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所教的九年级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极其明显,比小学严重的多,后进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优秀生相对较少,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中考的成绩以及以后学生数学学习。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对这种现象如何做好性的预防分析研究呢?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化;成因;预防措施;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初中后半段表现更为明显,针对这一明显现象,探究其成因,研究其对策是势在必行的,那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成因空间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本文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初中阶段数学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因素。
对于初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后进生身上正是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继而放弃,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宁愿死记而不求活解,自暴自弃。主要表现在:
(1)基本定理、概念与公式之间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公式、定理,不熟悉课本,概念与分工之间联系不起来。
(2)学生自学能力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解题时没有思路、过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说不清掌握了哪些知识,甚至哪些知识不会也不知道。
(3)缺乏竞争意识,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对待学习和考试,不愿意认真学习。
(4)在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不积极参与,只是充当一名看客,做小组教学活动的隐形人。
2、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要求。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为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要求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且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数学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有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学生没有依据自己的特点、长处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建立相应的学习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初中数学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思路,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按照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是以课本为依托,盲目片面地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而是一个一个的无联系的知识点,淡化了直观形象对抽象思维的铺垫作用。
3、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大多数老师不能正确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知识与考试、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让学生感到学习除考试外,没有什么用处,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减少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对策
1、培养兴趣,强化意志,形成竞争。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产生学习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设悬起兴法、创学习情境、积极谈话法、明确学习任务法、分组竞争法等。
(2)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增强自信力,形成人选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老师必须按照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级布置作业,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此时老师要进一步改善考查方法,让学生们获得自己认可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不断上升,自信心不断加强,形成良性学习态势。
2、形成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1)好奇是学生现生俱来的特性,好奇是思维的动力和源泉,是创新的动力。学生对老师按部就班的讲授不感兴趣,所以对枯燥的数学也容易去兴趣。因此,老师要用艺术性的语言来活跃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讲精神。
(2)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鼓励,对学生通过不同方法等到的结论进行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断总结学生的点滴进步,逐渐积累学习方法,改造学生的思维方式。
(3)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人格魅力。老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老师的仪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中。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融洽,这样不公学生学习认真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从老师身上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对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教给学生主要的数学解题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面积法、几何变换法、特殊值法等等。
三、启动“学会学习”工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和指导。“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念。“学会学习”一是学习者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方法诸多方面形成高度统一;二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才观;三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四是深刻认识学习的本质,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优良的学风,并学会正确感知信息和有序加工转化信息的基本原理和学习的基本规律;五是学会学习,实质是学会并能正确应用有序感知、加工、转化、生产、创造信息,主动进行自我开发、建设、超越、发展的基本方法和主动修养良好学习品质、优良学习作风的方法。教师要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会学习”的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元认知、元学习、学习策略等等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使教学尽可能符合学习心理规律。
学会学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就是学会并能正确应用关于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循序发展原理或循序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在学习掌握相对独立、具有完整结构的规律性的知识、技能、方法体系,进而形成相应的思想、认识、情感、知识、注意、智慧、意志、智能、观念、道德、品格的过程中,人的认识心理的发展总是随着有效智力劳动的增加,而按照感知──理解──识理──领悟──会通──灵慧的基本程序发展,并呈周期性发展变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大家重视学生学习分化现象,真正实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最佳组合,一定能开发好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玉书,《素质教育呼唤学会学习》,中小学教育网。
2、《初中数学解题思路》,三联阅读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化;成因;预防措施;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初中后半段表现更为明显,针对这一明显现象,探究其成因,研究其对策是势在必行的,那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成因空间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本文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初中阶段数学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因素。
对于初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后进生身上正是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继而放弃,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宁愿死记而不求活解,自暴自弃。主要表现在:
(1)基本定理、概念与公式之间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公式、定理,不熟悉课本,概念与分工之间联系不起来。
(2)学生自学能力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解题时没有思路、过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说不清掌握了哪些知识,甚至哪些知识不会也不知道。
(3)缺乏竞争意识,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对待学习和考试,不愿意认真学习。
(4)在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不积极参与,只是充当一名看客,做小组教学活动的隐形人。
2、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要求。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为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要求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且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数学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有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学生没有依据自己的特点、长处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建立相应的学习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初中数学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思路,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按照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是以课本为依托,盲目片面地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而是一个一个的无联系的知识点,淡化了直观形象对抽象思维的铺垫作用。
3、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大多数老师不能正确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知识与考试、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让学生感到学习除考试外,没有什么用处,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减少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对策
1、培养兴趣,强化意志,形成竞争。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产生学习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设悬起兴法、创学习情境、积极谈话法、明确学习任务法、分组竞争法等。
(2)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增强自信力,形成人选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老师必须按照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级布置作业,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此时老师要进一步改善考查方法,让学生们获得自己认可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不断上升,自信心不断加强,形成良性学习态势。
2、形成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1)好奇是学生现生俱来的特性,好奇是思维的动力和源泉,是创新的动力。学生对老师按部就班的讲授不感兴趣,所以对枯燥的数学也容易去兴趣。因此,老师要用艺术性的语言来活跃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讲精神。
(2)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鼓励,对学生通过不同方法等到的结论进行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断总结学生的点滴进步,逐渐积累学习方法,改造学生的思维方式。
(3)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人格魅力。老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老师的仪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中。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融洽,这样不公学生学习认真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从老师身上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对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教给学生主要的数学解题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面积法、几何变换法、特殊值法等等。
三、启动“学会学习”工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和指导。“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念。“学会学习”一是学习者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方法诸多方面形成高度统一;二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才观;三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四是深刻认识学习的本质,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优良的学风,并学会正确感知信息和有序加工转化信息的基本原理和学习的基本规律;五是学会学习,实质是学会并能正确应用有序感知、加工、转化、生产、创造信息,主动进行自我开发、建设、超越、发展的基本方法和主动修养良好学习品质、优良学习作风的方法。教师要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会学习”的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元认知、元学习、学习策略等等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使教学尽可能符合学习心理规律。
学会学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就是学会并能正确应用关于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循序发展原理或循序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在学习掌握相对独立、具有完整结构的规律性的知识、技能、方法体系,进而形成相应的思想、认识、情感、知识、注意、智慧、意志、智能、观念、道德、品格的过程中,人的认识心理的发展总是随着有效智力劳动的增加,而按照感知──理解──识理──领悟──会通──灵慧的基本程序发展,并呈周期性发展变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大家重视学生学习分化现象,真正实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最佳组合,一定能开发好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玉书,《素质教育呼唤学会学习》,中小学教育网。
2、《初中数学解题思路》,三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