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十几年,随着真菌病发病率的增高及医学工作者对真菌病研究的日趋深入,人们对真菌感染及机体抗病机制已有较多的认以。一般说来,宿主局部或全身抵抗力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受损,是真菌感染的先决条件。同时,研究还表明,真菌感染本身对机体也有免疫抑制或损伤作用,使得真菌感染的免疫学显得更为复杂。
【机 构】
:
河南医科大学皮肤科,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科,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随着真菌病发病率的增高及医学工作者对真菌病研究的日趋深入,人们对真菌感染及机体抗病机制已有较多的认以。一般说来,宿主局部或全身抵抗力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受损,是真菌感染的先决条件。同时,研究还表明,真菌感染本身对机体也有免疫抑制或损伤作用,使得真菌感染的免疫学显得更为复杂。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3例患者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致使皮肤细菌感染恶化.这类病例虽然发生率很低,使病情恶化者尤少,但作者将此作为慎重外用此类药的经验.
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的发病机理不清。超微结构研究显示胶原纤维破坏。RDEB水疱皮肤的器官培养显示胶原酶活性上升,非水疱皮肤中胶原酶量增加,在RDEB皮肤的组织提取物中免疫反应胶原酶水平升高,RDEB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胶原酶合成增加。
毛发低硫营养不良(又名BID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其表现为低硫性脆发、智力障碍、低生育力及身材矮小.具有先天性鱼鳞病时又称IBIDS综合征.作者发现4例患者有高度光敏性,并结合文献上11例类似患者,提出PIBI(D)S是一种殊于IBIDS的独立的综合征,其可能与着色性干皮病(XP)的互补D组有联系.临床特点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作者对18例18~32岁迅速发展的男性型秃发患者,测定了血清中硫酸脱氢表雄甾酮(DEA)和睾酮.以7例18~35岁随机选择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照者没有发生脱发,没有男性型秃发的家族史,也没有接受过皮质激素治疗或可影响雄激素水平的其他药物.结果:18例男性型秃发患者均发现硫酸DEA升高,介于340~730μg/dl之间,对照组的血清硫酸DEA值则介于124~330μg/dl之间.两组结果的差异有
作者对二例寻常型银屑病应用1α,25-双羟维生索D3(1,25-(OH)2D3)口服治疗并进行有关检查,提示1,25-(OH)2D3可缓解银屑病,并可能具有增进表皮细胞分化的直接作用.
衣原休感染常由性传播,有报道男性同性恋者直肠衣原体分离率为4~8%.Mc Millan等应用常规的组织培养法从150名男性同性恋者尿道和咽部分离衣原体,其阳性率分别为7%和1%,本文作者用三种不同方法从51名男性同性恋者的尿道、咽部和直肠取标本作衣原体检查.这些方法是:细胞培养法、传染病酶免疫分析法(IDEIA)(Boots-Celltech)和microtrak试剂(Syva)作的直接免疫荧光法
为了阐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骨关节病变特性,评估隐匿型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率,作者对54例无脊椎和关节主诉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为17~72岁,(平均35.7岁),病程为13.4年,60%为局限性,40%为播散性。患者作了骨盆、手、足的X线摄片,并于6~12个月后再次摄片,以资比较。
Couderc等曾报告1例血管畸形伴有低丙球蛋白血症.作者也观察到-21岁男性,左手指有血管瘤,易碰伤;4年来反复发热,颈、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中等肿大,伴头痛、肌痛和虚弱.皮肤反复发疹5年,显微镜下可见象AIDS中那样的新生血管形成伴炎性浸润.3次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阴性.
患者女性,29岁,因双手背和双手指伸侧起水疱和糜烂而就诊。这些损害首次出现于第2次分娩后的第3周。患者从未口服过避孕药物。入院时尿中卟啉水平显著增高(粪卟啉371.0μg/d;尿卟啉2346.0μg/d)。
1965年,Moore首次从牛脑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酸性蛋白,因其可溶于pH7的100%硫酸铵溶液中,故被称为S100蛋白[1]。在多种脊椎动物,包括人类脑组织中均发现有此种蛋白。最早人们认为S100蛋白是神经系统特有的,由胶质细胞产生。以后,人们相继发现,神经鞘细胞,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节和背根部的卫星细胞及一些神经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也含有S100蛋白。近年来,又在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