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是课堂交流的桥梁。有质量的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与老师,作者的对话,从而牵动全文理解。
因此,大多教师都非常重视提问在课堂中的作用,并认为应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问得深刻,问出精彩。可是实际教学过程真的“一石”便能“激起千层浪”吗?“一石”投下去仍死水一潭,或浪花转瞬即逝的情况比比皆是。课堂要想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必须在追问中讲究艺术性。
一、“石应沉”
找到沉甸甸的主问题,绝非易事,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钻研精神,吃透教材,找出文章中能“激起千层浪”的一块大石头或一串石头。我在教《故乡》时,对其中的一个主问题,设计了三次提问,其中,二次追问。第一次:豆真的好吃吗?戏真的好看吗?这个提问增强了学生的个性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不少学生回答说:豆并不好吃,戏并不好看。我追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认为豆好吃,戏好看呢?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吗?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很快找出“乐土”这个中心词,我再次追问,作者为什么认为这里是“乐土”吗?学生很容易找到,因为这里有玩的事:钓虾,放牛,看戏;这里有淳朴可爱的人: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还有美丽的风景:月下航船。如此三问:我们就捕捉到作者的影子,深刻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打破以往教学中“碎问碎答”的桎梏,举纲张目的问题,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对话一旦开启,学生思维一旦被激活,它就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对话的媒介。王富仁教授说“尊重课文的创作的主体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唯一途径。”因而教师设计的主问题要立足文本,因文解道。才能得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石在妙”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提问题,设置巧妙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目标产生认知需要,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动的诱发剂,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既使学生感到熟练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我有幸参加了韩军老师在宿州学院举行的教学研讨会,同时有幸听了他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韩军老师巧妙的追问了这几个问题:1.于勒十二年漂泊在外,写了几封信?学生回答:两封,三封……老师顺势引导说:文中只出现两封信,于勒也许写了不少信,可能不好意思寄给家人,也就是没有公开的信,那么信的内容是什么呢?请你以一封“没有公开的信”写一封信。2.你最讨厌文中的哪个人?学生回答是:于勒的嫂子?韩老师又进行追问:那么你为什么不十分讨厌菲利普呢?学生回答后,韩老师又追问:菲利普回家后,心情非常复杂晚上,写了一篇日记,请你以“一篇秘密的日记”写一段话。
韩老师这堂课追问的几个问题,非常巧妙,贯彻启发性原则,正确解决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关系问题,富有启发性,巧妙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上韩军老师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教师循循诱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也感受到韩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的高超、巧妙。
三、“石要歧”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情况下,教者可用“分歧法”,创造矛盾来实现课堂调控,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积极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在《杨修之死》一课的教学中,我追问了三个问题:1.不杀杨修不行吗?2.杨修之死谁之过?3.假如你是曹操,你会杀杨修吗?或:杨修临刑之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这二问任选一问)。
结果:学生因观点分歧而争论,彼此思想碰撞,火花四溅,这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激活了课堂的最佳时机,在课堂上,学生就争论不休,课下仍不断论辩,晚自习课后回到到宿舍,还在不停的辩论。第二天,他们主动找到我,要求召开一次辩论会,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辩论。结果双方实力相当,辩论过程异常激烈。
的确,当学生因看法不一而发生争论的时候,教师需要适时追问,引发分歧,点燃导火索,紧追不舍,促成“交锋”实现文本超越。
又如《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孔乙己的形象有必要重新审视,以激发学生的思辨,因而提问: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多数学生认为他是读书人,并深受读书之害。我及时追问一“歧”:读书人难道都偷书吗?学生顿生兴趣,止笔聆听,我戛然而止,学生发现了疑问,这样同组学生积极讨论起来,其中一个小组同学认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懒惰,他们的理由是:孔乙己身体高大,可既不愿意干活,又不愿意抄书,又好吃喝。我及时给予总结,同时引导学生要读好书,做好人!
“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问题如此,追问更是如此,缺乏艺术性的直露追问,激发不了学生的思考欲望,思考兴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追问就要把学生带入到“愤”、“悱”的状态,这样可以以难激趣,让他们体味到“思”的愉快。这就是“歧问”的魅力。
四、“石再微”
我两个星期前参加了埇桥区优质课大赛的评审工作。其中,一女教师讲授《散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言简意丰的特点,提出一个“主问题”,寻找“我”的孝心。一生找到一处:两个“蹲”字比两个“背”更能体现出儿子的孝心,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呢?可这位学生无法说清楚,这是品析孝心的绝好机会。教师自然不会放过,她立刻领着学生演读模仿,深切体会。通过“蹲”与“背”的比较演示,学生终于明白,这一“蹲”字,体现出作者孝心中的细心与苦心。
俗话说,于细微出见精神,大凡有优秀作品的思想内涵,都能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来。师生能发现细微处,并于细微处不断追问,就等于拿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
关于追问的艺术,肯定不止这一些,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探讨,在运用过程中不能死板硬套,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
追问虽是有效教学中的一个很细小的教学方法,但是,运用得有艺术的话,在教学过程中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课堂肯定又会增添一股活跃的气氛,我们的新课改有会增加一缕灿烂的阳光。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刘合中学)
因此,大多教师都非常重视提问在课堂中的作用,并认为应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问得深刻,问出精彩。可是实际教学过程真的“一石”便能“激起千层浪”吗?“一石”投下去仍死水一潭,或浪花转瞬即逝的情况比比皆是。课堂要想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必须在追问中讲究艺术性。
一、“石应沉”
找到沉甸甸的主问题,绝非易事,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钻研精神,吃透教材,找出文章中能“激起千层浪”的一块大石头或一串石头。我在教《故乡》时,对其中的一个主问题,设计了三次提问,其中,二次追问。第一次:豆真的好吃吗?戏真的好看吗?这个提问增强了学生的个性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不少学生回答说:豆并不好吃,戏并不好看。我追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认为豆好吃,戏好看呢?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吗?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很快找出“乐土”这个中心词,我再次追问,作者为什么认为这里是“乐土”吗?学生很容易找到,因为这里有玩的事:钓虾,放牛,看戏;这里有淳朴可爱的人: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还有美丽的风景:月下航船。如此三问:我们就捕捉到作者的影子,深刻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打破以往教学中“碎问碎答”的桎梏,举纲张目的问题,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对话一旦开启,学生思维一旦被激活,它就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对话的媒介。王富仁教授说“尊重课文的创作的主体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唯一途径。”因而教师设计的主问题要立足文本,因文解道。才能得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石在妙”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提问题,设置巧妙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目标产生认知需要,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动的诱发剂,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既使学生感到熟练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我有幸参加了韩军老师在宿州学院举行的教学研讨会,同时有幸听了他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韩军老师巧妙的追问了这几个问题:1.于勒十二年漂泊在外,写了几封信?学生回答:两封,三封……老师顺势引导说:文中只出现两封信,于勒也许写了不少信,可能不好意思寄给家人,也就是没有公开的信,那么信的内容是什么呢?请你以一封“没有公开的信”写一封信。2.你最讨厌文中的哪个人?学生回答是:于勒的嫂子?韩老师又进行追问:那么你为什么不十分讨厌菲利普呢?学生回答后,韩老师又追问:菲利普回家后,心情非常复杂晚上,写了一篇日记,请你以“一篇秘密的日记”写一段话。
韩老师这堂课追问的几个问题,非常巧妙,贯彻启发性原则,正确解决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关系问题,富有启发性,巧妙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上韩军老师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教师循循诱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也感受到韩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的高超、巧妙。
三、“石要歧”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情况下,教者可用“分歧法”,创造矛盾来实现课堂调控,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积极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在《杨修之死》一课的教学中,我追问了三个问题:1.不杀杨修不行吗?2.杨修之死谁之过?3.假如你是曹操,你会杀杨修吗?或:杨修临刑之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这二问任选一问)。
结果:学生因观点分歧而争论,彼此思想碰撞,火花四溅,这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激活了课堂的最佳时机,在课堂上,学生就争论不休,课下仍不断论辩,晚自习课后回到到宿舍,还在不停的辩论。第二天,他们主动找到我,要求召开一次辩论会,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辩论。结果双方实力相当,辩论过程异常激烈。
的确,当学生因看法不一而发生争论的时候,教师需要适时追问,引发分歧,点燃导火索,紧追不舍,促成“交锋”实现文本超越。
又如《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孔乙己的形象有必要重新审视,以激发学生的思辨,因而提问: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多数学生认为他是读书人,并深受读书之害。我及时追问一“歧”:读书人难道都偷书吗?学生顿生兴趣,止笔聆听,我戛然而止,学生发现了疑问,这样同组学生积极讨论起来,其中一个小组同学认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懒惰,他们的理由是:孔乙己身体高大,可既不愿意干活,又不愿意抄书,又好吃喝。我及时给予总结,同时引导学生要读好书,做好人!
“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问题如此,追问更是如此,缺乏艺术性的直露追问,激发不了学生的思考欲望,思考兴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追问就要把学生带入到“愤”、“悱”的状态,这样可以以难激趣,让他们体味到“思”的愉快。这就是“歧问”的魅力。
四、“石再微”
我两个星期前参加了埇桥区优质课大赛的评审工作。其中,一女教师讲授《散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言简意丰的特点,提出一个“主问题”,寻找“我”的孝心。一生找到一处:两个“蹲”字比两个“背”更能体现出儿子的孝心,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呢?可这位学生无法说清楚,这是品析孝心的绝好机会。教师自然不会放过,她立刻领着学生演读模仿,深切体会。通过“蹲”与“背”的比较演示,学生终于明白,这一“蹲”字,体现出作者孝心中的细心与苦心。
俗话说,于细微出见精神,大凡有优秀作品的思想内涵,都能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来。师生能发现细微处,并于细微处不断追问,就等于拿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
关于追问的艺术,肯定不止这一些,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探讨,在运用过程中不能死板硬套,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
追问虽是有效教学中的一个很细小的教学方法,但是,运用得有艺术的话,在教学过程中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课堂肯定又会增添一股活跃的气氛,我们的新课改有会增加一缕灿烂的阳光。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刘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