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进行情境的设置,是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法的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设置得好,这种教学法的优越性就越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
  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情境设置的层次性、情感性、美感性、可沟通性。
  一、情境设置的层次性
  传统教学法最大的要害在于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巧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新的教学法遵循儿童的心理思维规律,分阶段分步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儿童的思维形式中,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儿童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想象来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就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采、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儿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小动物可与以人交谈,天上的云彩可以变成各种生物的形态,风雨雷电是人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形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词语、句子和语言片段来描述情境,生动地再现情境,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早进入创造性想象活动的领域,引导儿童运用语言片断和段落描述情境、发展情境或创造新的情境。如设问:“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干什么呢?”学生有说要把大灰狼卷起来扔进河里的,有说要替小朋友够下飞跑的气球的,有说要开澡堂为小朋友洗澡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不就是篇篇童话故事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在情境中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在客观世界中交流信息和表现自我的语言功能,如对自己最熟悉的人(同座)的描写。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作文与学做人、作文与生活、语言实践和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对“减负”的看法,有的同学就写出与妈妈关于“减负”的对白。
  二、情境设置的情感性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儿童并不象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而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其出题所依据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却是违背儿童思维规律的。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可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法却用僵化、狭隘、几十年不变的作文题强迫他们“反映”他们太熟悉而感到没多大意思的现实生活,做蹩脚的“现实主义作家”——这就像捆起天鹅的翅膀,让它们当家鸡!
  儿童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世界,稍稍的诱发,就会产生涓涓不断的情感细流。如:写《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用《世上只用妈妈好》的音乐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把爸爸妈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一一再现出来。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父母的爱,爱的力量使学生心中涌起了一桩又一桩的往事,有的学生就写出了“妈妈下岗了”、“爸爸在医院的日子”等感人肺腑的故事。
  三、情境设置的美感性
  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鼓励学生背熟若干篇“例文”,考试时,套写或抄袭,从小培养弄虚作假的文风。有的教师强调学生注意作文的思想性,必须套用大道理,写时髦的套话,从小让学生用似懂非懂、不着边际、空洞枯燥的语言去表现所谓的“中心”,或表达自己不真实的感情。于是,学生作文变成了吹牛、杜撰、说谎话、编故事,把学做人与学作文相脱节。我们认为,没有真情的流露,就没有求善求美的追求。小学作文教学运用情境方式,便是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情境,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陶冶其性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能磨练人性……美,首先是艺术精品,能培养人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就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就越多。”美作为人的生命的本性,在意识领域里,人的社会化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无不体现美的原则,因为他们是人的生命本性的不同表现,都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可见,美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的各种生命活动中。如:我们让学生看安徒生的《丑小鸭》,讨论“丑小鸭真的丑吗”,然后写自己所遇到的“丑小鸭”的故事,学生的文章流露出“原来美就在身边”的朴实情感。
  四、情境设置的可沟通性
  在传统的教室里,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和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沟通互动。如:我在上《可爱的小猫咪》作文课时,把关着猫咪的笼子放在讲台上,安排学生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关注猫的神态,有的则对猫的习性感兴趣,有的还想起了童话故事中的“黑猫警长”……合作学习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一的命题作文,就不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文章了。
  建构新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自己所熟知的文化背景中去学习,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小学语文教改研究的目标和要求,深入学习新的理论,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现象:学生已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的阅读和理解,但却因此对语文开始产生麻木和小看的心理,阅读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提高甚微,很多学生的兴趣会明显转向数理科目。如何让学生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让他们在语言文字知识的宝库里尽情遨游呢?我认为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对语文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尤为重要,这能让语文学科对学生更显示出其他学科所无法抗衡的亲合力。没有一门学科会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
期刊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同时,小学校园也是一个人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所以,小学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定义主要是育人。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八年,有一些感触与同仁们分享:  一、班主任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人们在同一年龄时,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
期刊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探索,认为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新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似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
期刊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百名教师千家访”活动,我利用工作之余走访了九年级九班学生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收获。以下是我本次家访的感受:  一、家访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我们班有个叫买都的学生,这个学生平时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小动作又多,而且爱接老师的话……总之毛病很多。为了改变他,我约好他的家长,放学后和他一起去他家家访。没想到一进家门,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给我让坐、倒茶,然后就坐在
期刊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所谓“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
期刊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转为“爱”作文。《新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写内心世界的感受,他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反之,只能是为作文而作文,言不由
期刊
赞可夫的研究理论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让学生都充满自信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正是赞可夫的研究理论正确的有力证明。下面谈谈此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做法  1、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英语词汇学习分
期刊
【摘要】挫折其实是一种壮丽的美,也是一种缺陷之美。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这类体现人在挫折的磨砺下不断成长成熟的作品比比皆是,它们都是表面缺失与内容丰满的有机统一,不管是从情节还是文章的内容实质来看,都体现了人在天灾人祸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性之美、抗争之美。  【关键词】挫折 执着之美 抗争之美 人性之美  挫折的内涵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人们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对待态度,也表现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