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贵州省黔南州教育科 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2015B040摘要:《课堂创新阅读“471”实践研究》是我校申报立项的州级课题,其中四个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研究课堂的“有效导入”问题,本文集中论述了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阅读;有效导入2015年我校申报了一项州级规划立项课题《课堂创新阅读“471”实践研究》,其中,“有效导入” 是我们研究的“4”个重要环节之一(四个环节,七个步骤,一个目标),也是每一堂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或“序幕”。精彩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教学规律,并结合文本重点内容来设计课堂有效导入,是创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课堂阅读氛围的有效手段,更是老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做好有效导入呢?
一、“问题”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课堂阅读的兴趣
“问题”导入,是课堂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导入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针对课堂教学文本内容,精当适宜地设置问题导入,也就是课前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问题,这种导入的方法,就是“问题”法。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从应对某种困难,解决某些问题开始的,即思索是根据问题而产生的。由此,课堂的有效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课堂文本重点内容,又富有情趣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质疑询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文章开头方框内的几何图形就是最好的数学问题设置,师生共同互助分析,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助研讨后,引入新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文本重点内容理解就容易多了。
二 、“目标”导入,能快速引導学生理解教学文本内容
当前教学中,非常流行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真正做到“一课一得”,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教学难点。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展示目标”。如:教学《谈骨气》一文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或白板展示“议论中记叙的作用”,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展示教学目标导入法,能让学生直奔教学主题,醒目而耀眼,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教具”导入,能增强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性认识
初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并且理性认识不强,偏重于感性认识,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创新课堂教学,则可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师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如引导学生学习《七根火柴》一文时,教师则可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忠心。教学《核舟记》一文,同样可以随手拿几颗桃核导入新课……直观教具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文本的阅读兴趣,是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四 “情感”导入,能加强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情感价值观的理解与熏陶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优美、动听且富有情感的语言叙述或诗一般的语言朗诵,会把学生思维带进教学文本的特定情境之中,再现或创设教学文本的特定意境,感知理解教学文本内容。日本学者泷泽武久经过大量实验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理解、记忆等都会受到压抑而产生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情感导入对教学文本的教学是很重要的。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就可选用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文本之前,先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及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来感染学生,就能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注意,不仅可顺利导入新课,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积累语文知识。
此外,还可采用“音乐演唱”导入,“文史知识”导入,“幻灯投影”导入,“诗词背诵”导入……根据不同的教学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内容和形式,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智慧的火花,正确熟练理解课堂教学文本。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时刻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课堂导入的运用,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实际需要,要明确“导入”与“教学文本”的关系,导入时间不能太长;导入设计要精心,充分发挥导入的“催化”与“润滑”作用;要处理好“导入”与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统一体,助推课堂教学的有效和成功。参考文献:
[1]人教版新旧教材《语文》,八九年级上下册。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教学月刊》2006年12月。(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第六中学550400 )
关键词:创新;阅读;有效导入2015年我校申报了一项州级规划立项课题《课堂创新阅读“471”实践研究》,其中,“有效导入” 是我们研究的“4”个重要环节之一(四个环节,七个步骤,一个目标),也是每一堂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或“序幕”。精彩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教学规律,并结合文本重点内容来设计课堂有效导入,是创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课堂阅读氛围的有效手段,更是老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做好有效导入呢?
一、“问题”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课堂阅读的兴趣
“问题”导入,是课堂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导入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针对课堂教学文本内容,精当适宜地设置问题导入,也就是课前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问题,这种导入的方法,就是“问题”法。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从应对某种困难,解决某些问题开始的,即思索是根据问题而产生的。由此,课堂的有效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课堂文本重点内容,又富有情趣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质疑询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文章开头方框内的几何图形就是最好的数学问题设置,师生共同互助分析,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助研讨后,引入新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文本重点内容理解就容易多了。
二 、“目标”导入,能快速引導学生理解教学文本内容
当前教学中,非常流行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真正做到“一课一得”,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教学难点。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展示目标”。如:教学《谈骨气》一文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或白板展示“议论中记叙的作用”,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展示教学目标导入法,能让学生直奔教学主题,醒目而耀眼,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教具”导入,能增强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性认识
初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并且理性认识不强,偏重于感性认识,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创新课堂教学,则可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师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如引导学生学习《七根火柴》一文时,教师则可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忠心。教学《核舟记》一文,同样可以随手拿几颗桃核导入新课……直观教具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文本的阅读兴趣,是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四 “情感”导入,能加强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情感价值观的理解与熏陶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优美、动听且富有情感的语言叙述或诗一般的语言朗诵,会把学生思维带进教学文本的特定情境之中,再现或创设教学文本的特定意境,感知理解教学文本内容。日本学者泷泽武久经过大量实验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理解、记忆等都会受到压抑而产生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情感导入对教学文本的教学是很重要的。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就可选用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文本之前,先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及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来感染学生,就能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注意,不仅可顺利导入新课,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积累语文知识。
此外,还可采用“音乐演唱”导入,“文史知识”导入,“幻灯投影”导入,“诗词背诵”导入……根据不同的教学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内容和形式,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智慧的火花,正确熟练理解课堂教学文本。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时刻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课堂导入的运用,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实际需要,要明确“导入”与“教学文本”的关系,导入时间不能太长;导入设计要精心,充分发挥导入的“催化”与“润滑”作用;要处理好“导入”与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统一体,助推课堂教学的有效和成功。参考文献:
[1]人教版新旧教材《语文》,八九年级上下册。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教学月刊》2006年12月。(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第六中学550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