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与常规敷料换药。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康复新液换药,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伤口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伤口处肉芽生长较快,结痂较早,伤口恢复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实验组30例患者中20例痊愈,8例好转。对照组30例患者中18例痊愈,7例好转。结论:外科感染伤口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有利于如肉芽的生长,促进伤口结痂,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外科感染伤口 临床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迅速激增、人们安全隐患意识匮乏,各种意外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对于内脏损伤和骨骼损伤,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各种损伤主要的临床方法,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外科术后伤口周围皮肤抵抗力较弱,极易感染细菌。若未按照要求给与无菌换药,极易导致外科感染,外科手术感染的类型很多,主要有体表溃疡、褥疮、深部脓肿等[2]。本次实验选取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30例患者给与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对比康复新液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实验组3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年龄在(57.2±3.2)岁。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在33~79岁,平均年龄在(53.2±3.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病例选择标准
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均符合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在33~79岁,平均年龄在(53.2±3.2)岁,排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能配合复查随访工作。
1.3 方法
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对照组30例患者给与常规敷料换药,换药次数据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康复新液换药,第一个周每日换一次药,若患者伤口恢复效果好,第二个周可根据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具体情况,安排换药次数。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伤口肉芽的生长情况、结痂状况、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恢复情况。
1.4 诊断标准
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3]
1、临床出现:手术伤口处长久疼痛无法愈合、伴有大量炎性渗出或者长时间流脓渗血。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异常。
1.5 观察指标
外科感染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标准如下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较实验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伤口肉芽的生长情况、结痂状况,具体情况(见表1)
2.2 2周以后对比实验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恢复情况。
3 结论
外科感染伤口的愈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影响外科感染伤口愈合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要为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和所感染的疾病类型。自身疾病因素,如患者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血液病等都会影响到自身伤口的恢复。所感染的疾病类型因为,为若感染耐药菌或者时顽固性的疾病会延長治愈时间。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促进创面恢复的方法是清创术,正确使用清创术和抗感染治疗,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除此之外空腔性创面感染可以采用灌洗,凹陷性创面感染科使用高分子新型材料,对患处进行填塞和负压引流,以防止患处感染,促进创面的恢复。常规换药过程中应十分注意消毒杀菌,最为常用的消毒杀菌液有碘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苯扎溴胺溶液等。其中碘溶液会造成局部皮肤染色,因此对于面部应减少使用,或者不用。康复新液是一种富含有多种多元醇类、肤类及粘糖氨酸的一种生物制剂,具有促进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活性物质分泌,改善局部皮肤炎症,促进创面皮肤组织、肉芽再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次试验中实验组30例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给与康复新液治疗后,发现伤口处肉芽生长较快,结痂较早,伤口恢复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创口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痊愈患者和好转患者均多余对照组痊愈和好转的人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外科感染伤口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有利于如肉芽的生长,促进伤口结痂和创面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资料
[1]张伟兰,钟小晶,霍景山,陈丽芳.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1(12):1792-1793.
[2]于新杰.康复新液用于外科伤口换药4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2(21):46.
[3] 汤雁利,李罡,李启艳等.康复新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4,02(5):103-106..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外科感染伤口 临床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迅速激增、人们安全隐患意识匮乏,各种意外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对于内脏损伤和骨骼损伤,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各种损伤主要的临床方法,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外科术后伤口周围皮肤抵抗力较弱,极易感染细菌。若未按照要求给与无菌换药,极易导致外科感染,外科手术感染的类型很多,主要有体表溃疡、褥疮、深部脓肿等[2]。本次实验选取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30例患者给与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对比康复新液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实验组3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年龄在(57.2±3.2)岁。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在33~79岁,平均年龄在(53.2±3.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病例选择标准
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均符合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在33~79岁,平均年龄在(53.2±3.2)岁,排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能配合复查随访工作。
1.3 方法
60例外科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对照组30例患者给与常规敷料换药,换药次数据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康复新液换药,第一个周每日换一次药,若患者伤口恢复效果好,第二个周可根据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具体情况,安排换药次数。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伤口肉芽的生长情况、结痂状况、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恢复情况。
1.4 诊断标准
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3]
1、临床出现:手术伤口处长久疼痛无法愈合、伴有大量炎性渗出或者长时间流脓渗血。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异常。
1.5 观察指标
外科感染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标准如下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较实验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伤口肉芽的生长情况、结痂状况,具体情况(见表1)
2.2 2周以后对比实验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感染伤口的恢复情况。
3 结论
外科感染伤口的愈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影响外科感染伤口愈合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要为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和所感染的疾病类型。自身疾病因素,如患者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血液病等都会影响到自身伤口的恢复。所感染的疾病类型因为,为若感染耐药菌或者时顽固性的疾病会延長治愈时间。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促进创面恢复的方法是清创术,正确使用清创术和抗感染治疗,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除此之外空腔性创面感染可以采用灌洗,凹陷性创面感染科使用高分子新型材料,对患处进行填塞和负压引流,以防止患处感染,促进创面的恢复。常规换药过程中应十分注意消毒杀菌,最为常用的消毒杀菌液有碘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苯扎溴胺溶液等。其中碘溶液会造成局部皮肤染色,因此对于面部应减少使用,或者不用。康复新液是一种富含有多种多元醇类、肤类及粘糖氨酸的一种生物制剂,具有促进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活性物质分泌,改善局部皮肤炎症,促进创面皮肤组织、肉芽再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次试验中实验组30例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给与康复新液治疗后,发现伤口处肉芽生长较快,结痂较早,伤口恢复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创口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痊愈患者和好转患者均多余对照组痊愈和好转的人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外科感染伤口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有利于如肉芽的生长,促进伤口结痂和创面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资料
[1]张伟兰,钟小晶,霍景山,陈丽芳.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1(12):1792-1793.
[2]于新杰.康复新液用于外科伤口换药4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2(21):46.
[3] 汤雁利,李罡,李启艳等.康复新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4,02(5):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