青睐,慕名前来学习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我也先后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客座指导教师,国培班卓越教师团队指导教师。
心存感激:可以讲的故事
2005年9月8日,江苏省教育厅网站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布了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名单,当在文中见到“周卫东”三字时,我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当同事问我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我脱口而出:“心存感激!”
怎能不心存感激?
感激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几位主任。1994年11月,在东台市与昆山市举行的对口教研活动中,我作为执教数学课的代表,在昆山市上了两节观摩课,这两节课打动了教研室的李东林、方正、曹本全等几位领导,正因为他们能任人唯贤,力举我进了教研室,才使我的专业发展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感激东台市教育局督导室刘宝华主任。2004年11月,江苏省第九批特级教师评审工作即将启动,那时,我心中暗地着急,因为对照申报条件,我其他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就是缺少相应的表彰。此时,我想到了求助,找到了刘主任,他轻声说了一句:“是啊,这么好的老师没表彰,是我们的责任啊!”随即告诉我,我来帮你解决!两个月后,我收到了“盐城市优秀教育督导员”的表彰证书,凭此证书搭上了评特的“专列”。
“伟大的女性带着我们飞翔!”歌德说得好!感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闫勤校长,是她排除种种阻力和困难,把我们夫妇二人调进省城,让我的追梦之旅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感谢吴兴平、顾飞、朱志春、沈宁益等老领导、老前辈多年来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
心存感激,与其说是一种心境,毋宁说更是一种境界,因为我确信:“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007年2月,我履任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总校长。“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绿洲,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是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的治校主张;“为教师成长助力,让教师成名成家”,成为我办学的主攻方向。
对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他们的要求,我无一例外地给予满足:拿出自己的藏书和读书笔记给他们阅读,定期到他们的班级听课,甚至还多次站在讲台上,一遍又一遍地对比着不同教法,力争使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铺上瑰丽的成长底色。
对成熟型的教师,我计划着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进程,时刻在想他们需要我帮助什么。
2009年2月,全国性教育系统的表彰开始了。东台市教育局分给我校一名“全国优秀教师”表彰的名额,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海选”的过程中,我以98%的高票当选。当这人人梦寐以求的“馅儿饼”就要砸到我头上的时候,我冷静了:“我已经尝过了没有表彰的无奈,有没有同样优秀的教师更需要这个表彰?”当我看到“海选”排第二名是冯老师时,心里有主意了,于是向教职工大会说明情况,主动把这个高级别的表彰“让”给了他,为他在次年江苏省第11批特级教师评审中顺利通过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的确,对你、对我,“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教育,“值得过的生活”。且行且珍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