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实一体化是现阶段技工院校的必走之路,本文结合了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完成了链传动教学设计,在本校的16检测班完成了教学任务,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班组概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基础 一体化教学 链传动 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識面广、概念多、名词多、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技校生来说,无疑是大难度的课程,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生普遍感到学来学去还是学不懂,极易产生厌学和弃学的情绪。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利弊,以“链传动”教学设计内容为例,谈谈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机械基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学习内容上
我校采用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基础》第三版教材,作为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以学科为中心而不是从生产实践引出课题。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与学生在初中的教学模式一致,内容单调抽象,学生参与其中的实操训练不多。
(二)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主要以讲练为主,穿插多媒体教学,与现阶段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还相差很远,学生学习很被动,参与性不高,兴趣不足。
(三)考核方式上
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平时作业+段考+期考。考核的是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的自住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无从考究。对于后进生转化也起不到鼓励作用。传统的考试成绩很多时候靠学生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得来,对实际培养学生的工作行动能力很难有大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点后,还是不会工作,作为一线工人但动手能力差,即俗话说的“高分低能”。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一体化教学的涵义及特征
一体化教学旨在探索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实现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面对当今世界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的新要求,技工教育势必要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反思与创新。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流程
1、系统学习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2015年3月在学校的带领下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深入系统的学习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到五菱、柳汽等相关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工作流程,收集具体的生产任务。
2、分析生产任务,结合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教学目标,学校的教学资源,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训练的工作任务。
3、编写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法。工作任务内容要涵盖课程教学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学生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除了专业能力以外,还包括诸如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等关键能力和素质。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学中做,做中学。
4、构建一体化教学的场地。每个教学场地均是由场地、设备、教师、学生、有关学习任务、教学资源等要素组成的。
三、以机械基础链传动教学设计内容为案例进行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过到五菱、柳汽等相关企业实践,了解到汽车检测专业的学生除了从事检测方向工作外,还可从事装配方向工作。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就业需求方向设定教学目标。通过本次2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链传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滚子链的结构,滚子链的装拆流程,从各零件间的装拆引申出零件的配合关系,掌握了过盈配合、间隙配合的配合关系。概括起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1)掌握链传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滚子链的拆装,各部分结构名称及配合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动画,实物展示,掌握链传动基本知识。
(2)通过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法学习,使学生愉快接受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装拆滚子链,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组概念。
(2)通过理论与实际一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学生学情的分析
对于技校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的理论课与初中的课程设计安排一致,提不起更多的兴趣。而机械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更是难以接受。我校一年级学生素质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或者是初中没毕业以及出去社会工作了又回来读书的学生,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但技校的汽车班学生大都较为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本次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 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利用多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这三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及分析
1、多媒体演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能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知识量大,内容充实形象,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课首先以提问设疑形式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当中有哪些链传动的例子?其次以多媒体PPT作为载体,播放自行车链传动、叉车链传动、起重链传动、坦克链传动的图片和视频,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直观,形象,坦克上用的链传动学生较为少见,而汽车班的男生对于军事坦克较为感兴趣,多媒体的播放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2、任务驱动法
本次课堂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在讲解本次教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滚子链结构时,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为:设置任务--观察老师带来的自行车链条,观察滚子链结构。布置任务--通过观察滚子链的结构,把内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滚子装配成一节滚子链。在对任务分析分解、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讲解滚子链的结构组成,滚子链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将教、学、做一体化,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分析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的模式开展,在拆卸的过程中学生既能非常清楚地掌握了链条的结构,突出了重点;也非常自然地明确了各个零件间配合关系,深刻领会了什么是过盈配合、什么是间隙配合,突破了难点。使得抽象的理论从实践中获得,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完成了实际的任务,增强了成就感,激发了求知欲,培养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分组讨论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在任务驱动时,把教学对象--16检测班学生分为6组,每组5人,在完成链条装拆过程当中,每组成员自住讨论,共同探讨,通过讨论解决任务上的疑问。同时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完成任務的同时填写好老师事先准备的任务卡。分组讨论法的实施流程为:教师布置讨论内容,进行临时小组讨论,现场展示讨论结果,学生总结,教师评价。在本节课上,布置学生讨论链条的结构,链条的装配顺序,以及各零件间的松紧程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应试考试制度。我校的传统教学里,采取总评成绩作为学生的考评。即总评=平时作业×20%+段考×30%+期考×50%,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是否全面,更不能反应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学生首先接受的是动手项目,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期待与特点,首先就抓住了他们的兴趣点与注意力;而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为了在小组竞赛中获胜,学生对不具备的理论知识,都是争先恐后地主动查资料或找老师讲解,切实体验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妙处,完全改变了消极学习的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无学生来问老师问题”。教师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参与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
四、结束语
总之,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国已成为机器制造业的加工基地。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是摆在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归根结底,专业基础课是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社会提供一批有素质、有技术特长的蓝领工人,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机械基础 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键词:机械基础 一体化教学 链传动 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識面广、概念多、名词多、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技校生来说,无疑是大难度的课程,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生普遍感到学来学去还是学不懂,极易产生厌学和弃学的情绪。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利弊,以“链传动”教学设计内容为例,谈谈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机械基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学习内容上
我校采用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基础》第三版教材,作为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以学科为中心而不是从生产实践引出课题。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与学生在初中的教学模式一致,内容单调抽象,学生参与其中的实操训练不多。
(二)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主要以讲练为主,穿插多媒体教学,与现阶段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还相差很远,学生学习很被动,参与性不高,兴趣不足。
(三)考核方式上
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平时作业+段考+期考。考核的是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的自住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无从考究。对于后进生转化也起不到鼓励作用。传统的考试成绩很多时候靠学生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得来,对实际培养学生的工作行动能力很难有大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点后,还是不会工作,作为一线工人但动手能力差,即俗话说的“高分低能”。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一体化教学的涵义及特征
一体化教学旨在探索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实现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面对当今世界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的新要求,技工教育势必要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反思与创新。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流程
1、系统学习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2015年3月在学校的带领下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深入系统的学习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到五菱、柳汽等相关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工作流程,收集具体的生产任务。
2、分析生产任务,结合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教学目标,学校的教学资源,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训练的工作任务。
3、编写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法。工作任务内容要涵盖课程教学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学生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除了专业能力以外,还包括诸如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等关键能力和素质。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学中做,做中学。
4、构建一体化教学的场地。每个教学场地均是由场地、设备、教师、学生、有关学习任务、教学资源等要素组成的。
三、以机械基础链传动教学设计内容为案例进行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过到五菱、柳汽等相关企业实践,了解到汽车检测专业的学生除了从事检测方向工作外,还可从事装配方向工作。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就业需求方向设定教学目标。通过本次2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链传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滚子链的结构,滚子链的装拆流程,从各零件间的装拆引申出零件的配合关系,掌握了过盈配合、间隙配合的配合关系。概括起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1)掌握链传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滚子链的拆装,各部分结构名称及配合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动画,实物展示,掌握链传动基本知识。
(2)通过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法学习,使学生愉快接受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装拆滚子链,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组概念。
(2)通过理论与实际一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学生学情的分析
对于技校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的理论课与初中的课程设计安排一致,提不起更多的兴趣。而机械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更是难以接受。我校一年级学生素质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或者是初中没毕业以及出去社会工作了又回来读书的学生,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但技校的汽车班学生大都较为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本次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 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利用多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这三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及分析
1、多媒体演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能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知识量大,内容充实形象,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课首先以提问设疑形式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当中有哪些链传动的例子?其次以多媒体PPT作为载体,播放自行车链传动、叉车链传动、起重链传动、坦克链传动的图片和视频,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直观,形象,坦克上用的链传动学生较为少见,而汽车班的男生对于军事坦克较为感兴趣,多媒体的播放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2、任务驱动法
本次课堂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在讲解本次教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滚子链结构时,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为:设置任务--观察老师带来的自行车链条,观察滚子链结构。布置任务--通过观察滚子链的结构,把内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滚子装配成一节滚子链。在对任务分析分解、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讲解滚子链的结构组成,滚子链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将教、学、做一体化,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分析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的模式开展,在拆卸的过程中学生既能非常清楚地掌握了链条的结构,突出了重点;也非常自然地明确了各个零件间配合关系,深刻领会了什么是过盈配合、什么是间隙配合,突破了难点。使得抽象的理论从实践中获得,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完成了实际的任务,增强了成就感,激发了求知欲,培养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分组讨论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在任务驱动时,把教学对象--16检测班学生分为6组,每组5人,在完成链条装拆过程当中,每组成员自住讨论,共同探讨,通过讨论解决任务上的疑问。同时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完成任務的同时填写好老师事先准备的任务卡。分组讨论法的实施流程为:教师布置讨论内容,进行临时小组讨论,现场展示讨论结果,学生总结,教师评价。在本节课上,布置学生讨论链条的结构,链条的装配顺序,以及各零件间的松紧程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应试考试制度。我校的传统教学里,采取总评成绩作为学生的考评。即总评=平时作业×20%+段考×30%+期考×50%,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是否全面,更不能反应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学生首先接受的是动手项目,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期待与特点,首先就抓住了他们的兴趣点与注意力;而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为了在小组竞赛中获胜,学生对不具备的理论知识,都是争先恐后地主动查资料或找老师讲解,切实体验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妙处,完全改变了消极学习的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无学生来问老师问题”。教师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参与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
四、结束语
总之,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国已成为机器制造业的加工基地。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是摆在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归根结底,专业基础课是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社会提供一批有素质、有技术特长的蓝领工人,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机械基础 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