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自藏本”中还收录一篇拳论,名《武禹襄母舅太极拳四字不传秘诀》,全文如下: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这是作者对打手技术的高度概括,浓缩成四个字“敷、盖、对、吞”。
十六、“自藏本”中另收录李亦畲先生的一篇《打手法》,全文如下: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拥捋。”
这是武禹襄,或者杨禄禅与武禹襄在定步推手基础上,根据实战中步法灵活多变的需要而研创出来的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法,由李亦畲记述下来。
下面对“老三本”作简要分析,拳谱中所录拳论有三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第一点,这三本拳谱的辑录者李亦畲是位有功名的儒生,又精于中医学,治学严谨,自不待言。所以说,他整理的拳谱绝不会漫无目的随意拼凑,没有章法地任意堆砌。一定是思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且看“郝和本”中的十四篇拳论,很明显是以《太极拳小序》为分水岭。上部分为非李亦畲作品,计10篇,其余为李亦畲拳论。李公的这一部分论述后人不存在争议,故而不作分析。重点解读第一部分,从表象上看,该部分出现两位作者的姓名:王宗岳、武禹襄。“王宗岳”出现在拳谱首篇拳论的题目中——《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其后七篇皆未署名,但是,请注意:在第八篇,即《打手要言》末尾清清楚楚注明:
“禹襄武氏并识”
意思表达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即武禹襄一并记录的心得体会。再者说,本文之后,该页留白,这就更清楚地表明:以上七篇拳论的作者就是武公禹襄。但是,很遗憾,事实的发展远没有这么简单。数十年后,这其中的一些拳论被后人随意更改了作者姓名,或是王宗岳、或为张三丰……还有人做得更离谱,将一篇武禹襄《打手要言》肢解为若干篇,并分别标题、分别冠名,变成了“王宗岳”的作品。更有甚者,连同《十三势》等文莫名其妙地扣上“张三丰”的光环,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笔者分析,后人之所以会这样做,应该出于以下三种原因:
(一)不知拳论原始出处,对“老三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二)盲目崇拜所致,冠名“王宗岳”、“张三丰’,等,以示其珍贵或者所谓的源远流长;
(三)出于家派观念的一己之私,为自家脸上涂脂抹粉。
再就该部分的篇章结构设置来看,《王论》与其余篇目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王论》标题中出现一个名字——_王宗岳”。而且呢,题目以“太极拳’,冠名。这是第一层;自第二篇《十三势架》开始,其后的篇目则以“十三势”命名。并且,在《打手要言》之后明明白白署着另一个人的姓名——武禹襄。这是第二层。假如象有一些人所认为的,《十三势架》、什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属于王宗岳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它应该如同《王论》一样,取名《太极拳架》、《太极拳行工歌诀》……如此,才一以贯之。问题是,拳谱中没有这样做,没有运用“太极拳”这一高雅的拳名,而采用了“十三势”的名称。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静下心来,人人都可以想明白。辑录者李亦畲之所以这样编排,自有分寸道理。且看这七篇拳论,以“十三势”为主线,从拳架套路、身法要点、器械修炼特点、拳术取名探源、行工准则、打手要诀、练功秘诀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线贯穿,一气哈成,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再加上“禹襄武氏并识”一语,分明表示这些文章的作者,只能出自一人之手——武公禹襄
读者请想,李亦畲辑录“老三本”的目的是什么?应如李亦畲自述所言“仅以所得笔之于后。”李公所得的是什么?应该是本人,以及师父即母舅武禹襄的研拳心得体会,才合情入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三本”拳论作者归根到底应该、也必然只有两位:李亦畲、武禹襄。
写到这里,疑问由此而生:王宗岳、《王论》又怎么解释呢?就此问题,笔者在参与编篡《永年太极拳志》期间,同当代武式太极拳著名传承人钟振山先生做过多次沟通、探讨。钟先生是“自藏本”曾经的持有者姚继祖先生的弟子,有幸目睹过“自藏本”。他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姚老师在世时,不止一次说道:‘老三本’中的拳论,除了李亦畲的,就是武禹襄的。王宗岳是谁?只有武禹襄最清楚,后人都是浮想联翩的猜测。如果武禹襄当年不写‘王宗岳’三个字,一切就简单多了。”
细细推敲,这话很有道理。假如真有所谓的“王宗岳”,真有所谓的“王宗岳拳谱”,其原件的珍贵程度远胜于他人的再抄本。这个道理,正常人都明白。问题的关键、症结也恰恰在于此。试想:为什么“老三本”能够一代代传下来,而不见“王宗岳拳谱”的传承轨迹呢?它为什么只在“老三本”中提过一笔,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如同蓝光闪过之后,忽然从人间蒸发了呢?“王谱”、《王论》、“王宗岳”出现得如此突兀、蹊跷,难道我们后人就不应该反思,不应该做更加认真而深入的考证吗?
说实话,笔者自接触太极拳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对“王宗岳”、“王宗岳拳谱’等等传闻曾经深信不疑。然而,当笔者从2004年参与了永年县人民政府组织编纂《永年太极拳志》的工作任务之后,面对搜集而来的堆积如山的资料,逐渐地对“王宗岳之说”产生了怀疑。因为,此说多存在与故事、传说、演义当中。如果查阅正史资料,比如其中的时间年代、历史背景等,“王宗岳之说”根木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可以说,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攻自破。于是,笔者产生一种直觉:“老三本”中的《王论》,似乎是武禹襄或者李亦畲前辈有意识或有目的的设下的一个迷局。当然,这只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直观推论,需要更确切的证据。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要重证据、重史料,传奇、故事、演义不是真正的历史,“讲故事”与“写历史”,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或门类。所以,姑且不论历史上有无“王宗岳”,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可否认,即《王论》最早出自“老三本”。在此之前的其他任何地方、任何资料中,均不见记载。事实雄辩地说明:《王论》最早自河北省永年广府武家或李家传出。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打手歌》为什么列于《打手要言》之后,李亦畲作品之前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是武禹襄一篇经数年斟酌而未能完稿的遗憾之作。三句歌诀,如果辑于前文,似不相称。于是,李亦畲先生便补录于此,以示纪念。该歌诀虽然不完整,但是言简意赅,句句凝练。后人总觉得有些缺憾,不乏试图补充完整者,但都显得画蛇添足。以笔者愚见,此歌诀一如断臂之维纳斯,是太极拳理论中残缺的经典作品。该表达的已经表达,大可不必再做什么徒劳之举了。
第二点,以《太极拳小序》为界限勾勒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化过程
李亦畲拳论以“太极拳”冠名,而武禹襄作品以“十三势”取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可见,武禹襄创拳立说之初还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如果有,正如上文曾经分析的,武氏不可能不用含意深刻、立意高远的“太极拳”,而以直白的“十三势”冠名。有人可能又会提出质疑了,《王论》为什么冠以“太极拳”之名呢?笔者认为,这是李亦畲三思之后做出的决断。即这样的一种可能:拳论完成在先,标题出现在后,是李亦畲先生辑录这篇拳论时添加上去的。细细推敲,《王论》全文仅在开篇以哲学术语“太极”入笔而论述拳理,全篇根本没有涉及到“太极拳”的名称。所以,从“老三本”编排有序的拳论中可以看出端倪:武禹襄与杨禄禅研创的新型拳术,初名“长拳”、“十三势”,后来才正式定名“太极拳”。
第三点,“老三本”拳论自成体系,它的价值具体表现在:
(一)“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太极拳谱,“太极拳”、“王宗岳”和《王论》均首见于此处。
(二)上文已谈到,从“老三本”中可以看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变过程,始名“长拳”、“十三势”等,后称“太极拳”。“老三本”第一部分拳论以“十三势”冠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亦即武禹襄研拳初期尚未有“太极拳”之名。第二部分拳论题“太极拳”名,可知,“太极拳”名称是在李亦畲时代产生并逐渐统一的。
(三)“老三本”规范了太极拳身法,制定了一系列行功法则,如走架必须体现“无过不及”、“柔和舒缓”、“连绵不断”等特点。一举动“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断续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等,这些都成为了界定太极拳的准绳。
(四)武禹襄、李亦畲学识渊博,德才兼备,却淡泊名利,唯以研究武学为事。这在“重文轻武”、“文武不同道”的封建时代,是不为人所尊崇的。然而,今天看来,这种行为精神无疑又变得难能可贵了。武、李先贤开文人研习太极拳的先河,昭示着太极拳文化之伊始。作为开拓者,武禹襄之功甚伟。武、李拳论将拳术与儒家思想水乳交融,使习拳与做人和谐统一。“立身中正安舒”。“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等,无不浸润着儒学倡导的“中庸”思想,体现出研习者对和谐、圆融境界的追求。
(五)“老三本”诸论,不仅有拳名探索、拳架套路、器械练习法,而且还有身法要点、打手要言、行工要领、练习法则等,功法艺理兼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从而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是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因此,笔者将武禹襄、李亦畲等诸论称为“武李学说”——太极拳的立论基石。什么是太极拳?武李学说就是标准,就是方向。照此修炼,就是真正的太极拳。
当然,前辈先贤的经典拳论产生于清代,作者文学修养高,拳论写得言简意赅,而且结论性语句多,甚至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今人如无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再无明师言传身教,往往产生歧义,而偏离太极拳修炼轨道。这就是当代有许多人练习的所谓“太极拳”五花八门、不伦不类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并非所有慢悠悠的运动,都可以叫做太极拳。腆胸凸臀、前俯后仰自非太极拳所为,形同木偶、状如皮影更有悖于太极拳艺理。无论何家何派、师承何人,只要是太极拳,就应该遵循“老三本”提供的拳理法则。因为,离开太极拳基本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走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太极拳也不例外。“老三本”的出现、“武李学说”的诞生,表明太极拳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太极拳走向成熟的最鲜明标志。作为奠基人,首推武禹襄,次为李亦畲。其后,诸家拳派、诸家讲论无不受“武李学说”的启迪、影响。就此意义上来讲,李亦畲手书太极拳普成为民间田宝当之无愧。如果说中华武林存在秘笈宝典的话,“老二木”就是。假如金庸先生有幸见到此谱,肯定会有感而发,再创作出一部震烁古今的传奇巨著。笔者真诚希望当代所有太极拳传承者摒弃偏见与固执,撇开家派门户之见,品味‘老三本”,研究“武李学说”,一定会大有裨益。(续完)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这是作者对打手技术的高度概括,浓缩成四个字“敷、盖、对、吞”。
十六、“自藏本”中另收录李亦畲先生的一篇《打手法》,全文如下: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拥捋。”
这是武禹襄,或者杨禄禅与武禹襄在定步推手基础上,根据实战中步法灵活多变的需要而研创出来的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法,由李亦畲记述下来。
下面对“老三本”作简要分析,拳谱中所录拳论有三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第一点,这三本拳谱的辑录者李亦畲是位有功名的儒生,又精于中医学,治学严谨,自不待言。所以说,他整理的拳谱绝不会漫无目的随意拼凑,没有章法地任意堆砌。一定是思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且看“郝和本”中的十四篇拳论,很明显是以《太极拳小序》为分水岭。上部分为非李亦畲作品,计10篇,其余为李亦畲拳论。李公的这一部分论述后人不存在争议,故而不作分析。重点解读第一部分,从表象上看,该部分出现两位作者的姓名:王宗岳、武禹襄。“王宗岳”出现在拳谱首篇拳论的题目中——《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其后七篇皆未署名,但是,请注意:在第八篇,即《打手要言》末尾清清楚楚注明:
“禹襄武氏并识”
意思表达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即武禹襄一并记录的心得体会。再者说,本文之后,该页留白,这就更清楚地表明:以上七篇拳论的作者就是武公禹襄。但是,很遗憾,事实的发展远没有这么简单。数十年后,这其中的一些拳论被后人随意更改了作者姓名,或是王宗岳、或为张三丰……还有人做得更离谱,将一篇武禹襄《打手要言》肢解为若干篇,并分别标题、分别冠名,变成了“王宗岳”的作品。更有甚者,连同《十三势》等文莫名其妙地扣上“张三丰”的光环,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笔者分析,后人之所以会这样做,应该出于以下三种原因:
(一)不知拳论原始出处,对“老三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二)盲目崇拜所致,冠名“王宗岳”、“张三丰’,等,以示其珍贵或者所谓的源远流长;
(三)出于家派观念的一己之私,为自家脸上涂脂抹粉。
再就该部分的篇章结构设置来看,《王论》与其余篇目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王论》标题中出现一个名字——_王宗岳”。而且呢,题目以“太极拳’,冠名。这是第一层;自第二篇《十三势架》开始,其后的篇目则以“十三势”命名。并且,在《打手要言》之后明明白白署着另一个人的姓名——武禹襄。这是第二层。假如象有一些人所认为的,《十三势架》、什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属于王宗岳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它应该如同《王论》一样,取名《太极拳架》、《太极拳行工歌诀》……如此,才一以贯之。问题是,拳谱中没有这样做,没有运用“太极拳”这一高雅的拳名,而采用了“十三势”的名称。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静下心来,人人都可以想明白。辑录者李亦畲之所以这样编排,自有分寸道理。且看这七篇拳论,以“十三势”为主线,从拳架套路、身法要点、器械修炼特点、拳术取名探源、行工准则、打手要诀、练功秘诀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线贯穿,一气哈成,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再加上“禹襄武氏并识”一语,分明表示这些文章的作者,只能出自一人之手——武公禹襄
读者请想,李亦畲辑录“老三本”的目的是什么?应如李亦畲自述所言“仅以所得笔之于后。”李公所得的是什么?应该是本人,以及师父即母舅武禹襄的研拳心得体会,才合情入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三本”拳论作者归根到底应该、也必然只有两位:李亦畲、武禹襄。
写到这里,疑问由此而生:王宗岳、《王论》又怎么解释呢?就此问题,笔者在参与编篡《永年太极拳志》期间,同当代武式太极拳著名传承人钟振山先生做过多次沟通、探讨。钟先生是“自藏本”曾经的持有者姚继祖先生的弟子,有幸目睹过“自藏本”。他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姚老师在世时,不止一次说道:‘老三本’中的拳论,除了李亦畲的,就是武禹襄的。王宗岳是谁?只有武禹襄最清楚,后人都是浮想联翩的猜测。如果武禹襄当年不写‘王宗岳’三个字,一切就简单多了。”
细细推敲,这话很有道理。假如真有所谓的“王宗岳”,真有所谓的“王宗岳拳谱”,其原件的珍贵程度远胜于他人的再抄本。这个道理,正常人都明白。问题的关键、症结也恰恰在于此。试想:为什么“老三本”能够一代代传下来,而不见“王宗岳拳谱”的传承轨迹呢?它为什么只在“老三本”中提过一笔,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如同蓝光闪过之后,忽然从人间蒸发了呢?“王谱”、《王论》、“王宗岳”出现得如此突兀、蹊跷,难道我们后人就不应该反思,不应该做更加认真而深入的考证吗?
说实话,笔者自接触太极拳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对“王宗岳”、“王宗岳拳谱’等等传闻曾经深信不疑。然而,当笔者从2004年参与了永年县人民政府组织编纂《永年太极拳志》的工作任务之后,面对搜集而来的堆积如山的资料,逐渐地对“王宗岳之说”产生了怀疑。因为,此说多存在与故事、传说、演义当中。如果查阅正史资料,比如其中的时间年代、历史背景等,“王宗岳之说”根木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可以说,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攻自破。于是,笔者产生一种直觉:“老三本”中的《王论》,似乎是武禹襄或者李亦畲前辈有意识或有目的的设下的一个迷局。当然,这只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直观推论,需要更确切的证据。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要重证据、重史料,传奇、故事、演义不是真正的历史,“讲故事”与“写历史”,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或门类。所以,姑且不论历史上有无“王宗岳”,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可否认,即《王论》最早出自“老三本”。在此之前的其他任何地方、任何资料中,均不见记载。事实雄辩地说明:《王论》最早自河北省永年广府武家或李家传出。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打手歌》为什么列于《打手要言》之后,李亦畲作品之前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是武禹襄一篇经数年斟酌而未能完稿的遗憾之作。三句歌诀,如果辑于前文,似不相称。于是,李亦畲先生便补录于此,以示纪念。该歌诀虽然不完整,但是言简意赅,句句凝练。后人总觉得有些缺憾,不乏试图补充完整者,但都显得画蛇添足。以笔者愚见,此歌诀一如断臂之维纳斯,是太极拳理论中残缺的经典作品。该表达的已经表达,大可不必再做什么徒劳之举了。
第二点,以《太极拳小序》为界限勾勒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化过程
李亦畲拳论以“太极拳”冠名,而武禹襄作品以“十三势”取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可见,武禹襄创拳立说之初还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如果有,正如上文曾经分析的,武氏不可能不用含意深刻、立意高远的“太极拳”,而以直白的“十三势”冠名。有人可能又会提出质疑了,《王论》为什么冠以“太极拳”之名呢?笔者认为,这是李亦畲三思之后做出的决断。即这样的一种可能:拳论完成在先,标题出现在后,是李亦畲先生辑录这篇拳论时添加上去的。细细推敲,《王论》全文仅在开篇以哲学术语“太极”入笔而论述拳理,全篇根本没有涉及到“太极拳”的名称。所以,从“老三本”编排有序的拳论中可以看出端倪:武禹襄与杨禄禅研创的新型拳术,初名“长拳”、“十三势”,后来才正式定名“太极拳”。
第三点,“老三本”拳论自成体系,它的价值具体表现在:
(一)“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太极拳谱,“太极拳”、“王宗岳”和《王论》均首见于此处。
(二)上文已谈到,从“老三本”中可以看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变过程,始名“长拳”、“十三势”等,后称“太极拳”。“老三本”第一部分拳论以“十三势”冠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亦即武禹襄研拳初期尚未有“太极拳”之名。第二部分拳论题“太极拳”名,可知,“太极拳”名称是在李亦畲时代产生并逐渐统一的。
(三)“老三本”规范了太极拳身法,制定了一系列行功法则,如走架必须体现“无过不及”、“柔和舒缓”、“连绵不断”等特点。一举动“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断续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等,这些都成为了界定太极拳的准绳。
(四)武禹襄、李亦畲学识渊博,德才兼备,却淡泊名利,唯以研究武学为事。这在“重文轻武”、“文武不同道”的封建时代,是不为人所尊崇的。然而,今天看来,这种行为精神无疑又变得难能可贵了。武、李先贤开文人研习太极拳的先河,昭示着太极拳文化之伊始。作为开拓者,武禹襄之功甚伟。武、李拳论将拳术与儒家思想水乳交融,使习拳与做人和谐统一。“立身中正安舒”。“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等,无不浸润着儒学倡导的“中庸”思想,体现出研习者对和谐、圆融境界的追求。
(五)“老三本”诸论,不仅有拳名探索、拳架套路、器械练习法,而且还有身法要点、打手要言、行工要领、练习法则等,功法艺理兼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从而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是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因此,笔者将武禹襄、李亦畲等诸论称为“武李学说”——太极拳的立论基石。什么是太极拳?武李学说就是标准,就是方向。照此修炼,就是真正的太极拳。
当然,前辈先贤的经典拳论产生于清代,作者文学修养高,拳论写得言简意赅,而且结论性语句多,甚至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今人如无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再无明师言传身教,往往产生歧义,而偏离太极拳修炼轨道。这就是当代有许多人练习的所谓“太极拳”五花八门、不伦不类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并非所有慢悠悠的运动,都可以叫做太极拳。腆胸凸臀、前俯后仰自非太极拳所为,形同木偶、状如皮影更有悖于太极拳艺理。无论何家何派、师承何人,只要是太极拳,就应该遵循“老三本”提供的拳理法则。因为,离开太极拳基本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走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太极拳也不例外。“老三本”的出现、“武李学说”的诞生,表明太极拳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太极拳走向成熟的最鲜明标志。作为奠基人,首推武禹襄,次为李亦畲。其后,诸家拳派、诸家讲论无不受“武李学说”的启迪、影响。就此意义上来讲,李亦畲手书太极拳普成为民间田宝当之无愧。如果说中华武林存在秘笈宝典的话,“老二木”就是。假如金庸先生有幸见到此谱,肯定会有感而发,再创作出一部震烁古今的传奇巨著。笔者真诚希望当代所有太极拳传承者摒弃偏见与固执,撇开家派门户之见,品味‘老三本”,研究“武李学说”,一定会大有裨益。(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