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未来的经典 我与E36 M3的故事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30 M3之所以经典,一来量少,二来是个起源。但真正让M3与我们触手可及的,其实是E36 M3。在E36诞生20年后的今天,M3精妙的驾驶乐趣已经变得平易近人。
  E36 M3的来龙去脉
  代号E36的3系列生产年份介于1991~1998年之间,在E36之前,E30 M3是因应DTM赛事对量产车的规则而诞生,想不到一战成名,M-Power威名不胫而走,当年无心插柳的M3生产数量不多,M GmbH的理念是打造拥有赛车性能的日常用车,这点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而有了E30 M3的成功经验,1993年推出的E36M3首度搭载代号S50的性能版直六发动机,在M50的基础上,S50将排气量提高为3.0升,VANOS进化为两阶段控制,并M-Power多喉直喷的直接进气设计,286hp动力搭配五速手排,在日系性能车当道的90年代,是欧洲性能车的翘楚。许多人认为E36的运动性能是全球中型房车的指标,M3因应强化的动力,其底盘部件在一般E36基础上再进行大幅强化,即便以今日的标准,仍难有对手与之抗衡。
  E36 M3前后共推出多个型号,一般欧规前期简称286 M3,后期简称321 M3,当时因应美国严苛的排放法规,于是推出240hp的美规版本,取消了六喉直喷并推出自动挡车型。在6年的生产周期中,原厂共生产了约46000辆Coupe车型,其中1997年上市的321 M3至今仍奇货可居,原因是接替的E46 M3的343hp马力提升不大(车重也增加),而且SMG版本占E46 M3的绝大多数,这让321hp+6MT的M3更显珍贵。
  有趣的是,当年被认为是遭阉割的美规M3有愈来愈受欢迎的趋势,欧规M3搭载的六喉进气发动机维修费用高昂,且发动机室布局与一般E36差异颇大,321 M3修正了286 M3包括润滑与周边耗材不耐用的问题,但一旦出状况,维修账单费用仍旧吓人。而美规S50B30US架构与M50类似,铸铁缸体兼顾耐操,3.0升的排气量、提高压缩比、加大的凸轮轴进气角度,还有改写的发动机计算机程序,240hp看似貌不惊人,但实际上低转速输出的大扭力更适合日常使用。
  再者,美规S50发动机改装潜力巨大,改装芯片延后断油转速基本已有260hp的实力,如果再扩缸、进排气抛光、更换直通排气管、升级锻造活塞与高转平衡后,320hp绝对是安全范围,换作自排变速箱得吃不消了,于是美规发动机搭配大五速变速箱,LSD与加大终传比一次搞定,成了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改装玩法!
  经过上述改装的手动挡美规M3,除了发动机高转没有321 M3畅快外,低速扭力稍胜一筹,200km/h以内加速难分轩轾,6MT的321 M3拥有275km/h的极速,而加大终传比的美规M3极速只有240km/h。除了发动机室漂亮的六支独立歧管与节气门之外,321M3关于发动机室相关问题的维修费用非常高昂,对比之下,美规M3则与一般325i相差不多,牺牲一点点高转的快感,换来的是更低的入手价格与养护成本,难怪美规M3逐渐成为E36车系中的新宠儿。
  直来直往的操控感
  家里的E39在我手中已经开了近10年,从家庭用车来看,除了动力稍弱、油耗偏高,E39真没什么好挑剔的。而身为高转NA手动挡的基本教义派,我对于新一代BMW的全面涡轮化感到非常失望,尤其近期性能车纷纷以序列式或双离合变速箱取代传统手动挡,SMG系列就不说了,近代的M-CDT同样问题不少,而且近代性能车越来越受到电子系统的干涉,F10 M5车上甚至有多达十几台电脑与散热器,轻量化技术越来越好,但掌管性能与操控的元素却更形复杂,这让追求单纯机械沟通的我越来越提不起劲。
  对于购入家庭用车以外的第二辆车,在有限的预算下,入围我目标清单的车辆其实相当稀少,NA+手动挡+后驱是必要元素,这辆车的任务只有一个:周末清晨陪我跑山路!台北是个盆地,往四周辐射出去都是山区,各类型山道组合都有,近来通往宜兰的北宜公路在周末清晨相当热闹,许多经典车友跟超跑车主都会不约而同上山喝咖啡话家常,这段山路多连续弯少直线,路面不宽,且骑重型机车与单车的车友不少,大马力的车不一定吃得开,反倒是150hp左右轻巧的短轴距钢炮在这样的场景很能施展手脚,许多马力大上一倍的车在此都不是对手。但钢炮不是我的菜,至少250hp方能满足我。
  几乎没有悬念的,我锁定的目标只有E36 M3(E46 M3 6MT也行,可惜太稀有)跟Porsche 987 Boxster S。E36 M3选择不少,几乎都是手动挡车款(除了美规与后期少数SMG),而987 Boxster S则只有贸易商少量引进过手动挡车款,因年份较新,二手车价格普遍超过100万元台币(约20万元人民币)。
  于是,透过所有人脉管道,陆续南北奔波看了不下20辆各年份M3,基本上,前期286 M3通通不及格,少数日本引进的321 M3虽然完整度高,但需搭配子车贴牌,碍于合法性,忍痛淘汰。判断二手M3的车况不难,内饰的整洁程度很容易看出车主对车辆维护的用心程度,此年份的E36内饰维持完整、无异音者极少,朝中控台敲两下感受扎实度,再看看内门板是否密合便能窥一二。内饰完整之外,外观刚刚重新烤漆的车基本不考虑,因为掩饰的意味太浓厚,如果是为了出售才烤漆,用心更加可疑。
  即便是最后一批出厂的E36 M3,距今也有18年的时间了,18年时间几乎所有汽车的零件都达到寿命极限,于是车主对车辆照顾的用心程度极大程度影响到该车的车况。再者,M3车主几乎清一色是热血份子,奢求前车主斯文不恶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加上E36常见的大小毛病等诸多考虑,车况如新或是总里程数并不在我的优先筛选条件之中,我设定了几个优先考虑的条件如下:
  美规S50B30US搭配手动变速箱为首选,六喉直喷机械风险太高,零件稀有且价格高昂。最好发动机本体经过整理,扩缸最佳(铸铁缸体不扩缸太浪费),搭载后期大六速手动挡为佳,大五速亦为优选(前5挡齿比相同,只差6挡与极速);   车架结构完整,前后小撞无妨,避震器塔最好经过强化,外观稍差无妨;
  外观、内饰尽量维持出厂状态,不要有过于俗气的改装;
  一定要有合法牌照,台湾地区近期许多外汇引进的M3,姑且不论来源是否合法,无法按正常管道挂牌,后续存在车检与法规风险,收藏价值将大打折扣。
  最后,友人辗转介绍的这辆1995年出厂的黄色美规M3,外观不算亮丽,车主提出近半年整理的单据,最吸引我的是,这台发动机在半年前藉由大整理同时扩缸为3.2升,升级芯片将断油转速延后到7200rpm,并解除250km/h的速限(加大终传比其实跑不到250km/h),包括发动机本体、周边、活塞、连杆与汽缸垫片等耗材都悉数换新,从怠速运转的声音判断整理主要在下半部,VANOS跟气门机构并没有大幅整理。而整理发动机的同时,原本的自动挡变速箱也更换为大5速机构(后期对应M52发动机设计,结构加强),并将离合器组升级为对应400hp马力的强化套件,后差总成换成终传比3.43带50%锁定的LSD。
  此车购入的价格为32万元台币(约6.5万人民币),车主很够意思地将手上的备料一并赠送,包括右车窗玻璃升降机、动力方向机、一套225/45R17性能胎。
  玩老车,心理建设很重要
  交车的第一天,开了200公里高速公路回到台北,在进厂进行大整理之前,我刻意驱车前往台北近郊的106山道小试身手,以便了解底盘与动力系统的当前状况。
  首先,以本车270hp左右马力推动不到1.5吨的车身,加速能力自是游刃有余,尤其改装的3.43(原厂设定为3.15)终传比算是恰到好处,搭配本就丰沛的低转速扭力,2挡极速95km/h,以时速60~80km游走在组合弯道中很容易保持一个畅快的节奏,稍长的直线,三挡油门到底很轻松便能突破140km/h。铸铁缸体虽然重量不轻,但换个角度想,当今直喷涡轮发动机本身是变轻了,但周边散热、润滑、电子监测等机构塞满整个发动机室,车头的重量反而更加沉重。E36 M后移的蓄电池与合宜的配重,基本保持前后50:50的优异平衡;为了强化转向的灵敏度,M3采用偏心轴避震器上座,搭配不到3圈的左右死点,方向盘重手但手感非常直接,后轴出厂就设定负3度的外倾角,摆明就是设计来攻弯道的。原车主改装的Border避震器为竞技用,与加粗的AC防倾杆搭配虽然展现一流的抗侧倾能力,但无奈一般道路总是不像赛道般平坦,遇到弹跳或是起伏路面反而容易让车身抛离地表而难以控制。
  多数时刻,此车转向并没有太多负担,瞄向弯心方向盘提前一带,车身轻轻一侧随即抓住路面,渐进加深油门,弯道中很容易感受M3优异的动态平衡,只有在低速发夹弯中,刻意降一挡拉高转速,这时才能察觉转向不足与过度间的临界点,轻踩油门稍微推头,油门加深后车尾才会向外滑开。
  经过一段山路的小试身手,很快我就发现了几个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1.ABS没有作用;2.直通式排气管噪音扰人,低速扭力有些流失;3.避震太硬,不适合一般道路;4.点火时间与气门启闭的运转声音吵杂且不规律。这是进厂大整理必须立即改善的项目。
  不光是中国台湾地区,包括欧洲或美国,E36非常大的优势就是零件的选择非常多。回想那个年代正值台湾地区经济起飞,许多人从E36开始领略到BMW直6发动机的魅力,道路上还在奔驰的E36数量庞大,所以市场上有庞大的零件需求,于是许多年事已高、发生事故或是需要大修的E36,车主索性将全车堪用的零件分拆贩卖,换得的现金比整车出售还高许多,常见的车窗升降机、空气流量计、含氧感知器、方向机、内饰门板等,只要价格实惠,许多车主就算爱车车况正常也会购入当备料,此类拆车零件一般只要原厂件的三分之一价格不到,而诸如发电机或压缩机等关系到耐用度或是安全性的零件,才需要考虑采用正厂零件。
  而关于避震器与排气管,M3可以选择的产品同样非常多样,关系到操控与舒适平衡的避震器,我选择了Bilstein B12黄筒套装,与顶级PSS9的差别在于没有软硬与高低可调,底盘高度约比原厂降低2cm,属于道路版竞技设定,对路面一般弹跳能适度过滤,同时保留清晰的路感。排气管部分,另外订制了手工中段消音器,让声音更显低沉,也少了收油门时“放炮”的声音。
  经过老师傅接电脑检测后,列出一长串待整理的清单,我的原则是,发动机室内一定保持健康,底盘与安全相关的绝不马虎,至于外观或关系到舒适性的,则列为非优先处理项目。
  第一次整理历时一个多星期,发动机下半部基本维持在出厂不久的健康状态,所以仅针对上半部出动VANOS修理包与气门机构的整理,将前车主拆除的节温器重新安装,更新爆震感知器、ABS感应线、发电机与压缩机皮带,换上车主附赠的备品方向机与右窗升降机,以及发动机室内多数的消耗品。
  动力心脏基本恢复雄风之后,身体骨骼也不能马虎,BMW设计的底盘虽然精妙,但早期的材料与车体焊接技术毕竟不比现在,E36原厂设计的避震器塔强度不足,在动力升级、避震强化之后,经常会因为路面的冲击导致塔座变形,严重的甚至龟裂。前车主虽然针对避震器塔座点焊加强,但应付近300hp动力与竞技化的底盘升级,如此强化显然还不够!还好原厂深知车主的需求,推出前后避震器强化钢片,在避震器与塔顶之间铺上一层结构分散应力,在加上点焊与结构杆的强化,加上原车主整理底盘时已经将悬挂所有铁套升级为强化部品,这般加强之后,应付赛道激烈操驾也绰绰有余了。
  经典名机三小黄
  我把这辆黄色的E36 M3戏称为“小黄”!当我重新将它开出维修厂时,已能感受车况明显不同,怠速四平八稳,发动机吸气声相当均匀,排气声浪低沉而不嘈杂,油门踏板反应非常灵敏,发动机运转的声浪明显较进厂前清亮许多。将车开上高架道路,轮胎压过起伏路面与伸缩缝,没有多余弹跳,车身的贴地表现良好,每一次转向都需要使力,而方向盘与排挡则透过应力响应你的每一个动作。总体而言,第一波整理效果相当明显,一共花费约8万元台币。   次日清晨,终于到了验收小黄实力的时刻,这是8月的一个美好早晨,同行的还有我两位高中同学,座驾分别为911 Carrera与Honda S2000(AP1),加上M3,凑成小黄出租车队(台湾出租车规定为黄色)。山岚间透出的霞光将三辆鲜黄跑车妆点得闪闪动人,这样的画面虽非刻意,也算是难得一见了。(写稿的同时,S2000已经在赛道上失控损毁)
  在911与S2000面前,M3高转没有S2000粗暴,论性能更不是911对手,0~100km/h约略在6秒左右,比起两位纯跑车设定的伙伴,M3不论在车重、底盘重心与轴距上都没有优势,但一段山路快跑下来,911与S2000在我的小黄面前丝毫尝不到甜头,911快得很轻松,稍长的直线很快被拉开距离,还好这位医生同学没有选配Sport Chrono套件,同时也受到PSM的封印无法性能全开。至于驾驶S2000需要很高超的技巧,将转速维持在6000rpm以上,同时掌握弯中的重心变化特性之后,会发现S2000过弯的极限极高,这点是M3无轮如何都难以匹敌的。
  在两位经典的NA伙伴面前,M3的迷人之处在于扭力均衡而饱满,转速直上7000rpm一气呵成,不像S2000从3000rpm、6000rpm到9000rpm必须经历三种境界。均衡的扭力使得M3极好上手,而一流的底盘同样可以根据车主的喜好作不同的设定调校,以目前米其林PS3前225/45R17、后245/45R17的搭配,是适合高速进弯的高抓地力特性,除非刻意或是低速急弯,不然后轮并不容易“越界”。至于喜欢在弯中横着走的车主,只要将后轮尺寸略降为225/45R17规格,束角略缩小,此时后轮一带即出,熟悉转向与动力特性后,要让后轮收放自如并不困难,这也是许多漂移玩家对E36情有独钟的原因。
  故事未完
  这是一篇没有完结篇的故事,行文同时,“小黄”陆续又更换了蓄电池、空调风扇、汽油泵浦与后避震器上座等零件,DIY排除了副手座车窗微动开关故障。左边HID头灯有时开两次才亮,老车难免因为电器系统老化而有些接触不良的情形。虽然随时都有待处理的状况,但对比花费与得到的乐趣,这辆快20岁的M3,带给我的乐趣仍旧难以估量。
  谢谢大家跟着大头义一起爬文,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太抽象的比喻,点点滴滴,都是与老车朝夕相处、亲身经历转化的痕迹。
其他文献
中国的赛车,似乎一瞬间进入了多事之秋。  龙游拉力赛的一次沉痛意外,让本来应该欢庆年度尾声的中国赛车界一片萧瑟。沉痛之余更多的人在反思:我们似乎没有做错什么,但为什么厄运还是降临?  一次风声鹤唳的巡视,让本来应该大刀阔斧进行的赛车体制改革沉默下来。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大家都在注视或者说观望,观望什么?其实我也不清楚。但是,这项运动的发展不能因为一些人的一些问题而止步不前。  这是中国赛车的多事之
期刊
本月专业题  电源的秘密  Q 黄艳您好!我是《汽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感觉贵刊不仅在车辆测评、专题选题方面很有见地,有关汽车音响方面的专业剖析也算同类杂志中最有看头的。话不多说!以下就冲着汽车音响向专家提问了!  1.我的车是2012款科鲁兹,想就原车音响做点小改动,预算5000元,希望能听到更清晰、更有味道的人声,例如蔡琴、许乐……,同时也希望低音更有力一点,请专家给点建议。  2.个人一个小观
期刊
关于“好听”,声学课堂早已给出权威定义,汽车音响竞赛也用仪器加量化为它谱出有高有低的分数。但这次,“Q7”老师让我对这两个字有了重新认识……。  致“缺焦点”的Q7,问“迷惑我”的梁总  在与你初识的那一刻,我曾经一度以为梁总,那位为你打点身上全套音响系统的行业老前辈耳朵坏掉。因为,你唱出的声音实在让我感到“惊为天人”——聚焦在哪儿?结像在哪儿?声场在哪儿?超低音在哪儿?难道这也得像《爸爸去哪儿》
期刊
简单介绍一句,轩逸的孪生兄弟最新改款。  风朗并不是中国人陌生的一款进口车型,它的双胞胎兄弟轩逸就在国内生产,而风朗早在2011年就进入国内,而在武汉车展后,雷诺推出了2015款的新风朗,这次我们所试驾的是2.0L车型。  改款后的风朗主要是在前脸造型上下了一定功夫,其变化主要是向雷诺最新的家族外观靠拢,比旧款风朗看上去更年轻了。整台车的驾驶感依旧是明显的日产风格,轻盈、模糊,2.0L搭配CVT的
期刊
前些日子和任贤齐聊了聊天,半个小时,没有主题,从918 Spyder到La Ferrari,再从拉力赛车到了越野摩托车,漫无边际东拉西扯,聊得佩服。  通常,艺人们都说自己很“懂车”,也有人把自己包装得很懂赛车的样子,跑过拉力、玩过漂移,奖杯若干,但真刀真枪干起来才知道,原来不过是绣花枕头。懂车对我来说,是个深奥的词,万万不敢乱用,但用在齐哥身上,我得加个“真”字,他是真的懂,很懂的那种懂。  你
期刊
缤智可以理解为一辆升高了底盘的飞度,本来优秀的基因没丢失多少,而且增加了通过性和视野等。现在的问题不是选不选小型SUV,而是选哪个品牌的小型SUV。  1 新飞度在同级别小车里面可以说无出其右,而同样出自飞度平台的小型SUV缤智如何呢?对比其它竞争对手有什么过人之处。  阮锦程  8月份我去青岛试缤智1.8AWD,在试车后与缤智的设计师访谈环节中,我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试过目前中国市场上所有小
期刊
红旗H7身上始终摆脱不了一份官场的气息,要进入私人市场的领域,还得在推广方面下点功夫,自主品牌要挑战私人豪华车市场并非易事。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红旗的高大形象依然深入民心,包括我自己,在长测的这段时间里,我对眼前的H7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表达,总会不经意放慢行车节奏,希望后排乘客好好享受静谧的乘坐环境,实际上更多是我一个人在驾驶。我不清楚消费者的心到底有多强大的爱国情结才会在购车时考虑到红旗
期刊
当我们不谈水平对置+全时四驱,斯巴鲁的新车还有什么可以谈?  谈谈它的配置  除全新Outback傲虎除2.5i经典版外的所有车型都配备了新型音响-导航系统,“斯巴鲁音响系统(SAS)”还可以将智能手机与应用程序同步,在屏幕上操作和显示。  斯巴鲁SI-DRIVE(智能驾驶提升系统)既能促.进操控乐趣,又能保证驾驶燃油经济性。它具有“智能模式”、“运动模式”以及“超级运动模式”(2.0DIT尊贵版
期刊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年轻车手,你需要有决心,注意力集中,不能让任何人或事阻碍你成功。”车手教练James以这样一席话开始了2015赛季的“赛车之星培养计划”车手选拔。  “赛车之星培养计划”于2013年启动,项目利用青年冠军方程式系列赛作为平台,专注于培养中国的年轻车手。在成功运行两年后,该项目进行了第三赛季(2015赛季)的车手选拔活动。同时,这也是“赛车之星培养计划”自成立以来首次对外开放车手选
期刊
十年的等待,奥迪终于确认将在2015年1月的北美车展上发布新一代Q7车型。  从新一代奥迪来看,从Marc Lichte主导奥迪设计后,其家族产品风格更激进,线条多以棱角分布。似乎流行在倒回,从多线条到圆润再次回归多线条设计。  奥迪对于灯光的运用一直被追随,新一代Q7的尾灯组采用梯形设计,且前后大灯全部采用LED灯源组。外观的改变用来吸引旁人的注目礼,内饰颠覆性的改变则更多地取悦自己。中央控制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