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式的夏娃解读

来源 :海外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批评主义者历来指责弥尔顿为厌女症患者,他们认为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将夏娃描写为一个“诱惑者”,正是她诱惑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才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他们还指出弥尔顿笔下夏娃从属和弱势的地位是上帝创造之始就决定的,因此是为男权主义的正言和辩护.但本该文分析弥尔顿虽然被时代所局限,受当时男权制观念的影响,认为男性确实比女性优势.但他决不是一个厌女症患者,因为她所创造的夏娃具有许多闪光点,是一个一反传统的女性的新形象.他所创造的夏娃可以说是对当时所盛行的厌女症的一大冲击和挑战.
其他文献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以往我们对这篇小说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它揭露了美国梦的破灭,描写了出身低贱的盖茨比无论怎样奋斗也不能得到自己心上人的爱情悲剧.
语音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在元时由于散曲的出现,使语音情况有很大的变化,并出现了相应的韵书,本文即从元散曲的韵律总结出元时的语音情况,同时介绍当时主要韵书的成书情况.
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我带你去那儿》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从肉体到精神的探索之路.个体在成长期间因心理受挫而形成的创伤,这种创伤在个体的整个成长历程中
月人先生为陕西西安当代著名词人、词学家,被誉为“长安词痴”.月人填词力主“合词谱、协音律、美声情、寓意境”,其词书写内容广泛,关注社会发展,饱含知识分子热忱.其词风格
观众对于影视作品鉴赏的精神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审美心理需要。因此,我们在探讨影视艺术中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时,应从观众的深层心理结构分析入手,即不能单
苏童以其细腻的笔触深入的表现了南方生活.他笔下的南方生活是堕落的,却又是迷人的.本文将以他的香樟树系列小说之一《舒农》为例,透过表层文本对这篇小说的隐含作者进行分析
《红楼梦》里寄名林黛玉的诗作中沿用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花卉意象,准确表现了黛玉的性格及命运.文章重点分析了三种:桃花、菊花和柳絮.桃花象征了她虽然绚丽多姿但终究归于寂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女儿国中林之洋被女王抢作妃子,男扮女装,以致被裹足饱受痛苦的遭遇,以及女儿国储君阴若花自愿裹足的命运变化
通过分析劳伦斯小说《菊馨》中空间形式的运用,如空间并置、共时性、意象的重复等,解读其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在学术界,人性善恶在过去的许多年一直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当著名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发表之后,人们对人性善恶这个话题更是探讨不断并持有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