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陲的铸刀人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l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溯小刀文化
  据史记载,人类最早发明使用类似“刀”的利器可追溯到旧石器晚期(距今约5万年)。而在新疆最西北边陲的哈巴河县境内的齐德哈仁细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类似“刀”的利器,被考古学家现场研究和后期分析鉴定距今约1万年;同样在哈巴河县境内的多尕特彩绘岩画和石刻岩画中也有类似的“刀”图案。而这些岩画都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在1万年以前产生的。
  现如今,生活在新疆北部广阔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男子腰间依然挂着一把精制的小刀,小刀不仅是哈萨克族男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器物,也是一件佩戴饰品。也因如此,小刀成为了一种文化元素,传承了成千上万,甚至几万年。
  只是刀的样式和制刀的工艺在不断地改进。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刀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有些地方已发展到规模化的机械生产,致使传统的手工制刀技艺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能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然而,仍有个别的民间制刀艺人难以割舍这传承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技艺,依然默默地坚守继承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传承叙说着手工制刀的文化历史。
  默默传承着手工铸刀文化的铸刀人
  在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西村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几十年坚持手工打造哈萨克小刀,使这一传统技艺没有被时代遗忘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生活。这个人叫司马义·赛平,今年58岁。
  司马义·赛平出生在制刀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十分喜爱哈萨克族小刀的制作。早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跟父亲学习哈萨克小刀的制作。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改进,他制作小刀的技艺纯熟精湛,且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享誉哈巴河县以及阿勒泰地区,很多人来他家定做小刀,甚至有内地和哈萨克斯坦的顾客慕名前来购买他制作的小刀。
  走进司马义·赛平不太规整的四合院,院子角落处的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就是他的作坊。这间作坊大约在20平方米左右,他在房子的中心搭建了一个土炉,土炉距离地面1米的地方就是炉膛,炉膛为半封闭状态,前后各留了30厘米见方的观察孔,用于添加煤、方便烧钢条和观察。在作坊的右角里是他的打磨平台,有一台电机和砂轮磨片。据司马义·赛平介绍,过去他是用磨沙石一点一点地磨,去年才换成了这个砂轮磨片机。就在这个小房间的角落里,还有一个不知传了多少年的羊皮风箱。“这是我爷爷留爸爸,爸爸又留给了我,几年前,还用这个羊皮风箱,现在也已换成了鼓风机。”司马义·赛平说。
  司马义·赛平边介绍边做准备,只见他往土制的炼铁炉里加了几块煤,拉开电源开关,炉膛里的炭火借着鼓风机的风力逐渐旺了起来。他将锯好的一段钢条放入炭火里,待钢条被烧得通红微微冒着火花后,一手执钳将钢条夹住放在打铁专用的平台上,用铁锤将烧红的钢条砸扁,再将其放进水里淬火。如此反复几回,钢筋就变成了小刀的形状,再进行细细地打磨刀坯,扁的一头做刀刃,细的一头做刀柄。
  司马义·赛平制作的小刀不仅注重民族特色,还特别注意刀的造型和质量。每把小刀制好后,他都要进行反复测试。虽然不像古书上记载能“吹毛即断、削铁如泥”,但司马义·赛平要求自己制作的小刀能剃头削发,剁铁刀口不卷、不缺口断裂。
  为了保证刀的质量,司马义·赛平制刀用的材料也颇有讲究。据司马义·赛平介绍,一把好刀,首先需要的是好钢。哈萨克族小刀不仅外观要好看,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生活实用性,哈萨克族人在放牧过程中可以用小刀防狼,宴会上还要用小刀切肉等均需要刀子锋利耐用。为了保持自己所做小刀的质量,他曾试验过多种钢材。有些钢硬度高但是太脆,不适合做小刀。有些钢硬度好但淬火之后质地就变了容易断裂。前些年,他使用的钢材均为20世纪80年代的链轨拖拉机钢销子。现在,他打制的小刀主要用汽车悬挂弹簧,这种钢既有硬度又有韧性。
  司马义·赛平在制小刀过程中,他不仅对钢的要求很高,配套刀把、刀鞘也和别人不同。他制作的刀把,是用特制的磨削工具把牛角做成刀把的形状,将刀柄插进去,用铁皮卡紧。透明的刀把不仅握上去手感很好,外观也比较特别。
  最后,司马义·赛平给小刀套上他特制的皮鞘,上面烫着花纹。牛角、羊角刀把和手工的皮鞘,让司马义·赛平制作的小刀透露着一种与生活相融的质朴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哈萨克人的文化传统,更是一件人见人爱的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因此,他的小刀也特别受人欢迎。他平均一年打小刀的收入能达到6万元以上。
  “等我儿子大一些了,就教他学制作小刀,不能让传了几十代的手工制刀技艺在我手中失传。”司马义·赛平说。
其他文献
以吸附在石墨电极上的邻苯二酚紫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构成修饰电极。在-0.40-+0.60V电位区间内,吸附态的邻苯二酚紫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电极反应为单电子过程并有1个质子参加。在pH为
2015年10月26日下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新疆广电网络公司主办的新疆少数民族公共文化网络出版平台读读精品电视
此次和田寻玉之旅的主要目的是找寻和田籽玉。整个行程历时49天,里程数我已经算不清楚;因为要看沙漠戈壁风光,所以舍弃飞机,借助火车和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头一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并没有想象中的荒芜,相反,可能是由于公路沿河流走的缘故,两边低矮的胡杨木一直绵延不绝,有时还可见到水塘,有幸在S210里程桩354公里处看到了著名的赫定水塘。到达且末县时已经是晚上,由于急着赶路,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没有了
2015年9月17日,新疆油田克拉玛依市文化街茶楼前挂上了大红灯笼,大铁壶源源不断流淌着诱人的茶香,清辙透明的流水伴唱着优美动听的"克拉玛依之歌",长亭、曲桥为浓浓的文化茶楼
走进图瓦人家清晨的曙光照耀在木头屋上,暖暖地笼罩着人的心田,几声犬吠从谁家的小院中传出,滋生出久违的亲切。四周的群山一片青黛,整个小村就像是一幅淡彩的图画,静谧无声
在2001年2月11日香港政策研究所成立五周年晚宴上,马英九的演讲轻松幽默,他一边讲一边比划,令拥挤的会场内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掌声。演讲一开始,马英九先用粤语给香港的朋
期刊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于8月7日在克托玛依市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新疆礼物二道桥运
6月13日,2015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天山天池赛区暨第二届天山登山节在新疆阜康市天山天池景区启动。比赛首日主要举行了骑行徒步大会,吸引了来自新疆各地近1500名户外运动爱
新疆伊宁市人,职业摄影人。1993年开始创立个人摄影工作室。  《新疆天马(组图)》在“2011中国移动杯”新疆第十六届摄影艺术展荣获记录类优秀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在2013年1月获得《数码摄影》“FOTO”月赛纪实类一等奖;《高速公路转场》在2013年新疆移动全球通摄影俱乐部第三届摄影艺术展中荣获记录类银奖,《赛里木湖冰凌》荣获记录类佳作奖等。  我一直觉得马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物种,是造物主创造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电脑具有处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的能力,它能够发挥电脑、电视等大多数教学媒体的功能作用,即多媒体远距离教学,多媒体智能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