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段落划分”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段落划分”,虽然在新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却在教材中以不同形式出现。基于对苏教版教材的分析,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借助切割法、突破法等方法指导学生划分段落,从而帮助学生有效阅读、习得语言,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段落划分 教材体现 教学策略
  “段落划分”,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小语教学的流行语,“划分段落、概括段意、逐段讲解”一度成为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后因在课堂教学中机械重复,逐渐偏离了新改革的要求而逐渐被教师所淡忘、遗弃。如今,在各类公开教学或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实录中,往往以第二课时教学为主,即使有第一课时的教学,也鲜有划分段落这样的环节。
  划分段落,究竟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又该怎样恰到好处地实施?笔者结合苏教版教材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材体现、教学策略两个方面作一粗浅的剖析。
  一、“段落划分”的教材体现
  苏教版教材编者将涉及段落划分的训练内容以“练习”的形式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首次提出,在四、五年级教材中合计安排了5次,具体情况如下。
  四年级上册:按照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我给江主席献花》);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李时珍夜宿古寺》)。
  五年级上册: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变色龙》);给这篇课文编写段落提纲(《莫高窟》);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天火之谜》)。
  另外,还有部分教材间接体现了“段落划分”这一训练要求,如: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内容(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默读课文,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段落划分”的教学策略
  1.咬住“例子”不放松。
  苏教版教材中明确进行段落训练的5篇课文要求各有侧重,其中,分段包括根据段落大意分段、根据表达顺序分段,概括段意包括自己写出段落大意、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而编写段落提纲则是综合要求。
  这些训练相辅相成,要仔细揣摩编者意图,用好这些例子,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段落划分的要求与方法。比如四年级《我给江主席鲜花》一课,书后练习四要求“按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并提供段意:(1)“‘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2)“‘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3)“‘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为将这一训练落到实处,笔者设计这样几个流程:(1)出示书后练习,明确要求;(2)默读段意,找出段意中的关键词;(3)默读课文,对照段意尝试分段;(4)集体讨论,交流分段理由;(5)回读段意,感知段意来源;(6)教师小结,渗透分段方法。其中,“找出段意中的关键词”这一环节,便于学生借助“等待、献花、忘不了”等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知段意来源”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去概括段落大意。
  2.立根原在“方法”中。
  学贵得法,指导学生划分段落也需要渗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切割法”。如《黄果树瀑布》一课,可遵循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将课文分为“进入景区——透过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这样几个部分;又如《少年王冕》一课,可抓住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等划分段落。
  此外,在段落划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常用“突破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题目、重点语句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策略一:题目突破。教学课文《云雀的心愿》,让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质疑。释疑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介绍的小云雀和妈妈飞行的路径——“沙漠、大河、森林”中分步思考、分步概括,从而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策略二:语句突破。课文《秦兵马俑》中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提纲挈领。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不仅……而且……”追溯上文,追寻下文,文章的脉络便一目了然。
  策略三:话题突破。初读课文《嫦娥奔月》后,抛出话题:“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围绕着这些人物分别写了哪几个小故事?”师生互动交流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等几个小故事,课文的段落划分显而易见。
  当然,给课文划分段落,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文而异,对那些层次不明、界限模糊,甚至教师也难以定夺的课文,还是不分为好;对那些有必要划分的,要精心设计话题,变换划分形式,将学生步步引向课文结构的敞亮。
  引导学生划分段落,教师既要预设标准,又要尊重学生,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认同。尤其是段意的概括更应摒弃“唯一”标准,提倡个性表达。如前文提到的《嫦娥奔月》,既可将课文“三分”,也可将课文“五分”——“后羿射日、逄蒙拜师、智斗逄蒙、嫦娥奔月、企盼中秋”;最后一部分除了概括为“想念嫦娥”外,还可概括为“企盼中秋”“遥遥祝福”“思念企盼”等,切不可因教师的“唯一”而扼杀了学生的“多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记录者和承载体,保护档案就是保存和延续人类的记忆。在档案的保管保护中,档案库房温湿度是影响档案材料老化变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档案库房温湿
主持人语  音乐课堂,不仅要有浓浓的音乐味道,更要有厚厚的文化味道,让儿童在具有文化韵味的课堂中,不仅提升音乐的听觉与思维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更可以通过音乐的视角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但是,当下有的音乐课堂很大程度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文化特色,“由于缺少浩瀚文化的支撑,音乐教育的山岭显得很荒蛮”,而有的则将所有内容纳入“文化”的范畴,音乐教育又变成了“大拼盘”,失去了
2011年3月,常州,“教海领航”活动“名师成长故事”环节,主持人让我从桨、帆、舵和锚等物件中选择一个来形容我的教育人生,我选择了锚。  做一只沉潜的锚  对一条万吨巨轮来说,锚是很不起眼的。巨轮航行的时候,锚静静地躺在不起眼的角落。它只有在船需要停泊的时候,才显出自己的意义——它将巨大的身躯静静地沉潜下去,用坚实的“爪子”牢牢抓住海底的沙石,将船稳稳地定位。锚,是确保船舶安全不可缺少的设备,它让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独立学院三百余所,在校生达两百余万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管理体制的不断