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目前,隐喻研究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中。但是隐喻研究应用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对隐喻与高中作文教学做些探讨。
二、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表达功能
隐喻的使用与其它修辞手段一样,是为了增加语言表达的效果。高中生在写作中为了使语言不落俗套,表达新颖,他们自然要去追求新奇的表达方法,隐喻正好可用来满足这一需要。
(二)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美学价值
在展示原来毫不相关的物体之间的某种相似性的同时,隐喻在听话者或读者心中构建出各种意象,引导他们重新审视宇宙、人生或者美,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它们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隐喻的含蓄、新奇、精炼等特征为增加语言的修辞美感提供了途径与可能。教师经常在写作教学中剖析,学生会在欣赏美隐喻的美学价值中潜移默化,逐步提高隐喻能力,力求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三)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高中作文教学中引入隐喻思维十分关键与必要,有特殊意义。隐喻思维是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在某种相似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这种思维是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发散性、开拓性、独创性的思维,具有极大的个体创造性。基于此,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思维能力,可以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其创新意识。
三、隐喻类型与高中作文教学
隐喻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以相似性在认知中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相似性隐喻和创造相似性隐喻。这种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具有独创性与新颖性。从新奇性角度分类,可以分为:死隐喻与活隐喻。活隐喻与创造相似性隐喻有关,还与陌生化密切相关。为了揭示事体间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特征,故意用较为陌生的关系来表述某事,这就出现了活隐喻。语言沿着“活隐喻——死隐喻——非隐喻化”的路径不断发展。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仅关注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与活隐喻。
在作文课堂上,可经常用短句仿写来培养隐喻能力。例如,给学生一个示例,“生命如四季”,学生以“生命”为话题进行仿写,笔者做了调查,学生当堂能说出几十种。这样,既训练了隐喻思维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写作中,可以要求他们有意识的去创造隐喻。并且让他们进一步明白,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与活隐喻能启发他们发现不同事体之间前所未有的相似性,可不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变得越来越丰富,大大提高认识事物间各种联系的能力。
四、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隐喻能力
1、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应从思维方式做起,教师应采取适当策略多鼓励学生采用整体型思维方式,培养他们使用隐喻来表达思想的习惯。
一些研究表明,具有多元认知推理方式的人更容易创造隐喻。鼓励学生为一些词语想出有新意的隐喻。但必须指出的是,宽松的环境并不是让学生随意乱想,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多元想象。教师应该遵循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优秀范文解析。着力找出范文中的典型隐喻实例,教师引导分析它的优点以及联想的相似点,并尝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联想与想象。或者组织段落或话题训练。
2、在写作教学中,培养隐喻能力应注重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隐喻思维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隐喻思维,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思维方式。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只介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应当适当介绍西方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给学生创建更多相似点的机会与可能。
3、在写作教学中,培养隐喻能力应和汉语词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同日常的词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词汇多层意义的隐喻联系,以隐喻认知功能为指向,系统有效的记忆词汇的多层含义。这一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词汇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在写作中能创造性的使用词汇,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对隐喻的理性认识和敏感性。隐喻能力的培养它同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这两项技能一起构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
4、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要与培养语篇连贯的能力相结合。
在写作中,认知隐喻对语篇的组织具有很强的衔接功能。以高一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中的两段话为例加以说明。“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以上例子中体现了“希望是种子”这样一种隐喻,其中的中心隐喻是希望,其余的词如“种子”、“土地”“母亲”和“婴儿”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隐喻展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隐喻的语义场,形成了一个语义链,从而构成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如果学生把握住中心隐喻,也就把握住了全段的关键词或核心词,从而也就理解了全段的中心。
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隐喻能力,那么,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表达方式上虽然不会出现错误,但所使用的语言显得平淡、无味,缺乏表现力与感染力。运用隐喻概念加强语篇之间的连贯,学生能创作出文质兼美、逻辑严密的文章。
将隐喻引入高中作文教学,可以从写作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改变学生旧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倩.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赵未红. 隐喻能力应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J]语文学刊2007.7
3袁丽萍. 武白昂 提高教学隐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J]考试周刊2008.19
4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
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目前,隐喻研究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中。但是隐喻研究应用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对隐喻与高中作文教学做些探讨。
二、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表达功能
隐喻的使用与其它修辞手段一样,是为了增加语言表达的效果。高中生在写作中为了使语言不落俗套,表达新颖,他们自然要去追求新奇的表达方法,隐喻正好可用来满足这一需要。
(二)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美学价值
在展示原来毫不相关的物体之间的某种相似性的同时,隐喻在听话者或读者心中构建出各种意象,引导他们重新审视宇宙、人生或者美,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它们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隐喻的含蓄、新奇、精炼等特征为增加语言的修辞美感提供了途径与可能。教师经常在写作教学中剖析,学生会在欣赏美隐喻的美学价值中潜移默化,逐步提高隐喻能力,力求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三)隐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高中作文教学中引入隐喻思维十分关键与必要,有特殊意义。隐喻思维是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在某种相似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这种思维是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发散性、开拓性、独创性的思维,具有极大的个体创造性。基于此,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思维能力,可以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其创新意识。
三、隐喻类型与高中作文教学
隐喻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以相似性在认知中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相似性隐喻和创造相似性隐喻。这种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具有独创性与新颖性。从新奇性角度分类,可以分为:死隐喻与活隐喻。活隐喻与创造相似性隐喻有关,还与陌生化密切相关。为了揭示事体间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特征,故意用较为陌生的关系来表述某事,这就出现了活隐喻。语言沿着“活隐喻——死隐喻——非隐喻化”的路径不断发展。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仅关注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与活隐喻。
在作文课堂上,可经常用短句仿写来培养隐喻能力。例如,给学生一个示例,“生命如四季”,学生以“生命”为话题进行仿写,笔者做了调查,学生当堂能说出几十种。这样,既训练了隐喻思维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写作中,可以要求他们有意识的去创造隐喻。并且让他们进一步明白,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与活隐喻能启发他们发现不同事体之间前所未有的相似性,可不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变得越来越丰富,大大提高认识事物间各种联系的能力。
四、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隐喻能力
1、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应从思维方式做起,教师应采取适当策略多鼓励学生采用整体型思维方式,培养他们使用隐喻来表达思想的习惯。
一些研究表明,具有多元认知推理方式的人更容易创造隐喻。鼓励学生为一些词语想出有新意的隐喻。但必须指出的是,宽松的环境并不是让学生随意乱想,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多元想象。教师应该遵循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优秀范文解析。着力找出范文中的典型隐喻实例,教师引导分析它的优点以及联想的相似点,并尝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联想与想象。或者组织段落或话题训练。
2、在写作教学中,培养隐喻能力应注重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隐喻思维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隐喻思维,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思维方式。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只介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应当适当介绍西方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给学生创建更多相似点的机会与可能。
3、在写作教学中,培养隐喻能力应和汉语词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同日常的词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词汇多层意义的隐喻联系,以隐喻认知功能为指向,系统有效的记忆词汇的多层含义。这一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词汇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在写作中能创造性的使用词汇,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对隐喻的理性认识和敏感性。隐喻能力的培养它同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这两项技能一起构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
4、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要与培养语篇连贯的能力相结合。
在写作中,认知隐喻对语篇的组织具有很强的衔接功能。以高一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中的两段话为例加以说明。“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以上例子中体现了“希望是种子”这样一种隐喻,其中的中心隐喻是希望,其余的词如“种子”、“土地”“母亲”和“婴儿”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隐喻展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隐喻的语义场,形成了一个语义链,从而构成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如果学生把握住中心隐喻,也就把握住了全段的关键词或核心词,从而也就理解了全段的中心。
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隐喻能力,那么,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表达方式上虽然不会出现错误,但所使用的语言显得平淡、无味,缺乏表现力与感染力。运用隐喻概念加强语篇之间的连贯,学生能创作出文质兼美、逻辑严密的文章。
将隐喻引入高中作文教学,可以从写作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改变学生旧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倩.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赵未红. 隐喻能力应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J]语文学刊2007.7
3袁丽萍. 武白昂 提高教学隐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J]考试周刊2008.19
4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